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無路

玫貴人再忍不住,跪在了地上抱住皇帝的腿道:“皇上,皇上,臣妾懷胎八月,突然早產,卻產下那樣的孩兒,以致被皇上厭棄。臣妾一直不敢怨天尤人,只以爲是自己福薄命舛。如今細細想來,原來便是有人這樣暗中佈置,謀害臣妾和皇上的孩子。皇上,皇上,咱們的孩子死得好可憐。他一生下來連一句‘額娘’都沒叫過,連眼睛都沒睜開好好看一看,就這樣平白無故斷送了。皇上啊,哪怕是臣妾在雨花閣再念成千上萬遍《往生咒》,孩兒他死得這樣冤屈,也不肯往極樂世界去啊!”

玫貴人哭得傷心欲絕,在場之人無不惻然。怡貴人也背轉了身,咬着絹子哭泣不止。

趙太醫道:“玫貴人且勿傷心。依微臣和許太醫看來,這個要害娘娘的人,一開始用藥極謹慎,幾乎是慢慢入藥,所以娘娘纔會拖到八月早產生下那樣一個孩子。而對怡貴人,那人似乎放心大膽,用藥也更猛,所以會害得怡貴人懷胎四月胎死腹中。”

怡貴人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皇后娘娘既已查到這麼多,那麼煩請告訴臣妾一聲,到底是誰在謀害臣妾的孩子?”

皇后看着神色陰鬱不定的皇帝,氣定神閒道:“不只你們,本宮也很想知道,後宮有如此陰毒之人留着,喪心病狂,謀害龍胎,到底是想要做什麼?所以在請你們所有人到場的時候,本宮已讓素心帶了人遍查你們所有人的寢宮,想來很快就有消息了。”

皇后話音未落,素心已帶了人匆匆進來,福了一福道:“皇后娘娘交代的奴婢都已經做了,果然在其中一位小主的妝臺屜子底下找到了一包硃砂,還請皇后娘娘過目。”

皇后將那包硃砂遞到皇帝面前:“皇上聞聞,這包硃砂沾上了什麼氣味?”

皇帝取過輕輕一嗅,目中的瞳孔驟然縮緊,那種厲色,匯成一根尖銳的長針,幾能錐人。他失聲道:“是沉水香的氣味!嫺妃,宮裡只有你一個用沉水香的!”

如懿心頭大驚,眼見皇帝只逼視着自己,情不自禁跪下道:“皇上明鑑,臣妾真的不知情,更不知妝臺屜子中何時會有這包硃砂!”

皇后閉目長嘆一聲:“素心,你實說吧。”

素心道:“皇上所言不錯,奴婢便是在延禧宮嫺妃娘娘的妝臺屜子下找到的這包硃砂。當時嫺妃娘娘的侍婢阿箬還左右阻撓,不許奴婢翻查。如此看來,阿箬也是知情的,所以奴婢也帶了她來。”

皇后冷冷道:“先不必傳阿箬。嫺妃,你且看看現在進來的這個人,可是你認識的?”

如懿回首望去,卻見素心後面還跟着兩個小太監。顯然他們是剛從慎刑司出來,臉上還帶了些許輕傷,看着倒不甚嚴重。

如懿搖頭道:“臣妾不認識。”

皇后的笑意冷凝在嘴角:“你不認識他們,他們卻個個認識你了。這個御膳房的小祿子,是你宮裡小福子的哥哥,專管着給有孕嬪妃們養活魚活蝦的。”

如懿沉着道:“臣妾是知道小福子有個哥哥,但臣妾今日也是第一次見他,從前從不相識。”

皇后取過那包魚食丟在了小祿子跟前道:“說,是誰指使你給那些魚蝦喂硃砂的?”

小祿子偷眼瞟着如懿,嘴上卻硬:“奴才不知,奴才實在不知啊!”

“不知?”皇后森冷道,“在慎刑司才一用刑你就招了,此刻還想翻供。本宮也不和你計較,立刻送回慎刑司就是。”

小祿子一聽“慎刑司”三字,嚇得渾身發抖,連連磕頭求饒道:“皇后娘娘饒命,皇后娘娘饒命。是嫺妃娘娘吩咐奴才這樣做,奴才實在不敢不聽啊,她對奴才說,只要奴才敢不乖乖聽話,就要尋個由頭殺了奴才的弟弟小福子。奴才只有小福子一個弟弟,從小相依爲命,實在不敢不聽嫺妃娘娘的話啊!”

如懿逼視着他道:“小祿子,你好好想想清楚,本宮從未見過你,又怎會拿你弟弟的性命威脅你呢?”

小祿子苦着臉道:“嫺妃娘娘,那日在御膳房門外的甬道里,這話分明是您自己說的。您說您還沒有身孕,怎麼出身低賤的玫貴人和怡貴人都有了,簡直讓烏拉那拉氏的祖先笑話您!您說一定要出這口氣,還說奴才不做,您殺了小福子後一樣可以找別人做。奴才萬般無奈才答應了的。”

另一個小太監小安子也哭着道:“嫺妃娘娘,您當日到內務府找到奴才,要奴才做一些摻了硃砂的蠟燭送到您宮裡。奴才送去之後您打賞了奴才三十兩銀子。奴才只當您是做了自己玩兒的,實在不知道您是去害人呀!”

如懿氣得渾身發怔,心口一陣陣發寒,彷彿是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淵裡,只覺得四周越來越寒,卻不知自己究竟要掉到哪裡纔算完。

慧貴妃輕笑一聲道:“這就難怪了!本宮怎麼說呢,從怡貴人驚蟄那日遇蛇開始就覺得奇怪,怎麼巧不巧怡貴人遇了蛇就被嫺妃你撞見救了呢。怡貴人這就感激涕零去了你的延禧宮同住。這不正好下手,一切方便麼?”

如懿惱怒地直視着她道:“慧貴妃慎言。如果說一切是我蓄意所爲,那麼就該離怡貴人越遠越好,纔不容易被人發現,怎麼還會這麼蠢接她來延禧宮同住,好叫人疑心?”

“疑心?”慧貴妃嗤笑,耳邊一雙明鐺垂玉環玲玲作響,“若是和玫貴人一般看起來像個意外,誰會疑心?都只當怡貴人自己命薄留不住孩子罷了。所謂富貴險中求,若是不兵行險招把怡貴人留在身邊,哪能又是蠟燭又是炭火又是飲食那麼周全。玫貴人不就是你隔得遠不方便,所以中毒緩慢,到了八個月纔沒了孩子。想來你自己腹中空空,看着人家的肚子一個接一個大起來,是越來越不能容忍了吧!”

如懿幾乎氣結,極力壓抑着心口的怒氣,冷冷道:“慧貴妃也腹中空空,一定要這樣說出

自己的心思麼?”

慧貴妃平生最恨人說自己膝下無所出,不覺變了臉色,恨聲道:“你……”

膠凝的氣氛幾乎叫人窒息,皇帝微微地眯着眼睛,有一種細碎的冷光似針尖一樣在他的眸底凌厲刺出,他隱忍片刻,緩和了氣息道:“好了,你們都不要爭執。皇后,只有小祿子一個人的證詞,怕是不能作數吧。”

皇后輕輕頷首,恭敬道:“皇上所言甚是。臣妾也覺得一面之詞不可輕信,所以讓素心帶了阿箬過來。皇上可還記得,素心說阿箬方纔攔着搜查麼?那這丫頭一定是知情的,依臣妾看,還是要好好查問纔是。”她轉頭看着素心:“阿箬帶來了麼?”

素心道:“已在殿外候着了。”

如懿看着阿箬神色謙卑地走進來,並無任何緊張不安之態,心中不覺鬆了一口氣。阿箬到底是跟着自己多年的阿箬,沒有做過的事,自然不必心慌意亂。她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或許她的阻攔,也是因爲生性裡的一分驕傲吧,怎可容許別人輕易侮辱了自己?然而心底的深處,如懿還是有一份深深的不安,到底延禧宮中是誰出了差錯,將這一包硃砂放進了自己的妝臺屜子裡。

旁人不清楚,她自己卻是知道的,沉水香的氣味頗爲清淡,要使這一包硃砂都染上氣味,必然是在自己的殿內放了許久了。那麼又是誰,能做得這樣神不知鬼不覺?

她的心緒繁雜如亂麻。還來不及細細分辨清楚,阿箬已經走到殿中,沉穩跪下了道:“皇上萬福,皇后萬福,各位小主萬福。”

皇后道:“今日也不說這些虛禮。本宮只問你,素心要去搜查延禧宮的時候,你爲什麼要攔着,還不許搜寢殿。”

阿箬臉上閃過一絲淡淡的哀傷,只是道:“奴婢伺候小主,就要一切爲小主打點妥當。”

“打點什麼?”

阿箬臉上的悲傷之色愈濃,忽然轉首向如懿磕了三個頭道:“小主,奴婢伺候您已經八年,這八年來不可謂不盡心盡力。可是小主入宮之後,性情日漸乖戾,每每逼迫奴婢去做一些奴婢自己不願做的事。奴婢知道,您是奴婢的主子,奴婢只能爲您去做。可奴婢做這些事的時候心裡並不好受,今日既然事情抖了出來,奴婢也無法了,只能知道什麼便說什麼。”

如懿越聽越覺得不祥:“阿箬,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阿箬轉頭再不看她,只向皇帝和皇后道:“奴婢知道皇上和皇后要問什麼,奴婢一併說了就是。自從玫貴人有孕之後,小主時常傷感,喜怒更是無常,常常抱憾雖然撫養了大阿哥卻沒有自己的孩子。玫貴人有孕後得寵,小主更是恨得眼睛出血。有一日終於叫了奴婢去寶華殿蒐羅了一些硃砂回來。”

慧貴妃道:“嫺妃突然讓你要硃砂,你也不疑心麼?”

阿箬搖頭道:“奴婢何承想到這個。當時小主也只是說用硃砂抄寫經文祈福,可以早些有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小主帶奴婢去看望玫貴人的時候,悄悄在玫貴人的炭盆裡撒了些硃砂,因爲硃砂的顏色與紅籮炭相似,顆粒又小,幾乎無人察覺。只是每次去,她必定趁人不備這樣做。幾次之後奴婢就覺得奇怪,幾日後小主突然想去御膳房,便帶了奴婢在御膳房外的甬道那兒放風,奴婢隱隱約約聽見小主吩咐了御膳房的小祿子什麼喂硃砂,摻在魚食裡什麼,還提到了小福子,小祿子當下便哭着答應了。奴婢嚇了一跳,問小主要拿硃砂做什麼,小主不許奴婢多問,還讓奴婢繼續去寶華殿蒐羅。”

窗外明明是三月末的好天氣,陽光明亮如澄金,照在殿內的翡翠畫屏上,流光飛轉成金色的華彩流溢。中庭一株高大的辛夷樹,深紫色的花蕾如暗沉的火焰燃燒一般,恣肆地怒放着。如懿心裡一陣復一陣地驚涼,彷彿成百上千只貓爪使勁抓撓着一般。她的面色一定蒼白得很難看,她怎麼也不相信阿箬會這樣鎮定自若地說出這些話來。

阿箬繼續道:“自從玫貴人產下死胎之後,小主嘴上雖不說,但奴婢伺候小主多年,看得出來她很高興的。後來怡貴人又有了身孕,小主和怡貴人並不算太熟,不能像常去看玫貴人一樣去景陽宮。可是她總不高興,說連怡貴人那樣侍女出身的都有了孩子,她卻偏偏沒有。那一天去看怡貴人遇蛇後,小主正好順水推舟救了怡貴人,本來是想借機可以多去景陽宮,誰知皇上正好讓怡貴人住到延禧宮,便遂了小主的心了。怡貴人有孕,皇上每天來看小主的時候都會去看怡貴人,小主氣惱不過,下手也特別狠。怡貴人的紅籮炭備在廊下,隨取隨用,都是事先混了硃砂的。連吩咐給小祿子的硃砂,也比往常多了許多。”

惢心氣得渾身發抖,怒喝道:“阿箬,小主待你不薄,你受了誰的好處,居然說出這樣沒良心陷害小主的話來?”

阿箬冷冷看她一眼:“正是因爲我還有良心,所以受不住內心的譴責說了出來。哪怕小主待我不薄,我也不能昧了良心。”

惢心氣道:“好!好!哪怕你說的不是昧心話,我和你一同伺候小主,怎麼你說的這些話我都不知道。細論起來,平日裡還是我伺候小主更多些呢。”

阿箬輕蔑道:“你是伺候小主多些不錯。但我是小主的陪嫁,有什麼事小主自然是先告訴了我,你又能知道什麼?而且這樣狠毒的事,難道還要人人皆知麼?”她目視如懿,毫不畏懼:“小主,這樣的事你自己做過自己不知道?難不成奴婢和小祿子都要冤枉你麼?”

如懿雙目緊閉,忍住眼底洶涌的淚水,睜眸道:“很好,很好,本宮不知道你與誰合謀布了這個局來害本宮,當真是天衣無縫,對答如流。”

阿箬躬身道:“小主若要怪奴婢,奴婢也是無法,自知道此事後,奴婢心裡日夜不安,眼見得怡貴人胎死腹中,奴婢夜夜噩夢。當時遵於主僕之情,

奴婢不敢說與人知。如今事發,乃是天意,奴婢也只得說了。小主任打任罰,悉聽尊便。”

阿箬言畢,忽然看了小祿子一眼。小祿子衝上來道:“嫺妃娘娘,奴才知道供了出來對不住您,可是奴才也不想這樣平白害了兩位皇嗣。奴才我……我……”他支吾兩聲,突然掙起身子,一頭撞在了正殿中一隻巨大的紫銅八足蟠龍大薰爐上,登時血濺三尺,一命嗚呼。嬪妃們嚇得尖叫起來。

玫貴人二話不說,衝上來照着如懿的面門便是狠狠兩個耳光。她還要再打,卻被跟上來的宮女死死拉住了。她口中猶自罵道:“你好狠毒的心,還敢說人冤了你,小祿子能拿他一條命來冤枉你麼?你居然狠心到連我腹中的孩子都不肯放過,要他死得這樣慘!”

如懿暈頭轉向,腦中嗡嗡地暈眩着,臉上一陣陣熱辣辣的,嘴角有一股熱熱的液體流了出來,她伸手一抹,才發覺手上猩紅一道,原來是玫貴人下手太重,打出了血。可是她居然不覺得痛,只是看着那大薰爐上慢慢滴下的血液,一滴又一滴滑落。撞得頭殼破碎的小祿子被人拖了出去。這樣溫暖的天氣裡,她居然生出了徹骨的寒意。

死無對證,居然是死無對證!

阿箬臉色慘白,對着如懿道:“小主若是對奴婢今日的話有所不滿,奴婢也自知不活,一定跟小祿子一樣一頭撞死在這裡,也算報了小主多年的恩義。”她說完,一頭便要撞向那薰爐去。

慧貴妃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道:“已經死了一個,再死一個,豈不是都死無對證了。”她款步向前,向帝后福了一福道:“今日的事後宮諸姐妹都已經聽明白了,嫺妃謀害皇嗣,人贓並獲,已經無從抵賴。臣妾請求皇上皇后還玫貴人和怡貴人一個公道,更還含冤棄世的兩位皇嗣一個公道。”

海蘭忙跪下,情急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妾與嫺妃娘娘起居一處,深知娘娘並無害人之心,此中緣故,還請皇上皇后明察。”

純嬪亦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妾與嫺妃相處多年,她的確不會是這樣的人,還請皇上皇后明察。”

皇后嘆口氣道:“後宮出了這樣的事,原是臣妾不察之過。人證物證俱在,嫺妃是無從抵賴,但嫺妃畢竟伺候皇上多年,皇上要如何查辦,臣妾聽命便是。”

皇帝的眼睛只盯着薰爐上淌下的鮮血,他的聲音清冷如寒冰:“阿箬,你是要拿你這條命去填嫺妃的罪過了,是麼?”

阿箬含淚道:“奴婢自知身受皇恩,阿瑪才能在外爲朝廷效力,可是忠孝難兩全,奴婢只有以死謝罪。”

空氣中有膠凝般的滯緩與壓抑,庭院中的花香輕而薄地纏上身來,聞得久了,幾乎如同捆綁般的窒息。遠處不知是不是有蜜蜂在嗡嗡地撲着翅膀,好像那銳利的蜂針也一點一點逼進身體,一陣一陣地發痛。如懿跪在烏金地磚上,膝蓋疼得幾乎直不起來,她欲分辯,唯覺得自己陷在了一張精心織就的天羅地網之中,口乾舌燥無力掙扎,只由得冷汗涔涔而下,濡溼了面龐。

良久,她仰起面,癡癡望着皇帝:“皇上,人證物證皆在,臣妾百辭莫辯。但是皇上,臣妾至死也只有一句話,臣妾不曾做過。”

皇帝並不看她,只是道:“你也知道人證物證,鐵證如山。朕再不願意相信,亦只能相信。”他的臉上有深翳的慘痛與悲傷:“那兩個龍胎的死狀,朕都是親眼見過的,一輩子也忘不了。如懿,就算你沒有孩子,可是朕一直寵愛你,你還有什麼不足,要連尚在母腹中的孩子也不放過。”他仰起臉,將眼中的淚水以憤怒灼幹,化作冷厲的口吻:“傳朕的口諭,嫺妃烏拉那拉氏心狠手辣,着降爲貴人,幽禁延禧宮,再不許她出入。”

如懿絕望地癱倒在地上,眼裡蓄滿了淚水:“皇上一直對臣妾說要臣妾放心,如今臣妾百口莫辯,只要求皇上能明察秋毫,還臣妾一個清白。”

皇帝並不看她,只道:“怡貴人黃氏即日遷回景陽宮,玫貴人白氏遷回永和宮,一切如舊。至於阿箬……”皇帝臉上生了幾分溫柔之色:“朕屬意你已久,只是一直不得機會對嫺貴人說。此次的事你也有身不由己之處,切莫再尋了短見,以後便留在朕身邊伺候吧。”

阿箬大喜過望,只是有些畏懼地看了看皇后與慧貴妃。

皇后嘆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而且此次的事,嫺貴人是罪魁禍首,阿箬只是礙於情義一時不得明說罷了。皇上要留她在身邊將功抵過,臣妾也覺得是應該的。”

如懿怔怔地望着阿箬含羞帶怯的面龐,只覺得天靈蓋被人狠狠剖開,貫入徹骨寒冰,冷得她完全無法接受,卻只能任由冰冷的冰珠帶着棱角鋒利地劃過她的身體,痛得徹骨,卻依然清醒。

阿箬的笑意還未退去,嘉貴人嘴角高傲地揚起,盈然起身道:“皇上,嫺貴人謀害龍胎之事做沒做過只有她自己有數。只是臣妾……”她按住自己小腹,喜悅道:“臣妾已經有了一個月身孕,實難再與嫺妃這樣的人共處。皇上幽禁了她,臣妾纔敢安心在宮中養胎。”

皇帝所有的悲傷與惱怒在一瞬間被她的笑意化去,他上前一步,緊緊握住了嘉貴人的手道:“你所言可真?”

“臣妾不敢妄言。只是宮裡出了這樣的事,臣妾不敢說出來而已。”嘉貴人滿面得意地笑,牽住皇帝的手,依依道,“皇上,臣妾好怕受人所害,還請皇上允准,許臣妾住在皇上養心殿後的臻祥館,以借皇上正氣驅趕陰邪,護佑龍胎。”

皇帝歡和的笑容裡,自然是無不允准。嘉貴人的孩子,恰到好處地驅散了前兩個離去的陰霾。只是這樣的歡欣喜悅裡,沒有人會在意如懿的絕望與無助。

她望着窗外豔陽高照,這是三春勝日,她卻清晰而分明地覺得,她的春天,已經離得太遠了。

(本章完)

第十六章 嬿婉第三章 流言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四章 春情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五章 端慧第二十七章 恩寵(上)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五章 三雕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十九章 暗涌第十章 冷苑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一章 延禍第七章 伏變第十二章 空谷(上)第十四章 舊愛第十章 冷苑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十五章 端慧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八章 蛇禍第十八章 蛇禍第十章 冷苑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九章 暗涌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六章 驚蟄第七章 伏變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五章 三雕第六章 驚蟄第十四章 舊愛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六章 嬿婉第十六章 嬿婉第十九章 暗涌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二章 空谷(上)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十章 冷苑第二十章 心志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四章 春情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四章 舊愛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七章 相慰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四章 舊愛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二十章 心志第二章 喜憂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十八章 蛇禍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十六章 嬿婉第四章 春情第十四章 舊愛第七章 伏變
第十六章 嬿婉第三章 流言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四章 春情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五章 端慧第二十七章 恩寵(上)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五章 三雕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十九章 暗涌第十章 冷苑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一章 延禍第七章 伏變第十二章 空谷(上)第十四章 舊愛第十章 冷苑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十五章 端慧第十六章 嬿婉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八章 蛇禍第十八章 蛇禍第十章 冷苑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三章 火焚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九章 暗涌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六章 驚蟄第七章 伏變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一章 玉鐲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五章 三雕第六章 驚蟄第十四章 舊愛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六章 嬿婉第十六章 嬿婉第十九章 暗涌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二章 空谷(上)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十章 冷苑第二十章 心志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四章 春情第十七章 相慰第十四章 舊愛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七章 相慰第二十八章 恩寵(下)第十四章 舊愛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九章 事破第二十章 心志第二章 喜憂第十一章 幽居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十八章 蛇禍第二十六章 嫺妃第十三章 空谷(下)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二十二章 重陽第十六章 嬿婉第四章 春情第十四章 舊愛第七章 伏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