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

蓋俊請假一日,次日正好又爲休沐,蓋俊以母親駕到爲由,推掉一切宴請,兩日來不曾踏出家門一步,好好享受一把家人在一起的快樂。

馬昭早在北地時就已認了馬騰、馬舉兩個本家族侄,前者目前身處河北,後者正好就住在家裡,蓋俊趁機讓楊阿若隨着馬舉前來,名義上是河西老鄉、可造之材,其實說白了就是爲以後坦白做準備。馬昭自然不清楚兒子的打算,不得不承認楊阿若儀表風流,待人有禮,兼且年紀輕輕就屢立奇功,封關內侯,馬昭對他第一印象極好,着實誇了他幾句。

等楊阿若離開,馬昭對蓋繚微怒道:“小鶴兒你是不是打算一輩子不嫁人了?”

蓋繚環着馬昭的手臂,賠笑道:“阿母,莫急……”

馬昭輕哼一聲,板着臉道:“還不急?你阿兄十九結婚,你也是十九,今年內必須給我嫁人。”

蓋繚心裡嘟囔道:“我也想早點結婚啊,可是你們會同意嗎。”

見女兒不答,馬昭瞪眼道:“聽到沒有?”

蓋俊暗暗偷笑,俗語云慈母嚴父,一點不假,在蓋俊的記憶中,馬昭從來沒有打過他兄妹倆,以前父親揍蓋俊的時候,馬昭就在旁邊抹眼淚,弄得蓋勳屢屢有始無終,再難下手。這次來時估計是蓋勳逼急了,纔有了眼前一幕。

蓋繚吃透阿母性格,使出撒嬌癡纏大法,馬昭無奈道:“你磨我也沒用,你父說了,就是找個無才無德之人,也要把你嫁了。”

兄妹相視一眼,知道不能再拖延了,若是阿父和別人定下親事,他們是不能反對的。蓋繚鼓足勇氣輕語道:“女兒已經找到心上人了。”

“哦?是誰家郎君?”馬昭充滿驚喜道,以爲多半是京中子弟。

“就是剛纔的楊郎君。”

女兒聲音雖然微如細絲,但落在馬昭耳裡無異是一聲驚雷。以欣賞後輩的眼光看楊阿若或許不錯,可以丈母孃的視角就截然不同了。

馬昭惡狠狠看向蓋俊,“你早就知道了?”

“是。”蓋俊點點頭。

馬昭怒氣衝衝道:“這、這是何等荒唐之事,你爲何不阻攔?”

蓋俊訕笑道。“阻了,沒阻住。”

馬昭惱道:“長兄如父。你從小就沒有當兄長的威嚴,連妹妹也管不住,沒出息!”

蓋俊一臉悲憤,小鶴兒天生剋制他,他有啥辦法。

馬昭正容道:“這件事沒得商量!”

蓋繚倔強地道:“我只嫁楊郎君!”

“放肆!豈能由着你性子亂來。”馬昭接着扭頭看向蓋俊,似乎在逼他表態。

迎着蓋繚哀求的目光,蓋俊硬着頭皮道:“阿母,別生氣,我看……”

“你看什麼?”馬昭不滿地打斷他的話道。

蓋俊斟酌着道:“我看伯陽人品才貌都入佳列……”

“出身呢?”馬昭出自天下第一流門閥扶風馬氏,敦煌蓋氏業已連續五代人出任兩千石大官,一介遊俠、兵卒妄想娶蓋繚?癡人說夢!

“當今已不是太平盛世,災禍頻繁,亂象更升,正是此等人建功立業……”蓋俊撓撓頭,說不下去了,劉備號稱漢室宗親,混了大半輩子也就得個“老革”的評價。呂布勇武無敵,名士卻皆以“壯士”待之。孫堅升至兩千石太守,封縣侯,亦不受重視。公孫瓚久被士人鄙視,乾脆和算命、販賈之流爲伍。在這個出身勝於一切的時代,楊阿若無論取得怎樣驚人的成就,都配不上蓋繚。

馬昭斜睨蓋俊,彷彿在說:接着編啊。

“我只嫁楊郎君!”蓋繚重複道,不等馬昭開口,起身就向門口跑。

看到母親眼中的震驚與傷心,蓋俊以前所未有的嚴厲口氣吼道:“小鶴兒,你給我回來!……”

蓋繚僵持片刻,終是收回跨出門檻的腳,見母親流下傷心的淚水,心中難過不已。

蓋俊鐵青着臉道:“向母親道歉!”

“……!”

“向母親道歉!否則我蓋俊沒有你這個妹妹!”

“阿母,我錯了,嗚嗚……”

馬昭初時不理蓋繚,無聲流淚,最後蓋繚環住她的腰嚎啕大哭,便摸着她頭安慰。

蓋俊悄悄地走了,至晚飯時也不見母妹出來,使蔡琬前去探探風,得知兩人正在房中傾談,據說晚間還合睡一榻,蓋俊放下心來。

次日百官議政,蓋俊早早離家進宮,半路上遇到傅燮。傅燮連斬卜巳,張伯等黃巾賊首,按他的出身、資歷、年齡,至少應該拜爲兩千石太守,沒想到朝廷只封他爲比兩千石安定都尉。傅燮有武纔不假,卻不代表他願意當武將,上任不久稱病告歸,年初朝廷以傅燮知西州事,徵爲議郎。

兩人並肩策馬而行,傅燮慨然嘆道:“司空張溫買官在前,司徒崔烈買官在後,一朝三公兩人爲輸財所得,我傅燮堂堂八尺男兒,竟會與兩人同殿爲臣!”司徒袁隗成了皇宮火災的替罪羊,崔烈自認崔氏冀州名門,自己少有英稱,歷位卿守,應該當三公了,遂向皇帝劉宏乳母程夫人輸錢五百萬。任命當天,天子親臨,百僚畢及,被程夫人當衆說破,崔烈聲望立時大跌,衆人皆嫌其銅臭。蓋俊這才知道銅臭來源於此。

“世道如此,如之奈何。”蓋俊道。

兩人在宮門前下馬,進宮後同僚漸多,蓋俊時而停下和人打招呼,同爲涼州人,蓋俊顯然比傅燮更吃得開。

今日百官議事,以涼州叛亂爲主,爲了應對人數以十萬計的強悍叛軍,朝廷不停向長安派出大軍,進而增加平叛賦稅,但軍事是一個無底洞,填不完,補不全。

以司徒崔烈爲首的某些東州公卿認爲應該放棄涼州,並且堂而皇之的提出,嘉德殿鴉雀無聲,針落可聞,蓋俊不敢置信的扭頭看向虎賁中郎將,崔烈之子崔均。

崔均擺手道:“別看我,我是不贊成父親決議的。”

席地而坐的傅燮全身不可抑制的顫動,面色漲得通紅,猛地跳起來,舞臂高呼:“斬——司徒——天下乃安!”

此話一出,石破天驚!

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57章 離別第223章 弒主第82章 遇賊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23章 匈奴第196章 勝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60章 局勢第12章 遠行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54章 人情債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360章 密謀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28章 殺!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446章 背叛第177章 援董卓第347章 間第47章 家人第312章 蓋勳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5章 雙雄之二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183章 屯田、兵第339章 歸心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343章 慘敗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31章 心動第183章 屯田、兵第222章 仇恨第253章 神童第223章 弒主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7章 蝗災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158章 邊章第212章 定匈奴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3章 性命無憂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72章 南下第356章 正旦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81章 返程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59章 出征第15章 雙雄之二第289章 往事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289章 往事第328章 救災第188章 狼來了!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201章 惡化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88章 狼來了!第318章 家事第155章 朝會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31章 使者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58章 皇后第127章 相見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12章 擊破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72章 橫掃第433章 決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455章 震怒第190章 先鋒戰
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57章 離別第223章 弒主第82章 遇賊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23章 匈奴第196章 勝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60章 局勢第12章 遠行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54章 人情債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360章 密謀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28章 殺!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446章 背叛第177章 援董卓第347章 間第47章 家人第312章 蓋勳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5章 雙雄之二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183章 屯田、兵第339章 歸心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343章 慘敗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31章 心動第183章 屯田、兵第222章 仇恨第253章 神童第223章 弒主第341章 去而復返第337章 幷州現狀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7章 蝗災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158章 邊章第212章 定匈奴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3章 性命無憂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72章 南下第356章 正旦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81章 返程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59章 出征第15章 雙雄之二第289章 往事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289章 往事第328章 救災第188章 狼來了!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201章 惡化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88章 狼來了!第318章 家事第155章 朝會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331章 使者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58章 皇后第127章 相見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12章 擊破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72章 橫掃第433章 決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455章 震怒第190章 先鋒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