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調整策略

蓋俊受了諸將一禮,拉起關羽,上下好一陣端詳。

蓋俊去歲及初春至夏末,數月間先後大戰韓馥、公孫瓚、董卓,所向必勝,龐德、胡封、黃忠先後因功升爲將軍,蓋俊在調蓋胤爲河南尹的同時,順便拔關羽爲裨將軍,獨鎮河東。

不久前南下,蓋俊又提關羽一級,拜偏將軍。蓋俊之所以這麼做並非關羽又立新功,而是因爲麾下三將軍,(鎮軍將軍)馬騰、(偏將軍)龐德、(偏將軍)胡封,位皆高於關羽。馬騰在北方時,鎮壓匈奴,大破羌胡,收復朔方,功蓋諸將,是繼蓋胤之後第二個升爲將軍的人,關羽被他壓一頭許還沒什麼,但龐德、胡封也在其上就有些不妥了。

關羽作爲蓋軍資歷、親近僅次於蓋胤的人,兼且勇冠三軍,多年來戰功累累,向來唯亞蓋胤,外將之中號第一,即便龐德近年強勢崛起,風光一時無兩,猶有不及。

蓋俊瞭解關羽甚深,知其心高氣傲,未必肯屈居龐德、胡封之下,未免雙方發生衝突,蓋俊索性升關羽爲偏將軍,和龐德、胡封同級。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關羽身姿雄壯,面如重棗,威風凜凜,頜下鬍鬚,已有半尺餘,細密如發,足以當得上美髯二字了。蓋俊暗暗想道:也不知他日後的鬍子會否像電視劇、遊戲中那般長可垂肚。他自然知道絕無可能,只是心裡的一點惡趣味罷了。口中說道:“雲長先輔佐伯嗣,後獨鎮河東,董卓諸將,畏之如虎,不敢異動,功勞頗著……”

關羽搖搖頭,道:“董將畏之者,乃將軍也,而非我。”

蓋俊聽了大爲開心,又和諸將寒暄,讓他頗爲意外的是,他在張繡身後看到了其叔父張濟。後者和樊稠、郭汜並列爲董卓帳下三大猛將,在蓋俊的印象中,他平日裡沉默寡言,極有威嚴,一到戰場,立刻變成驍勇無雙的虎將,率領士卒衝鋒陷陣,所向無前。董軍涼州諸將,蓋俊最看重三人,李傕爲首,樊稠次之,張濟可排第三。然而,此時的張濟面容灰白,目無光彩,氣勢全無,蓋俊差一點就沒認出來。

來到二張叔侄面前,拍拍張繡的肩膀,轉而對張濟道:“子業別來無恙?”張濟自前年被俘,誓死不降,雖然因侄子張繡之故,保得一條性命,但卻慘遭整整兩年的軟禁。近來其主董卓殞命長安,張濟爲人素來重情,憔悴至此,蓋俊並不感到意外。

“見過將軍……”張濟有氣無力的拱手道。

蓋俊見狀,長長嘆了一口氣,道:“董仲穎,怎麼說呢,他前半生是國家的功臣,後半生卻是國家的罪人,大漢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他難辭其咎。”蓋俊難得沒有直呼董卓其名,要知道他心情好時口稱董卓,心情惡劣時,直接大罵董賊、老革、老狗等等等等。“但如今人都死了,說這些也無甚用處。”

“……”張濟默然。

蓋俊繼續道:“不管是該做的,不該做的,董仲穎他一樣不落,都做了,年過六旬而死,以天下沸亂爲其送喪,也算沒白來世上走一遭,相信他臨死時也認爲自己這輩子值了。子業不必替他感到難過。”

張濟從涼州羌人叛亂便追隨董卓,細細算來,二十餘載,主僕情深,怎麼可能僅僅因爲蓋俊幾句安慰而釋懷,長久不言。正當蓋俊耐心盡失,欲轉身離開之際,張濟突然開口道:“將軍若是入主長安,平定三輔,可否保全董公餘脈?”

“……”蓋俊目光一凝,一瞬不瞬的看着張濟,所謂董卓餘脈,便是指右扶風郿縣萬歲塢內的董氏族人,董卓九十老母,尺餘幼兒皆在其中,共計百餘口。

歷史上涼州韓遂、馬騰兩雄並立涼州,內鬥不斷,不足爲慮,是以董卓未在西方置重兵,以致其死後,萬歲塢士卒乃與京師兵裡應外合,屠董卓滿門。這個時代則不同,韓遂獨霸西涼,隱隱爲患,董卓以麾下第一猛將樊稠爲右扶風都尉,率兵兩萬,鎮守陳倉、雍縣一帶。二地距離郿縣不過兩百餘里,較之長安更近,樊稠接到董卓身亡的消息,第一時間便趕到萬歲塢,將董氏族人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當然了,塢內不計其數的錢糧也盡數落入其手。

蓋俊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此事非常微妙,不是倉促間就能決定的。

張濟也意識到這麼問頗爲不妥,再次陷入沉默。

去往安邑的路上,蓋俊令關羽和他並駕齊驅,問道:“雲長,黃河兩岸的戰事進行的怎麼樣了?”黃河兩岸,即指河北河東郡,河南弘農郡。蓋俊來時,每日都能接到大量來自前線的戰報,只是終究不及關羽詳細。

關羽道:“董軍西南五縣,已下猗氏、大陽、河北、解縣四地,黃河諸津,茅津、曹陽皆下,風陵渡地接蒲阪縣,兩者是河東郡惟二還在抵抗的地方。不過將軍敬請放心,多則十日,我必掃平河東。”

見蓋俊點頭,關羽接着說道:“至於弘農,大兄(蓋胤)雖爲一路主帥,然兵不過萬餘,初時新安、澠池、陝縣諸地無兵,所過無有不遂,但在弘農(親函谷關)城下遇到了一些麻煩,據說,弘農有不下萬衆。隨着茅津、曹陽皆爲我有,乃遣兵一萬過河相助,大兄得到兵力補充,不數日即奪得弘農,一路向西,進抵桃林……”

蓋俊眉頭微微皺起,河北風陵渡、河南桃林塞,這是西涼叛軍最後一道防線,一旦二者其一失守,蓋軍轉眼間就會出現在涼州叛軍背後。己方一切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但是,涼州叛軍卻未按自己的計劃走。蓋俊和一衆謀士顯然都高估了涼州叛軍的戰鬥力,此時距離董卓之死已有快一個月時間,他們仍被擋在鄭縣城下,而且,至今看不到破城的希望,長安,對他們來說,就像天涯海角那般遙遠。

所謂戰略,只要大方向不變,比如勤王,其餘均可變更,蓋俊認爲此時再執行“駐馬河東,觀雙方成敗”的策略是否妥當?畢竟,一個月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蓋俊進安邑縣城,入河東郡府,立刻召集諸謀士,緊急磋商,最終放棄“駐馬河東,觀雙方成敗”,改爲“降叛軍,集大兵,入衛長安。”

隨着策略調整,蓋俊以偏將軍龐德爲將,折衝中郎將徐晃爲副,下轄行黑山中郎將楊奉,武猛校尉高順等,率兵兩萬南下,配合蓋胤,猛攻桃林塞。而蒲阪、風陵渡的進度也要加快,關羽當即自請去前線,臨走前立下軍令狀,言五天之內必克二地。

同時,胡封、張濟書信涼州諸將,爲後面招降奠定基礎。

就在蓋俊更改策略之際,一支人數多達兩萬五千人的步騎大軍由北而南,進入左馮翊,北地太守蓋勳是這支大軍名義上的主帥,實際統兵者鷹卻是其女婿揚中郎將楊阿若。蓋軍三路齊發,相比於已經接戰甚久的中、東二路大軍,西路無疑慢了許多。

事實上蓋勳比任何人都要急迫,奈何先零羌人散漫慣了,集結一萬騎兵,足足花去半個多月。蓋勳期間等得心焦,屢次提出放棄羌騎,僅率北地、上郡二地郡兵勤王。楊阿若則以萬餘士卒不足以爲資爲由,一口拒絕。其實是蓋俊密信吩咐他如此,北地距離三輔太近,過早介入,並非好事。楊阿若遵其言,拖延了快一個月纔出兵。

才入左馮翊不久,原白波賊大帥、現任驃騎將軍府中郎將韓暹率兵五千趕來相會,雙方人數相加,一舉突破三萬大關。

左馮翊宋翼等候兩人久矣,馬上動身北上,進入蓋軍,於大帳之中當衆拿出天子詔書宣讀,先是誇獎蓋勳、楊阿若忠臣良將,一心爲國云云,隨後話鋒一轉,言稱長安士卒精猛,防衛森嚴,天子自有禁軍保護周詳,無須蓋勳、楊阿若費心。如今鄭縣被圍,皇甫嵩垂危,比長安緊迫百倍,命令二人即刻前往鄭縣,配合皇甫嵩,平討叛軍。

“……”蓋勳、楊阿若伏叩地上,面面相覷。

宋翼年約四十餘歲,體貌普通,惟有氣質清雅,一看便知是一名飽讀學士。他乃幷州上黨人,少爲北疆碩儒郭林宗所識,由是知名。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其與王允私交甚好,及誅滅董卓,王允以同鄉王宏爲右扶風,任命他爲左馮翊。宋翼見二人遲疑不定,不悅道:“蓋北地,楊中郎,你二人遲遲不語,難不成要抗旨嗎?”

楊阿若緩緩站起身,冷冷地看着宋翼,目光有如利劍,無比犀利。他長於西疆,少年遊俠,及中平初投入蓋俊麾下,戎馬九載,在他眼裡,天子、朝廷、社稷……統統與他無關,他只聽蓋俊的命令。

“你……”宋翼怒指楊阿若,面露憤色。

蓋勳眼見雙方即將爆發衝突,急忙道諾接旨。

凌晨還有一章,但是缺字數,大家明天再訂閱。

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06章 決定第87章 洞房第42章 誓言第212章 定匈奴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2章 野心?第118章 親衛曲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81章 返程第177章 援董卓第382章 破城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82章 遇賊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09章 家第87章 洞房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72章 南下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331章 使者第184章 驚變第409章 斬將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270章 雙雄會第187章 陣亡第393章 外援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68章 得鄴第442章 慘敗第367章 猜忌第179章 鬼神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6章 孝勇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76章 默認第290章 端倪第127章 相見第277章 朋友……第379章 意外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69章 袁隗相邀第423章 夜深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08章 雒陽令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79章 鬼神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58章 戰略第65章 公孫瓚第411章 旱鴨子第129章 激戰第450章 入羌第222章 仇恨第80章 再贈刀第148章 羽林第85章 回家第272章 橫掃第66章 美人舞第84章 聲望第360章 密謀第36章 袁紹三友第8章 琴與人第314章 北返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79章 老矣第455章 震怒第316章 到家第277章 朋友……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36章 袁紹三友第71章 美如壁畫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174章 漢民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08章 返家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69章 袁隗相邀第4張 經學第184章 驚變第76章 默認第375章 收編白波
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306章 決定第87章 洞房第42章 誓言第212章 定匈奴第271章 談不攏?打!第22章 野心?第118章 親衛曲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81章 返程第177章 援董卓第382章 破城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82章 遇賊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09章 家第87章 洞房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72章 南下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331章 使者第184章 驚變第409章 斬將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270章 雙雄會第187章 陣亡第393章 外援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68章 得鄴第442章 慘敗第367章 猜忌第179章 鬼神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462章 驚天之策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6章 孝勇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76章 默認第290章 端倪第127章 相見第277章 朋友……第379章 意外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69章 袁隗相邀第423章 夜深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08章 雒陽令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79章 鬼神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58章 戰略第65章 公孫瓚第411章 旱鴨子第129章 激戰第450章 入羌第222章 仇恨第80章 再贈刀第148章 羽林第85章 回家第272章 橫掃第66章 美人舞第84章 聲望第360章 密謀第36章 袁紹三友第8章 琴與人第314章 北返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79章 老矣第455章 震怒第316章 到家第277章 朋友……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36章 袁紹三友第71章 美如壁畫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174章 漢民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08章 返家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69章 袁隗相邀第4張 經學第184章 驚變第76章 默認第375章 收編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