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獅熊爭霸(三)

十二月初,北風肆意地在森林和谷地穿行,不怕冷的年輕漢子們,也穿上了厚厚的冬裝,而鳳州城內的富貴人家,開始燒起了地龍。

自從輸掉了第一場獅熊爭霸,獅營參演的軍士們都憋着勁,要爲獅營榮譽而戰。雖說天氣寒冷,但是軍士們的衣服每天都被汗水反覆浸透,

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獅營參戰連隊的戰術動作相當嫺熟了。當敵人沒有衝破隊形的時候,一個連隊的三十六面盾牌聚在一起,並不分開,用盾陣擋住敵手的遠程武器進攻。這時,獅營擺出的實際上是步軍常用方陣,敵人從發起衝鋒到漸漸接近的整個過程中,盾牌後面的七十二人就是七十二名弩弓手,在盾牌保護之下,用弩箭射殺敵人。短兵相接之後,長槍手利用長槍的優勢,在盾牌後面刺殺敵人,三十六名弩弓手則躲藏在盾牌手和長槍手的身後,用弩箭點殺敵軍。若敵人攻破陣形,則連隊以十二人的戰鬥小組爲單位,相互保護着,和敵人肉搏。

伏虎軍是新軍,是由投降的蜀軍所編成,軍士大多是秦、鳳、成、階四州之人,說是蜀軍,其實仍是關中人士。因爲伏虎新軍是由降軍編成的,難免被其他各軍瞧不起,軍士們或多或少都受過窩囊氣。

姜暉爲了在鳳州爲伏虎軍爭得一席之地,治軍極嚴,訓練嚴厲到殘酷無情。在姜暉的高壓下,伏虎軍經過重組,也着實不弱,至少比王江和陳仁義所率領的步軍強悍不少。現在得到一個和黑雕軍較量的機會,伏虎軍更是加大了訓練,每天軍士們訓練得也是汗流浹背,準備一戰揚威。姜暉在內心深處,深以被侯大勇生擒爲恥,他訓練伏虎軍,其實也是爲自自已正名。

鳳州城內的蜀商們,從各種渠道知曉了第二次獅熊爭霸之事,一名蜀商在家中開起了賭局,供富裕的蜀商們娛樂,蜀商們對伏虎軍有天然的好感,可感情最終還是敗在利益面前,獅營、伏虎軍的賠率達到了十二比一。此賭局迅速傳遍了鳳州城,不少浪蕩之人,偷出了家中所有錢幣,投入到賭局中,妄圖大撈一把。

十二月二日,比賽前三天,錢向南宣佈,現隊比賽在張家關南面的雲霧山中進行,主要檢驗在獅營在山地中作戰的能力。

獅營和伏虎軍提前到了指定地點,雙方偵騎在偵察地形,多次相遇,並大打出手。

十二月五日,在無數目光注視下,第二次獅熊爭霸比賽正式開始了。這次比賽天公相當友好,睛空萬里,能見度極高,遠處羣山清晰可見。演練的戰場是雲霧山中段的一座樹林茂密的山嶺,此處地形複雜,有斷嶺,有樹林,有高坡,有平壩,極爲考驗部隊,是演練的好地方。衆將興味盎然地來到演練場地,站在臨時搭建的木臺子上,山風吹到臉上,讓人覺得有些許寒意。獅營和伏虎軍兩軍早已進入各自陣地,焦急地等待演練開始的號令。

錢向南正準備下達命令之時,一匹快馬從西北方向急馳而來。親衛們上前擋住快馬,很快,親衛們帶着來人上了木臺子。

侯大勇皺着眉頭看完經過翻譯的密信,問道:“回鶻騎兵突入秦州,到底多少人?”

“回鶻軍恐怕不下萬人,兵勢極盛,秦州馬軍吃了敗仗,趙使君閉門不出,固守待援,鳳翔節度使已經率兵馳援秦州。”

聽到有緊急軍情,木臺子上的衆將心情一下緊張起來,沒有了觀看兩軍爭霸的閒情逸致。

錢向南對親衛道:“地圖。”

親衛們迅速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秦、鳳、成、階諸州地圖,輔在木臺子上。

侯大勇略爲沉吟,道:“回鶻兵現在圍住了秦州城,秦州城防甚嚴,趙砒也是守城好手,回鶻人若沒有重型攻城武器,很難打下如此堅城,我估計回鶻人不會在秦州城內呆多久,極有可能北下或者東進,與其如此,還不如就以秦州作爲戰場,不讓回鶻人禍害三州。”

兩個月來,錢向南已着手組織情報系統,開始收集西面各族的政治、經濟情報,因此,侯大勇問道:“回鶻人和党項人交惡,但向來和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很少竄入邊境,這次入境是何原因?”

錢向南回道:“達娃貢從甘涼地區過來,在下曾和他詳談過,現在回鶻在甘州設牙帳,可汗名爲仁裕,高平之戰後,甘州回鶻多次派人到大梁進貢,與我朝關係還不錯。但是,據來往回鶻的商人講起,蘭州別將吐少度和可汗仁裕關係緊張,莫非是回鶻內亂,敗軍竄入了秦州境內。”

侯大勇對錢向南的分析很感興趣,道:“西漢金山國敗亡後,甘涼十一州形勢錯蹤複雜,唐人、吐蕃人、回鶻人、党項人此消彼長,看來對這個地區必須要重點關注,否則,缺少應對準備。”

“不管是回鶻人是什麼情況,敢於犯和邊境,先打了再說,只有把他們打痛了,他們才肯和我們坐下來談,這叫刀子裡面出和談。”

“黑雕軍都指揮使郭炯聽令,黑雕軍在今晚出發,務必在明天趕到秦州,在野人嶺駐紮,擋住回鶻人南下通道。”

“伏虎軍都指揮使姜暉、黑蛟軍都指揮使胡立聽令,伏虎軍、黑蛟軍在今晚出發,急行軍到野人嶺和黑雕軍會師。”

“派人通知渾末部吐蕃人,讓他人作好應對準備,謹防回鶻軍在秦州受阻後,竄入卓尼等地,其餘各軍加緊戰備,不讓任何敵人有機可乘。”

衆將接令後,一個個神情嚴肅地從木臺子下來,騎上各自戰馬,飛一般回營去了。

獅營和伏虎軍的演練官兵,靜等演習號令發出,可是一等二等,卻沒有任何動靜,演練隨時可能開始,軍士們不敢鬆懈,高度集中精力。又過了一會,演練仍沒有開始,性急的軍士臉上已經露出了不耐的表情。

正在此時,木臺子上下來兩人,正是黑雕軍都指揮使郭炯和伏虎軍都指揮使姜暉,兩人上馬向各自部隊急馳而來。

郭炯跳下戰馬後,到陳猛面前低語兩句後,陳猛神情一凜,下令道:“演練暫時結束,全軍回營。”

獅營、伏虎軍兩軍用極快的速度離開陣地,各自回軍營。

剛纔還殺氣騰騰的雲霧山,轉眼間,衆軍走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一些凌亂的腳印和來不及拆掉的木臺子。

一場劍拔弩張的演練莫名其妙地結束了,開辦賭局的蜀商只有自認晦氣,隨後,細心的人們發現黑雕軍、伏虎軍和黑蛟軍都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大戰又起的消息悄悄在城中流傳,弄得人心惶惶。

秦州刺史趙砒在城牆上巡視,督促秦州軍民搬運各種防禦武器上城牆,趙砒有了上一次被黑雕軍攻破城門的教訓,城防工作甚爲仔細。

趙砒率秦州軍,和回鶻騎兵打了兩仗,第一仗是在前天上午,當時接到線報,有小股回鶻騎兵流竄到秦州境內,趙砒派出五百秦州馬軍迎戰,在離秦州三十多裡地的一個小山溝,堵住了這一去約百人的騎兵,秦州軍人多勢衆,擊敗這一小隊回鶻騎兵之後,緊追不捨,不想這一小股回鶻騎兵只是前鋒,追了不到十里,就遇到了敵軍大部隊,五百秦州馬軍見到敵軍人多,不敢應戰,一路回逃,被回鶻騎兵追到了秦州城外。秦州城上守將站在城牆上,遠遠見到了大隊敵軍襲來,而且和秦州馬軍相距甚近,不敢打開城門。所幸秦州馬軍相當熟悉地形,進不了城後,直接進入了大山,回鶻騎兵見秦州馬軍進了大山,沒有追擊,就在城外駐營。

回鶻騎兵約有萬人,中軍帳前立着一面獅子旗,迎風飄展。趙砒見五百秦州騎兵進了山,知道騎兵定會向鳳翔節度使報信,所以,乾脆連信使都不派,專心致志守住城池。

回鶻騎兵圍住城池後,試探着向城內發起了一次進攻,城內弩箭射下之後,進攻的回鶻軍便迅速退兵。回鶻軍圍住堅城後,派出小股騎兵,把秦州的村莊洗劫一空。

回紇一詞爲維吾爾這一名稱的古譯。隋書作“韋紇”。唐代稱“回紇”,七百八十八年冬十月,回紇合骨咄祿可汗上表文給唐朝,請改回紇爲回鶻。據回紇民間傳說,其祖先五人出生於禿忽剌河(土拉河)和薛靈哥河(今蒙古國色楞格河)之間一棵大樹的癭(囊狀贅生物)中。土拉河流入鄂爾渾河,該河又流入色愣格河,鄂爾渾河位於另兩條河流之間。這一傳說表明回紇的起源之地爲鄂爾渾河流域。

回紇汗國後期,內亂頻繁。八百三十二年春,昭禮可汗爲臣下所殺。八百三十九年,回紇相安允合和特勤柴革陰謀叛亂,被彰信可汗殺死。另一名宰相掘羅勿領兵在外,聞訊以後,送馬三百匹給沙陀朱邪赤心,借兵回來攻擊彰信可汗。可汗兵敗,自殺。國人立馺特勤爲可汗。這時,回紇汗國內疫病流行,天降大雪,牲畜大批死亡,發生饑荒。汗國迅速衰落。八百四十年,回鶻別將句錄莫賀與黠戛斯聯合,出動十萬騎兵進攻回紇,殺馺可汗和掘羅勿,焚燒牙帳,滅回紇汗國。回紇諸部逃散,各奔一方。

分散諸方的回鶻,一支南下,相繼至幽州降唐,他們被安置於中原各地;一支西遷,西遷又分爲兩支,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

投安西的一支回紇,爲西遷的主要部分。佔據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的北庭和治所在今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古城的西州,這支“投安西”的回紇,後來發展成爲西州回鶻。

投吐蕃的一支回紇人到達了當時被吐蕃佔據的今甘肅省河西走廊。八百五十一年,沙州張義潮乘吐蕃內亂,略定河、湟之地。唐朝任命他爲歸義軍節度使。從這時起這支回紇依附於張義潮,這支分佈在今甘肅省隴山以西和河西走廊一帶的回鶻,按其所在地區分爲幾個部分:位於東南今甘肅省天水市一帶的是秦州回鶻;位於東北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回鶻都督石仁政、麼囉王子、邈拏王子、越黜黃水州巡檢四族,並居賀蘭山下”;位於西北今甘肅省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弱水(額濟納河)流域的是合羅川回鶻;位於西面今甘肅省敦煌縣、安西縣一帶的稱沙州回鶻;位於今甘肅省中部武涼州、甘州、肅州的是甘州回鶻。甘州是河西回鶻的中心,故河西回鶻又稱甘州回鶻。

回鶻西遷河西后不久,吐蕃發生內亂,急劇衰落。八百五十一年正月,張義潮趕走吐蕃守將,收復沙、甘、肅、蘭十州。唐朝在沙州置歸義軍,任命張義潮爲節度使。此時,河西回鶻依附於唐歸義軍。

進入十世紀,吐蕃已弱,回鶻勢力大增,建立了政權,甘州爲回鶻牙帳,勢力強大,擴張至河州、蘭州一帶,多次進攻金山國。九一一年,沙州降於甘州回鶻,張奉稱回鶻可汗爲父。張氏以後,曹義金任沙州留後,附於甘州回鶻一起向後唐朝貢。雖然後唐莊宗李存勖在名義上任命曹義金爲歸義軍節度使、瓜沙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實際上曹義金及其子元德、元忠等先後依附於回鶻,瓜、沙兩州屬於河西回鶻的勢力範圍。自曹義金起,曹氏世代與回鶻通婚,其後裔曹賢順亦自稱“沙州回鶻”。

這次侵入秦州境內的是甘州回鶻別將吐少度的軍隊。吐少度是甘州回鶻別將,長期鎮守蘭州。吐少度也是回鶻貴族,與當令回鶻可汗仁裕結有私仇,他據有兩萬回鶻精騎,可汗仁裕屢次想下手除掉他,都沒有成功,可汗仁裕異常精明,花重金收買了吐少度副手吐羅,雙方交易成功後,可汗仁裕便率軍大舉進攻蘭州。

吐少度率兵迎擊仁裕可漢大軍,雙方正在蘭州城外鏖戰之時,留守蘭州城內的副將吐羅率兵投降可汗仁裕。消息傳開後,吐少度軍心動搖,兩次敗於可汗大軍,被迫向東南逃跑,進入了秦州境內。

近萬精騎每日所需糧草着實不少,爲維持大軍糧草,只有在秦州境內四處搶劫,他本想打下秦州,也好有一個立足之地,但是見秦州城高牆厚,守軍衆多,而回鶻大軍全是精騎,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利器,若強攻城池,定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因此,回鶻軍只是望城興嘆。大都督吐少度估算鳳州軍和鳳翔軍增援秦州,從兵力動員到長途行軍,至少要三到四天的時間,因此,他急令回鶻各軍,五百或一千人一隊,在二三天之內,儘量到各地收集糧食,若周軍援軍到來,就進入吐蕃人的地盤,吐蕃人勢力弱,擋不住上萬騎兵,可以暫且尋找一個安身之地,

回鶻兵勢大,侯大勇不敢馬虎,親自帶領黑雕軍,連夜從鳳州出發,急奔秦州。

狠狠打擊了入侵的吐蕃人後,吐蕃渾末部達布、達娃貢分別臣服於侯大勇,而渾末部在三州軍隊的支持下,多次擊跨了吐蕃的部族軍,在鬆藩、卓尼和若爾蓋站隱了腳跟。

三千黑雕軍是三州最精銳的部隊,侯大勇當然捨不得分散佈置,解除了吐蕃人的威脅後,侯大勇用一千步軍,換回了階州的五百黑雕軍,爲這事,侯大勇把打好的一百把陌刀全部配給了石虎,纔算堵住石虎的牢騷。

周青、武家英兩人在白龍江邊偵察立了功,周青調到獅營當隊正,武家英當上了副隊正,他們兩人帶着四十八名獅營軍士,作爲大軍偵騎,跑到最前面。

從秦州到鳳州,黑雕軍曾有過兩次急行軍,因此,這一次,輕車熟路,沒有任何周折,在清晨時分,偵騎周青等人已到了秦州城外的大山中。

秦州五百馬軍,現在只剩下兩百多人,隱在大山中,伺機而動,節度使王景軍法極嚴,若這部馬軍私自逃離秦州,則全隊都要被處斬。因此,兩百馬軍隱於山中,儀仗着熟悉地形,多次襲擊了四處掠奪的回鶻騎兵。馬軍指揮使楊勁勇派人給鳳翔府送信之後,已想到鳳翔軍和黑雕軍馳援的路線,派出人手潛伏在要道上,迎候援軍的到來。鳳翔府到秦州的距離和鳳州到秦州的距離基本一樣,鳳翔軍比黑雕軍先一天出發,但是,鳳翔軍大部分是步軍,因此,周青所率領的偵騎比鳳翔軍還先到秦州。

秦州馬軍和回鶻騎兵周旋多日,對回鶻軍的後力部署和軍隊實力都有所瞭解,聽到黑雕軍到來後,大喜過望。

黑雕軍主力部隊比周青的偵騎晚了一個時辰到達秦州,侯大勇問清楚回鶻兵的行動特點,仔細研究回鶻兵的部署情況,侯大勇命令黑雕軍不顧疲勞,隱入東南處的一個山谷中,這是回鶻兵搶奪東南面村莊必經之地。

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8章 滄州城內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章 解救符英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章 飛機失事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章 鋒芒初露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9章 疑雲重重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4章 惜惜相別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5章 遇到商隊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
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5章 高平血戰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8章 滄州城內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章 解救符英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章 飛機失事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章 鋒芒初露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9章 疑雲重重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4章 惜惜相別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10章 中牟縣令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5章 遇到商隊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