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暗度潁水

波才臉色漲得紫紅,額上青筋暴跳,瞪着河對岸的蓋俊,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

“波帥,你先走,我與兄弟們守在岸邊。”一名黃巾將領說道。話語既出,近千黃巾將士舉兵相應。能夠負甲奔跑數十里並遊過河的,大多都是波才親衛軍,黃巾軍與漢軍激戰一日,親衛軍大部分時間在後方待命,體力自然不缺。如今爲了使主帥逃脫,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留下。

波才微皺濃眉,黃巾將領又道:“波帥放心,一旦天色暗下來,我們就趁黑逃散,漢軍絕對抓不到我們。”

波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率領五六騎向南而去。

沮渠元安下馬摘下頭盔,後面立刻上來一名護衛接過夾在腋下,沮渠元安問蓋俊:“蓋兄弟,殺過去嗎?”

“強行渡河的話傷亡太大了。“蓋俊搖搖頭。

“那……”

“天黑再說。”

波才快馬加鞭,累了就小歇片刻,困了就假寐一會,在次日天黑前抵達汝南項縣黃巾大營。

彭脫聽說波帥歸來,一躍而起,直奔營門,然而雙方碰面後皆是一臉茫然,去往大帳的路上,誰都沒有說話,氣氛凝重有若實質。

進入大帳,波才率先開口道:“我敗了……”

“敗了?”即便早有準備,彭脫還是難以置信,四萬披甲士,數萬具弩,一萬忠心信徒,可以說是豫州太平道之精華,說敗就敗了?

波才頹然道:“全軍覆沒!”

彭脫頭“嗡”的一聲,險些站不住腳,驚駭的看着波才。

“你呢?也敗了?”波才進營時見太平道教徒憂心忡忡,神色不安,便知不妙。

“是。”彭脫痛苦不堪地道:“今日午後朱儁匹夫誘我來戰,激斗數個時辰,豫州刺史率兩萬漢軍出現在我方側翼——大敗而歸,折損兩萬餘。”

“豫州不能呆了……”波才道:“現在就叫大家準備吧,等天一黑,馬上北渡潁水,去兗州和卜帥會和。”

想及將要寄人籬下,彭脫一時接受不了,慘呼:“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波才默然,是啊,何以至此?豫州曾是太平道發展最順利的一個州,讓大漢天子寢食不安,天下矚目。

朱儁等人尚不知詳情,波才清楚現在絕不能慌,晚間大營弄得燈火通明,炊煙裊裊,卻暗開北門,分遣而走。潁水僅在大營東北二里多遠,水位很深,不宜涉水,所幸有數座橋樑,其中兩座原本就有,後幾座是太平道爲了溝通陳國和汝南郡新造的。

至深夜,大營十餘萬人已有五萬餘人到達對岸陳國,全部是戰士,波才、彭脫帶領最後一批約兩萬人來到河邊,以百人爲單位井然有序的過橋。

彭脫猶豫良久終是說道:“波帥……大營還有幾萬壯丁婦孺……”

波才低頭輕聲道:“如果帶上他們,我等半途必會被漢軍追上。”

“那就是要放棄他們了?”彭脫神情悲苦。

“總有一天我們會打回來的。走吧。”波才拽着彭脫上橋,到達對岸不片刻,就聽到悲涼的牛角號聲響起,一遍又一遍迴盪在夜空中。

“又是他?”波才咬牙切齒,漢軍比他晚到數個時辰,也就是說漢軍被阻潠水當晚就過河來,他以爲對方被自己的親衛軍堵在對岸,定會放棄追趕,等待後方漢軍步卒一同進發。若他知道漢騎主官是誰就不會感到意外了,蓋俊可是以千餘烏合之衆就敢深入羌地的主,膽子大到沒邊了。

波才恨歸恨,卻沒有返身和蓋俊較量的意思,率軍而走。

“子邑,你快去稟告皇甫中郎,讓他別南下了,東向陳國,截擊黃巾賊。”

“又是我?”胡封臉一拉,“我不去。”

蓋俊怒道:“你小子敢不聽我的?”

胡封一臉諂笑道:“司馬,報信的話,隨便找一個人不就行了,失了我,你可就失去一員衝鋒陷陣的大將。”

蓋俊想想也是,指派另一人前去,對胡封道:“你小子這一戰斬不了十顆首級,看我怎麼收拾你。”

“諾。”

“吹號……吹號……殺……”

兩千餘玄甲騎士一掃連續行軍的疲憊,同聲附和,聲傳數裡。

漢軍大營。

朱儁合衣上榻不久忽聞牛角號聲及喊殺聲,不由一愣,一躍而起,步出大帳眺望遠方。

一個高大青年匆匆走來,他約而立之年,方臉寬額,雙眼如電,相貌堂堂,英武非凡。

“文臺,你看這是對方詭計還是我方援軍來了……”朱儁對孫堅這位認識了十年的揚州同鄉很是重視。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時任吳郡司馬,年僅二十歲的孫堅募兵千餘人,助會籍絞殺叛賊許生。朱儁就是會籍人,當時爲郡吏,親眼看到了孫堅的驍勇善戰。其後兩人又同至徐州任職,結下了深厚交情。兩人出身都不好,朱儁和劉備差不多,少孤,母嘗販繒爲業。孫堅則是揚州著名遊俠,爲士族鄙夷。不過和朱儁仕途一帆風順相比,孫堅就混得比較慘了,自平定叛賊許生,先除鹽瀆丞,數歲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十年間就在二百石至四百石縣丞之位上逛蕩。因此黃巾之亂一爆發,朱儁首先就想到了有武才而落魄的小兄弟,舉薦其爲佐軍司馬。

孫堅朗聲說道:“唯邊軍喜吹牛角號,應是皇甫中郎來了。”

“這麼說他擊敗了波賊?”朱儁有些不信,波才軍的強悍他可是領教過的。

“朱中郎……”豫州刺史王允大步流星走來,他年近五旬,臉容古拙,眼正鼻直、頷下須長半尺有餘,威勢甚隆。王允幷州太原人,邊地士人有一個特點,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白天與黃巾軍交戰,他持旗衝在最前,士卒受此激勵,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

“王使君……”朱儁、孫堅都來見禮。

王允、朱儁簡單交流一番,最後決定由孫堅將兩千騎前去,同時命令士卒做好戰鬥準備。

孫堅欣然領命,半路上妻弟吳景,同鄉朱治,部下程普、韓當趕來會合。

少頃,兩千騎穿門出營,馳向漆黑的夜幕。

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00章 婚事第423章 夜深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09章 家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310章 震動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85章 回家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83章 屯田、兵第289章 往事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91章 到任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357章 離別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92章 斥候第168章 民心第433章 決戰第446章 背叛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127章 相見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443章 亡第25章 徐州三英第58章 皇后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39章 歸心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3張 盧水胡第287章 北邙第37章 驚聞醫聖第409章 斬將第376章 天塹第394章 盧水胡第368章 逼反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3章 蓋家堡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367章 猜忌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200章 婚事第209章 軟柿子第44章 袁氏雙雄第47章 家人第284章 棄子第293章 入雒第184章 驚變第397章 宴第60章 人情債(2)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62章 流星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97章 羌人來襲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163章 心機第87章 洞房第41章 贈刀第48章 決定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94章 亡命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41章 聯軍慘敗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17章 動盪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57章 她第87章 洞房第28章 同鄉酒會第77章 驚喜第82章 遇賊第420章 鬼軍第372章 南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
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00章 婚事第423章 夜深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09章 家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310章 震動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85章 回家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83章 屯田、兵第289章 往事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91章 到任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357章 離別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92章 斥候第168章 民心第433章 決戰第446章 背叛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127章 相見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443章 亡第25章 徐州三英第58章 皇后第89章 入宮爲郎第339章 歸心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3張 盧水胡第287章 北邙第37章 驚聞醫聖第409章 斬將第376章 天塹第394章 盧水胡第368章 逼反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3章 蓋家堡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367章 猜忌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200章 婚事第209章 軟柿子第44章 袁氏雙雄第47章 家人第284章 棄子第293章 入雒第184章 驚變第397章 宴第60章 人情債(2)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62章 流星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97章 羌人來襲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163章 心機第87章 洞房第41章 贈刀第48章 決定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94章 亡命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41章 聯軍慘敗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17章 動盪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57章 她第87章 洞房第28章 同鄉酒會第77章 驚喜第82章 遇賊第420章 鬼軍第372章 南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