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

蓋俊來到太學整整兩日幾乎沒有去上課,所有時間都花在訪友上了。兩伯父兄在他腦中印象已經很淡,見過面後發覺二人……該怎麼說呢,沒有大才,只是芸芸太學生中的一員罷了,若是太平年節或可做得一縣之長,一郡之守,亂世嘛……不提也罷。祖母本家曹氏也沒落了,反倒是敦煌令狐、索、張、氾諸姓人才輩出,幸好他來了,話說誰能壓得住身負“射虎滅蝗”之名的蓋俊?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未在太學遇上有比肩臧洪、張紘名氣者,未來三國大放光彩的人現今不是未出生、尚幼便是身處地方,當然,還有一些特殊之人則躲在家中等待‘黎明’,如曹操、袁紹麾下潁川謀士團一衆成員。潁川堪爲黨錮之禍的重災區,荀、陳、鍾、韓等姓皆被牽連,年輕子弟哪會來太學讀書。

第三日清早,蓋俊梳洗乾淨,靜下心來對照張芝真跡練一個時辰草書,又朗朗閱讀左傳其中一篇,之後換上一身正裝坐馬車入平陽門,直奔永和裡。昨天傍晚有馬家僕人來報馬日磾今日休沐在家,此行正是去拜見父親口中“具得師學”的人。

馬日磾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因爲東漢流行單名,早在《春秋》就有譏二名、《公羊傳》所謂二名非禮也等,但影響最大的還要屬王莽。時莽輔政,便實施二名之禁。莽傳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語,則二名之禁已見於詔令。王莽又謂他的長孫王宗,因自畫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銅印三顆,與其舅合謀,有承繼祖父大統的企圖。事發,宗自殺,仍遭罪遣。有‘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並貶官爵,改封號。這又表示去二名,顯示朝廷的寵遇;恢復二名,則以示貶辱。這麼一抑一揚,一褒一貶,對社會的影響可想而知,造成後世人們對二名存在着低賤的觀念。日磾二字實非其父母所取,乃是他少時夜讀史書,仰慕匈奴人金日磾品行遂自行更改,甚至連字(翁叔)也和金日磾一模一樣。

來到馬府,被門僕引着入內,貼着迴廊繞過遍植花草樹木如同花園般秀麗的院子,抵達中央大廳,另他意外的是,這裡僅僅只有不到百人,連張奐也有弟子、門生數百,馬日磾身爲關中大儒反倒不如,豈不奇怪?

“也許是他擇徒極嚴,無才者不受吧。”蓋俊心想。

馬日磾四十餘歲不到五十,中等身材,面白短鬚,一派學者風度,倒與從父蓋衝氣質頗像。蓋俊偷瞄座上馬日磾的時候,這位鼎鼎有名的關中大儒也在細緻打量他。他身材非常好,高七尺二寸,寬肩細腰,骨肉均勻,臉上有着河西人特有的硬朗線條,一條秀氣挺拔的鼻樑,略顯豐潤的嘴脣,容貌雖不是上上,亦是中上之選。毫無疑問他的硬朗線條傳承自父親,鼻樑、嘴脣則來源於母親。

“你就是蓋兄之子蓋俊?可有字?”在漢代,不能當着兒子的面喚其父名,連表字也不行。

“字子英。”蓋俊立在書房恭敬答道。

“汝母可好?”

馬日磾又問。他不僅和蓋勳同門,還是馬昭的族兄,乃有此問。

“家母身體安好。”

“從獻滅蝗之策來看,可知你有機智,就是不知五經學得如何?”言訖,馬日磾開始考問經義,眼見蓋俊回答中規中矩,馬日磾覺得他基礎還算紮實,便讓他行了拜師禮。

別以爲前堂那百人都是馬日磾弟子,其實真正被他收入門下的只有幾人而已,其餘人等皆爲門生。何謂門生?門生即轉相傳授者,也就是說他們大多時候得不到馬日磾親自指點,只能求教於馬日磾的親傳弟子。

這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走進來稟告:“大夫,蔡議郎來了。”馬日磾官職爲諫議大夫,秩六百石,諫議大夫俸祿不高,卻參與朝政,更何況有漢以來就有“非名士不得授大夫之職”的傳統。

馬日磾霍然而起向外行去,同時示意蓋俊跟上。

能讓馬日磾親迎的蔡姓議郎,不難猜,惟蔡邕蔡伯喈而已。

和想象中白髮蒼蒼的老人不同,蔡邕與馬日磾年齡相仿,甚至還要略小數歲,正值中年,相貌、氣質俱佳。民間傳言張衡死的時候,蔡邕母始懷孕。二人才貌甚相類,時人云邕是衡之後身。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也從側面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博學與才華的肯定。

兩人寒暄數句,蔡邕將目光轉到了他身上。

馬日磾介紹道:“此漢陽蓋長史之子,蓋俊蓋子英。”

蔡邕別有深意地道:“西州少年郎,僕怎會不知。”

“蔡邕似乎對我感興趣?”蓋俊心中喜悅,跟着二人回到書房。

蔡邕一落座迫不及待地道:“近來天災人禍不斷,然則皇上下罪己詔真是出乎我等意料,陛下甚爲聰慧,只是被左右小人擁蔽而已。”

馬日磾點頭贊同,問道:“聽聞皇上詔書相詢於伯喈?”

“然,僕已呈七事,爲郊祭、選賢良、擢直臣、督奸枉、遠小人、規範六百石以上褒貶條令、免宣陵孝子。”說罷解釋七事具體事宜。

“惟有伯喈敢言……”馬日磾嘆道,“不過伯喈……需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翁叔可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蔡邕滿不在乎地問了一句,隨後仰頭大笑:“其實哪裡還用聽,用看即可,那些人眼神時時流露殺意,根本不加掩飾,恨不得立時將我撲殺之。”

馬日磾苦笑着搖頭,他深知好友性格,不再相勸。

蔡邕又道:“僕於來時路上撞見了何伯求。”

“何伯求?沒記錯的話今年他已入京三次,如此頻繁露面就不怕被抓住?”

“有袁本初庇護,誰會抓他。”

“袁紹還真是陰魂不散,哪裡都聽得到他。”蓋俊下意識摩擦着拇指古韘。

蔡邕忽然扭頭對他道:“高明可曾在陳倉傳舍撫一琴曲?”

傳得這麼快?蓋俊一怔,想想驛站裡住的都是什麼人也就釋然了,答道:“確有其事。”

蔡邕目光一亮道:“僕可否一飽耳福?”

“請蔡議郎點評。”

蔡邕大笑,轉而對馬日磾道:“還請翁叔借琴一張。”

“……”馬日磾不解何意,仍喚家僕取來一張琴置於蓋俊身前案上。

“這張琴不在悅己之下,想來是馬日磾心愛之物。”

蓋俊雙手放到弦上,隨意撥弄,發覺音色極優。

“咚……”一聲長音響起,漸漸消散,歸於寂靜。

“來了。”蔡邕心道。

平緩舒和的音律順着琴絃一瀉而下,瞬間填滿靜穆的房間。蔡邕、馬日磾相視一眼,盡皆震驚。雖然僅是一個開頭,可他們都是懂琴之人,如何聽不出此曲之大妙。

二人盡皆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一曲終了,蔡邕迫不及待的站起身:“傳言不虛,真神曲也。此曲何名?”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平沙落雁》,好名字……”蔡邕細細回味良久,問道:“何人所作?”

“乃一隱士高人傳授。”

“姓甚名誰?”

蓋俊搖頭道:“未曾相告,只說與我有緣才肯傳授。”

蔡邕捶足頓胸,連連道:“如此佳人,恨無緣一見、恨無緣一見……”

馬日磾亦面露失望之色。

蓋俊心裡暗暗竊笑,偶爾調戲一下古人,尤其是名古人,也爲一樂。

蔡邕失態良久才重新落回座位,臉上現出一絲猶豫,欲言又止,半響終是忍不住開口:“僕願傾囊相授所知琴曲,只爲換得這曲《平沙落雁》,子英覺得是否可行?”話語一落,目光凝重地看着他,生怕他不肯。

蓋俊聽聞此言立刻大喜,要知道蔡邕不僅是名震古今的頂級琴師,也是頂級的琴曲收藏家,他會的曲子不知凡幾,定然收藏着瀕臨失傳或已經失傳的珍貴琴曲,這些曲子堪稱無價之寶。這種好事打着燈籠都找不到,怎會拒絕,當下一口同意。;

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289章 往事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27章 獄第334章 受挫第256章 薤露行第135章 蔡家莊第453章 暈厥第60章 人情債(2)第424章 登岸第407章 弩第420章 鬼軍第167章 還債第135章 蔡家莊第165章 大勝第346章 觀病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321章 幷州朝會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24章 登岸第339章 歸心第39章 襄陽蔡家第79章 迎親第309章 家第453章 暈厥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314章 北返第461章 面聖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23章 弒主第96章 剿寇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71章 美如壁畫第212章 定匈奴第25章 徐州三英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47章 回援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57章 離別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298章 獲高順第61章 交代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18章 劉備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50章 玩具第268章 得鄴第346章 觀病第395章 宋立第379章 意外第324章 殺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328章 救災第109章 言太平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281章 迎荀彧第291章 揭秘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26章 張楊第222章 仇恨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13章 謀逆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177章 援董卓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5章 傷愈第440章 知己第四百零六章第239章 再相見第39章 襄陽蔡家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88章 狼來了!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89章 血色第395章 宋立第365章 攬權第127章 相見第110章 信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00章 婚事第380章 大敗第420章 鬼軍第156章 家人團聚
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289章 往事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327章 獄第334章 受挫第256章 薤露行第135章 蔡家莊第453章 暈厥第60章 人情債(2)第424章 登岸第407章 弩第420章 鬼軍第167章 還債第135章 蔡家莊第165章 大勝第346章 觀病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321章 幷州朝會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24章 登岸第339章 歸心第39章 襄陽蔡家第79章 迎親第309章 家第453章 暈厥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314章 北返第461章 面聖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23章 弒主第96章 剿寇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71章 美如壁畫第212章 定匈奴第25章 徐州三英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47章 回援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57章 離別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298章 獲高順第61章 交代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18章 劉備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50章 玩具第268章 得鄴第346章 觀病第395章 宋立第379章 意外第324章 殺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328章 救災第109章 言太平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281章 迎荀彧第291章 揭秘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26章 張楊第222章 仇恨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13章 謀逆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177章 援董卓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5章 傷愈第440章 知己第四百零六章第239章 再相見第39章 襄陽蔡家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88章 狼來了!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89章 血色第395章 宋立第365章 攬權第127章 相見第110章 信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00章 婚事第380章 大敗第420章 鬼軍第156章 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