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弒主

大漢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晨。混亂數日的雒陽城終於安靜下來,官民得知天子、陳留王一行即將歸來的消息,皆至雒陽北門外迎接。谷門、廈門到處都是人,以太傅袁隗、司隸校尉袁紹、河南尹王允爲首的文武百官列於最前端。

袁紹休息了小半夜,精神抖擻,負手眺望,目光如電。身旁何顒、許攸、伍瓊、曹操、逢紀、劉表、蒯越、荀彧、荀攸、陳琳、王謙、王朗、鄭泰、桓典、種劭、韓卓、周毖、張津、王匡等無不是名士之流。另外騎都尉鮑信也在,他和王匡一樣奉大將軍何進之命回鄉募兵,是八路外兵。當他完成使命走到成皋與東郡太守橋瑁會合時,乍聞何進遇害,當即率領本部千餘人外加東郡郡兵兩千急奔京師,昨日深夜趕到。

所有人都在低聲笑語,神色輕鬆,奸閹盡誅,以後就輪到他們大展身手了。

“快看、快看……那是什麼?”有人突然手指遠方驚叫道。

煙塵,鋪天蓋地的煙塵……

地面在晃動……

“大股騎兵……”諸人面面相覷,心中掠過一絲不安之念,顯然,有人捷足先登了。

“難到是……”袁紹眯起眼睛,面色微青。

隨着距離臨近,諸人看清楚了,對方乃是西涼騎兵,惟有西涼騎兵纔會有這麼多披頭散髮的羌胡。和羽林、虎賁、北軍截然不同,他們身上散發着濃郁的彪悍與殺氣,雙目猩紅,就像一羣準備隨時撕碎敵人的冷血野獸。

一個身如小山般壯碩的重須將軍在無數侍衛擁簇着行在前方,他坐於一匹千里馬上,頭,微微昂着,俯視着百官、百姓,眼中滿是桀驁不馴。

袁紹猛然回頭盯住曹操,曹操皺眉道:“顯陽苑沒有異樣。”

許攸輕輕嘆道:“如果

我所猜不差,顯陽苑只剩下兩千步卒。董卓一日一夜狂奔三百里至顯陽苑,我們皆以爲他筋疲力盡,不足爲慮。到頭來還是被他捷足先登。”

鮑信咬牙對袁紹道:“董卓強悍兇狠,恐有異志。所謂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也,董卓軍一日兩夜未眠,疲憊萬分,大兄集大兵擊之,必可一戰擒之”

“晚了。”袁紹苦澀一笑,仰望蒼天。

鮑信心有不甘,狠狠一跺腳,確實如袁紹所言,晚了。京中有數萬禁軍,問題是北門只有數千人,多爲步卒,說句難聽的話,他們未必敢同彪悍的西涼軍一戰,即使敢戰,多半也是打不過,何況董卓有護駕之功,大義在彼,他們拿什麼名義討伐對方?

何顒憂心忡忡道:“一旦讓董卓挾帝入宮,就制不住他了。”

袁紹面色如常而心中悔恨交加,昨日若先將陛下搶回,再誅閹人,何至於此。仇恨,仇恨,一切都源於仇恨,它可以讓你輕易地失去理智、失去思想……

董卓翻身下馬,行到袁隗面前,肅容長揖道:“故人董卓,拜見太傅,太傅別來無恙否?”

衆人眼中紛紛閃出驚奇之色,都沒想到董卓會把姿態放的這麼低。

袁隗也怔了一下,扶起董卓道:“董幷州不必多禮,陛下、陳留王可還安好?”

董卓從容答道:“天幸陛下、陳留王無恙。不過陛下受到驚嚇,急需修養。”說罷,董卓微微垂下頭。氣氛,瞬間變得凝重,殺氣鋪天蓋地……

袁隗彷彿一下子老了數歲,片刻,道:“那就快快送陛下回宮休息吧。”

衆人雖知結果不可改變,聽了袁隗的話心裡仍舊一片悲鳴。

董卓軍護佑着皇帝經廈門入北宮,奉車都尉董旻帶着大將軍部曲將吳匡、張璋等人追上董卓,爲雙方引介。

董卓立刻捉住吳匡的手,感嘆道:“恨來晚矣,致使大將軍遇害。”

“……”

“大將軍既死,按照大漢律大將軍部曲應當解散。”吳匡、張璋等人聞之色變,這正是他們所擔心的事。董卓又道:“不過數千兄弟爲大將軍鞍前馬後,出生入死,董某人豈是不近人情之人?如若不嫌棄,便委屈衆位暫歸我的門下,可好?”

“董幷州收養之恩,無以爲報,敢不效死力。”吳匡、張璋等人當即拜倒認主。從袁術保護大將軍不利,到袁紹默許他們殺死車騎將軍何苗,再到事後不聞不問,他們算是看明白士人是個什麼樣的東西了,可惜他們身份低微,惟有打碎牙和血吞。而今身爲武官的董卓進京,可以想象未來權勢必不輸給大將軍,這時不歸順更待何時?

董卓又以相同手法收編了車騎將軍何苗部曲,不等進入皇宮,他麾下士卒已經超過萬人,這個膨脹速度令任何人都感到戰慄。不過丁原將步騎五千到來讓公卿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

董卓聽說後不敢怠慢,馬上以丁原爲執金吾進行安撫。緊接着大赦天下,改年號光熹爲昭寧,是爲昭寧元年,今年以來的第三個年號。然而傳國玉璽丟失,怎麼也找不到。

丁原出身卑微,不識五經,但到底是東州人,又爲袁家故吏,袁紹急使同鄉王匡、鮑信說之。丁原猶豫不決,衆所周知他手下皆爲幷州人,董卓在幷州當過縣令、刺史,聲望很高,目前的頭銜還是幷州牧,手下敢不敢和董卓掰手腕?他拿不準。偏偏這事不能問,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心向董卓的人,萬一泄露出去,難免不被董卓嫉恨加害。

這邊丁原猶豫,董卓則迅速行動,先是招顯陽苑兩千步卒入京,後盡奪雒陽十二城門指揮權,確保雒陽無憂。晚間潛騎出城,白日旌鼓而還,這一招自然瞞不過京中有心人,包括丁原,但董卓又非騙他們,只要民衆、士卒相信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由是,丁原愈不敢動。但董卓始終不放心,丁原其人就像一根刺,卡在他的喉嚨口,吐不出咽不下,乃以陛下之名召呂布入宮。

呂布摸不着頭腦,來到大殿一見僅有董卓在內,楞了一下,拜道:“董幷州……”

“可是去歲百騎突十萬胡陣的呂奉先?快快請起。”董卓爽朗笑道。

呂布面色鐵青,董卓笑聲落在耳中顯得極爲刺耳。去歲他率百騎突陣,聞名天下,西河太守崔均拋出橄欖枝,欲以爲西河郡都尉,比兩千石,他大喜過望,然而讓他震驚的是,丁原想也沒想一口拒絕了。時至今日,也僅僅只是一個千石司馬。

董卓滿臉遺憾道:“丁兄太不懂得用人了,奉先勇武,實不遜蓋子英……”

“……”呂布垂頭不語。

董卓感慨而嘆道:“唉,丁兄出自東州,和我們邊地之人終究不是一條心吶我任其爲執金吾,他卻對我不理不睬,和東州士人攪在一起。”

“……”呂布仍舊不語。

董卓手指敲擊几案,默數百下才道:“我認爲,幷州士卒,就應該交給幷州人統帥,如奉先者……”董卓話語一落,呂布猛然擡頭,眼中爆出一絲精光。

董卓從身邊拿起一份詔書,擺在案上,笑道:“這是任命詔書。若來拿,你就是比兩千石騎都尉,統五千步騎大軍。若不想拿,不必爲難,今日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

呂布臉色急劇變幻,良久長舒一口氣,走上前拾起詔書。

董卓眼角微微躊躇,道:“我等待奉先的好消息。”

“諾。”

呂布步出大殿,展開詔書,臉上驀然間盡是驚駭,強迫着自己不能回頭,猶如木偶般一步一步走遠。董卓小山似的身軀昂揚立於殿門,嘴角浮出一絲笑意……

呂布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大營的,腦子亂成一團。

看着呂布失魂落魄的樣子,丁原道:“奉先,你進宮……你手裡拿的是詔書?”

呂布哈哈大笑,前僕後仰,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奉先你怎麼了。”丁原感到不安,下意識後退。

“鏘”一聲龍吟般的拔刀聲,太快了,只見一道白光閃過,丁原頭顱沖天而起,血液從脖頸內噴濺而出,灑向四面八方。

呂布臉龐染血,猶然狂笑,軍中大駭。

半晌,士卒緩過神來,丁原雖非幷州人,到底是他們的主將,呂布擅殺之,總有一些過去受到丁原恩惠或熱血之輩站出,然而呂布這方人數更多,這就是軍中戰神的力量。雙方持兵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呂布之所以一直不吭聲,就是要諸人站隊,看看究竟誰和他一條心,誰值得重用提拔。如今都搞清楚了,遂高舉聖旨,吼聲如雷:“奉詔殺賊,誰敢抗拒?”

對面諸兵將一陣騷動,隨即前排行出一人,走向呂布。他年約三十餘歲,身量中上,膚黑紮實,五官剛硬,盡顯古樸之色,尤其身上有一種沉穩如山的氣度。他姓高名順,字子循,與呂布頭銜一樣,是軍中司馬。其爲人清白有威嚴,素得士卒敬重。

呂布冷冷一哼,將詔書遞去,高順看罷一嘆,回頭衝己方之人點點頭,表示詔書是真的。

呂布掃視對面,道:“還有疑問否?”

高順歸來詔書,抱拳道:“拜見都尉,素末將甲冑在身,不能行全禮。”

“拜見都尉……”

呂布身姿挺拔,巋然接受拜見。

隆隆馬蹄聲中,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飛速馳來,正是從幷州募兵歸來的張遼……

第103章 瘋子第455章 震怒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47章 家人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96章 剿寇第420章 鬼軍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124章 擊潰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94章 盧水胡第330章 信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63章 心機第117章 成軍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85章 回家第449章 漢奸第224章 幷州牧第18章 獻策第447章 回援第282章 荀彧獻策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25章 突殺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264章 開戰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461章 面聖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67章 猜忌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74章 曹操第99章 施計卻敵第424章 登岸第20章 離別第218章 劉備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366章 定勢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19章 逃兵第209章 軟柿子第379章 意外第448章 敵至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287章 北邙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461章 面聖第150章 玩具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295章 龍虎第279章 老矣第357章 離別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397章 宴第293章 入雒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87章 陣亡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416章 立足第450章 入羌第361章 策反第347章 間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397章 宴第108章 返家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318章 家事第256章 薤露行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103章 瘋子第361章 策反第294章 天作之合
第103章 瘋子第455章 震怒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47章 家人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96章 剿寇第420章 鬼軍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124章 擊潰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94章 盧水胡第330章 信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63章 心機第117章 成軍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85章 回家第449章 漢奸第224章 幷州牧第18章 獻策第447章 回援第282章 荀彧獻策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25章 突殺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264章 開戰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461章 面聖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67章 猜忌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74章 曹操第99章 施計卻敵第424章 登岸第20章 離別第218章 劉備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366章 定勢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19章 逃兵第209章 軟柿子第379章 意外第448章 敵至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287章 北邙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461章 面聖第150章 玩具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295章 龍虎第279章 老矣第357章 離別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397章 宴第293章 入雒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87章 陣亡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416章 立足第450章 入羌第361章 策反第347章 間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397章 宴第108章 返家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318章 家事第256章 薤露行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103章 瘋子第361章 策反第294章 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