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決定

“蔡議郎要被問斬?”

蓋俊聽到消息眉頭狠狠擰起,心道:“他應該不會死在今朝吧?如果記憶沒出差錯,他是死於王允之手,那是董卓亂漢之後了,差着十幾年呢。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琬兒聽到這個消息定是無比傷心,我要陪在她身旁。”

蓋俊拂袖而起,喚來蓋胤駕車送他入城。

蔡琬此時已是六神無主,不只是她,整個蔡府都亂成一團。蔡質、蔡邕同時下獄,能主事者唯剩蔡質之子,蔡邕從弟蔡睦,他刻下也不再府中,一早外出求救去了。

蔡琬眼中含淚,忍着不下,母親知父出事,昏死過去,阿弟年幼,茫然涕泣,她不能再倒下去,然而蓋俊一至,淚水霎時涌出:“蓋郎,我該如何是好?”

“別慌,我來想辦法。”

蔡琬看着他眼神中流露出的鎮定,雖知希望不大,仍選擇相信他。

救人如救火,一刻也耽誤不得,蓋俊匆匆說了幾句安慰話就走了。

他不可能因爲知道歷史走向而坐視不理,特別是他有能力去爲蔡邕做些什麼的時候,何況歷史不可盡信,尤其他身處的歷史。無需去找馬日磾、盧植,二人和蔡邕關係密切,必然不會坐視不理,許還會拉上同在東觀校史的楊彪。楊彪乃是故太尉、帝師楊賜的兒子。

馬蹄翻騰,拽車欲飛,袁府轉瞬即到。

蓋俊疾衝入門,他是袁府常客,門僕並未有絲毫阻攔。

“子英爲救蔡議郎而來吧。”袁紹早料他會來求助,只是沒想到他會來得如此之早。

蓋俊喝一杯清水澆澆心火,直視袁紹,“大兄應否?”

“子英開口,愚兄怎會推脫,只是詔書已下,想要陛下收回成命殊爲不易。”繫好腰帶,袁紹慢條斯理來到蓋俊身側坐下,神情不慌不忙。

“大兄一定要幫我。”

“我試上一試,成與不成不敢擔保,不過我必會竭盡全力。”

袁紹自從皇帝劉宏立鴻都門學以來平日裡深居簡出,行事頗爲低調,相信若無蓋俊登門,他絕不會出面去趟渾水,需知幫蔡邕就等於間接得罪一干權貴,有害無益。蓋俊也深明此理,因此大禮參拜,只道大恩不言謝。

袁紹笑道:“以你我之情誼何言這些,不怕見外?”

有袁紹出面,蔡邕性命無憂,蓋俊一顆吊着的心總算落回肚中。轉念想起好友臧洪,試探地問道:“大兄可聽過臧洪臧子源其人?”

袁紹道:“知名太學的臧子源我怎會不知,你再不爲愚兄引薦便要直接問你了。還有陳公尚,元圖誇其有過目不忘之能,天下奇才……”

“大兄在說我什麼?”逢紀脫履而入,他只聽到袁紹提他表字。

蓋俊代答道:“在說逢兄誇獎陳公尚事。”

“哦。”逢紀點點頭,落座說道:“陳公尚天下奇才也。”他這人聰達有計策,惟一缺點是傲然不羣,說難聽點叫目中無人,能得他誇獎的人着實不多。

蓋俊又坐了一會,起身告辭,謝絕兩人相送,踏出門,回望莊嚴袁府,心中苦笑道:“這人情可是欠大了,以後該怎麼還啊?”方欲入車驟然止住,蓋因餘光瞥見許攸向這邊走來,他那彷彿一陣大風就能颳倒的‘柔弱’身材太好辨認了。

“子英此來爲蔡議郎事?”許攸上前說道,待蓋俊點頭稱是,又道:“看子英一臉平和,本初想必答應營救蔡議郎了。有本初出面,事諧矣。”

“你去哪了?”蓋俊隨口一問,圈中蓋俊和他最爲要好,無需客套。許攸這人毛病很多,又有污點,然而不管以後如何,作爲朋友,除去私德有虧外你絕對挑不出一絲毛病來。

“出城拜訪一友。”許攸笑答,又道:“如何?爲蔡議郎得保性命,是否喝上一杯。”

蓋俊搖頭道:“心中煩躁,無有酒興。”

“那改日再說。”

三日後,外有諸公大臣,內有中常侍袁赦、呂強,力爲伸請,帝亦回想蔡邕密封奏章所陳之事,乃下詔:“蔡邕減死罪一等,髡鉗徙朔方,遇赦不赦。”

其叔父蔡質無人問津,死罪不變,這也是求情者向中常侍程璜、將作大匠陽球妥協,蔡質不亡,對方何以消氣?而且再繼續糾纏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至於朔方路途遙遠,以程璜、陽球二人睚眥必報的性格會不會找刺客暗殺了之,就管不得那麼多了,一切聽天由命。

聽天由命?

蓋俊第一個不同意,他提前向太學請假,打算護送蔡邕到朔方。

決心已下,蓋俊去蔡府說出自己的打算,並向蔡琬致歉:“琬兒,我只能做這麼多。”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歷史已經被改寫,史上蔡邕固然性命無憂,卻連累家人同他一起髡鉗徙朔方。

蔡琬勉強笑道:“父親死罪得免,實多賴蓋郎之力,琬兒怎會不知。”

蓋俊見她情緒低落,低聲安慰道:“故城門校尉樑伯喜、我母族祖南郡太守馬季長皆有徒邊經歷,或至三年,近者歲餘,多得旋返,蔡議郎海內大家,當如是,琬兒無需擔心。”

蔡琬強聞博記,自然明瞭,心中似下了某種決定,說道:“我自幼患有大病,未能恪盡孝道,心中常以爲憾,今父蒙冤徒邊,我欲侍奉父親左右。”

蓋俊勃然變色,嘴巴微開,話涌到喉嚨口又生生嚥了回去。在漢代,孝之重要,無以復加,甚至凌駕於律法之上,打着孝的名義,除了謀反,幾乎任何事都可以做。阻人行孝,至惡也。

蔡琬低首垂眉道:“蓋郎可是擔憂我的身子?”

蓋俊眉頭緊得彷彿能擰出水來,苦苦說道:“你病雖已無礙,可積弱甚久,連一個健碩童子都不如,至朔方需穿越茫茫太行山,太行自古號稱天塹,男子尚且畏懼其險惡,你怎能翻過——再者,家有老母、弟妹,你走得安心嗎?蔡議郎決計不會同意。”

蔡琬咬咬牙,張口欲言,蓋俊又道:“且蔡議郎得罪之輩盡屬小人,定然不肯散罷甘休,屆時刺客頻出……”

蔡琬聽得臉色一白。

“我與族侄伯嗣少小習武,兼之蔡府護衛,保全蔡議郎已是勉強,若分心護你……”

蓋俊一番苦口婆心,終於說服蔡琬,讓她相信她跟去有害無益。;

第307章 婚事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456章 平息第97章 羌人來襲第293章 入雒第84章 聲望第168章 民心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284章 棄子第267章 奪城第283章 揮師上雒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9章 離京第369章 驚聞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183章 屯田、兵第318章 家事第82章 遇賊第339章 歸心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77章 援董卓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64章 開戰第174章 漢民第65章 公孫瓚第99章 施計卻敵第81章 返程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44章 袁氏雙雄第19章 福禍?第302章 戲志才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4張 經學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41章 贈刀第226章 張楊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71章 美如壁畫第96章 剿寇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134章 加官進爵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41章 轉敗爲勝第5章 傷愈第414章 戰死第52章 朔方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10章 肉搏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66章 定勢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442章 慘敗第8章 琴與人第414章 戰死第448章 敵至第131章 斬波才第94章 亡命第81章 返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218章 劉備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31章 斬波才第303章 陳、趙、杜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317章 妻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66章 美人舞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390章 韓文約第5章 傷愈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43章 慘敗第264章 開戰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89章 入宮爲郎第212章 定匈奴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章 父親第181章 北地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90章 先鋒戰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402章 南下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228章 張燕之死
第307章 婚事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456章 平息第97章 羌人來襲第293章 入雒第84章 聲望第168章 民心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284章 棄子第267章 奪城第283章 揮師上雒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9章 離京第369章 驚聞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183章 屯田、兵第318章 家事第82章 遇賊第339章 歸心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77章 援董卓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64章 開戰第174章 漢民第65章 公孫瓚第99章 施計卻敵第81章 返程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44章 袁氏雙雄第19章 福禍?第302章 戲志才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4張 經學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41章 贈刀第226章 張楊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71章 美如壁畫第96章 剿寇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134章 加官進爵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41章 轉敗爲勝第5章 傷愈第414章 戰死第52章 朔方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10章 肉搏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66章 定勢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442章 慘敗第8章 琴與人第414章 戰死第448章 敵至第131章 斬波才第94章 亡命第81章 返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218章 劉備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31章 斬波才第303章 陳、趙、杜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317章 妻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66章 美人舞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390章 韓文約第5章 傷愈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43章 慘敗第264章 開戰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89章 入宮爲郎第212章 定匈奴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章 父親第181章 北地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90章 先鋒戰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402章 南下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228章 張燕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