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

搬了一張椅子,劉玄坐在院子裡,沐浴着深秋的陽光。暖暖的陽光讓劉玄如同泡在溫泉裡,他閉着眼睛,心裡在細細品味着進京這近兩年發生的事情。

定了親,還是個不錯的對象。在這個天聾地啞撞天婚的年代,能找到薛寶釵這樣的女子爲正妻,倒也是一件幸事。

想到這裡,劉玄猛地睜開眼睛,唰地一聲拔出大腿上擺着的刀,寒光一閃,往右腳邊上一揮。這就是那把大馬士革刀,刀鋒無比鋒利,就像切豆腐一樣,在碎石地上劃出一道印子。

輕輕地收回刀,劉玄又閉上了眼睛。

考上了狀元,這是自己始料未及的。自己原本只想着考入三甲進士就是大幸,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運氣這般好,那麼多策論和制義題目,卻讓自己給撞到了。狀元郎,這個招牌足以讓自己在士林儒生界內呼風喚雨,就算是再鄙視自己是軍將世家出身,也得捏着鼻子認下了。要不然人家非士林儒生的軍將世家子弟都考了狀元,是不是顯得你們這些正統士林儒生出身的文人們太無用了。

那麼中進士,成爲科制文官一員的目標也達成了。想到這裡,劉玄又拔出刀來,在碎石地上劃出一道印子來。

閉上眼睛,在陽光下繼續想着。陽光在眼皮外面晃悠着,就像是冒着五光十色的無數泡泡在眼前飄動着。此時正想着漠北點檢事情的劉玄記起來,草原上的陽光也是這般,只不過多了一種泥土的腥味和青草的清香。

漠北歷經的那些事,想必應該是忠順王一手操辦的。只是他是不是秉承太上皇的意思?現在看來又有點不像。自己叩闕上奏,逼着太上皇離開大明宮,移居內北苑。想不到他人家乾淨利落地就應下了,不過三四天,就硬逼着欽天監“選了”個好日子,下月初六移宮。

爲什麼?劉玄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覺得太陽越來越暖和,自己的皮膚有了一種麻麻的感覺,還有胸腔裡的那顆心,似乎被曬軟了一些。劉玄讓自己的思緒更發散,向無窮無盡的天空散去,無數的記憶和感悟就像剛纔那些泡泡,一下子全涌了上來。

劉玄突然記起了當初老師楊慎一跟自己偶爾提及過,太上皇爲何選定了當今聖上,而不是他更喜歡的忠順王,或是皇太后的親子忠廉王。

勇於任事,隱忍克用,劉玄細細品味着,想起自己在成均館跟潘籍收集統計的那些數據,心裡慢慢有了一些思路。

這對父子倆啊,一對戲精。

如果如此想來,自己漠北救險,又叩闕“逼宮”沒算大錯,應該在當今聖上心裡留下了好印象,太上皇也沒有真正惡了他。只是可能在忠順王那裡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也無所謂了。他再名聲臭,也只能在京城裡橫,而且也只能在當今聖上的容忍範圍裡橫。

如此算來,漠北救險,叩闕上奏,也算是得了一着。劉玄又拔出刀來,在地上劃出第三道印子。

“四郎,淳之和重明回來了。”徐天德在院子門口稟告道。

“快請進來。”

李公亮一眼就看到地上的刀印,忍不住問道:“四郎,你在做甚?”

“我在試刀,好給它取個名字。”

“沒錯,神器有靈,以名寄之。這是一把寶刀,總不能無名傳世。”潘籍點頭贊同道,“你取了什麼名字?”

“虎翼。”

“虎翼?此刀來自西方,四方中西爲白虎,此刀刃上花紋如雲翼。虎翼刀,倒是恰如其分。”李公亮搖頭晃腦道。

“波斯、大馬士革、天竺等處的寶刀流入國朝的也有不少,但這把虎翼卻算得上是其中珍品。居然隨手送了出來,贈刀的那人究竟是何人物?”潘籍微側着頭問道。

“不知,但我從那馬車旁走過時,聞到一股淡淡的異香,其中似乎含有迷迭香,還有幾種我叫不出名字來。”李公亮在旁邊皺着眉頭努力地想着。

“重明鼻子可真靈啊。我走過馬車時,也聞到了香氣,只是沒有重明聞得這麼通透。”

正說着,福伯在門口稟告道:“四哥兒,盧相爺府上的三哥兒盧光壽前來投貼拜訪。”

“盧相爺,太和殿大學士、中書侍郎、平章國事盧文韜盧相爺?”

福伯看了一眼名帖,篤定地答道:“是的,四哥兒,名帖上就是這麼寫的。”

“我去側門迎接。”

過了一個時辰,劉玄回到了外書房,潘籍和李公亮都在那裡安靜地讀書,看到劉玄進來了,都忍不住問道:“持明,盧三郎找你做什麼?”

“攀交情。我去歲北直隸鄉試時不是拜了主考官、禮部右侍郎鍾老大人爲座師嗎?盧三郎前幾年在原籍鄉試考上了舉人,正好也是鍾大人爲主考官,也拜了他爲座師。”

“還真是巧了。”潘籍不由大笑道。

“持明去年就拜鍾大人爲座師了,他早幹嘛去了,這會子來敘同門之誼,應該是他老子盧相爺授意的。”

“太上皇已經明詔天下,下月初六移居內北苑,朝野上下都知道,這天下大勢,今上已佔據了八分。再過得兩三年,只怕太上皇就只剩下一個孝道的名分了。大家都開始盤算後路了。持明第一個上奏移宮,盧相爺此時派三子來跟你攀交情,應該是表態給天下、百官和宮裡看吧。”潘籍笑着說道。

“管他給誰看。我只擔心,聖上到底會如何發落四郎?不管如何,持明叩闕上奏,屬於逾制,又有挑撥天家父子孝道之嫌,可輕可重,全在聖上一念之間。”

“重明放心了,聖上肯定是板子高高舉起,再輕輕落下。要是真要嚴懲了四郎,以後誰還給他衝鋒陷陣?”

“淳之,慎言啊。”

福伯又在外書房門口稟告道:“戶部左侍郎、判中都留後杜大人的大哥兒杜秀中前來投貼拜訪。”

兩年前,河南行省水患氾濫,開封中都和洛陽受損嚴重。於是剛剛忙完河西關中等地旱災事宜的杜雲霖加戶部侍郎銜,判中都留後,主持河南行省的賑災和民生恢復,以及修繕開封和洛陽。成績斐然,河南行省今年大豐收,中都開封和洛陽的修繕工程也進入到收尾階段,最關鍵的是,支應費用遠遠低於內閣當初的估算。

“杜秀中因父蔭,在集賢館補了個校書郎,在京城中頗不顯眼,跟我們也沒什麼往來,怎麼這會子來拜訪四郎了?”

“不知道,見了他不就是知道了嗎?福伯,我去側門迎接。”

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
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