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

劉玄又轉向賈寶玉問道:“寶玉兄弟,聽說世叔要給你請個名師?”

賈寶玉臉色有些黑,微苦着臉答道:“回殿下的話,敝府老爺還想着讓我和蘭侄兒繼續下場,好考個功名。”

“世叔的想法,我知道。只是時代不同了,世道要變了,再往科試路上一味地悶頭鑽營,是沒有前途的。前些日子,會試舞弊大案,文宣公府大案,天下譁然,不少有識之士紛紛上書朝廷,要求改學制,除弊革新。”

“內閣吵了兩三月,現在差不多定了下來。大行官學,分小學、中學、大學三級。現在各地正在大辦小學和中學,大學初步定四所,前國子監改爲京華大學,集賢館分出部分博士教授,成立燕山大學,前南直隸國子監改爲金陵大學,遼陽七個講傳所合併爲遼陽理工學院。後面要花十年時間,在每省都成立一所省立大學,並鼓勵興辦私立學院制的大學。以後想入仕途,必須先要考上大學,再參加國考,方可爲官吏。”

“殿下,這豈不是爲官吏更難了?”賈寶玉臉又白了。一個院試已經把他考得人生不能自理了,要是按照小、中、大三學和國考這麼考上去,豈不是連命都沒有了。不過算下來,新學制好像跟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差不多,但對於賈寶玉而言,都是一樣的高難度。

“不,看上去更難,實際反而會更容易了。以前科試,數十上百萬讀書人,只爲了三年一科的東華門唱名,不過百人。現在新學制,大開民智,光大學都會有數十萬人入學就讀。國考每次錄取會有上千人。數十萬只取千人,看上去比以前要容易許多。更重要的是,只要入讀了大學,你可以去繼續深造,做教授博士,做學者;可以爲商,做商社大管事,掙它個盆滿鉢滿;可以爲工,研發新品,按朝廷新定的專利律法,可賺二三十年的錢。”

說到這裡,劉玄意味深長,“以後讀書不只是做官這麼一條出路,所以算下來,實際更容易出頭了。比如寶玉兄弟,不喜歡經濟之學,卻擅長詩詞歌賦,聽說這些日子又癡迷唱戲。完全可以作詞作曲,自己寫個本子出來,然後叫府上戲班子唱出來。要是寫得好,引起轟動,說不得要留名青史。或許數百年後大家記不得現在的宰輔是周老大人,卻記得流傳不息的某某戲本是賈寶玉寫的。”

賈寶玉眼睛一亮,這何嘗不是一條明路。他知道自己的性子,看到四書五經就頭裂欲開,一聽到這些才子佳人的戲本,就神采飛揚,不知道被老爺打過多少回,就是改不過來。既然改不過來,爲何不如漢王所言,改到這行來,還能博個名傳天下。前唐李太白,也沒有科試得意,還不是留名千古。

只是這樣做,會不會被老爺給打屎?

“寶玉兄弟,你擔心被人罵成玩物喪志?哈哈,我給你說個故事。”劉玄笑着說道,“朝-鮮漢陽城,也是一座有二三十萬官民的大城,算是集三千里江山精華於一地。我率軍援徵,平定逆賊,克復此城。火炮洗禮過後,漢陽城一片廢墟。本王一邊招募百姓,修復城池宅邸。輔臣、蟠哥兒,你們當時也在場,知道當時漢陽城百廢待興,最先修復的是哪裡。”

“寶玉兄弟先猜一猜?”薛蟠憨厚地一笑,故意問道。

“文廟?”

“非也,非也。”薛蟠開始還文縐縐的,後半截卻露了餡,“那個鳥地方,王宮修完了都沒有修它,最後殿下把那裡跟國子監合成一塊,改成了漢陽高等學堂。”

“常平倉?”賈寶玉遲疑地說道。他多少知道劉四郎的性子,知道這個時候他肯定不會先去修王宮和官衙。

“常平倉是靠前修得,但不是最前修復的。”

“那小弟我真猜不出來了。”

“是梨花裡。”薛蟠笑呵呵地說道。

“梨花裡?是個什麼所在?”

“就跟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金玉坊一樣,裡面全是花萼樓這樣的所在。”薛蟠憋着笑答道。

“啊,這,這...”賈寶玉感覺自己的三觀全被毀掉了。

怎麼能夠這樣呢?劉玄主持修復漢陽城,居然那裡都不管,先把煙花柳巷修復了,這要是傳到中原來,還不得被那些老夫子跳起腳來罵。只是一直沒有動靜,想必一是被封鎖了消息,二是這段時間頻頻出大事,那些老夫子也沒得心思去管那海外之地的破事了。

“寶玉兄弟覺得不可思議吧?其實很簡單,這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仁人志士卻是少數。你給這些凡夫俗子講大道理,他轉背就忘得乾乾淨淨。沒得吃,沒得穿,沒得玩,你天天在旁邊念先賢經書,他照樣生事。”

“修復漢陽城,糧草皆備,溫飽是不用愁的,但凡夫俗子總要有個打發處,吃飽了穿暖了,一身的力氣沒地方發泄,總要生事。而且當時漢陽城彙集了朝-鮮各地菁華,以及我朝衆多海商,他們手裡有的是錢,把梨花裡修復好後,不僅漢陽城治安穩定,還直接間接養活了二三十萬朝-鮮百姓。”

看着賈寶玉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劉玄笑了笑道:“俗世就是如此。在京畿和金陵,報紙盛行後,最賺錢的就是那些會寫章回話本和野聞軼事的文人,他們或是秀才童生,甚至十來年都沒考上生員的。卻靠着寫些百姓們愛看愛聽的文字,比翰林學士們寫書賺的錢還要多。”

賈寶玉默然了,他當然知道最新因爲報紙,這些破落秀才們算是鹹魚翻身,每月掙得潤筆稿費有數十上百兩銀子。但是寫的這些文字,良萎不齊,有清新淡雅的,也有粗俗不堪,直奔下三路的。

“最近《京華字報》在刊登國史館幾位學士夫子們共同整理的《三國演義話本》,大受追捧。《吳華字報》在刊登根據前唐元微之《鶯鶯傳》改編的《西廂諸事記》。在南直隸和兩浙轟動一時。蘇州崑曲班子正在跟編寫者魏夫子協商,準備改成崑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上演。”

“殿下說的這事,小的聽說過,據說江南兩浙的百姓官民在翹首以待。《西廂諸事記》我也追看過,覺得特別有意思,找人把發行的報紙都買齊了,帶回了京城,二哥哥看了,愛不釋手。”

劉玄看了一眼說話的賈環,心裡明白他的小心思,但沒有做聲。

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
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