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

河內人楊俊拿着蓋俊的書信到晉陽找上別駕王信,表達想要留在晉陽的願望。王信一見幷州牧手書,言語間頗爲重視其人,不敢怠慢,當即提出欲徵楊俊爲吏,出乎預料的是,楊俊拒絕了,只說給他提供一塊落腳的地方即可。

王信亦不強求,由於楊俊一行足有數百千人,便將龍山腳下,汾水河旁一塊地撥給他,命工匠、傭人以最快的速度搭建數十棟房屋,並留下種子、鐵具、耕牛等物。

蓋俊回到晉陽次日,周遊州府,不見楊俊等人,問起此事,王信把事情經過一一道來,蓋俊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點點頭,將話題轉回政事。幷州宿麥即將成熟,兼且此次南下取得河東、河內二郡千里沃土,今年幷州應該不會再爲糧食發愁了,不過也僅僅是溫飽而已,想要達到富足,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目前的地盤也不夠。

午後稍得清閒,蓋俊親自到龍山腳下拜望楊俊,不湊巧,後者已離家三日,司馬朗作陪。兩人漫談,從司馬朗的口中,蓋俊得知楊俊乃是陳留大儒、九江太守邊讓的學生,邊讓和丈人蔡邕同鄉,兩人皆爲文宗,惺惺相惜,堪爲至交。

楊俊外出,並非訪友,而是尋訪人才,沒錯,楊俊同閻忠、何顒一樣,有識人之鑑。說起識人之鑑,幷州最著名者非已逝的郭泰郭林宗莫屬,而今幷州凡稱得上名士之人,十有六七經過郭林宗點評。拿幷州目前最具權柄的兩個人來說,別駕王信,因郭林宗點評成名,治中郭勳,郭林宗族人也,其人在幷州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實話蓋俊對這種幷州人隻手遮天的現狀很不滿,尤其是一個系統出身的人。沒有哪個當政者會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無奈賈詡孤身一人,不成勢力。

歷史上劉焉爲益州牧,大力提拔避亂蜀地的三輔士族打壓益州本土豪族,孫策、孫權兄弟用徐州南渡的士人壓制揚州本土豪族,劉表到任荊州,收關中、兗州、豫州學者千許人,都是一樣的道理。相反的例子則是徐州,無論是陶謙、劉備,抑或呂布,雖掌軍權,亦被左右。

蓋俊正是要用北上的河內士人抗衡幷州郭林宗一脈。

抱着這種特殊的心情,蓋俊與司馬朗相談甚歡,日落前離去。

數日後楊俊歸來,蓋俊再往河內人駐地,當天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非常適合郊遊踏青,遂邀請楊俊、司馬朗二人攀登鮮紅唯美的龍山。

行在崎嶇的山路,蓋俊一邊觀那紅花碧樹,一邊問楊俊道:“聞季纔有識人之鑑,旅居晉陽月餘,可有收穫?”

楊俊步履從容,容姿出塵,氣質瀟灑,頷首道:“人人皆言自郭林宗後,太原人才輩出,果然不假,餘陸續遊歷近月,便發現兩位少年俊傑。”

蓋俊好奇問道: “哦?是哪兩位?”

楊俊緩緩道來:“一名令狐,名邵,字孔叔,年及弱冠,父爲故烏桓校尉,餘與之攀談,發覺他見解非凡,依俊之見,其未來成就當不會弱於伯達。”

見楊俊拿自己做比,司馬朗輕輕一笑,不以爲意。

蓋俊點點頭,令狐乃是太原郡著姓,令狐邵出仕不是問題,但蓋俊還是記下了這個名字,若他才幹真的不輸給司馬懿兄長司馬朗,無疑是位大才,當好生觀察、培養。

楊俊繼續道:“另一人早有名聲,姓孫名資,字彥龍,比孔叔(令狐邵)年長數歲,其三歲喪親,由兄嫂養大,入太學時頗得同郡王(允)司徒欣賞,近來董卓遷都,太學荒廢,由是返家。此子有宰相之幹,將軍宜儘早納入幕府。”

蓋俊面色詫異,宰相之幹,這個評價明顯已經超過了令狐邵。

司馬朗也是目露訝然。

“季才稱頌者,必然不假,今日回去便招兩人入府。”蓋俊說道這停了一下,又道:“幷州邊鄙之地,人才短缺,遠不及河內鼎盛繁華,隨季才而至晉陽者,有幾多大才?季才只管道來,我必斟酌,一一錄用。”

楊俊、司馬朗相視一眼,隱約間猜到了蓋俊的目的,前者言道:“伯達(司馬朗)將軍已有了解,自不待言,其族兄司馬芝,字子華,雖名聲不顯,但爲人剛正,才華出衆,特爲將軍進之。”

“又有常林者,字伯槐,河內溫人也,同孫彥龍一樣,爲太學生,因家境貧寒,惟有和妻子耕種田畝自養,期間猶然廢寢忘食攻讀五經,本人好學而有才智,是我河內不可多得的才俊之士。”

“又有……”

“……”

楊俊一口氣道出十餘人,蓋俊撫掌稱好,河內避地幷州者何止數萬?楊俊介紹的這些只是河內最出衆的人,在他們背後,是成百上千的河內士子,蓋俊相信只要自己大力扶持,他們一定會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制衡幷州本土士人。

司馬朗笑道:“大兄說了這麼多人,爲何獨獨不說最該爲將軍介紹的人?”

楊俊亦笑道:“最重要的人自然要最後才介紹。”

“何人值得二位如此重視?”蓋俊聽了一臉好奇。

楊俊朗聲道:“張公儀。”

“張公儀?”蓋俊怔了一下,隨後大吃一驚道:“河內張公儀?他在晉陽?”

蓋俊太感意外了,張公儀名範,祖父張歆官至司徒,父親張延官至太尉,兩世兩公,乃是河內第一著姓。張範名門子弟,博學多才,然恬靜樂道,忽於榮利,不願爲官,袁紹叔父、太傅袁隗早年曾想將女兒嫁給他,張範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絲毫沒給天下第一門閥、汝南袁氏閥主面子。

楊俊、司馬朗、司馬芝、常林等河內士人太過年輕,亦無盛名,不能驟然提拔高位,但張範不同,張範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了,出身高貴,名聲高遠,就是直接授予他兩千石也沒人敢說一個不字,如果請出張範,河內人立刻就有了和幷州人爭衡的本錢。

楊俊點頭道:“不怪將軍不知,張公儀才至晉陽不久。”

司馬朗接話道:“不只張公儀,其二弟伊闕都尉張公先亦在。”

張公先名承,兄弟二人並有名聲。蓋俊皺眉道:“張氏兄弟做客晉陽,而我爲主人,竟然絲毫不知,實在不該。”

楊俊道:“張公儀性喜安靜,可能是不想衆人打擾。”

蓋俊很想現在就掉頭下山,去拜訪張範,不過那樣做固然顯得他求賢若渴,卻有**份,當下沉住氣,和楊俊、司馬朗談笑着登到山頂,飽覽一番美麗風光後才返程。

蓋俊從楊、司馬二人口中打聽到張範住地,臨將分別,對楊俊道:“我欲以季才爲主薄,可乎?”

主薄地位不及別駕、治中,卻是州君親近之人,號爲腹心,楊俊長揖道:“宰牧有命,豈能不從?”

司馬朗有才能,就是年輕太小了,纔剛滿二十,蓋俊把他安排進太原郡,先從郡一級做起,歷練個兩三年再調入州府大用。至於司馬朗族兄司馬芝、常林等河內士人及楊俊相中的孫資、令狐邵二人,或入州府、或入郡縣,皆有安排。

蓋俊別過兩人,在上百名侍衛的護送下去往張範居處,望着把自己護得嚴嚴實實的護衛,蓋俊覺得很彆扭,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但這是他自己做的決定,怪不得旁人。他很怕死,因爲他有着太多太多的牽掛、羈絆,孫策是怎麼死的他最清楚不過。

蓋俊在京中斷斷續續數載時光,看似碌碌無爲,實則不然,比如和張範雖然談不上交往,卻也見過幾面,這就叫人脈,是以幾乎沒費什麼周折對方就答應見他,要知道張範可是把袁隗弄得下不來臺的狠角色。

張範年約三十六七歲,身長七尺餘,肌膚白皙,眉清目朗,頜下半尺淡須,是一位難得相貌、氣質俱佳的美男子。其二弟伊闕都尉張承年少數歲,姿貌同樣絕倫。

張範邀之入座,道:“將軍遠來,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張兄不怪我冒昧叨擾就好。”張範這般客氣使得蓋俊頗爲‘受寵若驚’,道:“二兄做客晉陽,應該通知我一聲纔是,好讓我盡地主之誼。”

張範笑着說道:“將軍掌一州之地,治民百萬,公務繁忙,豈敢打擾。”

寒暄結束,蓋俊問道:“張兄爲何會來晉陽?”

張承接話道:“董卓作亂,我欲合徒衆連勢關東討之,三弟公明時爲議郎,謂我關東州郡無智,將不知兵,兵不習戰,無能爲也。董卓暴逆,固不能久,早晚死於非命。勸我們擇選一地,待時而動,然後可以如志。吾與兄然之,乃至幷州。”

蓋俊恍然大悟,張範、張承三弟名昭,字公明,和江東二張中的張昭同名。

“幷州鄙陋,人才難得,何況二兄這般高才。二兄肯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否?”蓋俊姿態放得極低,他是誰?他可是驃騎將軍領幷州牧,由此足見誠意。

張承怦然心動,目視兄長。

張範劍眉微蹙,似有不願,蓋俊暗叫不妙,對方一旦拒絕,就再難請動他了,急忙說道:“我素知張兄生性清靜,不喜煩勞,可爲散職如師友從事、議曹從事,也可爲文學從事、五業(五經)從事,勸民學問,教化百姓。”

張範怔怔看着蓋俊連珠吐言,把話都說死了,直令自己拒絕不得,失笑道:“將軍言盡於此,範無言矣。”

蓋俊鬆了一口氣,總算把這塊難啃的骨頭拿下了。

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93章 外援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181章 北地第366章 定勢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張 回到漢末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23章 弒主第428章 殺!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83章 破賊第60章 人情債(2)第56章 扶棺至徐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81章 返程第460章 接駕第225章 赴任第58章 皇后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447章 回援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2章 天縱奇才第57章 她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23章 匈奴第4張 經學第49章 離京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450章 入羌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56章 正旦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79章 老矣第127章 相見第317章 妻子第117章 成軍第370章 議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84章 單挑第413章 反擊第37章 驚聞醫聖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1章 贈刀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63章 二女相見第456章 平息第267章 奪城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64章 初定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110章 信第57章 她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71章 美如壁畫第196章 勝第330章 信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章 蓋家堡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64章 初定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76章 默認第158章 邊章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57章 離別第201章 惡化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159章 出征第209章 軟柿子第66章 美人舞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166章 北上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94章 亡命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150章 玩具第196章 勝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293章 入雒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28章 殺!第419章 伏擊
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93章 外援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181章 北地第366章 定勢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張 回到漢末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223章 弒主第428章 殺!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83章 破賊第60章 人情債(2)第56章 扶棺至徐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81章 返程第460章 接駕第225章 赴任第58章 皇后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447章 回援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2章 天縱奇才第57章 她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23章 匈奴第4張 經學第49章 離京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450章 入羌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56章 正旦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79章 老矣第127章 相見第317章 妻子第117章 成軍第370章 議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84章 單挑第413章 反擊第37章 驚聞醫聖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1章 贈刀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63章 二女相見第456章 平息第267章 奪城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64章 初定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110章 信第57章 她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71章 美如壁畫第196章 勝第330章 信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章 蓋家堡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64章 初定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76章 默認第158章 邊章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57章 離別第201章 惡化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159章 出征第209章 軟柿子第66章 美人舞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166章 北上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94章 亡命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150章 玩具第196章 勝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293章 入雒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28章 殺!第419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