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相看

陳家的馬車和安家的馬車在護國山寺下匯合。

今天的陳玉壺依舊帶了所有的孩子出來,清皎也只是簡單的做了尋常的打扮。

到底是出門還要見客,還是稍微多打扮了那麼一點點的。

陳玉壺沒讓她收拾的像是花孔雀一樣,穩重端方就好。

在山下下了馬車,再次接觸到大自然的陳玉壺深吸了一口氣,擡頭看向了安家的馬車。

馬車整體車身呈現淺色,用料看起來很不一般。

不過陳玉壺沒有着急下定義,實際上她現在腦子都還是混沌的,林清皎還那麼小,她居然在給她介紹對象。

她最近幾天都過的亂七八糟的。

對安家也並不是很熱絡,好在他們是女方,態度高傲一點也正常。

而且林驥身居高位,陳家蒸蒸日上,安家沒有爵位,老尚書年紀大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致仕。

一個二房的長子,是他們家高攀了。

陳玉壺笑着和安家的二夫人打了個招呼,點了點頭。

就上去了,到底她和安家不熟,今天主要是雙方見見人,就這一個目的。

陳玉壺沒有叫竹攆,打算自己爬上去,說是山,但是這座專門給貴人爬的山也並不高。

安夫人見狀乾脆跟在了他們的身後。

她身旁的小子陳玉壺看見了,眼神清正,規矩到位。

但是世家大族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不管裡面如何,外表都是光鮮亮麗的,所以陳玉壺並不相信。

她觀察安擇的同時安夫人也在看陳玉壺身邊的林清皎。

陳玉壺身邊的女孩兒多,但是很容易看出來哪個是清皎,她最年長,個頭最高。

而且自帶一股傲氣。

那得是有底氣的孩子,纔會有的驕傲。

林清皎身着的錦緞少有,看起來就名貴,但是姐妹三個穿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其實顯不出來貴重。

頭飾不多,但是個個精巧別緻,不提用料,光是精巧就能看出來價值不菲。

女孩站在原地,身姿穩健並不搖晃。

有些氣虛虧虛不經常的運動的貴女,光是站着都要搖晃幾下的。

皮膚瓷白,高昂着頭,髮飾在陽光下亮晶晶的。

嘴角保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微笑弧度,看起來平易近人,又不好接近。

這就是好規矩了。

而且陳玉壺身後三個女孩兒,各有各的特色,明明穿的差不多,卻能看出來各自性格的不一樣。

娉娉婷婷,各個都顧盼生姿,實在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論說樣貌,清皎不是家裡最好的一個,她長得像她的名字,月亮一樣清高。

皮膚雖白,但是在安之柔弱書卷氣,和隅之的好相貌的襯托下,不出彩。

但是那股子傲氣卻是她獨有的。

陳玉壺知道,清皎會討各家主母的喜歡,她看起來適合做宗婦,能撐得起家。

走起臺階來,除了陳玉壺,幾個女孩兒都不氣喘。

清皎扶着陳玉壺,居高臨下和下面依然很有風度,髮絲也沒亂的安家公子,對上了視線。

林清皎目光清凌凌的,不躲也不閃,更沒有什麼害羞的意思。

隨即轉身,跟着陳玉壺走了。

到了大殿,難免跟安家夫人寒暄,二夫人商戶出身,做生意很有一套,只是難免被一些自詡高門大戶的夫人鄙夷。

哪怕那些夫人其實很窮。

但是陳玉壺不會,鄙夷什麼,也不會鄙夷有能力的人,更不會鄙夷錢。

所以陳玉壺和對方相談甚歡,陳玉壺自己也有不少的嫁妝,但是她沒怎麼上心過,夠花,非常夠花。

而且她對經商一途並不感興趣,只是和安夫人交談下來,也生出了幾分意趣。

至於孩子們當然已經被陳玉壺打發出去了。

年輕人逛一逛林子,看一看美景。

安夫人和陳玉壺說到最近京城新進的一批精油,講起來頭頭是道。

陳玉壺聽的很認真,她喜歡香香的東西,而且古代有錢的話,雖然不如現代便利,但是獲得的東西都很有質感。

安夫人豪氣道:“回去我送幾瓶給你。”

“好!”

陳玉壺笑着點頭答應。

陳玉壺的日子過的無聊,安夫人和她一樣是個八卦的,兩個人聊起天來特別投緣。

從太后休養不日即將回京,到長公主養了面首…….戚將軍家馬上要辦婚宴......

陳玉壺聽得精神頭十足。

安夫人也沒想到這高門大戶裡出來的,居然會對經商感興趣,沒有一點看不起她。

對陳玉壺也多了很多的親近。

和兩個母親這邊聊起天來的熱火朝天不同,另一邊則顯得冷清多了。

本來陳玉壺的意思是讓清皎帶上隅之,也算是個幌子。

結果被清皎拒絕了。

她說:“妹妹也大了,不好當成幌子跟着我,再說了男女相看,我又不是幹什麼虧心事,不需要幌子。”

於是有了現在的一幕。

丫鬟婆子都被趕去了不遠處看着這邊,卻不被允許過來。

安公子不敢擡頭看清皎,臉色有點紅,但是還是強裝鎮定。

在旁邊的石頭上,放了一張帕子,“林姑娘,要不要坐着休息一下?”

剛剛上山已經休息過的清皎,“我不用,多謝安小哥,而且石頭上太涼了。”

清皎的話很冷靜,甚至還透着幾分冷淡。

九天神女一樣不好接近。

但是安擇卻並沒有生氣,把帕子收了起來,“是我考慮不周了。”

林清皎站在原地,看着遠處的桃林,問:“安公子可習武?”

“君子六藝,自然學過。”

林清皎點了點頭,受家風影響,她並不喜歡那些柔弱的,殺雞都困難的男子。

哪怕是文人,也該拿得起刀劍。

兩人在站在山路上喝風,一時無言。

“你....…”

“聽說.....”

林清皎握着帕子,看着安擇,第一次看清了對方的容貌,是真的長得挺好,眼睛圓圓的,笑起來彎彎的。

帶着點女子的豔麗之色,大概是像了他母親的眼睛。

也是自己母親會喜歡的長相。

“安公子先說吧!”

“好,聽說護國寺下深潭中有一巨龜,你想不想去看看?”

這話多了點隨和的意思,少了規矩和試探,聽起來順耳多了。

林清皎“嗯”了一聲,安擇便露出一抹笑來。

下臺階的時候,安擇直接下去了,向林清皎伸出手。

林清皎把手搭在了安擇的手上。

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59章 腦袋空空第108章 許斐心第227章 壓驚第236章 溫溫不顰第111章 好女不遠嫁第238章 秦晉之好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155章 傳宗接代第3章 別連累我第230章 花姨娘生病第70章 訓子第246章 睿王第192章 腳滑,狡猾?第202章 作妖來信第52章 淚失禁第137章 姜嬤第14章 老太太第209章 不死第147章 感激一懷疑第199章 不可追第92章 給祖母回話第29章 貪心不足第13章 一夫一妻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200章 明樓忘憂第252章 厚葬我第11章 三子三女第71章 捱打第52章 淚失禁第3章 別連累我第180章 掌嘴五十第37章 折煞第32章 接人請安第65章 邊關第17章 女子戲班第200章 明樓忘憂第168章 生產第128章 糊塗第152章 紛爭第28章 心死第192章 腳滑,狡猾?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140章 八仙過海第31章 驚懼第241章 女家主第105章 兄弟第176章 也不是打我兒子第93章 令牌和刀劍第74章 柔嘉第41章 送別第84章 新茶第1章 穿成主母第146章 打孩子第89章 古今一輪月第121章 一門兩翰林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90章 嘴饞的報應第151章 高考和旅遊第197章 來信病危第254章 舞蹈班老闆賀開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41章 送別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70章 豐成縣主第31章 驚懼第47章 宗子第32章 接人請安第157章 超級變裝第240章 塞翁之馬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38章 雲泥第190章 計劃x通第209章 不死第216章 你說啊!第80章 明褒暗貶第144章 大喪之鐘第214章 涌動第156章 不爲人知的秘密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181章 一箭很多雕第24章 做妾第203章 翻身做主第236章 溫溫不顰第256章 朝陽番外第64章 攪和第12章 師傅領進門第128章 糊塗第7章 點撥第163章 毒蛇需殺第160章 要錢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81章 浮雲散去第204章 重孝第241章 女家主第178章 那怎麼辦吶?第8章 燈下美人垂淚第205章 廖溫溫第23章 要死了?第135章 既有詔
第177章 逆大勢而行第59章 腦袋空空第108章 許斐心第227章 壓驚第236章 溫溫不顰第111章 好女不遠嫁第238章 秦晉之好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155章 傳宗接代第3章 別連累我第230章 花姨娘生病第70章 訓子第246章 睿王第192章 腳滑,狡猾?第202章 作妖來信第52章 淚失禁第137章 姜嬤第14章 老太太第209章 不死第147章 感激一懷疑第199章 不可追第92章 給祖母回話第29章 貪心不足第13章 一夫一妻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200章 明樓忘憂第252章 厚葬我第11章 三子三女第71章 捱打第52章 淚失禁第3章 別連累我第180章 掌嘴五十第37章 折煞第32章 接人請安第65章 邊關第17章 女子戲班第200章 明樓忘憂第168章 生產第128章 糊塗第152章 紛爭第28章 心死第192章 腳滑,狡猾?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140章 八仙過海第31章 驚懼第241章 女家主第105章 兄弟第176章 也不是打我兒子第93章 令牌和刀劍第74章 柔嘉第41章 送別第84章 新茶第1章 穿成主母第146章 打孩子第89章 古今一輪月第121章 一門兩翰林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90章 嘴饞的報應第151章 高考和旅遊第197章 來信病危第254章 舞蹈班老闆賀開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41章 送別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第170章 豐成縣主第31章 驚懼第47章 宗子第32章 接人請安第157章 超級變裝第240章 塞翁之馬第201章 一夫當關第38章 雲泥第190章 計劃x通第209章 不死第216章 你說啊!第80章 明褒暗貶第144章 大喪之鐘第214章 涌動第156章 不爲人知的秘密第167章 真心假心第181章 一箭很多雕第24章 做妾第203章 翻身做主第236章 溫溫不顰第256章 朝陽番外第64章 攪和第12章 師傅領進門第128章 糊塗第7章 點撥第163章 毒蛇需殺第160章 要錢第134章 十分之三第81章 浮雲散去第204章 重孝第241章 女家主第178章 那怎麼辦吶?第8章 燈下美人垂淚第205章 廖溫溫第23章 要死了?第135章 既有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