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

俘虜臉上現出激憤的表情,“裡奇部原是大唐子民,被朝廷拋棄百年,任由我們在草原上自生自滅,哼,我們現在只是裡奇部落的勇士,裡奇部既不屬於大周也不屬於契丹,何談走狗。”

侯大勇不以爲然地道:“不論裡奇部走到天涯海角,也不管你們有多少委屈,裡奇部始終是炎黃血脈,這是永遠改變不了的,幫着契丹人攻打黑雕軍,脫不了走狗的嫌疑。”侯大勇見那名俘虜性格急躁,就扭住走狗的話題來刺激他,讓他情急之下透露更多信息。

那名俘虜果然上當,臉紅耳赤地辯解道:“耶律大光率領數萬契丹軍主力和一些部族軍圍攻裡奇部半年之久,裡奇部可戰之兵不過八千人,雖連敗契丹軍,自身損失也很大,裡奇部要生存下去,只有暫時依靠契丹人,絕不是什麼走狗。”

另一名俘虜大然覺得他話說得太多了,悄悄地用腳去踢俘虜的小腿。

靈州、同心、廉縣三地域寬闊,清水河和黃河從其間穿行而過,雖說這一個廣闊區域處於內陸,卻有着肥沃的良田、豐美的草場和煤、鐵等儲量豐富的礦產,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稱。不過,党項房當人紛紛西逃,這裡現在唯獨缺少的百姓。裡寺部有可戰之兵八千人,說明其族人定然有在十萬以上,他們能夠在胡族環侍的草原上生存百年,實在是一個奇蹟,裡奇部經過百年滄桑。定然已經強悍如胡族,若裡奇部能夠歸順於黑雕軍,那麼黑雕軍的實力定然會大大地得到提升。侯大勇想着裡奇部衆多的人口,不覺口水長流。

侯大勇突然長長地嘆息一聲,對這名俘虜道:“現在不必爭論這些事情了,你們三人還能行動嗎,若能夠行動,就跟着我們去安葬戰死地裡奇部軍士吧。”

三名俘虜眼前一亮。兩名坐在胡牀上的軍士原本態度頗爲傲慢,此時“騰”地站了起來。

裡奇部雖說遊離在草原百年之外,從服飾、語言到習俗上來看,卻處處遵守着漢俗,料來沒有完全胡化,因此。侯大勇提出安葬陣亡軍士,從這三名俘虜的反應來看,這一個建議打在了他們的七寸之上。

臨出門時,侯大勇客氣地對着三位俘虎道:請問三位如何稱呼?”

三位俘虜相互看了看。依次報上了姓名:“柳蒼勁”“柳蒼茫”“吳永生”。侯大勇聽到如此名字,笑道:“柳、吳兩姓以江南人居多。長江以北很少這兩姓,如我料得不錯,想必你們是江南子弟,那你們爲何來到河套之地,爲何又變成了裡奇部落?”

柳蒼勁是性格較爲急躁的俘虜,柳蒼茫是那位用腳去踢柳蒼勁的俘虜,吳永生則是一直沒有說話的俘虜。

柳蒼茫爲人向來沉穩,在族中素有才子之稱,他沒有想到這位大周將軍思路如此敏捷。光聽一個姓氏,就猜出了族人的來歷,也就不再隱瞞,道:“裡急族是江南士族後裔,晚唐時。宦官田令孜作亂,江南柳、吳、李、張、陳等等五大族近萬名士子被髮配到狼山,大唐滅亡之後,五族子民從此成爲國之棄子。”

“這一百多年以來,我們只有依靠自己,放下筆墨拿起弓刀,周旋於突厥、回鶻、堅昆古、党項、契丹等諸胡地縫隙之中,勉強在陰山腳下爭得一塊生存之地,當年突厥強大之時,裡奇部數次面臨滅頂之災,在狼山柳氏家族出了兩名英雄,一名叫柳裡,一名叫吳天急,兩位前輩英雄帶領着裡奇部數敗突厥人,從此以後,胡族就不把我們當成漢人了,不少小部落還送上女子和我們聯姻,我們也就儼然成爲胡族一部,自稱爲裡急部落。”

侯大勇沒有想到裡奇部居然還有如此故事,嗟嘆一番之後,又問道:“這次你們跟隨着遼軍來襲營,一共有多少人?”

“兩千人。”

侯大勇想到有兩千漢人血統的勇士居然被自己消滅了,心痛得直喘粗氣,頓足道:“唉,這一次廉縣之戰,純是自家人打自家人,骨肉相殘,讓親者痛仇者快,遼軍大將估計已跑掉了,若抓住他,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柳蒼勁沒有想到周軍將領如此仁厚,神情變得恭敬起來,道:“指揮裡奇軍的吳兵校尉已經戰死,遼軍大將爲悉獨官,他是一個馬賊,黑雕軍衝營之時,便丟棄大軍跑了,要是他不逃跑,遼軍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

“那悉獨官是否使一柄大斧?”

“正是。”

侯大勇沒有想到有如此巧的事情,竟然在河套之地遇到了馬賊悉獨官,道:“悉獨官不改馬賊本性,他丟下大軍逃跑,遼軍也不會容他,看來河套草原又要多一名強悍的馬賊了。”

侯大勇又隨意地問了一些遼軍的情況,便一同到城外地戰場。柳蒼勁、柳蒼茫、吳水生換上了黑雕軍的軍服,雖說還帶着傷,三人上馬的動作卻極爲乾淨利索。

侯大勇讚道:“好騎術。”

柳蒼茫嘆道:“這一片草原水草豐美,真是上天對胡族的厚賜,不過,胡族之間地爭奪也極爲歷害,只要哪一個胡族實力略遜或是佔了豐美草地,就會引來衆胡圍攻,一戰之下往往就是滅族之災,裡急部的江南士子爲了生存,只有和胡人一樣騎在馬背上舞槍弄箭,否則,早就灰飛煙滅了。”

“這就是所謂地物竟天擇,適者生存。”侯大勇隨口道。

柳蒼茫聞言一震,擡頭看了侯大勇一眼,他此時還不知道侯大勇的身份。見侯大勇氣度不凡,身後總跟着幾位精幹的軍士,猜出侯大勇定是黑雕軍中地位不低地將軍,只是並沒有想到他是黑雕軍的最高將領。

一行人很快來到城外戰場,經過連夜清量,一百多名黑雕軍軍士已經基本完成了打掃任務,今天一早,黑雕軍陣亡軍士的屍體全部蒙上了白布。用大車運到了廉縣城裡,姜輝按照黑雕軍的老習慣,在城內尋了一塊地勢較高的寬闊地,用來安葬戰死的黑雕軍軍士,而遼軍地屍體則一般就地掩埋。

遼軍陣亡軍士的屍體沒有運到城裡去,重重疊疊地堆積在一起。就如幾座小山一樣,從屍山中流下來地血水流成一條條小溪,彙集成一個一個的小水曲。天空中幾隻不知名的大雕在天空中盤旋,不時發出令人煩燥地叫聲。柳蒼茫等三人也沒有號啕大哭。或者說眼淚也沒有,只是默默地跪在屍體旁。把頭伏在地上。

幾十名軍士在挖坑,準備就地掩埋這些屍體。

兩軍對仗之時,侯大勇見過太多奇形怪狀的屍體,他不怕見死人,可是,戰鬥結束以後看見堆積如山的屍體,卻並不是一件讓人感到愉快地事情。

侯大勇掉轉馬頭,眺望着黃河西岸,無邊無際的草地直接連到天邊。幾十個老百姓正在清理一條長長的水渠,這條水渠極長,足以灌溉着西岸一大片土地,這些土地已全部分給了城內的老百姓,他們大多數參加過中牟縣修整淤田地工作。清理這些水渠自是不在話下,隔着一條河的老百姓們似乎興致很高,一邊幹活一邊唱着山歌。

背靠黃河面對着天

隴北地山來套着山

毛堖子柳村河灣灣裡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翻了架坑粱拐了道彎

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提起那家來家有名,

家住那澤州三十里鋪村。

聽着這些很類似信天游曲調的山歌,侯大勇竟有些戰爭遠去的錯覺。這此,背後傳來刻意壓制着的抽泣聲,把侯大勇從和平的意境中拉了回來。

柳蒼茫低聲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別哭了。”

吳永生滿臉是淚,指着一具屍體道:“他是吳永活,是我的伍長,也是我的堂兄,爲人極好,家中還有兩個小孩子,不想陣亡於此。”

侯大勇順着吳永生的手指看過去,在屍體的底部露出一張臉,半張着嘴,眼睛空空洞洞,若不是失去了生命,這張臉應該是英俊而充滿着生氣。侯大勇不忍再看,對着身後地姜暉道:“派些軍士來把裡奇部的軍士和契丹人分開,另外再送一些白布過來,找一個地勢高的地點把好好安葬裡奇部軍士吧。”

侯大勇所說之話,柳蒼茫三人均已聽見,他們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侯大勇想了想,用商量的口吻對着三人道:“這裡距離黃河水近,若黃河漲大水,說不定淹到將士們地墓地,這次陣亡的黑雕軍將領全部安葬在廉縣城裡,不如也把這些將士們安葬在城內,即能防水淹,也不至於讓裡奇部的將士們獨自忍受這天殺的凜洌北風。”

如何安葬敵軍屍骨,對於軍隊來說是一件大事,一般須由三軍主將來決定,這位將軍卻輕描淡寫就能安排,而且周圍的人並沒有一人敢於提出異議,柳蒼茫心思細膩,心巾已自起疑,他長身起來,在侯大勇面前跪下,道:“將軍高義,柳某代表裡奇部陣亡將士向將軍磕頭了。”磕完頭後,柳蒼茫雙道:“恕在下冒睞,想請教將軍姓名,若在下有機會回到裡奇部,定要天天爲將軍燒一柱香,保佑將軍萬福萬安。”

侯大勇有心把裡奇部收到自己囊下,也不想瞞,道:“我是侯大勇。”

柳蒼茫久居陰山下,契丹人把他們與大周分隔開,他們奪大周情況只是一知半解,侯大勇到靈州時間不長,還沒有和契丹人交過手,因此,侯大勇的名頭在草原上並不響亮,還不如定難節度使拓跋人李彝殷和府州節度使折從阮,柳蒼茫在嘴裡唸了一遍侯大勇名字。算是把這名仁厚的將軍記住了。

姜暉是一名極爲精神的將領,今天,他一直跟隨在侯大勇身邊,已看出侯大勇在刻意招納這一批裡奇部漢人,他對親衛下令道:“裡奇部陣亡將士數量不少,城內有五十輛運糧地馬車,全部調來,還調兩百軍士來幫忙。”

安排完諸事。侯大勇不願在戰場上久呆,帶着姜暉回到了廉縣城內。還未進城,天空中飛過來一隻鴿子,直朝着侯大勇所住院落飛去。

郭炯率軍順利佔領西會州!

山宗元率領蛟營阻擊了靖遠城房當度的党項軍,蛟營用馬車築起野戰陣地,三千党項騎兵輪番衝擊蛟營。無法攻破陣地,遺屍近四百多具,全部亡在防守弩箭上,蛟營傷亡總封不到五十人!

侯大勇和姜暉皆是美食家。遇此大勝,當然要用美食來熱烈慶祝一番。裡奇部柳蒼茫等三人也受邀請參加了宴席。

這時,柳蒼茫已從軍士嘴裡已得知侯大勇竟然是位高權重的朔方節度使,他對於中原朝廷沒有直接印象,只是從老一輩口中的描述中得知中原“朝廷無能、宦官當權、蕃鎮稱雄、民不聊生”,因此,柳蒼茫等從末來過中原的漢人對於大周朝沒有絲毫感情,攻打廉縣自然也無心理負擔。

但是,柳蒼茫和黑雕軍官兵接觸之後,內心深處卻很受衝擊。黑雕軍軍士的服飾、語言乃至行爲方式仍和裡奇部族軍士沒有什麼兩樣,這讓柳蒼茫感到無比親切。更讓柳蒼茫吃驚的是大周朝並非如傳說中這樣黑暗,他看到的廉縣城內雖還沒有修築完成,城內呈現出一片和平、忙碌和單純地景象,和老一輩人所講大不一樣。

黑雕軍夜襲遼營。擊敗四千遼軍,這或許有些偶然性,黑雕軍並沒有讓柳蒼茫徹底心服。在酒宴中,柳蒼茫從衆將的談話中得知党項房當人已被徹底擊敗,更是大吃一驚。裡奇部和房當人交鋒多次,他們對房當人的戰鬥力極爲了解,而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竟然被黑雕軍趕出了清水河,這樣看來黑雕軍的戰鬥力就很有些恐怖了。

第二天一早,黑雕軍掌書記劉成通和柳蒼茫等人辭別了侯大勇,抄小道,朝着陰山腳下而去。

五月二十日晨,靖遠城內仍然沉浸在一片睡夢之中,第一縷陽光掙脫了黑暗的包圍圈,一道道金光透過雲層,射向廣袤地大地。

一名房當軍士揉着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城內,隨即發出一聲驚天動的大叫:“黑雕軍在城外。”

房當度、房當支金、師高金等人急急地來到了城牆上,擂石、滾木迅速被搬到了城牆上,城外的周軍約莫兩萬人左右,每個城門外面都有數十輛戰車,周軍大鋪營裡旌旗招展,聯絡兵在各個營地之間縱橫馳騁,極有威勢。

房當度臉上有些紅潮,他帶着些輕蔑地看着城外,對房當支金道:“靖遠城牆堅固,糧食充裕,黑雕軍能奈我何?”

房當支金緊緊盯着城外的人馬,沒有迴應。房當度有些無趣,他左手握在刀柄上,微微地擅抖着。

前些日子,小鷹帥房當度率領着三千靖遠城精騎去搶奪西會州,卻在一處必經山谷被周軍堵住,周軍戰車後面地飛出了密如飛蝗的弩箭,讓房當軍折損甚重。這一仗勝負之懸殊,徹底擊破了房當度與黑雕軍決戰地信心,此時見周軍圍城,房當度在內心深處涌上了一種難以排遣的絕望。

這次圍攻靖遠城,黑雕軍只出動了一萬精銳,另外一萬人,是同心城內三千團結兵和靈州城內五千團結兵。

同心城內團結兵主要來自西域的移民,這些大唐之民多是在唐帝國與吐蕃爭鋒時陷於西域之地,以後成爲了金山國的屬民,他們久居衝突激烈的西域,悍勇並不下於回鶻人,只是他們分居在回鶻人、吐蕃人或党項人中間,勢單力薄之下,免不了受到當地胡族的欺負。此時,黑雕軍把他們武裝起來嚴加訓練,不過一個冬季,儼然有了強兵的模樣,這是他們第一次跟隨着黑雕軍出征,一個個興高彩烈,盼着打一個勝仗,以發泄積鬱多年的惡氣。

靈州城是邊關重鎮,靈州城內百姓較之關內百姓更多了些胡氣,大多能夠騎馬射箭,雖然沒有瓜、沙之民強悍,卻也並不怯懦。靈州城內團結兵組成了四千步軍和一千騎兵,騎兵由獅營郭炯指揮,侯大勇沒有食言,白霜武一躍而成爲步軍臨時指揮官。

白霜武從小生活在軍隊裡,他的父親白重贊向來以軍法治家,因此,白霜武整軍是一把好手,一個月地時間不到,他把這四千團結兵帶得有模有樣,雖說成爲精兵還爲時尚早,可是光從隊形看起來還蠻象那麼一回事情。

侯大勇身披綴滿青黨甲片的鎧甲,率領中軍圍在東門,他已圍着靖遠城走了數圈,仔細觀察了城內的兵力,他指着城頭,對跟在身邊的郭炯道:“房當翰海率部逃向居延海之後,靖遠城就成了一座孤城,實在難擋大軍一擊。郭郎你看,城頭上守軍裡夾雜着不少百姓,這說明城上兵力明顯不足,必可一戰而下。”

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5章 高平血戰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章 黑雕新軍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7章 富貴生活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5章 中元節日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章 神出鬼沒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
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5章 高平血戰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章 黑雕新軍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7章 富貴生活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5章 中元節日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17章 黑雕軍營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2章 神出鬼沒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