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

侯大勇帶兵數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攔馬喊冤之人,他看了曹彬一眼,對着軍士道:“虎威軍曹將軍在此,有什麼冤屈儘管給他說。”

那名軍士仍然倔強地跪在地上,一幅豁出去的表情,道:“虎威軍統領管不了地方上的事情,請大人爲我做主。”

侯大勇道:“你知道我是誰?”

“我不知道大人是誰,但是曹將軍跟隨在你身後,定然是朝中大官。”

“我不管你有何冤屈,你現在是虎威軍的軍士,必須得先將此事稟報給虎威軍將軍,他們解決不了,自然會找能解決之人,這是軍營,軍營自有軍營的規矩,你不能胡亂攔馬告狀。”說完,侯大勇不再理會此人,提馬出了軍營,出了軍營,侯大勇對曹彬道:“此人敢於攔馬喊冤,肯定有天大的冤屈,你親自過問此事,隨後稟我。”

望着絕塵而去的高官們,那名軍士臉現失望之色,瞪着眼睛,輕聲道:“官官相護,還有沒有天理。”

曹彬送走了侯大勇,來到仍然跪着軍士面前,道:“我是虎威軍曹彬,有何冤屈儘管跟我說,不過,軍有軍規,你去領二十軍棍,再到我的帳中來。”

侯大勇回府不久,曹彬就親自登門拜防。在會客廳寒暄了幾句,曹彬恭敬地道:“末將帶兵不嚴,出現了攔馬之事,請侯相責罰”

侯大勇問道:“如何處罰這位軍士?”

曹彬見侯大勇說話直截了當,也就少了些拘束,道:“實在沒有想到,在軍營還有這等攔馬告狀之事,打了他二十軍棍,免得這些兔崽子們不守規矩。”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曹彬也算摸到了侯大勇的脾氣,畏心畏腳、萎萎縮縮。侯相反而不喜,在適當的時候說些老實話,甚至粗話,侯相側是一幅很耐用的樣子。

果然,侯大勇聽了曹彬的粗口,臉上露出些笑容,道:“此人敢攔馬喊冤,倒有些膽識。不知他到底有何冤屈?”

“哎,這種事情多了。“曹彬雖然是宮衛首領,但是他曾經在底層社會流浪了許久,見了許多陰暗之事。

“此人是慈州人,末將年輕之時,曾在慈州呆了一年多時間,對慈州風俗頗爲了解,在這一帶有一種流傳甚廣的陋規,名爲賊開花,所謂賊開花。也就是在鄉間發生盜竊案件之時。官吏衙役們就有了發財的機會,他們根本不作調查,就將被盜人家周圍的富戶全部指爲窩贓戶。

當然,這些富戶都是朝中無人地富戶。”

侯大勇原本面帶微笑,聽到這裡,臉上的微笑也就消失了。

“既然朝中無人,又是窩贓戶,關押就在情理之事,進了牢房,何愁這些富戶不把肉和骨頭一起吐出來。每報一案,往往牽連數家,賊開花也由此而來。那些被冤的富戶,只得拿出大把的錢來四處打點,待官吏撈足,才放人出來,並宣佈這些富戶沒有窩贓。”

“告狀之人叫蔣思,家中略有薄田,還有幾個鋪子,日子頗爲殷實,不料。去年底,禍從天降,他家附近人家被賊光顧,按照賊開花的慣例,蔣思的父親就被關進了大牢,蔣思救父心切,多般打點,眼看着衙吏們答應將其父放出,誰知此時慈州府換了司法參軍事,又換了一批衙役,蔣思被迫重新打點一遍,此地,蔣思家中財產已盡,只求父親能順利出獄。”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這位新任的司法參軍事不知何故,得罪了刺史,屁股沒有坐熱,就被免去了職務,又來了一位司法參軍事,蔣思遍求親友,剛剛湊到了錢物,就傳來父親在牢中暴病而亡的消息。蔣思於是人財兩空,萬分無奈之下,蔣思地母親便攔了晉州刺史的馬車,準備狀告捉拿其父親的一夥人,反被斥爲刁民,捱了一頓板子,當天晚上,其母咽不下胸中惡氣,上吊自殺了。”

“蔣思陷入家破人亡之境,便準備上京告御狀,剛剛走到了晉州,遇到了晉州牙兵,他們見蔣思年輕力壯,便不由分說地強徵蔣思入伍,這一次各節鎮獻兵兩百到大梁,蔣思便被送到了大梁城。”

侯大勇想了一會,道:“蔣思之言可是事實?”

“料來不假。”

侯大勇曾任過鄭州防禦史等職,對司法體制也多有了解,他沉默了一會,道:“蔣思之事,既然我遇到了,也不能放任不管,隨後就派員到慈州徹查此事。”不過,侯大勇並不想對蔣思一事多說什麼,他也不想自己扮演包青天似的人物。

曹彬退走之後,侯大勇在院內也坐不住了,他立刻到了中書門下。將御史中臣竇儀請到了中書門下。

把蔣思之事講了一遍,侯大勇又道:“任何一個清明的社會,都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得到絕對的公平,蔣思有幸遇到我,此事尚有解決的希望,世上定然還有千千萬萬個蔣思,他們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蒙冤後只能忍氣吞聲。如今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儘快建立一套完整制度,使各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聽到侯大勇之議,竇儀臉上有些神采,道:“澶州一案過後,我就知道侯相必定要重整法紀。周律皆從唐律而來,只是唐亡以後,各地戰亂不斷,導致刑典廢壞,柱法殺人、各地恣意用法,先帝在時,曾統修《大周刑律》,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只是刑典還沒有大成,先帝就駕崩而去。”

正在此時,剛剛被任命爲吏部尚書的張昭也趕到了中書門下,《大周刑律》正是由張昭在重編。

侯大勇等張昭坐定,道:“張尚書,《大周律法》沒有全部完成之時,給你交待一件重要任務,務必要在近期之內,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地律法進行損益調整,作爲官吏審刑斷獄依據,以防止各級官吏執法不公,量刑不當。”

“我給你講一個原則,就是要限制地方地司法權利,凡是重大安仵必須由朝廷複審,比如邊境各地有罪應該處死的,要送往所屬州軍審訊,尤其是各軍寨不得自行斷案判刑。”

“我再強調一遍,對於死刑,州府也沒有最後權利,必須要上報刑部複審以後才能執行,人頭不是草,草割了能再長,人死則不能復生,正所謂人命關天,一定要慎之又慎。”

“唐律對此要求得甚嚴,只是從晚唐開始,朝綱敗壞,各地諸侯飛揚跋扈,柱法殺人如家常便飯,草管人命而朝遷置之不問,刑部幾成擺設,這種狀況必須儘快得到改善。”

張昭並不知事情所以,只是不斷地點頭,用眼睛示意竇儀。

竇儀等到侯大勇稍停,建議道:“在下有一個建議,以後各州判決列刑案件完畢,應將有關案卷一併上報刑部,由其複覈,州府必須執行刑部的意見。”

“很好,我同意這樣做,這樣做其實就是死刑複覈程序,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三者關係,你們也要好好理一理,隨後報給我。”

張昭隨竇儀退下之後,這才得知事情原委,他急忙回到吏部,將這些年整理地《大周律法》又搬了出來。

侯大勇剛剛送走了三位大臣,喝了一口熱茶,小吏又來報:“開封府少尹楊大人到了。”

楊徵之身後跟着一人,卻是流配沙門島的柳江清。

柳江清和往日相比,瘦了許多,頗有風塵之色,與以前當城南尉時相比,神色間少了些張場,而多了些沉穩,他見到侯相,中規中矩地行了禮,就坐在一邊不着一言。

楊徵之相比之下,就要隨意得多,落坐之後,道:“禮彌教在城外的巢穴已被剿滅,只可惜跑了教主谷應天,從其院落中搜出來不少的強弩、毒葯,還有各地教首的名冊,現已由各地官府按名冊捉拿。”發現禮彌教巢穴純屬偶然,在誅殺趙匡胤之前,侯大勇曾和時英一起沿五丈河巡視,無意中發現了一處天然防守河道的山地,便派出十幾個水師軍士去探查地形。

此次南征南平,水師主力是長江水師,但是汴河水師隨時都做好和增援的準備,師英想在五丈河上建一個水寨,又想起前一段時間所見之地,就派出手下欲買下山頂小院,這次進院,手下卻發現了院中聚集不少人在念經,情形頗有些詭異,當時他只帶了三個手下,沒有驚動院中人,便退了出來,時英將此事報告給侯大勇,侯大勇又將此事交給了開封府。

禮彌教曾多次暗算侯大勇,這讓侯大勇百思不得其解,聽說抓住了許多教中頭腦,道:“禮彌教中秘密甚多,要細細審問,他們多次暗算於我,一定要問出其中緣由。”

楊徵之滿臉悔意,道:“真沒有想到禮彌教教衆如此強悍,攻打小小院子,死傷了四十多個衙役,還讓谷應天逃了出去,屬下真是無能。”

“谷應天羽翼盡失,也翻不起大浪,不足爲患了。”侯大勇看了看柳江清,道:“柳郎發配江門島已有一年,這一年可吃了苦頭,如今大周朝急需人才,你就準備戴罪立功。”

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7章 富貴生活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章 神出鬼沒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3章 符家說客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章 救濟難民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3章 鋒芒初露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6章 鄭州任職
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7章 富貴生活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章 神出鬼沒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3章 符家說客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章 救濟難民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3章 鋒芒初露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38章 爭奪河套(三)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0章 澶州城外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6章 鄭州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