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

高少霖身戀紅塵,不願成“佛”,自不願接受這“三花”之獻,遂用了式“巧撥陰陽”,加以拆解。

拆開第一朵劍花。

解消第二朵劍花。

第三朵呢?

第三朵是既拆不開,又解不消,因爲高少霖突然覺得虞大剛的那柄劍兒之上,似有無窮吸力,把自己所執劍兒,緊緊粘住。

雙劍才合,虞大剛虎目雙張,向項小芸高聲叫道:“芸妹,你對於這第一陣的比鬥結果,是怎樣預測?”

項小芸應聲答道:“追魂劍客折劍。”

虞大剛一聲清嘯,力貫右臂,發勁振劍。

高少霖一聽項小芸發話,更知不妙,趕緊也凝聚全身內勁,貫注右臂,及於所執寶劍,想加以防護,不讓虞大剛如願震毀。

這位“追魂劍客”的反應,已算相當敏捷,但主動被動之間,總難免遲了一步。

一陣龍吟脆響,一聲森厲悶哼。

шωш✿ ttκǎ n✿ C〇 這兩種聲息,不是同時並作,而是略分先後。

龍吟脆響之下,只見高少霖手中的劍兒寸折,虞大剛手中劍兒卻完好無損。

森厲悶哼後作,在這聲悶哼之下,只見“追魂劍客”高少林,步履踉蹌地,接連後退三步,並從嘴角間,流出殷紅血漬。

原來,他想用本身內功,保護劍兒,結果不單劍未保住,連臟腑方面,也被虞大剛的堅強真氣,震得傷損不淺。

“氤氳教主”赫連匡一面驚心項小芸的預測之準,一面驚心於虞大剛的功力之高,不禁皺眉叫道:“高兄請回,勝負兵家常事,不必對此介意。”

高少霖正自羞赧難當,聽了赫連匡如此發話之後,只好目閃兇芒地,向虞大剛怒視幾眼,恨恨而退。

虞大剛一抱雙拳,目注“南劍”徐赤峰,朗笑說道:“在下多承‘追魂劍客’高大俠之見讓,如今敬向‘南劍’徐大俠,請教震世劍術!”

“南劍”徐赤峰聽得對方叫陣,不得不應聲下場,但心中卻生怙懾!

誠如赫連匡之言,武林人物過手切磋,勝敗乃是常事,不足爲奇,但高少霖之敗,卻敗得太不尋常,遂使徐赤峰有點氣餒!

所謂“太不尋常”,共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徐赤峰深知高少霖名頭極大,劍術極精,縱然敗在人手,也應該敗得石破天驚,敗得轟轟烈烈!

第二種原因是虞大剛根本不曾展露什麼進手絕招!只是用於式“三花獻佛”,以劍對劍地,凝勁一粘,吐勁一震,便把那位大名鼎鼎的“追魂劍客”高少霖人也震傷,劍也震折!

照說“南劍”徐赤峰這接戰第二陣之舉,先窺虛實,佔了不少便宜,但他偏偏既看不出高少霖是如何落敗,也看不出虞大剛的武功來歷,根本毫無所得!

赫連匡見徐赤峰走過身邊,遂把他叫住,低聲說道:“徐兄謹慎一些,高兄之敗,恐怕仍是由於過份輕敵,才爲對方所乘!你應該設法先摸清對方路數,便易克敵制勝!”

徐赤峰點頭領命,走下場中,向虞大剛抱拳笑道:“虞大俠,你好高明的劍術……”

虞大剛不等徐赤峰再往下講,便即接口笑道:“徐大俠名列‘七大劍客’,位居一代宗師,虞大剛既承讚許,倒要請問徐大俠,可看得出在下藝宗何派?”

這句“藝宗何派”,把徐赤峰問得面紅耳赤,慚窘不堪,口中期期艾艾地,答不上話。

虞大剛反倒替他解圍地,微笑說道:“其實也難怪徐大俠看不透虞大剛藝宗何派?因爲我在適才一陣之上,並未施展出師門劍法!”

赫連匡聽言,不禁透了一口長氣,因爲自己對於虞大剛的武功來歷,也在納悶,如今聽得他自稱並未施展師門所學,方告略覺慰解!

但對方未展所長之下,便輕輕易易地,勝了“追魂劍客”高少霖,則他的師門劍法,又蘊有多大威力?“南劍”徐赤峰是否……

赫連匡正在爲“南劍”徐赤峰擔憂,徐赤峰卻已向虞大剛含笑說道:“虞大俠適才既然未展所長,希望你在這一陣之上,不吝以絕技賜教!”

虞大剛不答對方所問,卻轉過身來,遙向項小芸軒眉笑道:“芸妹,你對這第二陣結果,是怎樣預測?”

除了赫連匡已有所知外,“南劍”徐赤峰與其餘“氤氳羣豪”,均聽得雙眉一挑,全目注意項小芸如何答話?

項小芸秀目微揚,笑吟吟地叫道:“大哥,你要加點油了,我預測你會縱橫捭闔地,把這位大名鼎鼎的‘南劍’徐赤峰,傷在劍下!”

徐赤峰聽得按納不住,胸中血氣,一陣激動,探手肩頭,撤出了慣用青鋒!

他因一來驚於高少霖落敗之易,二來怒於項小芸出語之狂,遂不再表示客氣公平地另取劍用,用的是光色微紅,隨身多年,生平仗以成名的“赤英劍”!

這柄“赤英劍”,雖非前古神物,但因銅質頗好,亦能洞石穿金,尤其是淬有“赤磷”毒質,光色微紅,使徐赤峰覺得與自己“南劍”之號的“丙丁”方位暗合,故而心愛已極,視如拱壁!

徐赤峰把“赤英劍”撤在手中,不單他自己,連那位剛剛鎩羽的“追魂劍客”高少霖,都覺精神一振。

因爲高少霖適才雖敗,卻敗得有點胡塗,有點莫明其妙,有點心中不服。

如今,徐赤峰有了自己前車之鑑,戒意必深,又復撤出這柄用來稱手,在武林中頗着威名的“赤英劍”,情況顯然有利,與前不同,倒要看看那位雖然號稱“虎皮裙”,名列“武林十七奇”,但卻一向不露鋒芒的虞大剛,是否仍然能像對付自己一般,輕易取得勝利?

高少霖心中盤算,目內凝光,卻見那虞大剛在項小芸說了以後,向徐赤峰揚眉傲笑說道:“徐大俠,我項小芸妹子,既作如此預測,虞大剛只好冒瀆得罪,我打算攻你七劍。”

徐赤峰聽到此處,接口問道:“虞大俠此語之意,是否說要把我傷在這‘七劍’之下?”

虞大剛的性情方面,本極謙和,但如今因知項小芸所定策略,是要以寡勝衆,先在氣勢上壓制“氤氳羣豪”,遂故意驕人地,微一點頭,揚眉笑道:“徐大俠猜得不錯,虞大剛正是此意。”

這時,連“氤氳教主”赫連匡也覺虞大剛“七劍傷人”之語,未免太狂,眉峰深蹙,心中盤算!

他盤算的是海宇以內的各大名家之中,到底有那些獨創精研的妙奇劍法,共稱“七式”?否則,虞大剛怎敢似有充分自恃地,根本就不把這位名震乾坤的“南劍”徐赤峰,看在眼內?

常言道:“劫數臨頭心智昏”,赫連匡如今便是這種情況,他想得雖有道理,卻想不出所以然來,尤其更絕未想到,“一劍先生”公孫明的神奇絕學,昔日曾使自己大吃苦頭,因而斷去左手四指的“玄天七劍”!

徐赤峰聽得虞大剛毫不客氣地,直承要在七劍之中,使自己愛傷,不禁全身微顫,厲聲問道:“倘若徐赤峰尚有微能,竟逃出尊駕所政的‘七劍’之下,虞大俠又便如何?”

虞大剛毫不考慮地,應聲答道:“我便橫劍自絕,或是負手卓立,不加任何抗拒地,聽憑你砍我七劍。”

這幾句話兒,答得夠乾脆,夠驚人。

卻也足夠表現出對於“南劍”徐赤峰的輕視之意!

“氤氳羣豪”聽得先是一片肅靜,跟着便起了一陣宛若蚊鳴的“嗡嗡”低聲議論!

徐赤峰則幾乎連肺都要氣炸,目皆俱裂地,怒嘯一聲,從雙眼中閃射兇芒,厲聲叫道:“虞大剛,你……你簡直欺人太甚!我……我要和你來個‘七劍賭命’。”

虞大剛笑道:“這‘七劍賭命’之語,怎樣解釋?”

徐赤峰咬牙說道:“你方纔說是我若能逃出你‘七劍’連攻,不受傷損,你便橫劍自絕!”

虞大剛點頭笑道:“這話並非僅僅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而是當衆宣言,徐大俠儘管放心,虞大剛不會腆顏背信。”

徐赤峰此時業已無法保持心氣平靜,鬚髮抖動,顫聲說道:“好……好……好……我若逃……逃不過你……你的‘七劍’連攻,也……立時當衆自刎。”

說到此處,轉過面來,向赫連匡抱拳叫道:“赫連教主,請命人備棺,徐赤峰要與這位過份驕狂的虞大俠,在棺前決戰!因爲只消‘七劍’相交以後,我們兩人之中,總有一個橫劍自刎。”

赫連匡也深知今日是自己所創這“氤氳教”的存亡絕續關頭,遂索性點了點頭,命人準備棺木。

虞大剛因棺木尚未擡到,遂目注徐赤峰,心平氣和地,微笑叫道:“徐大俠,你不要怪我虞大剛過份驕狂,你應該記得你兩年多前,在‘湖南獄麓山’腳,所作之事。”

徐赤峰聞言雙眉一挑,退後半步,看看虞大剛那副不怒而威的雄偉英姿,失聲的問道:“你與那‘嶽麓山樵’洪一嵐,有何關係?”

虞大剛臉色一正,應聲答道:“洪一嵐是我武林道義之交,他一家七口,全都命喪你‘赤英劍’下,連襁褓幼童,均未倖免,故而虞大剛今日纔有‘七劍連攻’之語,常言道:‘種因得果,孽報循環,神道昭昭,舉頭三尺’,徐大俠捫心自問,你所行所爲,是否人神共憤?能怪我虞大剛對你有所驕狂失敬麼?”

徐赤峰臉色鐵青,咬牙不語。

這時,“氤氳教”中弟子,業已擡來一具朱漆桐棺,放在“演武場”上。

徐赤峰濃眉雙剔,沉聲叫道:“你們把那棺蓋打開!”

擡棺弟子,自然遵他所說,把棺蓋啓開,倚在棺側。

這時,偌大的演武場上,靜悄悄地,鴉雀無聲。

雖然,只多了一具棺木,但氣氛便顯然沉重得多,添了一種肅殺意味!

項小芸初見了虞大剛對於“南劍”徐赤峰毫不客氣,太露鋒芒,似與平日老實敦厚相違,正自有點納悶!忽又聽得他那“孽報循環”之語,方知冤家路狹,恰巧相逢,徐赤峰大概惡貫滿盈,難逃公道。

棺蓋既開,徐赤峰便手橫“赤英劍”,向虞大剛冷笑叫道:“虞大剛,你既定‘七劍’之數,怎麼還不動手?倒看我們兩人,是誰睡進那具棺木之內?”

虞大剛神色平穩地,淡淡答道:“虞大剛不敢以藝驕人,但‘嶽麓山樵’洪一嵐兄,若是泉下有靈,恐怕會爲了他一家七口的滅門血債,而站在那具棺木旁邊,拉你一把!”

這兩句話兒,把位兩手血腥無數,殺人向不眨眼的“南劍”徐赤峰,聽得心神震懾,毛骨生寒,機伶伶地,打了一個寒顫!

虞大剛發現對方內疚神明,盛氣已餒,遂劍眉雙挑,朗聲叫道:“徐大俠留神,虞大剛這就進手,你且接我代天行誅的‘七劍’之數!”

語音方落,劍光已騰,只是一振腕,便已張開了一片七八尺方圓的密密劍網,向徐赤峰全身罩去!

這招劍法,名叫“玄天劍幕”,是曠代大俠“一劍先生”公孫明所創“玄天七劍”的起手招式!

這七招劍法,本已變化莫測,威力絕倫,再經公孫明退隱山林,不問世事的多少年來,重加錘鍊研究,自然精上加精,妙外添妙!

虞大剛在“崤山”奉召參師,便是重煉“金剛散手”,和這“玄天七劍”,如今新研初試,氣象萬千,比起昔日“一劍先生”公孫明的親自施爲,似也未遑多讓。

徐赤峰想不到對方一劍方發,便具如此威力,深深大爲吃驚,用了式自己最得意的“千山飛雨”,加以格拒!

他面臨威脅,身在場中,吃驚自然難免,但場外卻有人比他吃驚更甚!

這吃驚更甚之人,就是赫連匡,主宰“銷魂堡”的“氤氳教主”!

常言道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凡屬受過慘痛教訓之事,定必永世難忘,印像深刻!

赫連匡昔年在關外爲寇,便嘗過這“玄天七劍”厲害,他左手四指,也更是斷送在這招“玄天劍幕”之下,哪得不觸目生悸,失聲驚噫!

這位“氤氳教主”,不僅驚於重睹“玄天七劍”,並驚於這招“玄天劍幕”,由虞大剛施爲起來,威力之強,竟不弱似昔日“一劍先生”公孫明的親自施展!

“烏指女”衛紅綃見赫連匡忽然失聲驚噫,心知必有重大事變,遂湊向他的耳邊,低聲問道:“教主爲何失驚?我看這虞大剛並非空誇大話,所用劍法,威力極強,徐赤峰兄恐怕抵敵不住?”

赫連匡皺眉說道:“豈僅抵敵不住,最多三劍,徐赤峰必進棺材,但他既當衆宣言,備棺決戰,我也無法相救!只好聽天由命,看他造化如何的了!”

衛紅綃眼珠微轉,恍然問道:“教主莫非看出了那虞大剛的來歷,或所用劍法的路數了麼?”

赫連匡仇火暗燃,咬牙答道:“這是‘玄天七劍’,我的左手四指昔年便斷在這種劍法之下。”

衛紅綃“呀”了一聲說道:“這樣說來,虞大剛竟是‘一劍先生’公孫明的弟子。”

赫連匡點了點頭,獰笑說道:“絕對不會有錯,徐赤峰在這一陣上,縱然性命難逃,我也必將施展‘氤氳化血指’,使那虞大剛在下一陣上,慘遭劫數!”

話方至此,滿場雄豪,倏然齊聲驚呼!

原來,虞大剛的“玄天七劍”,此時業已用到第三招“玄天劍雨”。

第一招“玄天劍幕”和第二招“玄天劍網”的迴環併發之下,顯已變化萬端,威風八面,把位以劍術成名,位列“七劍”之一的“南劍”徐赤峰弄得目眩神搖,手忙腳亂!

尤其這第三招“玄天劍雨”,是虞大剛於跟蹤追擊之下,縱身凌空,掉頭震劍而發,精芒電閃,光影千里,真如同驟雨傾盆,垂天疾降,威勢格外凌厲!

徐赤峰總算藝業不弱,竭盡所能,連擋兩劍,雖然不曾受傷,卻已被虞大剛迫得他倉惶頗甚。

驚魂尚未全定,漫天劍雨,又告臨頭,徐赤峰知道想閃萬難,只好用了招“臨淵羨魚”,把手中“赤英劍”,幻成一片淡紅色的劍網,向上迎去。

先賢曾雲,“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徐赤峰這招“臨淵羨魚”,雖然用得極見功力,可惜卻與先賢之訓有違,是“立而結網”,不是“退而結網”。

“不聽老人言,尚且吃虧在眼前”,徐赤峰是“不聽賢人之言”,遂告性命難保全。

漫天劍雨一落,匝地劍網一迎,結果應該如何?

撇開武學不論,單就實質而言,用網迎雨,定然整網皆空,雨點盡漏。

理論如此,事實也確是如此,劍雨劍網,當空互合之下,只見有幾點劍雨,透網而過。

劍雨既告透網,勝負也就立分,徐赤峰情知不妙,趕緊以一式“仰看天星”,向後貼地倒縱而出!

身屬一流名手,功力自必不凡,徐赤峰應變敏捷,居然被他及時縱了出去。

等到他腳跟點地,腰間挺勁的站起身形,卻發生了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巧,第二種情況是冷,第三種情況是窘!

所謂“巧”的情況,是徐赤峰這一縱退,竟無巧不巧地,縱到那具朱漆桐棺之側!

所謂“冷”的情況,是徐赤峰覺得頭頂發涼,有一縷冷冰冰的**,從額間順頰流下。

他不用摸,也不必看,便知那縷冷冰冰的液,是血!也就是自己身形縱得雖快,虞大剛劍雨落得更快,已被他把頭頂劃破,受了劍傷!

所謂“窘”的情況,是自己剛剛腰間挺勁,站穩身形,虞大剛也到了面前數尺。

但虞大剛並未趁徐赤峰不曾站穩之際,繼續搶攻,只是笑吟吟地,橫劍卓立。

善戰者,善於攻心,虞大剛這“笑吟吟地”,橫劍卓立姿態,竟比他師門絕學“玄天七劍”的罕世威力,還要來得厲害。

因爲虞大剛若是繼續進手攻擊,徐赤峰也必繼續拼命抵抗,雖然情勢顯居下風,也不能說是沒有萬一僥倖之望。

如今,虞大剛冷然橫劍,傲笑卓立,徐赤峰卻一縷血痕,自額間汨汨下流,勝負之數,業已顯然,卻教他怎好意思當着濟濟衆雄,食言背信?

江湖人物,倘稍有身份,多半均具備一種可愛美德,就是“寧教一命絕,不肯片言違”。

徐赤峰是“七劍”之一,也是“武林十七奇”之一,不單有頭有臉,並有響噹噹的字號,他臉上一熱,心中一涼,覺得自己丟不起人,但卻丟得起命。

於是,這位“南劍”徐赤峰,目光如火,惡狠狠地盯在虞大剛的臉上,滿面慘厲的神情,獰笑一聲,反手橫劍就頸。

在場人物,包括了敵方的虞大剛、項小芸、艾皇堂等三俠,以及己方的“氤氳衆豪”,全都眼看徐赤峰橫劍自絕,決無任何一人,出手攔阻。

並不是徐赤峰的人緣太壞,也不是這些武林豪傑,毫無惻隱之心,只因爲在這種情況下,“死”,纔是最英雄的手段,誰若救了徐赤峰,簡直比把他分屍寸段,還要使他難過。

劍頸相接,鮮血立噴,徐赤峰的屍體,也恰好跌進背後的棺木內。

人是死了,事情可未完結。

這是“正”與“邪”的分野,徐赤峰因身屬邪惡魔頭,死雖死的有點英雄意味,但死後竟還表現了一種惡魔行徑。

因爲他在死前,目光如火地,怒視虞大剛時,心中卻起歹念,憑藉一口暴戾之氣,趁着橫劍刎頸,氣息將斷未斷的一剎那間,竟猛一翻腕,一面死去仰跌棺中,一面卻把那柄“赤英劍”,向虞大剛當胸擲去。

虞大剛決未想到徐赤峰人已死去,還會逞兇,加上雙方距離又近,委實來不及作任何躲避防護。

項小芸與艾皇堂,也是在看得眉飛色舞之下,想不到突生鉅變,來不及出手援救。

就在項小芸芳容變色,艾皇堂推杯起立,虞大剛瞠目待斃的千鈞一髮之際,突然響起了一聲:“阿彌陀佛。”

除了佛號以外,還有一聲震天虎吼。

除了震天虎吼以外,還在當空閃起了一道墨色精虹!

真所謂“僧到虎到,聲及虹及”。

先是那道墨色精虹,從橫裡電掣而來,恰好截住了徐赤峰死後傷人的脫手“赤英”飛劍!

這道墨色精虹,是柄看來並不十分起眼的尋常鐵劍。

但劍尖劍腰,凌空互觸以後,卻把那柄鋒芒極利、又具奇毒的“赤英劍”,生生斷爲兩截。

跟着便是一隻毛色純黑的巨大猛虎,飛降當場,虎背上坐着“酒糟扁鵲”莊七先生,和一位奇瘦無比的灰衣老僧。

“氤氳衆豪”一方面,尚有多人不認識這位奇瘦灰衣老僧,但項小芸、艾皇堂,和虞大剛等,卻知道這就是“七劍”

之一,被莊七先生專誠來往“太白山”,請來助陣的“鐵劍枯僧”大忍禪師!

項小芸驚魂初定,透了一口長氣,心中好生感慨。

因爲她想起她於“龍門”奪寶之時,也曾以類似手法,飛劍擊劍地,在“西劍”邱萍劍下,救了“子母雙環”平念強的一條性命!

如今,大忍禪師又復從“南劍”徐赤峰的“赤英劍”下,救了虞大剛,雖然當事人兒不同,事卻極爲類似,令人深深感到天道無虧,冥冥中真有賞善罰惡之報。

虞大剛雖然危機一發,死裡逃生,卻仍鎮定尋常,向那剛剛跨下虎背的“鐵劍枯僧”大忍禪師,尋抱雙拳,揚眉含笑說道:“多謝老師以無邊佛法,爲虞大剛度厄消災。”

大忍禪師合掌當胸,又唸了一聲佛號說道:“虞施主莫要過謙,得道者必獲天助,貧僧不過適逢其會,略爲效勞而已。”

說完,拾起自己那柄鐵劍,便與莊七先生,雙雙走向客坐,和項小芸、艾皇堂等,互相禮見寒喧。

“氤氳教主”赫連匡因在這三日之間,被那“椒汁藥引”害得死去活來,知道受了莊七先生作弄,心中對這“酒糟扁鵲”,憤恨已極,見他又復出現,不禁冷“哼”一聲,獰笑叫道:“莊七先生,你我業已恩怨兩消,這次既然不速而來……”

話方至此,項小芸便截斷了他的話題,搖手笑道:“赫連教主,請你把‘不速’兩字收回,我不是早就告訴了你,還有一些友好,隨後趕到。”

赫連匡被項小芸用話堵住,方自暗蹙雙眉,那位“酒糟扁鵲”莊七先生,忽又怪笑叫道:“赫連教主,佛子每登三寶殿,醫生常入病人家,我既然作過你的御用醫生,難道不應該再來看看我的診斷成績?教主尊恙如何,我莊老七爲你所開的最後那張藥方,大概效力甚宏,使你頗爲受用。”

赫連匡恨得暗咬鋼牙,但表面上卻仍保持了平靜神色,只把雙眉微挑,目中閃射兇芒地點頭答道:“不錯,七先生在臨去之際,才顯出了真功夫,那張以‘椒汁’爲引的藥方兒,確實其效甚宏,使赫連匡痼疾得痊,脫開苦海,故而我今日對你,不會菲薄,必當投之桃李,報以瓊瑤地,有相當份量的酬醫之贈!”

他們雙方,正在針鋒相對,虞大剛忽又抱拳笑道:“虞大剛三陣之戰,還有一陣未了,敬請夏侯副教主,下場指教。”

夏侯彬雖然拿定主意,要保持實力,坐觀成敗,使衆俠與赫連匡的所有力量,互相對消,但對虞大剛這等指名道姓的公然叫陣之舉,卻也不便裝聾作啞地,絲毫不加理會。

但他剛剛站起身形,卻被赫連匡加以制止地,連搖雙手說道:“夏侯二弟且慢,我要先向這‘虎皮裙’虞大剛,問上幾句話兒。”

夏侯彬恨不得赫連匡能夠和虞大剛互拼生死地,打上一架最好,聞言之下,自然唯唯應命。

赫連匡目注虞大剛,沉聲問道:“虞大剛,你適才與‘南劍’徐赤峰互相動手時,所用招術,是否‘一劍先生’公孫明蝕創精研的‘玄天七劍’?”

虞大剛肅然答道:“赫連教主的法眼無差,虞大剛正是受業於我恩師,公孫先生門下。”

赫連匡仇火騰胸,冷冷問道:“令師公孫先生的俠駕何在?赫連匡昔年曾受教益,每思晉謁圖報,輒恨訪舊無由。”

虞大剛故作不知昔年過節地,含笑說道:“家師厚德寬仁,生平對人施恩,從不望報!如今更已謝絕世緣,勤參上道,赫連教主毋須太客氣了!”

赫連匡揚眉問道:“虞大俠在‘玄天七劍’方面,已得令師真傳,但不知‘金剛散手’方面……”

虞大剛接口笑道:“這是我師門之中的兩樁絕藝,虞大剛雖然姿質魯鈍,卻也旦夕苦練,略有微薄成就,適才邀請夏侯彬副教主,互以掌法切磋,便是獻醜求教之意。”

赫連匡一陣森森冷笑,目內兇芒如電,彷佛憤怒已極,但旋又怒色漸斂,平靜下來,向夏侯彬叫道:“夏侯二弟,你且下場應戰,領教領教虞大俠得自公孫先生秘傳的曠代絕藝‘金剛散手’。”

原來,這位“氤氳教主”,自從認出“玄天七劍”,知道“虎皮裙”虞大剛就是深仇“一劍先生”公孫明之徒後,便已按納不住胸頭仇火,要想施展一身所學,以及秘煉毒功“氳氳化血指”,與對方一拼生死。

但轉念一想,虞大剛在“玄天七劍”的造詣上,似已不弱於昔日的“一劍先生”公孫明,不知他的“金剛散手”,是否也具有昔日所挨的那種神奇威力?

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六十八章 波折重重入秘洞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十三章 羣雄集河口第三十二章 神醫妙策第六十六章 深夜直搗花月莊第十五章 青色人影第廿八章 飲酒盡興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十章 深夜山澗逢魔君第七十五章 最毒婦人心第十六章 隔牆有耳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十章 白將遇黑將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六十三章 蛙皮軟鼓奏奇功第十七章 鋼膽藏珠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十章 辣手立摧花第二章 塞北人熊現中條第七十六章 火燒大涼山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八十章 無情忽變有情人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八十二章 聲東擊西計中計第五十七章 幡飄刁斗邀奇客第七十六章 火燒大涼山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三十章 父子絕情第三十七章 紅粉美人恩第八十六章 三仙嶺上遇幼僧第十四章 西劍挫雙環第六十七章 危境幸賴仗義僧第廿一章 媚香無功第七十三章 紈絝一少年第八十五章 霸王怒誅郭白楊第八十九章 汶陽鎮上起疑雲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六十一章 困厄重重計成空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八十三章 誤入山村賊人家第四十四章 江湖初傳神武門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四十八章 最難消受是癡心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七十八章 九華老人獨孤獨第十二章 約盟銷魂堡第廿五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章 父子絕情第四十二章 彈指氤氳化劫灰第一章 長鞭寶馬傲中原第三章 萬丈豪情赴鴻門第八十六章 三仙嶺上遇幼僧第四十八章 最難消受是癡心第廿一章 媚香無功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三十五章 較技折劍第三十一章 變生肘腋第六十二章 一代奇俠失心瘋第六十六章 深夜直搗花月莊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五十一章 笑語從容驚魔膽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五十六章 爲訪異人下岳陽第十三章 羣雄集河口第三十二章 神醫妙策第五十章 深夜山澗逢魔君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五十七章 幡飄刁斗邀奇客第三章 萬丈豪情赴鴻門第四十四章 江湖初傳神武門第三十四章 拜山遞帖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四十章 銀針試酒菜第廿六章 情濃意蜜第九十二章 九幽羅剎煉魂香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廿八章 飲酒盡興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三十九章 投機兼取巧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十五章 青色人影第八章 紙劍鬥青鋒第二章 塞北人熊現中條第四十二章 彈指氤氳化劫灰第十九章 深谷迷樓第六十八章 波折重重入秘洞第七十章 白將遇黑將第九章 珠光耀龍門第十二章 約盟銷魂堡
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六十八章 波折重重入秘洞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十三章 羣雄集河口第三十二章 神醫妙策第六十六章 深夜直搗花月莊第十五章 青色人影第廿八章 飲酒盡興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十章 深夜山澗逢魔君第七十五章 最毒婦人心第十六章 隔牆有耳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十章 白將遇黑將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六十三章 蛙皮軟鼓奏奇功第十七章 鋼膽藏珠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十章 辣手立摧花第二章 塞北人熊現中條第七十六章 火燒大涼山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八十章 無情忽變有情人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八十二章 聲東擊西計中計第五十七章 幡飄刁斗邀奇客第七十六章 火燒大涼山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三十章 父子絕情第三十七章 紅粉美人恩第八十六章 三仙嶺上遇幼僧第十四章 西劍挫雙環第六十七章 危境幸賴仗義僧第廿一章 媚香無功第七十三章 紈絝一少年第八十五章 霸王怒誅郭白楊第八十九章 汶陽鎮上起疑雲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六十一章 困厄重重計成空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八十三章 誤入山村賊人家第四十四章 江湖初傳神武門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四十八章 最難消受是癡心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十一章 磊落胸襟勝鬚眉第七十八章 九華老人獨孤獨第十二章 約盟銷魂堡第廿五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章 父子絕情第四十二章 彈指氤氳化劫灰第一章 長鞭寶馬傲中原第三章 萬丈豪情赴鴻門第八十六章 三仙嶺上遇幼僧第四十八章 最難消受是癡心第廿一章 媚香無功第六十五章 絕學幸有可傳人第三十五章 較技折劍第三十一章 變生肘腋第六十二章 一代奇俠失心瘋第六十六章 深夜直搗花月莊第三十六章 擡棺拼賭鬥第五十一章 笑語從容驚魔膽第四十一章 筷子淬劇毒第五十六章 爲訪異人下岳陽第十三章 羣雄集河口第三十二章 神醫妙策第五十章 深夜山澗逢魔君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五十七章 幡飄刁斗邀奇客第三章 萬丈豪情赴鴻門第四十四章 江湖初傳神武門第三十四章 拜山遞帖第廿章 坦陳釋疑第四十章 銀針試酒菜第廿六章 情濃意蜜第九十二章 九幽羅剎煉魂香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七章 雙珠誘敵蹤第七十四章 同徵大涼山第廿八章 飲酒盡興第五十八章 廿年慘事說從頭第三十九章 投機兼取巧第三十三章 提前三日第十五章 青色人影第八章 紙劍鬥青鋒第二章 塞北人熊現中條第四十二章 彈指氤氳化劫灰第十九章 深谷迷樓第六十八章 波折重重入秘洞第七十章 白將遇黑將第九章 珠光耀龍門第十二章 約盟銷魂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