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到任

八月初一,城郊話別衆友,蓋俊乘上官車赴任。漢代官車裝飾都有嚴格規定,比如他爲六百石官,車當皁蓋,左車轓爲硃色,轓長六尺,九種紋飾,十二初端,下端收縮後寬七寸,上端固定在板上,寬一尺一,如月牙形,以示不敢自滿之意。

北地郡雖歸涼州管轄,然寄居左馮翊,據京僅一千一百里,只有漢陽之半,一行人只花了二十日就趕到了。

遠遠地,富平略顯殘破的城池浮現眼中,城高三丈五尺,層層夯土築就,四角築有角墩,是城牆之一倍高。城根下站滿了觀望的百姓,最前方則盡爲身着官服之人。

蓋俊下了馬車,凝神細看,頓時一驚,爲首那人衣裝打扮,不是太守皇甫嵩是誰?腳下疾進幾步,甩臂拜道:“下官何德何能,敢令明府君相候。”

皇甫嵩年近五旬,容貌剛毅,雙眼似電,鬍鬚美而有威儀,整個人看上去氣勢甚盛,卻不逼人,皆因精修經學之故。皇甫嵩好詩書,習弓馬,是朝野難得的文武全才。他輕輕一擡手臂,朗聲笑道:“別人當不得,子英當得。“射虎滅蝗蓋子英”任事本郡,消息一出,上至官吏、下到百姓無不拍手稱樂,僕亦欣喜不能自禁。”

“不敢。”蓋俊又是一禮。他少年時曾隨父親蓋勳趕赴安定弔喪皇甫規,在墓前與皇甫嵩打過一個照面,不過那時不知他是皇甫嵩罷了。

皇甫嵩又道:“今年四月大旱,旱後有蝗,僕依照子英滅蝗策治蝗,頗見功效,可以說子英還未上任便已爲本郡立下一功。”

皇甫嵩說完,功曹、督郵、五官掾、主薄等太守親信藉機上前見禮。其後是郡府各曹,其等執禮極恭,言語謙遜,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是在迎接新任太守大駕,與旁郡長史待遇可謂天壤之別。

蓋俊特意和督郵傅承聊了幾句,提及他和傅巽的關係,後者自然心領神會,隨後在北地郡官民夾道歡迎下進城。官舍一早就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入住,家務瑣事他無需過問,隨皇甫嵩去往官署,查看他以後的辦公之地及其屬員。他隨手給蓋胤安了個書佐的名頭,沒有什麼大用,只是爲了蓋胤有個官身,以後出入行事方便。

皇甫嵩邀他進入一間靜室,落座後說道:“子英才名海內皆知,僕打算將一郡文武事盡付之,子英意下如何?”

“那不就是委以郡職了?太守以下獨尊。”蓋俊心道皇甫嵩真是捨得放權,搖頭道:“下官初來乍到,尚不熟悉郡事,冒然領受重任,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皇甫嵩笑着說道:“子英過謙了。僕若不重用子英,不久天下人就會罵我是昏聵無能之輩,信也不信?”

蓋俊聽罷苦笑,話已至此,他欣然領命。

“這就對了。”皇甫嵩道:“本郡內有寇盜,外接胡地,百姓也是飢寒交迫,爲生計而憂,實非安樂之所,子英恐怕要受累了。”

蓋俊拱手道:“明府君放心,下官既已領命,自當竭盡全力,造福本郡。”

皇甫嵩讚道:“好。臨危不懼,大丈夫也。今城內有營兵千人,交與子英管轄。”

蓋俊心下大喜道:“事不宜遲,我這便去軍營看看。”

皇甫嵩笑道:“子英何必如此着急,還怕營兵跑了不成?明日去也是一樣。稍後酒宴你爲主角,斷斷離開不得。”

迎接蓋俊的酒宴是在官邸承辦,不僅郡裡各級官吏悉數到場,地方豪族也是一個不缺,給足了面子。蓋俊被皇甫嵩委以重任,心情頗佳,當真是酒到杯乾,從無拒絕。一身酒氣回到家不免又被蔡琬好一番埋怨,蓋俊也不回嘴,用行動止住她的嘮叨。

第二日一早,蓋俊領着蓋胤騎馬前往兵營。兵營因是軍旅之地,自不能再穿袍服,他和蓋胤各自披上一件魚鱗精甲,此甲分爲身甲、甬袖、垂緣、對襟穿戴,據說其上共鑲嵌甲片兩千餘枚,重達六十八斤,防護力極強。

營地在城內西角,二人到來時主官司馬、兩位軍侯,兩位假侯,十位屯長出迎。漢代兵制爲五二進制,五人爲伍,設伍長;十人爲什,設什長;五十人爲隊,設隊率;百人爲屯,設屯長;五百人爲曲,設軍侯;二曲爲部,正好千人,多以校尉、各司馬領之。

司馬姓李名權,是本地人,二軍侯一高一瘦,高者名楊昂,瘦者名杜林,都是四十餘歲年紀。蓋俊昨天宴會上已經見過三人,交談不多,據皇甫嵩說三人皆參加過平定西羌之亂,是憑實打實的軍功爬上來的,有一定才能。

蓋俊進入營門,隨口問道:“士卒口糧可足額?”

司馬李權答道:“不足。”

“嗯?”蓋俊駐足回首,一臉詫異,這算什麼?下馬威嗎?

李權道:“按規定士卒口糧月大石二石,或小石三石三鬥三升。”

蓋俊點點頭,小石和大石的兌換比率爲十比六,小石三石三鬥三升合大石二石。

李權繼續道:“如今僅給小石二石,以充大石。另外冬衣三年未曾換過,今年再不換就要凍死人了。”

蓋俊聽得眉頭高高皺起。

李權解釋道:“明府君已經竭盡全力,可誰讓我們北地郡窮呢。如果不是每年受到漢陽郡和左馮翊的接濟,營兵早就無以爲繼了。”

蓋俊長長一嘆,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一時半會也變不出錢來啊。如今之計,唯有希望於父親,讓他“假公濟私”多撥些錢來,司馬李權怕也是這個意思。至於以父親剛直性格會不會同意,他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又不是進入他的腰包,一切爲了國家嘛。

進入校場,五百步兵五百騎兵的隊伍早就排列整齊,他們衣甲雖是陳舊,卻很乾淨整潔,士兵面貌也還好,邊軍就是邊軍,比那京師看管城門的士卒不知強了多少倍。

士卒目光炯炯,神情興奮,年輕人佔據了其中大半,毫不誇張的說,他們是聽着蓋俊的傳奇故事度過少年時光的。

蓋俊登上校臺,李權問道:“長史是否觀看士卒演練八陣?”八陣者,孫子有八陣,孫臏有八陣,至漢代,八陣更是軍隊訓練必不可少的環節,漢制京師五營士每年十月進行都試,主要受閱內容便是“八陣進退”。邊軍因爲直面戰事,每月一練。

蓋俊頷首稱好。

李權轉身下得校臺,接過令旗一揮,士卒依據旗指,或分或合,運轉流暢,不時傳出激昂的喊殺聲,沙場氣息瀰漫,顯然是平日操練得當。

------

魚鱗甲六十八漢斤,合17公斤。

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1張 回到漢末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69章 驚聞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287章 北邙第119章 逃兵第66章 美人舞第212章 定匈奴第23章 弘農第422章 文王操第276章 算計第356章 正旦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418章 偏軍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397章 宴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407章 弩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22章 文王操第179章 鬼神第20章 離別第356章 正旦第57章 她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90章 端倪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8章 獻策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278章 交換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09章 軟柿子第37章 驚聞醫聖第四百零六章第21章 騎射第336章 大勝第29章 過目不忘第413章 反擊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29章 錢糧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56章 薤露行第308章 雒陽令第452章 爭功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60章 人情債(2)第418章 偏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416章 立足第239章 再相見第83章 破賊第376章 天塹第55章 亡友第16章 孝勇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79章 鬼神第239章 再相見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167章 還債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356章 正旦第218章 劉備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103章 瘋子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78章 禁忌第380章 大敗第187章 陣亡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360章 密謀第357章 離別第173章 賞賜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8章 親衛曲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
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1張 回到漢末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69章 驚聞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287章 北邙第119章 逃兵第66章 美人舞第212章 定匈奴第23章 弘農第422章 文王操第276章 算計第356章 正旦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418章 偏軍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397章 宴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407章 弩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22章 文王操第179章 鬼神第20章 離別第356章 正旦第57章 她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90章 端倪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8章 獻策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278章 交換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09章 軟柿子第37章 驚聞醫聖第四百零六章第21章 騎射第336章 大勝第29章 過目不忘第413章 反擊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29章 錢糧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56章 薤露行第308章 雒陽令第452章 爭功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60章 人情債(2)第418章 偏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416章 立足第239章 再相見第83章 破賊第376章 天塹第55章 亡友第16章 孝勇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56章 扶棺至徐第179章 鬼神第239章 再相見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167章 還債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356章 正旦第218章 劉備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103章 瘋子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78章 禁忌第380章 大敗第187章 陣亡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360章 密謀第357章 離別第173章 賞賜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18章 親衛曲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