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

天空黑沉沉,就如壓在頭頂一般,從雲層裡飛出了淋漓小雨,將整個大梁城都染得溼漉漉一片,侯大勇斥退了幾個勸阻的官員,還是帶着封沙和鐵川源、林中虎等二十幾個親衛出了宮門。

皇宮的生活就如大餐,不是局中人,其中的滋味很難道得清楚。

侯大勇是出身行伍之間的馬上皇帝,在皇宮中住了幾天,便有些坐不住了,等到事情稍空,便帶着親衛出皇宮,到虎威、龍威等軍營去視察。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任宰相之時,到軍營是平常之事,如今還未出行,就有禮部官員來探路,千叮嚀萬囑咐,讓各營防衛森嚴,如臨大敵一般,如此氣氛讓侯大勇憑空也添了些煩惱。

“有得就有失,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出了宮門,對着天空發了一句有些酸腐的感慨,撲面而來的冷風吹打在面上,讓侯大勇覺得十分地清爽,他對封沙道:“今天在萬歲殿裡見了十幾位刺史,說得口乾舌燥,我們到虎威軍營去,讓郭將軍給我們溫一壺老酒,好好放鬆一下。”虎威軍距離皇宮最近,肩負着保衛皇宮的重任,從主帥到軍士多是黑雕軍老軍,侯大勇能叫出所有伍長以上官佐的名字。

出宮之時,侯大勇將一身龍袍脫在了宮中,只穿着一身玄色軟甲,一行人到了虎威軍門口,眼看着要走近軍營大門,就聽得一聲低沉的聲音:“口令。”鐵川源就出自虎威軍,他代替了青州崔奇成了宮中禁軍統領,官職雖然不高,卻是一個極爲要緊的位置。

前任統領崔奇在宮中一年多,就被派到慶州任團練使,崔奇在青州軍時。不過是小小的指揮使,因緣際會,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由低級指揮官做到了慶州團練使,慶州雖然不是節鎮,但是由於其位於馬嶺水左側,處在靈州黑雕軍南下的通道之上,對於黑雕軍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我是鐵川源,快去通報郭將軍。”

守在大門口的值勤軍官認得鐵川源,他沒有注意到鐵川源背後還有誰,便道:“請鐵將軍稍等,我這就派人去稟報將軍。”他見到鐵川源騎着馬立在細雨中,抱歉地拱拱手道:“郭將軍軍令如山,擅自開營門者,重則掉腦袋,輕則挨皮鞭,望鐵將軍見諒。”

鐵川源微微一笑。道:“這是軍令。怎麼會怪你。“侯大勇出宮之前早就有過交待,在外一切按規矩辦,切不可擡出陛下的來壓人。因此,鐵川源也不說破陛下到了,就在外面耐心地等着,他知道以郭炯地精明,定然會猜到是誰到了。

軍營內很快就響起了跑步聲。

郭炯身穿着輕甲跑了過來,他一聽到鐵川源的名字,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向門外跑去,鐵川源是宮中禁軍統領,豈能隨意地出宮。這個時候過來肯定和陛下在一起,出了營門,他果然看見了鐵川源身後的侯大勇。

一行人走進了軍營大帳,白霖華也在大帳之中等待,此時白霜華已經恢復了女裝,她仍然擔任着黑雕軍的軍需官,今天正好到虎威軍中辦理交割事宜,辦完之後,她就留在郭炯大帳中。夫妻倆說了一會話,白霜華正準備離開大帳,侯大勇就來到了虎威軍營。

等到侯大勇進了大帳,帳中之人立刻全部行起了大禮,侯大勇一時半會還不適應滿屋子人都跪着的方式,就揮了揮手,道:“起來吧。”

等到各將站起來,他又道:“以後在軍營之中就行軍禮,不要搞這麼複雜。”

郭炯起身後,笑道:“陛下是體諒軍士,規矩可不能馬虎。”

自從範質、趙匡胤、咎居潤被殺,郭行簡就料定了今天的結局,所以,他又從滄州趕到了大梁,等到郭炯率軍擊滅荊湖回到大梁以後,他就和郭炯進行了一次密談,中心內容就是教導郭炯如何做好新朝功勳之臣,郭炯同樣心有慼慼,在禮數上比黑雕軍諸將領都要恭敬。

侯大勇也沒有過多糾纏在禮節問題上,在大帳上方坐定,看着郭炯和白霜華一左一右坐在帳下,就笑道:“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今有白霖華爲父報仇,這可是千古流香的傳奇。”

白霜華面對着當今陛下,頗有些靦腆,她猶豫着道:“陛下,臣有事稟報——”郭炯知道她要說些什麼,有些無奈地笑了笑。

“前些天,竇尚書爲了臣的事情,多次抱怨過,他說一個女子拋頭露面於禮不合,更別提擔任成爲黑雕軍主將,說不定明天關於此事地奏摺就要遞上來。”

竇儼、竇儀都是大周朝的大儒,竇儼作爲御史中承,在範質被殺以前就和侯大勇有了盟約,一直在暗中幫助着侯大勇,穩定朝中文臣,他也是居功甚偉,也正由於此,侯大勇稱帝以後,也就投桃報李,讓禮部侍郎竇儀擔任了禮部尚書一職。

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母九子而九子各不相同,竇儀雖然學富五車,可是爲人遠不如其兄長靈活,他得知了黑雕軍中竟然有一員女將,先是目瞪口呆,隨後憨氣大發,在不同場合怒髮衝冠,就如白霜華犯下了滔天大罪。

侯大勇並沒有聽說此事,他想着竇儀那一本正經的樣子,笑道:“在我的家鄉,有一句俗話,叫做女子能頂半邊天,爲什麼白娘子就不能當白將軍,男和女,就是陰和陽,陰陽相生纔有萬物,這個竇尚書,跳進書裡就出不來,想不通這萬物變化的道理。”

白霜華聽得有些不太明白,就偷眼看了一眼郭炯。

郭炯在黑雕軍已有八年,領會侯大勇的意圖很是準確,他笑道:“陛下的意思很明白,娘子可以繼續擔任黑雕軍軍需官。”

白霜華在黑雕軍中已有數年,雖然已爲人母,卻不願意就此離開了黑雕軍,讓自己的餘生就在一個大院子度過,聽到陛下支持自己,喜道:“有陛下作主,臣也就挺得起腰桿了。”

看着白霜華喜形於色,侯大勇也有些高興,暗道:“當皇帝真好,說話就是金口玉牙,這種感覺着實不錯。”他又在心中道:“是不是在明年春設一個女科。”隨即,他又否定了這個想法,白霜華只是一個特例,要真的開個女科,與傳統思想差距太大,說不定真要事與願違。

幾人正說着,虎威軍左廂都指揮使周青全身披掛也進了大帳。

等到周青落座,侯大勇誇道:“周將軍,這次慈州之行,做得不錯。”周青立刻站了起來,又跪下來謝恩,侯大勇對這種頻繁的大禮很有些膩味,可是忍了忍,還是接受了周青地大禮,等到周青落了座,侯大勇才道:“以後朕到了軍營,將軍們若是穿着凱甲,行軍禮就可以了。”

郭炯笑而是不語。

“柳江清如今在軍中任何職?”

“柳江清是進士出身,任過城慰和監察御史,到了軍營,我向石樞密報告了此事,石樞密同意讓他任虎威軍左廂副都指揮使。”

侯大勇點了點頭,道:“這樣安排很好,此人博學,也懂些兵法,是個可造之才,只是他太過聰明,爲人略顯輕浮,需要多多磨瀝。”

郭炯屁股正要擡離胡椅,侯大勇揮了揮手,他只得又坐了下來,道:“柳將軍正在城外參加輪訓,熟悉軍中地條例。”

郭炯隱約聽說過柳江捷之事,此時聽侯大勇詢問得仔細,暗自慶幸:幸好沒有怠慢柳江清,說不定那天此人也就成了皇親國戚。

“滅了荊湖,下一步就要攻打西蜀,郭郎有何良策?”

攻打西蜀早已是大周君臣的共識,郭炯也不知琢磨過好多次,他不敢擡屁股,就挺直身體,道:“雖然蜀道難於上青天,可是我軍已佔荊湖和秦鳳諸州,水陸兩路夾擊,西蜀天險不攻自破,況且西蜀將驕兵墮,實在不堪一擊。”

他又道:“若吐蕃渾末部達布率軍從側翼牽制,則西蜀更加被動。”

在攻打李重進之時,吐蕃達布和達娃貢曾率兵助戰,只是他們的撤退之時,順便搶了不少財物,這讓侯大勇很爲惱火,此時他聽到郭炯之議,道:“吐蕃渾末部曾是喪家之犬,如今在若爾蓋稍復元氣,雖然仍然很弱小,我們卻不能輕視之,這次入蜀作戰,就不用他們了,免得他們趁機大肆搶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渾末部,只能有限度使用。”

郭炯道:“既然這樣,乾脆我們找機會滅掉渾末部。”

“渾末部是吐蕃地一個新興部落,裡面有許多漢人血統,高原上的吐蕃人並不承認這一支部落,還罵他們是漢狗,如今大週四境有衆多勢力,不宜過多樹敵,就由渾末部佔着若爾蓋等地,爲我們擋住高原上的吐蕃,這樣我們也就有和吐蕃有一個緩衝之地,不至於發生直接衝突——”

“吐蕃人極爲悍勇,以大唐之強,仍與吐蕃打了上百年,我們現在宜少村強敵。”

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章 黑雕新軍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酒樓餞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3章 火燒糧倉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
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5章 接管劉府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2章 黑雕新軍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酒樓餞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4章 西軍風波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3章 火燒糧倉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