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甲探花郎姚承允

(呼呼,還有一更,也不知道能不能及時更新,鴨梨好大啊)

此時東華門尚未准許新科進士入場,早春時分,衆人凍得是瑟瑟發抖,又不敢將手插在袖口中,免得弄皺官袍。連那位呂公子也早早的將摺扇收了起來,面色越加的蒼白。

讀書人裡能有林致遠這樣好筋骨的還真沒幾個,剛開始還挺熱絡的場合,現在只剩下了寂靜,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希望能借此擋擋風寒。遠處守門的皇家侍衛斜眼看了,不由得嗤笑,什麼讀書人,連個風都擋不住。

文人有文人的清高,武士有武士的驕傲。

天朝少有大世家的子弟娶武官家的女兒爲妻,反之,武將也絕少能聘一位翰林府邸中的小姐爲偶。爲皇上把守城門的子弟,要麼是軍中篩選出來的頂尖高手,要麼是勳貴世家的子弟找人幫着謀了個職位,本就是皇帝的近臣,高人一等,也有他們的資歷。

等到辰初二刻,大太監戴權才領着早已經瑟瑟發抖的衆人往奉天殿去。一路上細心的囑咐:“衆位大人,待會兒見了萬歲爺莫慌,該行的禮也都學過了,不要失了體統就是。皇上日理萬機,但是異常重視科舉,午時後還會有賞宴,大家到時只管盡興就是。”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又是什麼情況就未必了。

奉天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城諸多宮殿裡最大的一座,五脊四坡大殿,不但形制最高,而且也最是富麗堂皇。皇帝每日的早朝,國家大型慶祝祭奠,都會在這裡舉行。

當日的殿試是在保和殿舉行,進士們本以那是皇宮裡最奢華的地方了,沒想到傳說中的金鑾殿更具有震撼力。三百來人往奉天殿一站,還挺有架勢,文武大臣讓出了當間的空地,留給這些未來的新貴們不少老臣開始以一種挑女婿的眼光打量着一甲三人。

“皇上駕到”

隨着小太監一聲尖利的喊聲,衆人齊齊跪拜。林致遠只聽得一陣窸窸窣窣的衣袍抖動的聲音,再就是無比的安靜。

“衆位愛卿平身”皇帝的聲音透着威嚴,但是更多的是喜悅,這不難猜想,即位後的第一批進士,天子的第一批門生,這些人都是未來的國之棟樑,甚至會成爲第一批留給未來太子的重臣。

林致遠跟着衆人慢慢起身,他身處第一排,左右是榜眼、探花,皇上只要一打眼,便能看見他。

“衆位愛卿都是本屆殿試的英才,朕看了你們的文章,寫的甚好,筆法老練者有,文辭犀利者有,圓通明達者有好啊,你們各有千秋,實乃我朝之幸事今日朕要宴請百官,就是要爲爾等慶功,一個月後的庶吉士考試,還望衆位愛卿極盡所能,博得個好名次,爲朝中效力”

衆人再次跪拜:“謝皇上勉勵。”

皇帝走下寶座,戴權忙託了盤子跟上,裡面放着三塊玉牌,上面繪有錦鯉、龍魚、魚龜。衆人眼巴巴的看着,明知道沒自己的份兒,可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同樣是天子門生,憑什麼厚此薄彼?

“你就是姚承允?”

姚承允忙拜:“臣姚承允,參見陛下。”

皇帝笑道:“好好好,愛卿平身。”虛扶一下,姚承允順勢站了起來,皇帝說道:“我記得以前工部有位姚侍郎,專管水部,寫了一篇《邯溝三治》,你可認得?”

“回稟陛下,那人正是祖翁。”

皇帝喊了工部尚書:“看吧,姚家子弟果然沒有辱沒祖輩的盛名,你要好好的照看這年輕人,將來我可是要重用的”一席話說得旁人聽了耳熱,工部尚書倒是笑呵呵的應了。可惜,他心裡卻不以爲意。

原來,工部尚書最相中的是林致遠,儘管狀元出仕一般都會安排在翰林院,但是也不過一兩年的功夫,等積累了經驗便要分派到六部任職。工部尚書很看好林致遠,就等着向皇上開口了。

這個時候皇帝要將姚家的少年分給自己,工部尚書怎麼會願意?

他們家和姚家說起來同在工部任職,想當年,尚書大人還是個小吏的時候還在姚承允祖父的手底下幹過,可惜命有不同,姚大人幾十年來從未在正四品的位子上挪一挪,而尚書大人的官運猶有神助,加上和當時太子,也就是現在皇帝的一點私交,不到十年的功夫就升到了從一品。

照理來說,兩家關係應該不錯。

可壞就壞在子孫輩上。工部尚書有四子三女,小兒子尤得尚書夫人的寵愛,聽說姚家有個女兒生的是花容月貌,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便請了媒人去提親,姚大人那時已經退養在家,閒暇的時候便去外地探看水道、航運。姚老夫人一看是尚書大人家來提親,想着好事不可錯過,也未等老頭子回來,便接了庚帖,應下了婚事。

這位女兒便是姚承允的長姐。等姚老大人從漢水回來,一聽老夫人的話,當時便氣的火冒三丈,劈頭蓋臉的將老太太一頓數落。姚老大人最疼愛這個孫女,一心想爲她找個合適的人家,此次去漢水,偶遇當年一起爲官的故友,便到他家小住,這老友家中有個孫兒,年方十七,生的好相貌,文墨極好,若不是老友攔着,怕他不穩重,只怕也要在殿試上放放光彩了。

姚老大人越瞧越喜歡,兩家便私下裡口頭定下了婚約。老大人還留下了自己的金印以當信物。

沒成想,一回京城,老夫人便告訴了他這件事,怎能不叫他生氣。

姚家是重誠信之人,既然換了庚帖,便只能送信給漢水,說明了情況。那老友也是個通事理的人,並不生氣,還笑着給姚家大姑娘送了一冊古書作爲添箱之物。

如果事情進展順利,兩家已結爲了百年之好。可事情來的突然,那位四公子一日與朋友上街,不知何緣故,救下了一位幾乎被強賣進青樓的良家女子,雙方人馬在秋月閣大打出手,惹來無數人圍觀。

還是五城兵馬司的人親到,才拉着了人。

至此,四公子的名聲可就壞了,說什麼的都有,編的故事是惟妙惟肖,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

姚老大人氣的一口氣差點沒上來,趕着兒子上門去退親。

工部尚書曾親到姚府解釋,想挽回兩家之好,可惜姚老大人態度堅決。工部尚書不是那種不識好歹的人,三臨姚府之後便叫夫人退了親事。

退婚在這個時候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無論錯在誰,男女雙方都不好再議親,可沒承想,姚家在退親的兩個月後忽然將女兒嫁到了漢水。

這可惹怒了四公子,認爲自己是被人設計,非要去討個說法。當時“接待”四公子的就是這位姚承允,也不知道姚承允說了什麼,第二日,四公子說要到西北歷練幾年。打着行李捲走了。

尚書夫人哭得淚人一般,想起來就咒罵姚家。兩年之後,兒子傳來消息,說是升了正六品的千總,叫家裡人不必擔心。

雖是這麼說,可是西北是什麼地方?風吹日曬的,尚書夫人怎麼會不心疼,兒子的年紀一日大於一日,還沒成家,早知如此,自己怎麼會選了姚家的姑娘?

尚書大人雖沒那麼小氣,但是至此以後對姚家也是能遠則遠。

偏偏姚家的幾個做官的子弟都在工部任職,這兩年便時不時的受人排擠。姚老大人現在將一切振興門第的希望都寄託在長孫姚承允的身上。

工部尚書雖然應了皇上的話,可是眼睛卻不由自主的瞄向林致遠,心想:這孩子要是歸到自己的工部該多好?

“咳,陸大人,瞧什麼呢?”皇上故意重重的一咳,衆人都往工部尚書那裡瞧。

工部尚書忙揚起笑臉,誇張的說道:“臣這不正瞧新科狀元、榜眼嘛都是一等一的好青年。”

皇帝嗤笑道:“這可是大實話,你再問滿朝的文武,難不成只你一個人看出來了?”

工部尚書年少的時候曾做過皇帝的伴讀,要不然也不會平步青雲,要說皇帝的伴讀並不少,可是隻這位陸大人最得皇上的心,有什麼好事兒都不會落下他,所以二人說話,也有着一種叫人羨慕的親密。

工部尚書皺眉苦笑道:“皇上,臣這不是家中尚有三位待字閨中的姑娘嘛?我們家夫人知道今日是新科進士上殿,特特的囑咐了我,叫我擦亮眼睛,好生的瞧着。”

說罷,還極應景的瞄向林致遠。臉上的表情要多滑稽便有多滑稽。

文武百官一聽工部尚書大人的話,也反應過來了,忙跟着奉承皇上,喜得棟樑。

誰家還沒個待嫁的女兒,就算不是親生的,侄女、外甥女總有吧,要是能和一甲前三人結親,怎麼說也能爲家族添加個新助力。

皇帝大笑:“好你個老陸,把主意打到我的門生頭上了。你們家的閨女要是好,我就親自給她做媒,要是太鬧騰,我可捨不得將這些好青年做你們家女婿。”

“謝皇上恩典。”工部尚書是典型的見杆往上爬,有旁人羨慕的不得了,就恨自己嘴慢了一點,叫陸家佔了這個先機。

ps:今天收到好多的粉紅票票,謝謝大家,月底啦,撒潑打滾,瘋狂的求票票讓驚荷進入月票榜前二十就知足啦哇咔咔,要是今晚不能更第三章的話,就放在明兒,弱弱的問,行不?

推薦好友的新書《兵者無雙》,主站的修仙之作哦

第314章 打探第504章 謀計佈局第7章 林如海病重誠託孤(下)第461章 山間野趣(2)第235章 老太妃有意頻示好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491章 聯姻益處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195章 單刀會夜至慈雲堂第456章 皇莊之行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65章 海棠美人史家湘雲第80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中)第358章 賀壽(上)第438章 茜香之亂西北難安第227章 官路亨通林府有喜第303章 投標會第178章 佟二奶奶語重心長(上)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171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中)第54章 黛玉痛斬男女情緣第430章 甄家墨跡意欲謀反番外6薛寶釵中第256章 剛抵荊州暴露真身(下)第496章 出嫁前奏第347章 薛蝌勸妹寶琴賠罪第464章 平步青雲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滴三五零章紅袖添香元妃贈妾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342章 報應循環王氏重病第278章 翻臉無情一道聖旨第66章 一等丫頭命有不同第469章 夫妻對決略佔上風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339章 賣女求榮賈家伎倆第123章 小喜園家賊偷良玉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39章 康孝親王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215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97章 鳳冠霞披嬌女出嫁第9章 行囊重轉身意遲遲第470章 溫氏北上途經蘇杭第326章 回程(下)第228章 鐵口斷言榮澤見駕第485章 黃綾聖旨第313章 竹筒飯與雙頭鮑第383章 出爾反爾自請再戰第168章 如意散後患無窮盡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202章 人在旅途闔家上京第200章 晴雯春纖嚴懲內賊第488章 好辯解溫氏巧說服第414章 送下聯雍王說舊題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334章 臨別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516章 荀家暗流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520章 命懸一線探花求救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18章 初掌家事除夕放恩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章 林瀟湘風雨揚州路第397章 實情第348章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第122章 林致遠道出事第465章 膽怯釋然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246章 襲人小產王氏動怒(下)第306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上)第二百六十章第164章 黛玉聽聞朝廷是非第143章 晴雯勇武以一敵五第374章 對峙第457章 姥姥一家第1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104章 笑靨頻頻驚聞稚語(下)第101章 膏粱錦繡附翼攀鱗第9章 行囊重轉身意遲遲第81章 慶壽寧榮府排家宴(下)第128章 進京獻俘是福是禍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319章 誰家貴婿第215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300章 放虎歸山第125章 秋闈放榜人心浮動第36章 東平侯府共賞薔薇第277章 困在危局引蛇出洞
第314章 打探第504章 謀計佈局第7章 林如海病重誠託孤(下)第461章 山間野趣(2)第235章 老太妃有意頻示好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491章 聯姻益處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195章 單刀會夜至慈雲堂第456章 皇莊之行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65章 海棠美人史家湘雲第80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中)第358章 賀壽(上)第438章 茜香之亂西北難安第227章 官路亨通林府有喜第303章 投標會第178章 佟二奶奶語重心長(上)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171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中)第54章 黛玉痛斬男女情緣第430章 甄家墨跡意欲謀反番外6薛寶釵中第256章 剛抵荊州暴露真身(下)第496章 出嫁前奏第347章 薛蝌勸妹寶琴賠罪第464章 平步青雲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滴三五零章紅袖添香元妃贈妾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342章 報應循環王氏重病第278章 翻臉無情一道聖旨第66章 一等丫頭命有不同第469章 夫妻對決略佔上風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339章 賣女求榮賈家伎倆第123章 小喜園家賊偷良玉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39章 康孝親王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215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97章 鳳冠霞披嬌女出嫁第9章 行囊重轉身意遲遲第470章 溫氏北上途經蘇杭第326章 回程(下)第228章 鐵口斷言榮澤見駕第485章 黃綾聖旨第313章 竹筒飯與雙頭鮑第383章 出爾反爾自請再戰第168章 如意散後患無窮盡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202章 人在旅途闔家上京第200章 晴雯春纖嚴懲內賊第488章 好辯解溫氏巧說服第414章 送下聯雍王說舊題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334章 臨別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516章 荀家暗流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520章 命懸一線探花求救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18章 初掌家事除夕放恩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章 林瀟湘風雨揚州路第397章 實情第348章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第122章 林致遠道出事第465章 膽怯釋然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246章 襲人小產王氏動怒(下)第306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上)第二百六十章第164章 黛玉聽聞朝廷是非第143章 晴雯勇武以一敵五第374章 對峙第457章 姥姥一家第1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104章 笑靨頻頻驚聞稚語(下)第101章 膏粱錦繡附翼攀鱗第9章 行囊重轉身意遲遲第81章 慶壽寧榮府排家宴(下)第128章 進京獻俘是福是禍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319章 誰家貴婿第215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300章 放虎歸山第125章 秋闈放榜人心浮動第36章 東平侯府共賞薔薇第277章 困在危局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