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大敗

這幾天王允的心情不錯,首先便是通過清洗董卓宗親、餘黨,同時安插鄉人、親信,原上林苑大營漢軍兩萬有奇,並禁軍萬餘人,牢牢掌握在手中。

其次,經過他的一番手段,如今朝堂之上,無論是“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獨坐”司隸校尉、御史中丞、尚書令,乃至三公九卿,尚書、侍中,不是反董同志,便是關西人。所謂關西,與關東相對應,即漢函谷關以西,它比關中範圍更大,通俗意義來講囊括司隸、涼州,現在,則又加上了一個幷州。

王允並不排斥關東人,但很顯然,他心裡對他們有些忌憚,關西人,他則用得甚是放心,指揮起來也更得心應手。所以,與朝堂上顯赫無比的關西人相比,關東人勢力既微又寡。要知道,光武帝劉秀出自南陽,關東又素以學術聞名於世,歷來是朝廷倚重的中心,後漢開國百餘年來,關東士族從未像今天這般衰落。

王允兼管長安軍政,觸角伸到每一個能夠接觸到的地方,可謂權勢滔天,一言九鼎,雖僅執政短短一個月,但其對京師、朝堂的掌控,遠遠超過秉政長達三年之久的董卓。畢竟,董卓將兵進京,以強勢上位,公卿百僚從來就沒有人認可過他。

內部穩定的同時,王允把目光放到外面,董軍叛黨頓挫鄭縣城下,皇甫嵩則困守孤城,雙方皆無退路,血戰連連,日夜不休,傷亡高得驚人。據斥候回報,短短的十餘日間,攻城一方至少折損三萬以上,而守城一方,少說也付出了上萬人的代價。

兩敗俱傷王允欣然而笑,這個結果,是他樂於看到的。當初他派皇甫嵩去鄭縣的目的,即在於此。縱然叛軍攻克鄭縣,多說還能有五六萬衆,他京中尚有精銳甲士三四萬,對方能耐我何?更何況,蓋俊、袁術已經迫近,董卓餘黨,無能爲也。

在這種大好形勢下,蓋勳、楊阿若率數萬步騎南下,頗讓王允好心情蒙上一層陰影,他第一時間發出詔書,讓左馮翊宋翼入蓋軍中,令其軍改道去鄭縣。

然而兩天後,他就感到後悔了,他認爲自己操之過急,因爲,右扶風王宏急報,短期內暫時不在他計劃之中的董卓故將、右扶風都尉樊稠,舉兵兩萬,號稱五萬,由西殺來。這時再去招回蓋軍,明顯來不及了。

身在治所槐裡的右扶風王宏剛剛赴任不久,帳下僅有兵千餘人,根本抵擋不住樊稠大軍的猛攻,棄城而走,一路狂奔數十里,退入細柳聚。

昔日漢文帝爲抵抗匈奴大舉入侵,三路進擊的同時,三路護衛京師,劉禮駐霸上,徐厲駐棘門,周亞夫,則駐細柳,其部,號令嚴密,甚爲精銳,故曰細柳營。王允雖然沒把樊稠當回事兒,但也不可能對樊稠視而不見,於細柳舉布兵三千,防守西方。

樊稠西來,長安頓時猶如被砸下一塊大石的平湖,掀起滔天大浪,王允召開公卿會議,緊急商議。

呂布跪坐地上,雄軀昂立,目光如炬,掃視着大殿內議論紛紛的公卿百僚,他雖然頭頂着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與王允共秉國政,但實際上政事他插不上言,而軍事,也極少能夠插手,可謂有名而無實。呂布素來自喻英雄,豈能甘心,這次樊稠殺氣騰騰而來,正是良機,當即起身道:";這還有什麼好商議的,出兵卻敵便是。”

京兆尹楊彪搖頭道:";將軍,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今敵情不明,貿然出兵,實非益事。”

呂布面色一沉,心道區區一介儒子,也敢和我這百戰之將談論兵法,此人還真是沒有自知之明。輕哼道:";那你的意思是固守長安了?”

“……”楊彪默然。

“依你之意,亡社稷矣。”言訖,呂布無視楊彪的怒視,又道:";樊稠,乃董賊麾下第一健將,戎馬數十載,連我,都不敢小覷之。今將大兵至,若不救援,細柳轉眼即滅,到時候叛軍挾勝之威,進抵京師,那些埋伏起來的董卓餘黨,定然藉機生事。其中變數太大,不如直接出兵,拒敵於門外,即便不勝,亦無憂京師。”

“……”王允微微皺起着眉頭,他的意見比較偏向於保守,但呂布的話卻直指他最擔心的地方。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萬一叛軍兵臨城下,而有董卓餘孽偷偷打開城門,屆時長安便是有十萬之衆,見到這等情形,也會士氣暴跌,一鬨而散。

王允轉而顧看朱儁,說道:";公偉,你也說說……”

“呂將軍之慮,不無道理,絕不可放縱樊稠逼近長安。”朱儁捻鬚點點頭,接着說道:";只是,呂將軍適才誇耀樊稠健將,則稍顯過矣。樊稠庸兒,我素知之,無他謀略,恃強鬥狠,匹夫之勇耳。王公假兵兩萬於我,必當一戰而禽之。”

“壯哉公偉國有虎臣,何愁不興?這件事,就託付給你了……”王允顏色一展,撫掌讚道。呂布驍勇無敵,善戰無前,但在他眼裡,不過是“壯健”、“猛士”、“壯士”、“劍客”之流,爲除董卓,不得不折節與他結交,實則內心甚輕之。

而朱儁不同,他二十年前便展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適時交州叛亂,衆達數萬,朱儁臨危受命,隻身赴任,調發士衆,得五千人,分兩路直奔交趾,繼而合七郡之力,旬日之間,州郡即定,其掌控大局之能,如有神助。中平年間,黃巾暴起,朱儁更是接連平定豫、荊二州,功蓋天下,乃是大漢國朝堂上名位僅亞於皇甫嵩的名將。朱儁素來不喜妄語,他現在既然開口言必勝,那肯定有十足的把握。

呂布臉色變得異常難看,明明是他站出來力主出兵一戰,而且,他的官位比朱儁高,按說應該是他爲主帥纔是,爲何朱儁僅僅憑藉一句“場面話”就摘走了桃子?

眼看着諸人已經開始討論進兵事宜,呂布忍了又忍,終究未能忍住,說道:";王公、諸君,且聽我一言,朱將軍固然爲國朝良將,但久在關東,對樊稠及其關西兵所知有限,思慮稍有不周,便有敗陣的危險,到時我方就被動了。”見引得諸人紛紛停下話語,向他看來,呂布道:";我長於北疆,混跡邊軍,對董軍知之甚詳,若以我爲將,對陣樊稠,有勝無敗。王公、諸君,當細細思之。”

“……”王允聞言面露躊躇之色,繼而看向朱儁,後者神色平靜,目光淡然,彷彿呂布針對的不是他一般。

王允見朱儁鎮定至此,放下心來,想了想,謂呂布道:";奉先,你是長安衆將之首,有主持國政的職責,不可輕離京師。不過你所言公偉不熟關西兵,頗有道理……以建軍中郎將徐榮、虎賁中郎將李肅爲公偉副將,這樣安排可好?”

王允已經決定的事情,呂布還能說什麼,惟有鐵青着臉點頭。

接下來諸人開始籌備,王允撥給朱儁步卒一萬八,騎兵五千,合計共兩萬三千人。

王允率領文武百官親自將朱儁送出長安,臨別之時,王允握着後者之手殷殷道:";公偉,目前長安只剩下萬餘人,是自誅殺董卓後,最虛弱的時刻。雖然暫時無慮,不過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你早去早歸。”

朱儁抱拳道:";王公放心,樊稠不戰,我會退過滂水,以河爲憑御之,長安一旦發生狀況,快騎半日便可歸來。”說到這裡,朱儁頓了一下,然後自信十足地道:";樊稠若戰更好,我必可速勝之。”

“僕在長安等你的好消息……”

“諾……”

王允目視着朱儁遠去,返回尚書檯辦公,日落方纔返家,而回到家後,等待他的,依舊是無數的文牘,閱至深夜,臥榻睡去。

次日醒來,上官宏早早趕到司徒府求兵,王允看着一身是傷的上官宏跪地苦苦哀求,爲其忠義所感染,拉起他,直言數日前北地蓋軍南下,他已命其等前去救援鄭縣。

上官宏聞言心神一鬆,頓時暈了過去。

卻說朱儁率領步騎兩萬餘大軍徑直往西,由滂水下游渡河,悄悄繞到細柳營之西,即叛軍背後。樊稠驟然發現後方出現敵軍,絲毫不懼,返身接戰,雙方血戰兩日有餘。

樊稠名義上號稱五萬,實則僅有兩萬,又分兵駐守右扶風東部諸縣,目前麾下僅有一萬五千人。

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缺幾十個字,馬上補。

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402章 南下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78章 禁忌第41章 贈刀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16章 到家第80章 再贈刀第347章 間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6章 薤露行第390章 韓文約第284章 棄子第329章 河東第448章 敵至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117章 成軍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91章 到任第181章 北地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5章 傷愈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323章 匈奴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75章 文王操第424章 登岸第270章 雙雄會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339章 歸心第282章 財富第452章 爭功第458章 轉變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23章 弘農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79章 意外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53章 巔峰之戰第456章 平息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3章 蓋家堡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67章 還債第357章 離別第284章 棄子第1張 回到漢末第57章 她第104章 回戈第287章 北邙第87章 洞房第361章 策反第61章 交代第323章 匈奴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111章 父親高升第366章 定勢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87章 陣亡第425章 突殺第156章 家人團聚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212章 定匈奴第442章 慘敗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413章 反擊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72章 橫掃第365章 攬權第346章 觀病第227章 張燕第311章 拒絕第272章 橫掃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65章 公孫瓚第188章 狼來了!第189章 血色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96章 勝第194章 苦戰第289章 往事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
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402章 南下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78章 禁忌第41章 贈刀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16章 到家第80章 再贈刀第347章 間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6章 薤露行第390章 韓文約第284章 棄子第329章 河東第448章 敵至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117章 成軍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91章 到任第181章 北地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5章 傷愈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323章 匈奴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75章 文王操第424章 登岸第270章 雙雄會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339章 歸心第282章 財富第452章 爭功第458章 轉變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23章 弘農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79章 意外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53章 巔峰之戰第456章 平息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3章 蓋家堡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67章 還債第357章 離別第284章 棄子第1張 回到漢末第57章 她第104章 回戈第287章 北邙第87章 洞房第361章 策反第61章 交代第323章 匈奴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111章 父親高升第366章 定勢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87章 陣亡第425章 突殺第156章 家人團聚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212章 定匈奴第442章 慘敗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413章 反擊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72章 橫掃第365章 攬權第346章 觀病第227章 張燕第311章 拒絕第272章 橫掃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65章 公孫瓚第188章 狼來了!第189章 血色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96章 勝第194章 苦戰第289章 往事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