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宋立

盧水胡雖然血統斑駁,皮膚、‘毛’發不類中華,但畢竟和氐人、羌人、羌胡等種族一樣,生活在漢境,與漢人爲鄰,平日間不可避免產生‘交’集,是以盧水胡酋豪多會漢語,王帳中數十胡將,便有六七成的人能夠聽懂漢使所言。

西疆這幾年來,到處流傳着北地郡如何如何富庶,要說諸人不動心,肯定是謊話,不過看情形,大王似乎顧念昔日和蓋子英的情誼,並沒有想要行掠北地郡的意思。

沮渠元安端坐王座,環顧大帳,半晌,示意衆將退下,諸人面面相覷,各自拜倒,而後魚貫而出,連‘侍’衛也被遣走,帳內除去沮渠元安外,只餘三人,其中之一自然是盧水胡首席大將羅侯。

另一人年約三旬出頭,身材修長‘挺’拔,面容俊朗,秀髮‘精’彩,眼如點漆,看模樣,不似盧水胡,倒更像漢人。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甚得胡人羨慕,便因此產生了一批取漢名、習漢文、行漢禮、尊漢俗的漢化胡人。此人即是,他姓彭名飛,彭姓盧水胡生活在武威、安定二郡‘交’接,黃河周邊一帶,漢化頗深。彭飛出身高貴,少拜漢人名士爲師,讀經研史,自學兵書,可謂文武雙全,和羅侯堪稱沮渠元安的左膀右臂。沮渠元安心裡對他的才能極爲忌憚,爲了拉攏他,先娶其姐,再以妹配之,用心良苦。

最後一人同大王沮渠元安年齡相仿,身長八尺,軀幹粗壯,目深鼻高,腮吐黃鬚,以漢人的觀點,雖然長相奇特了點,但也稱得上姿貌魁傑,在盧水胡中,則是十足的美男子。其人姓沮渠名無暇,乃是大王沮渠元安的堂弟,兩人自幼相好,感情深厚,猶若同胞。中平初黃巾之‘亂’,沮渠無暇以軍侯之職隨沮渠元安共赴關東,每臨戰,常臨難不顧,先登陷陣,斬將奪旗,戰功頗多,是當時沮渠元安最得力的助手。後來,統一盧水胡歷次戰役,亦無一缺席,冠絕諸將,名位亞於羅侯、彭飛。

羅侯、彭飛、沮渠無暇三人,俱以忠勇見稱,威名遠播,令敵人聞風喪膽,號稱三傑。

沮渠元安仰靠王座,俯視着自己最爲倚重的三名大將,緩緩開口道:“你們有何想法,不妨說說……”

“……”羅侯無言以對,他向來敏於事而拙於言,每有議計,常沉默不語,而一旦沮渠元安決定某事,哪怕再艱難,他也會全力完成,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彭飛和沮渠無暇相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兩人皆參加了鎮壓黃巾之戰,乃至後來的破韓遂右扶風之戰、破野利北地之戰、破唐頗安定之戰,與蓋俊朝夕相處長達年餘,對其‘性’格瞭解不可謂不深。沮渠無暇手捻黃鬚道:“蓋子英其人,外寬內忌,狠辣果決,必定不會同意我方立國,而我方亦無放棄立國的打算,雙方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與其待日後韓遂敗亡,我方獨自面對來自蓋俊的威脅,不如趁此良機,同韓遂聯手抗敵。”

“……”沮渠元安不置一詞,現在還不是他該表態的時候。

彭飛順勢接話道:“韓文約雖稱霸西涼,漢胡歸心,盛兵十餘萬,猶不及蓋子英盤踞北疆,樹大根深,實力雄厚。二者強弱分明,我方相助韓文約,蓋子英縱然不濟,也不致敗亡,最多受些小挫。這卻正合我等心意,蓋、韓任何一方滅亡,都只會造成另一方勢大,不符合我等利益,惟有勢均力敵,我等方可渾水‘摸’魚,從中得利。”

沮渠元安平靜地道:“這麼說來,你二人都贊同韓文約使者所言,支持出兵北地之議?”

“是。”彭飛、沮渠無暇異口同聲道。彭飛複道:“我等只是給出意見,最終還是由大王拿主意。”

“知道了,你們下去吧……”沮渠元安又看了一眼沉穩如山的羅侯,擡起手,揮了揮,三員大將當即出帳。

“蓋兄弟……這一天,你可知我等了多久?”沮渠元安枯坐空帳,端起酒杯,仰脖痛飲,一雙鷹目愈發明澈。

……

沮渠元安同意韓遂聯手之策的第三日,便有大批漢胡士卒由南北兩個方向入武威境內,顯然,韓遂事先就有所準備,陳兵武威邊界,待得到沮渠元安答覆,馬上向武威進發。

韓軍北軍約步騎一萬五千,由敦煌、酒泉、張掖三郡兵及數千雜種羌胡組成。

武威郡中部,宣威縣。

一人在衆多甲士的擁簇下登上宣威城頭,他年約三十六七歲,身姿魁岸,幾近八尺,方頭大耳,濃眉大眼,鼻直口方,姿貌甚是雄偉,令人過目不忘。此人即韓軍北軍主帥宋立,現居酒泉太守一職。

宋立緩緩走到城牆邊上,目視城郊蒼莽的西涼大地,怔怔出神。他出身於敦煌宋氏,宋姓早在漢武帝開發河西之際便遷移到敦煌,比歷史底蘊,蓋、令狐、張、索、汜諸姓,無一能及,惟有曹氏方可比肩。然而數百年來,宋氏發展極爲緩慢,或可聞名一縣,拿到敦煌郡,卻是排不上號。這種尷尬的局面,直到宋立崛起方有所改觀。

宋立表字公援,少拜敦煌大儒、已故蒼梧太守令狐溥爲師。敦煌令狐氏和蓋俊所屬蓋氏一樣,崛起的時間並不算長,不過區區百餘年而已,首代令狐稱,生六子,扶、堅、由、羨、瑾、猛,皆有不凡之處,第三代令狐禹官至兩千石博陵太守,令狐溥爲第四代,學識爲河西之宗,涼州三明張奐亦甚敬之,至此,敦煌令狐氏藉由令狐溥,遂“世爲西土冠冕”、“代爲西州豪右”,成爲聞名河西的大族。

宋立隨令狐溥習《詩》、《左傳》,《史記》、《漢書》、《孫武兵法》,皆略誦之,爲人有才略,多謀計。中平初,張角卒起,蛾賊爲禍,蓋俊爲籌建‘射’虎、落雕二營,遣人返鄉求助,宋立認爲這是家族千載難逢的崛起良機,力排衆議,說服家主宋秉,鼎力支持蓋俊,以軍侯之職隨軍鎮壓黃巾,凡大小二十餘戰,功勞頗多。

會金城韓遂、邊章、北宮伯‘玉’反,宋立‘陰’知西州將‘亂’,拒絕入宮爲羽林郎,甘願留于軍中任事。後車騎將軍長史趙岐被大將軍何進舉爲敦煌太守,蓋俊有意讓族兄蓋觀率軍護送,宋立動心,夜入趙岐大帳,說服之,乃將步騎千許人護送趙岐赴任。

由於當時韓遂陳兵黃河一線,阻絕道路,河西四郡不能與朝廷聯絡,趙岐到郡後,眼見敦煌大姓雄張,肆意掠奪平民田產,形勢極爲嚴峻,惟有倚仗宋立。後者手中既有兵權,又得太守趙岐信任,面對挑釁,手段強硬,先是彈壓最桀驁者,隨後把宋氏推到前臺,並提拔敦煌寒‘門’、小族,以爲輔佐,對抗郡中豪姓。

一番明爭暗鬥後,諸姓並未得到絲毫便宜,宋氏則是藉機成功上位。

不久,趙岐將河西四郡兵、盧水胡數萬衆偷襲叛軍老巢金城郡,結果因爲盧水胡臨陣叛變,全軍覆沒,宋立和趙岐一道被俘。他身兼振興家族的重任,沒有趙岐誓死不降的決心,韓遂數勸下歸降之,先被任命爲張掖屬國都尉,後拜酒泉太守。

宋立收回目光,轉首謂身旁一人道:“懿德,對方到哪了?”

表字懿德的人姓‘陰’名就,出自敦煌‘陰’氏,其姓和宋氏一樣,並非豪族大姓。他年約三十餘歲,身長七尺餘,略微清瘦,一襲白‘色’袍服,盡顯儒雅,姿容不凡,風儀極佳。‘陰’就少有名聲,與宋立相友好,隨宋立爲張掖屬國司馬、酒泉郡長史。

宋立所言對方,指的是金城兵,‘陰’就答道:“按行程,日落前即可到達。”

宋立點點頭,不再言語。

隨着時間的流逝,紅日漸漸西斜,宣威縣南,伴隨着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塵土飛揚。

久立城頭的宋立‘精’神不由一震,暗道來了……

南軍人數同樣是一萬五千人左右,不過全部都是騎兵,主要是由金城郡兵、湟中羌、西羌組成。湟中羌即生活在漢境(金城郡)湟中一帶,屬於歸化羌人。而西羌,則是指西海周邊,不服王化的羌人,以鍾羌最富強,號稱勝兵十餘萬,另有白馬、燒當,亦是首屈一指的強大部落,勝兵數萬,其餘八九十種,大者萬餘人,小者數千人。

南軍主帥爲中郎將、金城人麴光,此人才華稍遜同族麴勝、麴演,亦是不可多得的良將,帳下蔣飛、侯選、程銀、李堪等都、校尉十餘員,羌人酋豪、渠帥數十人。

兩軍會師宣威縣城下,稍作休息,次日,向北進發,直趨武威縣。

盧水胡大王沮渠元安早已等候多時,使麾下大將羅侯、彭飛率盧水飛騎兩萬相迎,雙方合兵一處,人數一舉突破五萬大關。

繼而,雙方經過緊急磋商,定下由休屠澤出塞,迂迴到北地郡之北的行軍路線……

第295章 龍虎第41章 贈刀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24章 擊潰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310章 震動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384章 單挑第54章 人情債第30章 相思第421章 震恐第104章 回戈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292章 斥候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四百一十章第21章 騎射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2章 遠行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442章 慘敗第192章 連戰第19章 福禍?第336章 大勝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385章 激鬥第293章 入雒第18章 獻策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91章 揭秘第3章 蓋家堡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18章 劉備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49章 漢奸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10章 信第282章 財富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89章 血色第163章 心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12章 定匈奴第307章 婚事第117章 成軍第412章 擊破第65章 公孫瓚第174章 漢民第89章 入宮爲郎第200章 婚事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94章 盧水胡第407章 弩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8章 琴與人第433章 決戰第314章 北返第416章 立足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0章 惡月惡日第443章 亡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369章 驚聞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18章 劉備第274章 崩潰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428章 殺!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87章 洞房第8章 琴與人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433章 決戰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167章 還債
第295章 龍虎第41章 贈刀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24章 擊潰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310章 震動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384章 單挑第54章 人情債第30章 相思第421章 震恐第104章 回戈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292章 斥候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四百一十章第21章 騎射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2章 遠行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442章 慘敗第192章 連戰第19章 福禍?第336章 大勝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385章 激鬥第293章 入雒第18章 獻策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91章 揭秘第3章 蓋家堡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18章 劉備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449章 漢奸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10章 信第282章 財富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89章 血色第163章 心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12章 定匈奴第307章 婚事第117章 成軍第412章 擊破第65章 公孫瓚第174章 漢民第89章 入宮爲郎第200章 婚事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94章 盧水胡第407章 弩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8章 琴與人第433章 決戰第314章 北返第416章 立足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0章 惡月惡日第443章 亡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369章 驚聞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18章 劉備第274章 崩潰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428章 殺!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87章 洞房第8章 琴與人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433章 決戰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167章 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