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

聽到賈母如此勃然大怒,衆人都嚇壞了,管事媳婦們連忙跪倒在地,王夫人聽到最後一句,嚇得跪倒在地上,除去頭簪髮釵,淚流滿面。賈寶玉、林黛玉、三春等人也被嚇得跪倒在地上,陪着一起流眼淚。

薛姨媽連忙在賈母旁邊低聲道:“老太太,姐姐只是在家宴上發發牢騷而已,這裡外裡的都是自己人,絕不會外傳的。”

“唉,姨太太知道我的苦心,可惜,你那糊塗的姐姐卻是不明白啊,還是讓她老爺好好教教她,要不然早晚給我們賈府招禍。”

這時,賈政在廳外說道:“老太太喚兒子,有什麼吩咐?”

“你把你媳婦領回去,好好說說她。東華門的事,也是她能妄加評論的。”

賈政聽到這話,背後一下子全是汗,真是個糊塗的婆娘啊。

“還有這段時間的言行,也讓她好生反省。元春姐兒被冊封爲莊嬪,光耀了門庭,可盯着我們的人也多了,她這個做母親的,可不能給元春姐兒再添亂子了。”

“兒子記住了,這就帶她回去好生教誨。”

等到婆子們把哭泣不已的王夫人扶了出去,賈母看了一眼衆人,長嘆了口氣道:“都散了吧,對了,叫人把璉哥兒請過來。”

等到丫鬟婆子們都離去,屋裡只剩下王夫人和自己,賈政才厲聲道:“你還覺得你委屈不成?今兒你闖下多大禍事,你還不知道嗎?”

“我闖下什麼禍事?闖下禍事的是劉四郎,與我何干?我只是說說他,老太太就發那麼大的火,這不是偏護外人嗎?”

“你個愚鈍的婦人!”賈政恨鐵不成鋼地呵斥道,“今兒劉四郎在東華門這麼一跪,已經隱爲將來二十年的士林領袖,天下讀書人的楷模了。你居然敢出聲指責他,你不怕天下讀書人羣起罵你?”

王夫人聽到天下讀書人羣起罵她,也有些害怕了。

“老爺說得太玄乎了吧,他今兒上書,就是要趕太上皇走,就不怕太上皇降旨責備他嗎?”王夫人心裡,太上皇積威甚久,還是天下最大的主。

“糊塗!糊塗的愚婦!太上皇從大明宮搬走,最高興的是誰?當今聖上!”

說到這裡,王夫人終於明白了。太上皇從大明宮搬走,意味着正式退出大秦朝堂核心,不問朝政,當今聖上當然開心。而劉玄劉四郎又得了冒死上諫的美名,合着裡面最傻的是我,幸好只是在家宴上說,要是傳到外面去了,讀書人得罪了,聖上只怕也不喜,太上皇也不見能領你的好。

看到王夫人臉上露出後怕的神情,賈政恨恨地說道:“你是不知道這裡面的利害關係啊,劉四郎可是在東華門外喊出了‘國朝養士百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就衝這句話,滿天下的讀書習武之人,還有文武科試出身的官吏,有一個算一個,都要上奏摺,力挺這件事。這個時候,就是忠順王爺,以及太上皇一手提攜出來的幾位相爺閣老也不敢出頭,否則一句話說錯,天下士子的口水能淹死你!”

“老爺,我該怎麼辦?”王夫人終於知道其中厲害關係了,怯怯地問道。

“你少說話了。元春被冊封爲莊嬪這段日子裡,你做的有些過了。有舉人上門拜訪,居然被諷刺一頓給趕走了。上樑不正下樑歪,你要不是這個樣子,下面的人能這般?老太太是藉着這個機會敲打你啊。你敢說劉四郎,還當着薛姨媽的臉說。你知道嗎?元春能從大明宮裡出來,被冊封爲莊嬪,全靠的是劉府和薛府幫忙!”

“老爺,你說的真的假的?”王夫人不敢相信,她一直以爲是自己哥哥榮升節度使,補任了後軍都督,加上賈府的榮威,才讓聖上念及,下旨冊封。

“真的假的?”賈政恨恨地說道,“提知寶符閣太監林內相跟薛世兄關係莫逆你是知道的。那你可知,提知上書房太監翁內相,曾經受過劉四郎恩師煙溪公的大恩?乾清宮守、內侍省宣慶使吳內相跟劉世兄是少年便結識?正是有了吳內相牽頭,翁內相和林內相幫手,纔有的元春姐兒冊封爲莊嬪一事。”

王夫人聽得目瞪口呆,心裡卻是信了七八分。光林受用或翁德海一人或許沒法幫元春姐兒冊封,但有了吳寶象就完全不同了。他可是當今聖上最信任的人,再加上林受用和翁德海的幫忙,這事就成了。

“老爺,我,我知道錯了。”

“唉,你先在家裡好好待着。這些日子,我也不敢出去了,還是繼續告病吧。”賈政嘆息道。

大明宮,太上皇坐在桌子後面,喃喃地念道:“‘國朝養士百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這個劉四郎,比他老師還要厲害啊。戴大伴,”

剛纔一直在旁邊當隱形人的戴守忠連忙應道:“回太上皇,奴才在!”

“傳旨給內侍省和外朝三省,就說我年紀大了,喜清靜無爲,要修身養性,想離自然觀近些,好日夜向真人們請教。北內苑離自然觀近,清靜又景色秀麗,讓內侍省把那裡好好收拾,擇個吉日我和皇太后一塊搬過去。”

戴守忠愣了一下,連忙彎腰恭聲應道:“遵旨!”

坐在旁邊的皇太后卻攔住了戴守忠,對太上皇問道:“官家,我們真的要搬離大明宮?”

“不搬能怎麼辦?現在只是京裡的科試官們上書,消息傳出去,天下都會沸騰,各州縣的文武士子官吏們,只要是正經文武科試出身的,都會上奏摺。這一回,這個劉四郎抓住了大義之勢,勢不可擋啊。文武士林,尤其是那幫子文人儒生們,正愁如何顯彰他們的實力。劉四郎這是給他們獨闢蹊徑,指出了一條明路。與其搞得天下洶涌,灰頭灰臉地被逼走,還不如藉着這個臺階,自個先走。”

皇太后聽了後,恨恨地說道:“最壞的就是那個劉四郎,跟他老師一樣。不,比楊老西還要壞。楊老西是焉壞,他是又壞又膽大!”

“哈哈,娘娘說得沒錯。這樣也好,也省得我在老臣們跟前爲難。老戴,去傳旨吧。”

李桂芳等人領了旨,擁着劉玄和潘籍出了東安門,那裡一直候着地國子監的貢生們,頓時發出一陣歡呼聲,然後大家一起念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過大街,一直走到國子監北面的文武廟,先去拜祭諸位先賢,然後在劉玄等人敦敦勸告下,這才散去。

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
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