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

“持明說得沒錯,現在最急迫的是清理虧空積欠。我偶爾耳聞,國庫司那裡有數千萬兩的虧空和拖欠,而且是舊賬未結,又添新帳。三位三司使大人,尤其是國庫司的楚大人,頭髮都白了一圈,乞骸的奏章都上了七八回了。”

稅務司負責徵收天下田賦、商稅、市舶稅、丁口印花等稅;國庫司負責保管清點各省解遞的國稅錢糧,包括各省藩庫裡代管的銅錢金銀、糧草棉絹等;度支司負責收支稽覈,所有度支帳目和手續都以它爲準。

此三司原本是戶部下轄的三司,由於太過重要了,前周文宗年間就提擢出來,歸尚書省直轄,三司主官也從郎中改爲尚書省左中右三丞,直接成了尚書省僕射的佐理,與六部尚書並列,可參加內閣會議的,也稱之爲三司使,而稅務、度支、國庫三司也被稱爲尚書省左中右三司。

“積欠者多爲勳爵世家,或是跟他們關係密切的顯貴。一旦清理起來,那可是個大雷啊,誰扛得動?”劉玄也感嘆道。

深入瞭解朝政的真實情況後,才發現裡面的玄機太多了。難怪進士願意去都察院當御史的多,進尚書省六部的少。御史只要會打嘴炮就好,佔據了道德大義,爾等皆是鼠輩!進六部可是需要做實事,多做多錯,一個不小心就掉坑裡去,輕者幾年才爬得上來,重則前途全無,提前乞骸歸鄉。但不得不說,只要能從尚書省和六部歷練出來,那都是頂尖的人物。歷屆內閣閣老,包括前周,都是六部出身的,尤其是政事堂宰輔,一水的六部歷練出來的庶吉士。

兩人正說着,同爲庶吉士的夏莫言和顧仝走了進來。

夏莫言是江南西省撫州人士,其老師末軒公是楊慎一在白鹿書院求學時的同窗,又是同科舉人。只是考了三次都未中進士,便心灰意冷地回鄉教書育人。十幾年下來,也教出了一票牛人,現下科舉成績最好的就是這夏莫言。

夏莫言跟劉玄敘過交情淵源後,便互稱起師兄師弟來了。

顧仝是南直隸常州人士,他是去年南直隸秋闈的解元。當時他撥貢入京時,江南衆多學子名士相送,期盼他三元及第,再續江南士林前輩們的輝煌,可惜被劉玄把狀元位搶了去。顧仝甚至連一甲都沒進,被南直隸秋闈的亞元李桂芳給超過,人家好歹搶了個榜眼的位置。

“持明,重明,你們還在這裡鑽研文字呢?外面有大喜事了。”夏莫言開口說道

“什麼大喜事?”

“幾位王爺按例來翰林院拜左贊善了。”顧仝在旁邊答道。

“哦,我記起來了,掌院富大人前幾日跟我等說起過,我全給忘記了。”

“你啊,還真是心大的很。”夏莫言沒好氣地說道。

按例,每一科春闈後,新科進士們觀政半年後,各皇子們都要來翰林院,拜請諸位新科進士,求爲詹事府左贊善,兼職負責該皇子這三年的學業教導。三年期滿,左贊善升一級爲左諭德,過渡一下便不在詹事府兼職,轉去專心正職。

爲詹事府左贊善,新科進士們都願意爲之,一是可以親近皇子,萬一遇到條潛龍,仕途前程就全有了。二是一旦被拜爲詹事府左贊善,就不會出京爲地方官,會留在京裡任一清貴的職位,這可是庶吉士纔有的待遇。且左贊善三年一滿,榮升左諭德,等於是連升兩級,比其他同僚正常升遷要多升一級。

仕途上領先一步就步步領先了。

正因爲這些,劉玄很理解同科們熱衷求爲左贊善。只是進詹事府跟他的計劃不符,所以也就沒有刻意去關注了。

不過劉玄是這科狀元郎,這班庶吉士和進士們的領班,皇子王爺們來求拜左贊善,他怎麼也要出下面。夏莫言此來應該是來提醒他此事。只是顧仝同來,又是什麼意思?

“王爺們都來了嗎?”

“廣安郡王、廣平郡王、吳國公都來了,忠順王爺和忠廉王爺身爲宗室皇叔,也陪着來了。”夏莫言答道。

廣安郡王是皇長子,前幾年就封王開府了。皇二子廣平郡王是去年封王開府的,皇三子吳國公才十二歲,還沒有封王,在皇城廣華宮裡養着。還有一位皇子才七歲,沒到求拜左贊善的年紀。

“那咱們去吧。多謝夏兄和顧兄特意來提醒在下。”

“劉兄客氣了,我也只是想着你這領班的狀元郎都不在場,王爺們的臉面不大好看。”顧仝拱手回禮答道。

“顧兄說得極是,是在下疏忽了。”劉玄客氣地答道。

顧仝笑了笑,拱拱手,閃到一邊,示意劉玄先走。劉玄也笑了笑,拎着衣角率先出了門。

到了翰林院一處大廳裡,這裡已經擠滿了人,一百餘位新科進士來了大半,看到劉玄等人進來了,紛紛拱手道:“狀元郎來了。”並自動閃開了一條道。

大廳正中坐着幾位貴人,一個年紀最大,三十歲左右,一個年紀稍次,二十多歲,都穿着一身赤色圓領窄袖袞龍袍,戴着烏紗折角翼善冠,腰配玉帶和三個金魚袋。正是當今聖上的親弟弟,忠順親王和忠廉親王。

在他們旁邊坐着兩人,模樣都有些相似,但要年輕得多。一個不過二十,圓臉闊額,一雙三角眼。一個十六七歲,眉眼要清秀許多。穿着都跟他們的皇叔一樣,這兩位正是皇長子廣安郡王,皇二子廣平郡王。坐在最旁邊那個年紀最小,估計跟賈寶玉年紀相近,長得也跟賈寶玉一樣靈動秀美。應該是還未封王的吳國公。

在他們身後站着十幾位內侍和護衛。

劉玄等人一進來,大家都盯着他,目光炯炯,有強壓着厭惡的,有灼熱期盼的,有傾慕敬仰的,種種不一,但衆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他身上。

“想必是狀元郎不屑教化指點我等吧,故而姍姍來遲。”廣安郡王先開口道

“諸位王爺,公爺恕罪,下官來晚了。掌院富大人說是巳正時,想不到諸位皇子求教心切,早早地就來了,倒是讓我這個做主持的有些尷尬了。”劉玄拱手笑着說道,輕輕地就把廣安郡王包含指責和禍心的話化於無形中。

“果然是狀元郎,這氣度,要不是過了年紀,我都想求拜劉先生爲左贊善。”忠順王仰首大笑道。

拒絕了,皇子拜求左贊善的第一炮就啞火了,衆目睽睽下,大家臉上什麼神情都有。

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大秦官職 三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大秦官職 三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