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

“周軍勢大,佔領了東城、南城和西城,若死戰必定是全軍覆滅,這一仗我們已經輸了。”耶律青思來想去,最後還是實話實說。

蕭思溫聞言,狠狠地瞪了耶律青一眼,幸好帳中無人,若有其他人在場,這一句話就是動搖之語,蕭思溫在耶律青面前停住:“這句話不能再說第二遍,更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說,否則家法侍候。”

幽州被圍以後,蕭思溫就從一個酒鬼、邋遢漢變成了衣甲鮮明、不怒而威的將軍,雖然蕭思溫用極爲不友善的眼神盯着自己,話語間也是咄咄逼人,耶律青反而覺得心中很踏實,她沒有退縮,鎮靜地迎着蕭思溫的目光。

蕭思溫對自己的妻子——燕國公主耶律呂不古向來是敬而遠之,兩人成婚多年,除了偶爾的牀第之歡,基本沒有什麼交流,他知道妻子心高氣傲,看不起窩囊、不修邊幅、不務正業的自己,不過這正是自己處心所慮想要達到的效果,上京的權貴之間的鬥爭殘酷萬分,蕭思溫實在不想參合進去。

此時幽州形勢危如累卵,隨時都可能喪命,蕭思溫也就不想再裝傻充愣,他伸手托住了耶律青的下巴,稍一用力,使耶律青臉頰微微仰起來,“你把名字改過來,我不喜歡耶律青,耶律呂不古纔是真正的契丹名字,聽到沒有。”

此時,城已破,或許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蕭思溫什麼顧忌也不用管了。

這個動作極有挑釁性,耶律青一時也有些發愣。

耶律青和絕大多數普通女子一樣,從小就夢想着自己的夫君是一位英雄人物,在少女時代,耶律青曾經暗暗喜歡過一位高大威猛的御前親衛。這位御前親衛戰死沙場以後,耶律青難過了好久,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夫君就應該和那位御前親衛一樣,是一位慷慨激頂天立地的英雄漢子。

當耶律青得知自己的夫君蕭思溫曾經是御前親軍的將領之時,也曾經很爲之神往,可是成婚以後卻大失所望,蕭思溫長得頗有些威武這相,可是不修邊幅,每天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實在是一個紈絝子弟,耶律青漸漸失望,最終徹底絕望。

此時,蕭思溫粗暴且霸道,耶律青卻絲毫沒有反感,點頭道:“我這就把名字改過來,就用契丹名字——耶律呂不古。”

蕭思溫挺起胸膛,慷慨地道:“娘子,契丹只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就算戰死也要死得精彩,只可惜,上天給我們的時間太少了,否則,一切都可以重來。”

耶律呂不古聽到最後一句,眼中漸漸泌出了淚水,她握着蕭思溫的手。道:“有郎君在身邊,就算刀山火海我也不怕。”結婚數年,她和蕭思溫感情平淡如水,從來沒有說過這種帶着表露真情的情話,這一句話說罷,耶律呂不古臉上泛起了一朵紅暈。

決戰到底,成爲契丹軍對於大周軍勸降的正式回答。

廣濟寺前,一位無頭屍體放在了寺廟的院中。此人正是前往契丹軍營勸降的信使,他被契丹人斬首之後,首級被掛在一根高高的木杆之上,無頭屍體則被扔出契丹軍防線。

滿身是殺氣的周軍衆將,在廣濟寺看到信使被殺,皆是義憤填膺,不過,衆將們卻沒有一位主動請戰,他們十分清楚,幽州之戰可說取得了全勝。可是剩餘的契丹軍佔據了北城,困獸猶鬥之下,第一支突入北城的人馬必然要遭受重大損失,就如最先攻入城池的鐵騎軍一樣。

在勝利即將到來之時,誰也不會衝動地主動去啃這塊硬骨頭。

侯大勇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一位大將主動請戰,心中暗罵:“真是一羣老狐狸。”嘴上道:“袁彥將軍聽令。”

袁彥暗自叫苦,卻不得不走上前來。

“契丹人佔據了北門,隨時可以棄城而出,袁將軍立刻率領所部人馬,和北門的光紫駝、王騰驤全兵一處,不能讓一名契丹人逃走。”

袁彥聽到自己所部不必強攻北門,心中大喜,領命後快步走出了廣濟寺。

“劉重進將軍,城牆上所有人馬都由你來指揮,務必在今晚拿下北城牆。北城牆上大部隊難以展開,弩兵卻極有優勢,劉將軍可在城內各軍中調集弩手,城外土臺上設置的牀弩也可以搬上城牆。”

在城牆上有鐵騎軍、龍捷軍等諸部周軍,建制混亂,都在憑着悍勇各自爲戰,周軍在城牆上人馬雖多,進攻卻屢屢受挫,侯大勇就派龍捷右廂軍去統一指揮。

侯大勇提高聲音道:“其餘各將,在今晚派出小部隊輪番騷擾契丹軍,一定要讓契丹軍寢食難安。”

在座諸將皆是久歷沙場的老將,在大周禁軍中資歷極深,侯大勇初任北部行營都指揮使之時,雖然侯大勇官居宰相,又在西北有赫赫戰功,但是大周主力軍的將領並未徹底心服。

北伐之戰,前期實際上是由柴榮在親自指揮,柴榮生病以後,侯大勇才取得了北伐大軍的指揮權。

侯大勇取得指揮權以後,首先是率領着大軍渡過了拒馬河,並在河岸建立了堅固的陣地,使大軍既有了退路,又有充足的後勤保障。

其次是開展了古北口之戰。

大周禁軍馬不停蹄,飛奪了古北口軍寨,消滅了一萬四千名的契丹精騎,並把來援的契丹軍阻在了古北口軍寨以北,從東北而下的契丹軍也被頂在了幽州外圍。正是由於斷絕了契丹援軍,北伐大軍才能集中主力全力攻城。

第三是一天之內攻破了堅城。

對於攻打幽州城這樣的堅城,大周諸將在內心深處都深有畏懼,在顯德一年,大周軍圍攻太原數月,最後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在南征之戰中,一個壽州城,就阻了周軍一年之久,而在楚州,大周軍雖然最終憑藉着武力佔領了該城,卻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柴榮大怒之下,下達了屠城令。此次攻打幽州城,居然一天之內就攻入了城內,所付出的傷亡也讓人能夠接受,這大大出乎諸將的預料。

經過這三件事情,諸將對侯大勇肅然起敬,侯大勇之命,衆將再無腹誹之心。

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劉重進領命之後,帶着數百親衛從東門上了城牆。

契丹將軍蕭裡木坐在城牆上喘了一會兒氣,又聽到城牆上響起了喊殺聲,由於城牆上週軍進攻着實頻繁,蕭裡木也沒有過多在意,只是嘴裡罵了一句:“找死。”卻並沒有站起身來。

此時天已黑盡,周軍在城牆上點起了火把,把城牆照得明亮如白晝。一名契丹軍士飛快地跑了過來。還未到蕭裡木身邊,就驚恐地大聲道:“將軍,周軍把牀弩搬上了城牆,我們頂不住了。”蕭裡木抓起身邊的長弓,就朝着火光跑了過去,還未接近火光,就遇到了向後敗退的契丹軍士。

城牆是一條窄窄的通道。蕭裡木身邊的契丹軍士用大皮盾形成數排盾陣,盾陣後面是蕭裡木的上百名親衛,這些親衛皆是箭法精準的契丹獵手,和幽州主帥蕭思溫、將軍蕭裡木是同一族人,他們和蕭思溫的一千親衛軍。是幽州城內最精銳的部隊。

眼看着敗軍就要來到眼前,蕭裡木從身旁軍士手中取過一個火把,拋在地上,下令道:“退過火把者,殺。”

兩個大個子的契丹頭領躍出陣中,站在火把旁,他們是雙生兄弟,一樣的相貌,一樣的虎背熊腰,一樣的開山大斧。兩人同時大喊:“退過火把者,殺。”

聲如響雷,在亂軍中也清晰可聞。

這兩位大個子皆是蕭裡木的親衛頭領,在幽州契丹軍中極爲有名。被稱爲鐵塔兄弟,敗軍們聽見鐵塔兄弟的喊聲,知道蕭裡木將軍就在後面,一是後面沒有退路了,二是也覺得有了依靠,敗軍們就回過身來,重新面對着步步逼近的周軍。

周軍的進攻步伐緩慢而堅定,最前面的軍士皆是踏張弩手,弩手後面則是笨重的牀弩。

侯大勇擔任北部行營都招討使以來,曾多次在軍中提到了大唐用弩三段法,三段射擊法在唐軍中曾相當普及,隨着唐軍的灰飛煙滅,以後的樑、唐、晉、漢、周諸朝的軍隊漸漸忘記了這個極具威力的戰法,就如陌刀被淘汰一樣。

軍中諸將對侯大勇提出的三段法都不甚在意,只有劉重進對此頗有興趣,得到了三段射擊法的要旨,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侯大勇命令劉重進統一指揮城牆上的部隊,並命令他在各軍中調集弩手。

劉重進並沒有從各軍中調集弩手,在龍捷左廂軍中原本就有一個弩營,有五百名弩手,這是劉重進最心愛的一個營,平時訓練極爲嚴格,經過圍城時抽空的訓練,這五百名弩手也算掌握了三段射擊法的要義。

而從各軍臨時徵調弩手,沒有經過訓練就使用三段法,臨陣極有可能學虎不成反類犬,所以劉重進思慮一番之後,還是帶上了自己弩營。

北城牆上,周軍和契丹軍之間,有一道屍體、雜物堆成的障礙,障礙物並不太高,剛剛及人胸口,可是卻有三、四步這樣厚,周軍數次想要翻越這個障礙,反而被契丹軍士射殺無數。

劉重進相貌平常,甚至有些醜陋,滿臉的麻子如天上的星星,他瞪着綠豆般大小的眼睛,掃視了一番戰場,心中已有了辦法。

很快,幾張胡桌堆成了一個簡易的木臺子,木臺子位於障礙物後面,比障礙物略高,牀弩就放在上面。一隊周軍軍士靠近障礙物,把屍體或其他雜物朝城牆下扔。

契丹軍士防守十分嚴密,二十名箭手一直藏在障礙物後面,聽到響動,他們猛地跳起來,用強弓猛射周軍軍士。

十幾名周軍軍士都是盾牌兵,由於要扔雜物,他們就沒有帶上圓盾,只是掛了一把腰刀,在契丹軍士的強弓近距離的攻擊之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轉眼間就全部被射倒。

虎視一旁的周軍弩手同時發難,強勁的弩箭破空而出,數名契丹箭手也被射中。

過了一會兒,又上來二十幾名周軍軍士,他們分爲兩組,一組手持步兵大方盾,一組則只是掛一柄腰刀,在大方盾的掩護之下,周軍軍士一點一點的把屍體和其他雜物扔下了城牆。幾名契丹軍士眼見無法阻止周軍,就準備跨過障礙物攻擊周軍,剛剛爬上障礙物,就被周軍弩箭射倒。

數十名契丹軍士見勢不對,趕緊過來救援。

站在胡桌上的周軍觀察員揮動紅旗,隨着“隆、隆”的巨響聲,三支粗大的弩箭迎面而來,牀弩之力何止千斤,中箭的契丹軍士如狂風中的稻草,重重地倒在了城牆之上。

牀弩是契丹軍中沒有的武器,也是契丹軍士最怕的武器,從本質上來說,普通弩箭和牀弩弩箭的傷害效力相差不大,只是牀弩弩箭的傷口極爲嚇人,中者死相極慘,這往往會在軍士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影響。

因此,牀弩既是殺人利器,也是動搖軍心的一種極佳的武器。

城牆上的契丹軍士看見周軍把牀弩也搬到了城牆上,皆面露驚恐之色,雙方經過激烈的爭奪,阻擋周軍的障礙物終於被全部清除掉。

沒有了障礙,周軍的踏張弩手就能充分發揮其威力,一陣陣強勁的弩箭,讓契丹軍士傷亡急劇增加,契丹軍士被迫後退,直到遇到鐵塔兄弟才停了下來。

鐵塔兄弟齊聲大喊:“帶盾人,陣前列隊。”

契丹敗軍中有不少帶着皮盾的軍士,他們混在敗軍中發揮不出作用,鐵塔兄弟喊話以後,四十多名帶盾軍士就擠到隊前,按照契丹軍列陣之法,密密地結起步軍盾陣。

鐵塔兄弟又喊:“弓箭手,準備發射。”

契丹軍士大多帶着弓箭,得令後皆舉弓朝天。

鐵塔兄弟的兩個命令簡短而清晰,命令剛剛下達完畢,緊隨其後的周軍就射出了密集的弩箭。周軍所用踏張弩射程遠遠大於契丹弓箭,周軍根本不用靠近契丹軍,在箭程之外就可以給予契丹軍沉重的打擊。

雖然有盾防護,仍然有不少契丹軍士中箭倒地。

鐵塔兄弟對視一眼,兩人心意相通,與其坐而待斃,不如拼死一搏。

鐵塔大哥喊道:“保持隊形前進。”

契丹軍士們保持着隊形,在最前面的盾牌兵的掩護之下,冒着周軍一輪一輪的弩箭,向着周軍逼了過去,雖然不斷的有軍士倒地,但是鐵塔兄弟的大聲督促之下,契丹軍士皆沒有後退。很快,契丹軍士就進入了箭程之內。

鐵塔大哥發出一聲斷喝:“發射。”

契丹軍士剛纔一直被周軍的遠程弩箭壓着打,在付出許多傷亡之後,他們終於能夠發出了復仇利箭。一箭、二箭、三箭,契丹軍士們拼命地放箭,他們知道只要讓周軍喘過氣來,強勁的弩箭是終究難以用血肉之軀來抵擋的。

周軍沒有料到契丹軍士這麼快就發起瞭如此兇猛的攻擊,連靠近指揮的劉重進將軍肩上也中了一箭。

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章 澶州城外
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5章 操持家務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4章 西軍風波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2章 新婚之夜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0章 澶州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