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

皇宮中,酒氣沖天,符英此時已是身份尊敬的皇后,她喝了一口上等的米酒,臉上略有一絲紅潤,饒有興致地看着長江水師和汴河水師的十幾員將領在殿下堂內鬥酒。

有陛下和皇后一旁觀戰,雖然陛下還有不斷地鼓勁,十幾個糾糾武將還是不敢太過放肆,言語都頗爲收斂,可是,雙方勁頭卻一點也不小,一碗又一碗的老酒,將領們仰頭就喝,乾脆利索就如快馬殺人一般。誰也不肯服輸,喝空的酒殼如流水一樣送來又送出,讓一旁服侍的大小太監和宮女們都看直了眼。

汴河水師有備而來,挑選的皆是軍中海量,長江水師將領雖然能飲,沒有任何準備,就明顯地佔了下風,幾番爭鬥下來,已有好幾名長江水師將領們醉得不成樣子。

鐵川源帶着二十幾名親衛虎視眈眈地守在一旁,只要將領出現嘔吐不止、不醒人事或是胡言亂語等現象,就由親衛們叉將出去,扔在不遠處的小院子去,這個院子是禁軍值勤時所用的院子,這時騰了幾間房子出來,用來暫時安置這些醉漢子。

楊樂和一張黑臉,滲出些紅色,當身邊最後一名手下也被拖了出去,他舌頭打着轉,對着五名酒氣沖天的汴河水師將領道:“時將軍,我們兩人比劃一番,再來喝一杯。”時英豪氣沖天地舉起一個酒壺,將兩個大碗倒得滿滿的,道:“楊將軍,酒逢知已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我敬你一杯。”

“好一句酒逢知已千杯少。”楊樂和喝完了這碗酒,順手就將酒碗扔在了地上,他這時已大醉,忘記了陛下還在旁。“哈、哈”大笑道:“痛快,真是痛快,沒有想到汴河水師也有這等英雄人物。”又大聲地道:“西蜀河道彎多灘急,行船危險萬分,攻打西蜀還是要靠我的長江水師,時帥就別我爭了。”

楊樂和平時行事說話極爲穩定,此時,酒精在他身體裡熊熊燃燒。

他全然忘記了陛下和皇后就坐在上位,一隻手舉在半空中,道:“在三江口,我們全殲了楊師凌的人馬,一直打到了郎州,這等功績如何,你們汴河水師可曾有如此戰績。”

鐵川源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道:“楊將軍醉了,把他帶下去吧。”

兩個親衛如拎小雞一樣將楊樂和拖出了殿外,剛到大門處。只聽得“哇”地一聲。楊樂和在門口處如噴泉一樣地吐了一大口出來,一陣混合着酒味和酸腐味的氣味在空中飄蕩。

柴榮雖然是馬上皇帝,可是亦很少在軍中開這種酒陣。太監們被這陣酒臭薰得一陣陣作嘔,可是又敢顯於臉上。

符英用手掩了鼻子,道:“這些軍將,見了酒就都是這個樣子。”

符英從小就跟着父親魏王符彥卿,見慣了軍將們的粗豪樣子,此時心中並無不喜,反倒多了幾分親切。

時英雙眼微紅,見長江水師全部被拖了出去,就走到侯大勇面前,道:“陛下。臣幸不辱命。”

殿中還有好幾名汴河水師的普通將領,侯大勇也不想在這裡多說,就揮了揮手,道:“今日不提此事,明日等楊樂和酒醒了,我當面和你們兩人談這件事情。”

等到師英等人退了出去,侯大勇站起身來,對符英道:“走吧,殿裡味道怪怪的。真是難聞,我們出去走走。”

衆將都退去,只剩下了太監和宮女,太監和宮女向來是有權利和義務看着陛下和皇后親熱,符英入主皇宮,很快就適應了這個現實,兩人走出了酒氣沖天的大殿,符英就很自然地依靠在了侯大勇地身旁。

“父親明天要到大梁來,想起小妹之事,我總有些怕他。”

朝堂奪自於孤兒寡母親,這是符英心中永遠的內疚,不管有多少條理由,她都不能釋懷。

侯大勇明瞭符英的心結,寬慰道:“改朝換代總是要血流成河,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放逐小妹是最好的結果了,還有,她身懷六甲,亦無法向天下人解釋。”侯大勇說到這,臉露笑容,又道:“父親大人也註定是傳奇人物,兩個女婿是皇帝,三個女兒是皇后,只有北朝獨狐信才能與之相比。”

符英心中其實就如明鏡一般,她暗道:“留下柴氏血脈和小妹,已算得上仁厚之舉,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

兩人談着走近了寢宮,侯大勇隨意地道:“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如何處置富家商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都是我們的,也沒有必要弄這些私錢。”符英有些吃驚地道:“阿郎,富家商鋪可是大周朝第一商家,如何能輕易就不要了。”

“我沒有這麼傻,富家商鋪關係着無數老百姓的生計,又是我們地財源,豈能輕易毀掉,我只是想給富家商鋪的財富找一個合理的去處。”

“宮中開銷很大,商鋪可以供宮中所需。”

侯大勇搖了搖頭,道:“宮中所需自有來源,用不着富家商鋪的錢,我有一個想法,富家商鋪在各州縣多有分堂,以後就讓各分堂出資,在各州設立高等學堂,這個學堂不僅要學四書五經,也要開設致用之學和軍陣之學,以後的朝官也可以從這裡考用,這是一個思路,具體操作還有詳細地策劃。”

“這用不了多少錢,富家商鋪早已富可敵國了。”

“在宮中設一個內庫,富家商鋪賺的錢都進內庫,以備急需之時的用度。”

“如此甚好。”符英也在跟着適應皇后的身份,她道:“富家商鋪早就富可敵國,雖然分爲江北和江南兩個部分,卻仍然太大了,現在只要富家商鋪涉足一個州縣,就很快成爲了最大的商鋪,富家商鋪大得讓我心驚肉跳,我有個想法,富家商鋪可分爲幾個部分,比如,馬匹、絲綢、茶葉和葯材、鐵器等幾大項,都可以單獨組成一個商鋪,這些商鋪的進項都由內庫來管理。”

“這事你就看着辦吧,組成幾個商鋪以後,孟殊就不必擔任大掌櫃了,他本是讀書人出身,就讓他進三司,將來爲我打理大周財稅。”

孟殊與前任掌櫃富鞏相比,行事極爲低調,但是符英明白,富家商鋪能發展到今天地規模,他居功甚偉,如此安排也算是瞭解了他地心願,就笑道:“孟掌櫃算盤打得精,讓他去接替張大人,倒合適得緊,只是內庫也需要忠誠而精明的人來打理,孟殊到三司,這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

侯大勇又道:“這樣處理,富家商鋪實質上就變成了皇商,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皇商不能與民爭利,做事要講商家規矩,更不能動用官府地力量謀取利益,此事是一件鐵律,小英一定要盯緊些。”

“嗯。”

“還有飛鷹堂之事,富家商鋪以後變成皇商,進項都歸內庫,以後飛鷹堂就不能用富家商鋪來供給,飛鷹堂也要由暗至明,以後就算御史臺的一個部門,費用專列,杜剛到御史臺任侍御史,爲正六品,專管飛鷹堂之事務,有專奏之權。”

飛鷹堂成立數年,已經深植於大周各地,侯大勇奪權、稱帝一系列活動,飛鷹堂功不可沒,只是侯大勇稱帝以後,他就成了大周朝的主人,飛鷹堂若不進行改制,就必然變成秘密特務組織,侯大勇擔心這個組織會自我膨脹,便想着把飛鷹堂納入正式的組織系統中來。

符英聞此言,想了一會,道:“飛鷹堂所行之事,終究是旁門佐道,只是御史中承掌握了這麼一支力量,未必是好事。”

從機構的設置來看,御史臺獨立於六部之外,隋唐時設置了侍御史、殿內御史與監察御史三種,皆由御史中承或是御史大夫來任主官,符英出身官宦人家,又一直在執掌飛鷹堂,如何處置飛鷹堂自有發言權。

侯大勇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他沉呤道:“此事我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竇儼是數朝老臣,我不希望由他掌管飛鷹堂,而且飛鷹堂必須由私器變成公器,才能在大周朝立足,否則不如不要。”

符英想着飛鷹堂遍及各州的勢力,這裡面也凝結着她的許多心血,道:“飛鷹堂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特別是暗殺、綁架之類的惡事,早就停了下來,只是負責打探官情、民情和部分軍情,他們在關鍵時刻能起到奇兵之用,如此就不要了,實在是有些可惜,也對不住這二千多號人。”

“那這樣辦,就將御史臺下面增設一個部門,侍御史所在稱爲臺院,殿中御史臺所在稱爲殿院,監察御史所在稱爲察院,這飛鷹堂就叫做糾風御史,其所在稱爲糾院,還是辦原來飛鷹堂所做之事,只偵察情報,絕對不準參與朝中和地方之事,另外,情報分爲普通和特殊兩種,御史中承可以看到普通級的情報,而特殊情報就用傳統地黑木盒直接送給我。”

這樣安排,其實就讓符英不再管理飛鷹堂,符英冰雪聰明,她明白了侯大勇的意思,道:“不管飛鷹堂,我也就輕鬆了。”

侯大勇一隻手挽在符英的腰間,他收了符英管理飛鷹堂之權,這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合理舉動,任何一位帝王,都不希望有人掌握着一支能窺測隱私的組織,符英雖然是相親相愛的妻子,卻也不應擁有這等超出一般皇后太多的力量。

做出這個決定,侯大勇很是理智,從權臣轉型到皇帝,有太多的權力要收回來,也同樣有太多的權力要放下去。

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5章 道士陳摶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8章 滄州城內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1章 商隊南行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章 智破命案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5章 中元節日第8章 詔令出征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12章 攻心爲上
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5章 道士陳摶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8章 滄州城內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1章 商隊南行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7章 智破命案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5章 中元節日第8章 詔令出征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12章 攻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