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紛爭

近鄉情怯。

陳玉壺突然有點緊張。

同樣緊張的,還有安之。

最近整個方府都忙上忙下的,家裡夫人突然從老夫人那裡要去了管家的對牌。

從前夫人懶洋洋的,誰都不願意搭理,雖然總是和小姐較勁,但是其實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

畢竟府裡就四個人,只有她們倆年紀相仿。

只是前些天突然吵了一架,

據說是因爲小姐發現,夫人一直沒有身孕,是自己吃了藥。

所以小姐和夫人鬧了彆扭,連親家夫人要上門的時候,小姐也跟家中的夫人作對。

往常都不和小姐計較的夫人,這次突然硬氣起來了,老夫人和家主夾在中間爲難。

夫人把汀蘭苑給收拾了出來。

汀蘭苑不是專門用來待客的院子,但是景色好,還安靜,還非常大。

親家夫人過來,帶的人不會少,汀蘭苑正合適。

小姐那邊卻派人來說,那是原夫人最喜歡的院子,不讓夫人收拾。

夫人直接讓人把小姐給送回自己的院子裡,沒事兒不要出來。

氣的大小姐直接去和老夫人告狀。

老夫人和稀泥,說是大小姐不喜歡,就一間院子,反正府中的院子多的是。

可是夫人這次沒答應。

老夫人也拿夫人沒辦法。

雙方僵持,一直到了陳玉壺她們到達的時候。

她是不知道自己來了,惹出這麼多事兒的。

不過就是知道,她也不放在心上,說白了,她這次來,除了看望安之,就是來給方家找麻煩的。

陳玉壺一行低調,但是馬車的規格和用的東西,明顯就是隻有國夫人才能用的。

馬車後面跟着長長的車隊,見多識廣的方府管事也要在心裡嘆一聲。

這也不能怪陳玉壺,光她一個國夫人和郡主加起來的東西,就夠多了。

馬車在大門口緩緩的停下。

安之早就帶着人等在門口了。

花姨娘抻了抻自己的衣服,沒忘記回頭叮囑陳玉壺,“夫人,別哭。”

陳玉壺無語的朝着花姨娘點了點頭。

車伕很快放好了腳凳。

車簾掀開,丫鬟們都襲來之後,隨後下來的是兩位着裝怪異的姨娘。

安之看着自己的姨娘,滿腔的情緒變成了問號,爲什麼穿成這樣?

沒人告訴她,姨娘入道了啊!

兩位姨娘跟左右護法一樣,一左一右的站在了腳凳的兩邊。

方府的管事不明所以,看向了安之。

安之也嚥了咽口水,其實她也不明白。

沒見過這架勢,姨娘見到她,不但不高興,反而板起了一張臉,讓安之擔心是不是母親在路上有什麼不好。

所有人都期待的看着馬車。

結果馬車上再次出來的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兒,打扮的十分的精緻華麗。

頭飾上的大寶石,和脖子上的彩寶項鍊都讓人不敢多看。

美麗,奪人眼球,卻不讓人覺得繁複。

小孩兒漂亮的好像不是凡人。

朝陽確實漂亮,太漂亮了反而有一種非人感,加上她反應慢,不看人,很容易讓人想到玩偶。

朝陽的眼睛盯着安之他們,陌生人。

安之也看着朝陽。

很快一身金黃色衣裙的人,從馬車上出來了。

是陳玉壺。

蕭夫人讓她什麼都不要做,只做自己規格之內的事情就好了。

反正方家和林家比,雖然底蘊深厚,但是沒有林家燙手。

陳玉壺聽進去了。

加上她確實一向低調。

但是金黃色和香色的服飾,只有國夫人才可以穿。

日常也只能穿相近的顏色,不能穿正色。

安之也是第一次看見母親穿這個顏色。

陳玉壺也是除了成親的那天,第一次看見安之的盤婦人髮髻。

她定定的看着安之,情緒複雜。

牽住了朝陽,被兩位姨娘扶着,走下了小凳。

安之也走下了臺階,多看了自己的姨娘,花姨娘板着臉,沒搭理她。

安之又走到了陳玉壺的面前,規矩的跪了下來,行了大禮。

“不孝女林安之,給母親請安。”

陳玉壺嘆了口氣,“安!起來吧!”

管家不明白爲什麼,母女相見不但沒有熱淚盈眶,反而充滿了威嚴感。

母女來不及說話,被人請到了長青堂。

方老夫人已經在門口等着了,她的身後跟着收拾妥當的方拂夕。

她年紀比陳玉壺大多了,差不多跟林老太太一個年紀。

原本還只是心態尋常方老夫人,注意到了來人身上的明黃服飾。

離得老遠就拄着柺杖躬身,“見過信國夫人,貴客來到,有失遠迎。”

方老夫人低下了高貴的頭。

陳玉壺淺笑。

“親家多禮了,只是路過擔心孩子而已。”

“所以纔來看看,這幾天叨擾了。”

陳玉壺笑着看着方老夫人,一點沒有方老夫人想象中的禮貌和恭敬。

不像是來看閨女的,像是來討債的一樣。

穿着這身衣服來,本身就是一個下馬威。

落座之後,方拂夕給陳玉壺見禮。

“拂夕請信國夫人安。”

陳玉壺擡手,一個字都沒說。

身後的丫鬟很快的給了反應,立馬拿了一個荷包出來,這就是見面禮了。

從外面看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荷包。

但是按道理陳玉壺給方拂夕的荷包,不該是這麼樸素的,哪怕是包裝,也該是最上乘的那種。

算起來,方拂夕要叫陳玉壺外祖母的。

但是別說陳玉壺不願意了,方拂夕也不願意啊!

所以陳玉壺故意這麼做的,樸素的荷包裡面,是一條適合年輕女孩兒紅寶手鍊。

方拂夕很恭敬,讓陳玉壺滿意了一點。

方老太太開口:“夫人第一次正式的見拂夕。”

有丫鬟上茶,但是陳玉壺沒有碰。

陳玉壺笑了一下,“是,上次遠遠的見了一面,還是在安之成親的那天。”

提到這個方老太太的笑容僵硬了一瞬。

成親帶着自己閨女的,那也是很少見的,她知道這件事兒,是方千南做的不對。

但是家裡只有拂夕這麼一個孩子,能慣着的小事兒,大家自然也都慣着。

當時她也不是沒有阻攔過的,但是千南執意如此。

方老夫人在心裡嘆氣,知道親家大概是不滿的。

除了這個原因,也是因爲安之是個庶女,他們在心裡難免輕視了幾分。

第67章 夏辛燕第53章 糉子和桂花蜜第172章 多管閒事第211章 男主?難民!第153章 數落第252章 厚葬我第39章 擇路第12章 師傅領進門第109章 二十三第64章 攪和第173章 櫻桃酪第224章 丹陽被拒婚第44章 謝氏夫人第140章 八仙過海第28章 心死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137章 姜嬤第57章 紅花第96章 長腿癩疙寶第91章 懿旨第23章 要死了?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137章 姜嬤第242章 你終於來了第230章 花姨娘生病第148章 兒女都是債第10章 拜師第73章 行事狷狂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233章 還沒死第104章 要向前看第149章 你的命,不如我第244章 武忠第250章 信國夫人府第191章 上廖府第25章 內宅第172章 多管閒事第5章 祈福第204章 重孝第106章 備嫁第16章 請客第133章 司馬昭之心第124章 寶貝和庶女第178章 那怎麼辦吶?第62章 李家的續絃第222章 做夢吧第130章 長公子第14章 老太太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195章 驚喜第175章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第101章 行動力MAX第205章 廖溫溫第162章 見一舞無憾第27章 過年第238章 秦晉之好第4章 搬院子第81章 浮雲散去第25章 內宅第253章 番外藝術系學生第44章 謝氏夫人第211章 男主?難民!第237章 敖漢部速燭第4章 搬院子第117章 家宴過壽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253章 番外藝術系學生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229章 除非我死第13章 一夫一妻第77章 張羅第15章 秋日宴第224章 丹陽被拒婚第58章 寫信第122章 一門爛親事第75章 不敬鬼神第222章 做夢吧第109章 二十三第65章 邊關第76章 李氏家主第7章 點撥第97章 一對兇獸第21章 給忘了第185章 胡來第227章 壓驚第2章 家有一老偷第53章 糉子和桂花蜜第142章 於官聲不利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7章 女子戲班第51章 出府第37章 折煞第154章 不要諱疾忌醫第117章 家宴過壽第94章 怕死第118章 磨喝樂第121章 一門兩翰林第10章 拜師
第67章 夏辛燕第53章 糉子和桂花蜜第172章 多管閒事第211章 男主?難民!第153章 數落第252章 厚葬我第39章 擇路第12章 師傅領進門第109章 二十三第64章 攪和第173章 櫻桃酪第224章 丹陽被拒婚第44章 謝氏夫人第140章 八仙過海第28章 心死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137章 姜嬤第57章 紅花第96章 長腿癩疙寶第91章 懿旨第23章 要死了?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137章 姜嬤第242章 你終於來了第230章 花姨娘生病第148章 兒女都是債第10章 拜師第73章 行事狷狂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233章 還沒死第104章 要向前看第149章 你的命,不如我第244章 武忠第250章 信國夫人府第191章 上廖府第25章 內宅第172章 多管閒事第5章 祈福第204章 重孝第106章 備嫁第16章 請客第133章 司馬昭之心第124章 寶貝和庶女第178章 那怎麼辦吶?第62章 李家的續絃第222章 做夢吧第130章 長公子第14章 老太太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195章 驚喜第175章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第101章 行動力MAX第205章 廖溫溫第162章 見一舞無憾第27章 過年第238章 秦晉之好第4章 搬院子第81章 浮雲散去第25章 內宅第253章 番外藝術系學生第44章 謝氏夫人第211章 男主?難民!第237章 敖漢部速燭第4章 搬院子第117章 家宴過壽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253章 番外藝術系學生第138章 信國夫人第229章 除非我死第13章 一夫一妻第77章 張羅第15章 秋日宴第224章 丹陽被拒婚第58章 寫信第122章 一門爛親事第75章 不敬鬼神第222章 做夢吧第109章 二十三第65章 邊關第76章 李氏家主第7章 點撥第97章 一對兇獸第21章 給忘了第185章 胡來第227章 壓驚第2章 家有一老偷第53章 糉子和桂花蜜第142章 於官聲不利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7章 女子戲班第51章 出府第37章 折煞第154章 不要諱疾忌醫第117章 家宴過壽第94章 怕死第118章 磨喝樂第121章 一門兩翰林第10章 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