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過目不忘

和空曠的涼州敦煌不同,洛陽附近人煙稠密,別說野雞,連雞毛都找不到一根。打獵是甭指望了,唯有退而求其次策馬馳騁。時值日光初燦,不甚炎熱,兩人足足騎馬一個時辰方且停於雒水河畔一家酒肆,正欲進去點幾尾紅鯉、數鬥美酒飽肚,不意竟撞上臧洪一行人,其中有他熟悉的陳嶷、張紘等人,其餘也盡爲徐州學子,原是同鄉小酌。

正猶豫着要不要進去,臧洪眼尖發現了他,一陣風跑來,繞過蓋俊,圍着踏雲團團轉,口中說道:“與踏雲相比,我那匹馬實在入不得眼,如此好馬可謂百金難求啊。”百金即一百斤黃金,自古就有一金萬錢之說,這只是個虛數,當今一斤十六兩,每兩黃金可兌換一千三百餘錢,因此一斤金超過兩萬錢。百斤金即兩百萬錢。正常年節一石糧食百餘銅錢,牛羊肉一斤值幾錢至十幾錢,一匹牛、馬不過三五千至一萬錢,然而如今馬匹交易盡爲邊地豪族壟斷,加上物價膨脹,京師一匹普通馬漲到十餘萬,良馬更是瘋長到數十萬,所以說臧洪所言似踏雲這等西域良駒值百金並非誇張之語。

臧洪戀戀不捨離開踏雲,拉着蓋俊進入酒肆。

蓋俊邊走邊道:“子源爲何不在醉鄉坊用酒反跑到這裡?”

“如在醉鄉坊豈能碰上子英?哈哈,談笑耳。此地魚羹乃京都一絕,遠近聞名。”臧洪言訖斜睨他手中馬鞭、腳下皮靴,打趣道:“子英不是頭疼嗎?頭疼也騎得了馬?”

身後蓋胤聽得一頭霧水。

“剛好。”

“什麼頭疼?”張紘、陳嶷等人起身相迎,對兩人的問答同樣不解。

臧洪添油加醋地說了事情,一室皆笑。

蓋俊反而坐下一本正經道:“你等可知餘十二歲時意外墜馬傷了頭部,幾乎遭遇不幸?”

這件事早伴着他的名聲傳遍天下,衆人怎會不知,隨即收起笑意,靜聽後續。

“餘雖僥倖脫得大難,但就此落下病根,時常頭痛欲裂,惟有坐於馬上纔可消痛。”

“……”

大家面面而視,分不清真假。蓋胤知道底細,卻不敢說。

蓋俊似模似樣地飲酒,終是忍不住嗤笑,一口酒盡數噴出。

諸人知他故意調侃,立時勃然大怒,端杯圍戰於他。臧洪有過慘痛教訓,哪還敢和他拼酒,拉着張紘躲到一旁看諸友笑話。陳嶷也不傻,喝下一杯當即撤出人羣。

那幾人果然不是對手,不到半個時辰均被蓋俊一一打敗,只見他坐於一衆醉漢中央,慢條斯理喝下最後一杯酒,一振衣衫,步履沉穩地向臧洪等人走去,看樣子再戰一輪也是無礙。

這邊臧洪和張紘下棋輸了,看到蓋俊過來,眼睛一轉,說道:“子英會下棋吧?與我對弈一盤如何?”他認爲既然酒喝他不過,就從其他方面找回場子。

圍棋……

“我於棋道不甚精通,還是算了吧。”蓋俊有些遲疑地道。圍棋他前世常玩,至於水平嘛……屢敗屢戰於網絡新手區。當然了,他的第一選擇是鬥地主,只有玩膩了鬥地主纔會下一兩盤打發時間。當今圍棋就更提不起興致了,一來棋盤縱橫不過十七道,又有座子等規定,頗爲無趣,二來棋子居然是木質方形,與後世相比毫無美感可言,三來圍棋時下還未上升到琴棋書畫的地步,相反,評價一直不高。西漢賈誼就說:“失禮迷風圍棋是也”。他認爲圍棋是擾亂禮教、破壞民風的東西。中國古代歷來十分注重長幼尊卑的禮教,而在棋盤上,雙方平等,這種理念的盛行,在賈誼眼中當然是大不敬的行爲。西漢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爲天下第一,亦爲世人所譏。另外圍棋不得普及的另一個原因是被當做博戲,即用於賭博。東漢自班固以來,李尤、黃憲、馬融等大儒相繼對圍棋加以肯定,使圍棋擺脫了博戲的觀念,然而玩物喪志的名頭仍未摘下。蓋勳夫婦事事效法馬融,唯有圍棋一道不願碰觸,所以他今世下的盤數屈指可數,僅剩前世那點兒老底,怎能不認怯。

臧洪心道有戲,面上不露聲色:“甚麼精不精地,休要推脫,再說我亦非好手,你怕甚麼?”

蓋俊被擠兌得大怒,心想我知棋路諸般變化,他不一定是我對手,遂同意了。想法挺好,可惜距離現實很遠,他雖偶有奇招,但臧洪不爲所動,步步緊逼,窮追猛打,眼見剛過百手便要投子認輸,他哪肯甘心,落子時衣袖故意掃飛盤上數十棋子,臉上卻裝出一副不小心的樣子。

對於他赤裸裸地無恥行爲,連族侄蓋胤都羞紅了臉。

臧洪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

一直關注棋局的張紘啞然失笑道:“子英以爲這便無事了?”

蓋俊一臉無辜,心下卻想:你等能奈我何?

“公尚爲我復原。”臧洪一聲令下,蓋俊不敢置信的看着陳嶷把棋子一一放回原位。

我靠,真的假的?

不片刻,陳嶷指着恢復如初的棋盤笑問:“子英你且瞧瞧,可對?”

蓋俊冷哼一聲,嘴硬道:“你們是同鄉,你說對就對嘍。”

“……”

陳嶷也不與他爭辯,清了盤上所有黑白子,並一子一子重新擺回。

難道他還能覆盤不成?

陳嶷動作奇快,不容他多想,一些步驟甚至連他這個下棋之人都記不住了,直到陳嶷恢復才猛然想起。眼見覆到中盤,無一差錯,他乾脆地舉手投降:“公尚且停,我認輸就是。”

張紘笑着說:“子英不知,公尚實有過目不忘之能。”

臧洪更是笑得份外得意,彷彿過目不忘的是他一般。

不去理臧洪的‘小人得志’,蓋俊對張紘所說之語大爲動容,會覆盤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可過目不忘古今以來都極爲罕見。印象中三國人才輩出,也只有一、二人有此本領。

由衷讚道:“公尚真天下奇才也。”

“咦,子英也在?”

聞聽有人喚他名字,蓋俊扭頭回望,只見索展和兩位青年士子並肩走入酒肆,一躍而起道:“索兄怎地來了?”

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59章 出征第394章 盧水胡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364章 初定第287章 北邙第231章 人心第84章 聲望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51章 意外第398章 問第347章 間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276章 算計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84章 棄子第33章 蔡琬病重第452章 爭功第49章 離京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25章 刺殺第268章 得鄴第447章 回援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78章 遊雒陽第281章 迎荀彧第333章 潁川之戰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35章 蔡家莊第289章 往事第318章 家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279章 老矣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17章 蝗災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67章 猜忌第223章 弒主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168章 民心第297章 祭祀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02章 戲志才第51章 意外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第77章 驚喜第411章 旱鴨子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118章 親衛曲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174章 漢民第317章 妻子第433章 決戰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0章 相思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0章 離別第346章 觀病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09章 軟柿子第160章 局勢第55章 亡友第89章 入宮爲郎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35章 蔡家莊第212章 定匈奴第183章 屯田、兵第453章 暈厥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458章 轉變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2章 誓言第8章 琴與人第418章 偏軍第317章 妻子第178章 禁忌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307章 婚事第424章 登岸第47章 家人
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59章 出征第394章 盧水胡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364章 初定第287章 北邙第231章 人心第84章 聲望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51章 意外第398章 問第347章 間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276章 算計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84章 棄子第33章 蔡琬病重第452章 爭功第49章 離京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25章 刺殺第268章 得鄴第447章 回援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78章 遊雒陽第281章 迎荀彧第333章 潁川之戰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35章 蔡家莊第289章 往事第318章 家事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279章 老矣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17章 蝗災第36章 袁紹三友第367章 猜忌第223章 弒主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168章 民心第297章 祭祀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02章 戲志才第51章 意外第352章 虎父無犬子第77章 驚喜第411章 旱鴨子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118章 親衛曲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174章 漢民第317章 妻子第433章 決戰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0章 相思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20章 離別第346章 觀病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209章 軟柿子第160章 局勢第55章 亡友第89章 入宮爲郎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35章 蔡家莊第212章 定匈奴第183章 屯田、兵第453章 暈厥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458章 轉變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2章 誓言第8章 琴與人第418章 偏軍第317章 妻子第178章 禁忌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307章 婚事第424章 登岸第47章 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