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

這會東華門前站着二十餘位小黃門,等着保和殿傳訊息出來。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三甲,南直隸鄉試拔貢盧介瞻…嶺東鄉試拔貢丘好問…國子監拔貢徐文禎…河東鄉試拔貢虞文彬…,計八十一人,賜同進士出身,授正九品修職郎,領翰林院弘文館校書郎。”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二甲,江南西省鄉試拔貢夏莫言…遼東鄉試拔貢潘籍…南直隸鄉試拔貢顧仝,計七人,賜進士出身,授從八品承事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正字郎。”

潘籍運氣好,加上臨場發揮得好,殿試的策論做得花團錦簇,被衆宰臣舉爲上優,又中了隆慶帝心意,竟然被點了二甲,入了成均館正字檢校,充爲庶吉士。

這二三甲唱名花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候,是欽點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三名,國子監拔貢沈自省,授正八品承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檢校文字。”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二名,南直隸拔貢李桂芳,授正八品承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檢校文字。”

一甲前三位每一人唱名相隔半刻鐘,從東華門一直唱到東安門。而東安門前聚集了無數的人,有各貢士家眷,有未中試的拔貢舉子,有看熱鬧的京城百姓,還有各府上來打聽消息的僕人。

此前探花和榜眼的唱名已經讓衆人一片沸騰,但很快大家都屏住呼吸,傾聽最重要的唱名。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不少人都知道今科的狀元郎是誰了,但依然壓抑不住激動心情。知道和東華門前唱出來的,有着天壤之別。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一名,北直隸鄉試拔貢劉玄,授從七品宣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都檢校文字。”

尖銳的聲音從東華門那邊響起,極有韻律,如同是唱詞頌歌一般,飄飄悠悠,晃晃蕩蕩地就傳了過來,如同是一根鋼絲絃兒從空中飛拋了過來。聲音越來越近,也越來越清晰。最後一個小黃門站在東安門城樓上大聲唱道:“奉旨!欽點北直隸鄉試拔貢劉玄,爲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授從七品宣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都檢校文字。”

哄地一聲,整個東安門都沸騰了!

“狀元郎出來了!”

“今科狀元郎是我們北直隸鄉試解元!還是今科會試的會元!”有知道的人大聲道。

“連中三元,狀元及第,而且是師生同爲三元連中!狀元及第!此乃前隋唐行科舉以來,千年未有之盛舉!”

“天降文曲星!天降祥瑞!我等要同爲聖上賀!”

一時間,東安門、東六街乃至整個內城外城都沸騰了,衆言議論,都在討論着這千年難得的盛事。

薛蟠從東安門一路狂奔,離着薛府大門還有幾十丈,就早早甩蹬下馬,然後跟踩了風火輪一般,一陣風地衝進了府裡。

“有消息了,蟠哥兒有消息了。”有僕人小廝連忙跑向內院給老爺太太報信,可是沒幾步就被薛蟠給超了過去,反而落在後面了。

“蟠哥兒,拿到確實消息了。”

薛規、薛姨媽、薛寶釵早早坐在正廳裡,急切地等着消息。

“拿到了,我拿到消息就跑回來了。”

“早半個時辰你就叫人來報信,說東華門開始唱名了,怎麼這會纔回來?”薛姨媽抱怨道,生怕兒子又趁機去哪裡偷懶玩耍去了。

“難道四郎中了一甲,所以你才這般晚。”薛規眼睛一亮,大聲問道。他是知道規矩的,知道名次越前,越在後面唱名。

“豈止,千年難遇的盛事。”薛蟠終於喘勻了氣息,“四郎是連中三元,高中狀元,跟他的恩師煙溪公一樣。”

“什麼?!”薛規猛地站了起來,“師生同爲三元連中的狀元郎,確是行科舉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事,四郎和他恩師煙溪公定是要青史留名了。他的前途難以限量啊。”

薛規想到的是,劉玄的恩師楊慎一頗受當前聖上器重信賴,早晚要被召回京,轉遷一兩年肯定要入閣爲宰輔。而劉玄才十七歲,有的是時間慢慢轉遷熬資歷,更重要的是他這般年輕,當今聖上是不可能用的,定是要留給儲君用的,這富貴甚至可以延綿到兩代數十年。

“現在我能明白四郎持意要在春闈前把親事定下。看來他確實中意我家的大姐兒。”

“老爺,你這話裡是什麼意思?”

“四郎對其參加這次春闈或是有幾分把握,又或者說是抱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夫人啊,現在他這般聲勢,我府上再與其聯姻定親,怕是要出波折了。”

薛姨媽聽明白了。

春闈之前,劉玄雖然是解元,但還只是拔貢的一員,能不能中試也難說。不要說他這個北直隸解元,就是南直隸解元會試裡沒中的也有過。那時的他與薛府嫡女結親,沒有人說高說低。但是這會他中了狀元,還是連中三元的狀元,那聲勢完全不同一般了。這時再來結親,劉府的老太太和老爺太太願意嗎?這樣的名聲,就是婚配聖上的公主也綽綽有餘,反正國朝對駙馬做官又沒有什麼限制。

就算劉府上下沒有什麼意見,他的師門同意嗎?現在的劉玄絕對是師門中年輕一代的領袖,婚配一皇商之女,那些師伯師叔們願意嗎?

“唉,四郎對大姐兒的心思,也算是真心實意了,這樣我也放心了。”薛姨媽摸着女兒薛寶釵的頭髮道。她確實是心滿意足了,定親的女婿中了狀元,女兒的親事眼見是一門良配。兒子跟着未來舅哥兒一兩個月,完全像是變了個樣子,居然有了兩三分要有出息的苗頭。

薛規看了一眼低着頭,滿臉羞喜的女兒,又看了一眼洋洋得意,好像自己中狀元的兒子,嘆息了一聲。自家這個女婿,心思太深遠縝密了,走的每一步你都看不明白,可等到了時候再看,卻覺得正該如此。薛家沾上他,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這時,府上門子在廳外稟告道:“稟老爺太太,劉府派人送來一件物件,說是非常重要。”

裡面的四人一愣,過了一會,薛蟠忍不住開口道:“該不是劉四郎的退親文書吧。”

“這個劉四郎,還真是…”薛姨媽都不知道說什麼了。她明白劉玄的意思,上次給薛寶釵的金釵玉簪是專門給劉三娘子打造的,由她轉贈的,有些不甘心,所以特意爲薛寶釵打造了一對,還附詩一首相贈。

只是這個時候相送,嚇死我們了。

“這個時候送,這個劉四郎有心了。”薛規笑着道,同樣的事,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卻有不同的結果。

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引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引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