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回鶻大軍(四)

回鶻人在渭水南岸,遭到了侯大勇部衆的頑強阻擊,吐少度以前只把注意力放在兵力雄厚的鳳翔軍身上,對渭水南岸的二三千人馬沒有過多重視。回鶻軍多次攻擊鳳翔軍大營,鳳翔軍抵抗得十分頑強,吐少度判定周軍主力定是鳳翔軍,在他心目中,二三千周軍偏師,實在不堪回鶻大軍一擊。

此時,在渭水岸邊受到了周軍偏師的迎頭痛擊,令他十分意外,回鶻騎兵的屍體密密的漂浮在渭水中,鮮血染紅了渭水兩岸,這些回鶻兒郎大多跟隨是蘭州回鶻軍老兵,多是吐少度族人,望着如此慘象,吐少度心如刀絞。吐少度雖然憤怒,但他畢竟是一軍主將,還有相當的理智,他痛苦的下令回鶻人暫時收兵。

回鶻人兩次進攻,被輕易粉碎,損失上千人馬後,回鶻人把拳頭收了回去,積蓄着更大的力量。

侯大勇到了古代後,經歷了太多的戰鬥,作爲三軍主帥,他冷靜的看着手下三支軍隊和回鶻人決戰。侯大勇全身鎧甲,臉頰微黑,渭水沿岸徐徐吹來的冷風,使他眼睛微微眯着。親衛陳猛已經升爲虎營校尉,現在跟在身邊的親衛是獅營神箭手劉黑狗,他帶着五十名獅營親衛,守護在侯大勇身邊。

錢向南所騎戰馬緊挨着風,和“風”親熱的互相打着響鼻。錢向南坐馬上,全神貫注的看着回鶻人的一舉一動,雖說天氣已很有些寒冷,他額頭上竟有一層細汗,等到回鶻人退了回去,轉頭對侯大勇道:“節度使。若鳳翔軍能夠從後面追過來。明年今日,就是回鶻軍的忌日。”

侯大勇沒有這麼樂觀,道:“回鶻人主力未損。還有一場惡戰。現在還不能太樂觀。”

兩人說話間。七張牀弩對着渭水北岸的回鶻大軍射去,這次射擊,由一名隊正統一指揮,利用弩箭可以延時發射的優點,上好弩箭後再同時發射,對後退的回鶻騎兵羣進行打擊。

牀弩發出雷鳴聲,如狂怒的凶神一樣衝進了回鶻人的隊伍裡。弩箭過處,慘叫聲四起。牀弩威力巨大,可是數量少,發射一次還要重新上弦,牀弩對敵軍的殺傷力。其實還不如軍士們整齊發射的手弩,可是,牀弩聲勢懾人,中箭者非死就是重傷,極易讓對手感到恐懼,失去作戰的勇氣。

吐少度見手下騎兵均臉露驚慌神色,知鬥志已弱,就命令回鶻軍全軍退到木弩箭程以外,暫時休兵,重振士氣之後再作決戰。

吐少度鐵青着臉坐在營帳中間,帳下的回鶻衆將均不說話,如此慘敗,讓人實在沒有什麼話好說。

半響,吐少度才道:“沒有想到周軍的弩箭如此厲害,我們回顧忠勇的騎手可禁不起這樣的傷亡,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回鶻衆將臉露憤恨之色。

“中原有句俗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現在回鶻大軍還是要儘快到卓尼去,渭水不可久留,若周軍主力從背後殺過來,我們又衝不破渭水南岸的防禦,此渭水就是蘭州回鶻軍的葬身之地。”

“烏柯將軍,你帶二千精騎,到渭水上游的小灣渡口,從小灣渡口過河後,側擊南岸的周軍。”

“渭水南岸周軍人數少,我就不信周軍就有三頭六臂,能擋住我們回鶻大軍的多面進攻。”

敵軍退後,郭炯來到侯大勇身邊,有些興奮道:“威風八面的回鶻精騎,不過如此。”

侯大勇冷靜的說道:“郭郎,軍士們打的好,你也指揮的好,可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現在雖說打退了回鶻軍進攻,但是,回鶻人實力仍然雄厚,若全力一擊,則勝負仍然難料。”

戰死的回鶻人的遺體,仍橫七豎八的倒在水中和岸邊。北風所過,雖說天氣寒冷,但是四處仍然瀰漫着濃濃的血腥味。南岸一支約二千人的回鶻騎兵,迅速向西而去,所有行動,並沒有迴避對岸的黑雕軍。

兩人騎着馬,面對着對岸,回鶻人的行動他們看得一清二楚。錢向南臉色沉重起來,對侯大勇道:“回鶻軍定是到上游去奪取小灣渡口,幸好節度使還有一支奇兵。”

侯大勇臉色不變,到古代近三年了,侯大勇官越做越大,指揮的人馬也越來越多,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涉及到千萬人的性命,因此,在不自覺間,侯大勇眼神、語氣以及一些細微的表情,都不自覺帶着些威勢,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意識到也不能改變。

侯大勇神情突然堅定起來,聲調略高,道:“回鶻騎兵相當精銳,若硬碰硬,何五郎率領的一千黑雕軍損失定然不輕,我最不喜歡硬碰硬的打法,這種打法,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但是,有時卻無法選擇,狹路相逢勇者勝,必須要拿出勇氣和決心,就如黑雕軍在張家關一樣,只有守住張家關,才能把蜀軍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次也一樣,只有何五郎打掉回鶻人在其它渡口渡河的部隊,等到王景率軍一到,回鶻大軍則真正插翅難飛了。”

錢向南隱隱成爲侯大勇頭號心腹謀士,不僅爲侯大勇出謀劃策,還正在組建情報機構。他在鄭州時因智破命案,被侯大勇看中,然後隨其參加了鳳州之戰,在三州之地也算得上說一不二的人物。侯大勇收服吐蕃人後,錢向南心裡隱隱約約有些微妙的感覺,但是他不敢向任何人提起這種感覺,只能把這個感覺深深的埋在心裡。

何五郎率領豹營和豺營隱蔽在渭水北岸的連綿起伏的山嶺中,派出偵騎監視着回鶻大軍的動向。兩千回鶻騎兵向西而去之後,何五郎立刻率軍尾隨着回鶻騎兵而去。回鶻騎兵運動速度很快,他們要搶時間,利用騎兵機動能力強的優勢。在小灣渡口過渭水。從側翼襲擊守在風凌渡口的周軍。

回鶻騎兵根本沒有掩飾自己的行動目標,他們知道中原軍隊馬匹很少,唐朝丟失河套地區後。就失去了主要產馬地。因此,唐軍中馬軍只是部隊中的極少數,唐滅亡後,情況也相差不多,騎兵在中原各軍中的比例極低。回鶻人這個大膽的行動,是建立了周軍騎兵不多,無法跟上快速行動的騎兵隊伍這個前提之下的。回鶻人就是要靠騎兵的速度,讓周軍首尾難顧。

回鶻人沒有想到。與他們對陣的黑雕軍,是一支完全的騎兵部隊,在高平大戰、鳳州大戰中,充分發揮了騎兵的機動靈活的特點,屢屢取得大勝。他們更沒有想到。有一支千人騎兵隊,竟敢孤…軍深入北岸,對大隊回鶻騎兵進行襲擊。

何五郎帶着騎兵隊,始終與回鶻騎兵隊保持了一里的路程,兩支騎兵,一前一後,似兩股洪流,直朝小灣渡口衝去。

何五郎在攻打黃牛八寨的戰鬥中,身受重傷,若不是韓淇醫術高明,他早就成爲一堆黃土了,死亡如此近的逼近過何五郎,使他很有些大徹大悟,他騎在馬上,英俊的臉龐顯出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

偵騎不斷帶來回鶻人的消息,從回鶻人的路線上看,回鶻人定是朝小灣渡口奔去。何五郎擔心回鶻人速度太快,自己和他們距離過遠,來不及在渡口處攔截他們,便下令部隊全速前進。很快,在距離小灣渡口兩三裡的地方,黑雕軍騎兵咬住了回鶻騎兵。

回鶻騎兵肩負重要任務,回鶻將領烏柯深知其中厲害,發現身後追兵之後,不敢馬上渡河,掉轉馬頭,前隊變後隊,準備和追兵一決高下。

黑雕軍在回鶻騎兵陣前五六十步的位置站住,軍士們在何五郎的命令下,把弓箭拿在手裡,做好進攻的準備。

烏柯見追兵不過千人,心中稍安,他決定全殲這股敵軍,然後放放心心的渡河。中原軍隊步軍多,擅長陣地戰,騎兵則遜於回鶻騎兵,烏柯久住蘭州,對兩軍的特點知之甚深,他決定全軍壓上,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消滅這股膽子不小的追兵。

烏柯不等周軍站穩腳跟,戰鼓聲震天響起,回鶻軍高舉着彎刀,高喊着向黑雕軍撲來。回鶻人並非全用彎刀,蘭州回鶻人的一支小部族曾遠到西域,和大食國的商人有過接觸,鋒利強悍的大食彎刀立刻吸引了回鶻人的目光,回到蘭州後,他們迅速仿製了大批彎刀,裝備在騎兵中去,成爲蘭州回鶻軍的標準裝備。

黑雕軍豹營和豺營的弩箭全被拿去裝備黑蛟軍和伏虎軍,豹營和豺營制式也相應進行了換裝,一名軍士標準的武器裝備有一張長弓、五十支箭,一把橫刀,一支木柄長槍,木柄長槍槍長三米五,比熊營用過的馬槍要稍長一些,還有一面小圓盾牌,可謂是裝備精良。

回鶻軍發起衝鋒後,黑雕軍軍士並沒有馬上發起衝鋒,排出了一個雁陣,左右兩翼稍長,中軍方向的軍力則略顯薄弱。雁陣最有利於發揮弓箭的威力,等到回鶻騎兵衝到箭程之內,中軍帳前才響起放箭的號令。

黑雕軍軍士們大多久經戰火考驗,老兵佔了絕打部分,他們面對如狼似虎的回鶻騎兵,並沒有慌亂,也沒有急於放箭,而是穩穩的做好準備,號令一起,才拉開弓箭,向回鶻兵射去。

回鶻騎兵也精於騎射,他們衝鋒之時,也拿起弓箭,向周軍射去。兩軍的箭雨在空中交織碰撞,回鶻騎兵人數比黑雕軍多一倍,但是,他們射箭完全出自天生的本能,而沒有統一的指揮,而黑雕軍的鐵箭基本是同時發射,形成了密集的箭雨,因此,黑雕軍雖有不少軍士中箭,但回鶻軍中箭落馬的軍士遠比黑雕軍多。落馬的回鶻軍士,基本上沒有活命的希望,隨後而上的馬隊,將他們狠狠的蹋在了地面。

黑雕軍軍士們動作相當整齊有序,射完第二支箭後。回鶻人已來到了身前。中軍帳前的軍士甚至可以看到回鶻騎手喘出的白氣。

中軍帳前戰鼓聲一變,黑雕軍軍士立刻手持長槍,雁陣兩翼的軍士左右包抄。向回鶻軍兩翼衝去。而中軍則跟在左翼軍後面。也殺入了敵陣。

因爲兵少,兩軍接觸便是決戰,沒有什麼花哨可講,是實力和勇氣的對決。

騎兵相接瞬間,黑雕軍的長槍佔了極大的便宜,一隊隊騎兵形成橫隊,長槍如林。全部平平對着敵人的騎兵,藉着自己和對方馬匹的衝力,輕易刺破了回鶻人的輕甲,不少回鶻兵被挑落馬下。回鶻彎刀雖然鋒利,但是。彎刀和長槍相比,太短,兩軍交鋒之際,回鶻人紛紛被挑落馬下。

回鶻人極爲勇悍,前面的軍士被挑死後,後面的軍士在慣性作用下,繼續往前衝,因爲是在渭水河岸,適合騎兵作戰的空間很少,一次衝鋒後,基本沒有再次衝鋒的空間了,很快,兩軍就混在了一起。回鶻人的彎刀此時才發揮了威力,黑雕軍軍士的斷臂殘肢不斷飛到半空中。

何五郎首先舉起長槍,朝一名回鶻敵軍扔去,長槍狠狠的刺入了敵軍的身體。絕大部分黑雕軍軍士都做着何五郎同樣的動作,把長槍當成標槍扔了出去,然後抽出了橫刀,和回鶻軍士對砍。

這種扔槍戰術是黑雕軍認可的,因爲騎兵混在一起後,長槍威力就會大大減弱,若要把長槍掛回槍帶,再抽出長刀,這兩個動作,就會讓許多軍士喪命。若在戰鬥中,幾百或上千支長槍拋出,不僅可簡化動作,更可以給敵人大量殺傷。這個戰術是鐵川源提出來的,但是剛剛提出之時,許多人並不同意這種做飯,特別是軍需官們,他們捨不得把價格昂貴的長槍就這樣輕率的扔出去。

雙方爭論不下,一直吵到了侯大勇哪裡,侯大勇聽完雙方陳述後,馬上拍板,道:“任何時候,人都是第一位的,若不扔掉長槍,被敵人殺掉,最後,不僅長槍不是自己的,命也不是自己的,爲什麼不扔?”節度使發了話,黑雕軍騎手們在練習刺殺後,還專門練習瞭如何投長槍。

回鶻軍和黑雕軍混在一起後,黑雕軍騎手們誰都不願拿着長槍,紛紛把長槍投了出去,一時之間,戰場上長槍橫飛,不少回鶻人根本沒有明白回來是怎麼一回事,就被沉重而鋒利的長槍刺了一個透心涼。

烏柯極爲勇猛,可是,在渭水邊,他的運氣實在不怎樣,在衝鋒之時,就被半空中落下的一支鐵箭刺傷了大腿。衝入敵陣後,他帶着滿腔的怒火,砍殺了兩名周軍騎手後,被一名周軍將軍攔截住。兩人對砍幾刀,平分秋色,都沒有佔到便宜。

烏柯是個興奮型將軍,遇到武藝高強的敵手,渾身血性都被激起,他大叫一聲,催馬上前,眼睛盯着周軍將領的脖頸,恨不得一刀將其斬下來。烏柯還沒有衝到周軍大將馬前,只覺得一股大力從後背襲來,緊接着一陣巨痛傳來,此時他已高舉戰刀,可是他渾身的力氣卻如水銀泄地般逝去。

烏柯永遠沒有時間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爲敵將沒有給他留下任何機會,他的頭顱被周軍大將一刀砍了下來,一股熱血噴的如盛開的花朵。烏柯騎術極好,被斬殺後,雙腿仍夾緊馬腹,一具無頭騎手,背上插着一支長槍,在亂軍中奔馳了數十步,才栽下馬來。

這一幕景象如此恐怖和詭異,給周軍大將何五郎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仗之後,他在渭水岸邊,專門爲烏柯修一個墳墓。

斬殺了烏柯,並沒有使回鶻軍馬上崩潰,因爲混戰中,誰也不知道烏柯已死,雙方軍士都殺紅了眼,看見服飾不同,馬上就痛下殺手。烏柯死或不死,對雙方軍士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回鶻人長途跋涉到渭水,且由於糧食不多,因此總是處於半飢餓狀態,體力消耗極大,而黑雕軍以逸待勞,伙食又開的極好,軍士們一個個身體強健,精力旺盛。

回鶻人漸漸頂不住黑雕軍的進攻了,傷亡極重,戰場優勢開始向黑雕軍轉移。戰鬥持續又一炷香的時間,戰場才歸於沉寂。

對大多數軍士來說,一切都結束了,包括他們的愛恨、包括他們的親人敵人,在渭水岸邊,都成爲永遠的過去。

戰場上除了一些無人的戰馬以外,就只有何五郎帶領的三百多黑雕軍騎手,六百多黑雕軍,也永遠倒在了渭水岸邊。

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章 救濟難民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章 烽火熄滅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5章 中元節日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8章 滄州城內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章 解救符英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9章 解救符英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
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章 救濟難民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章 烽火熄滅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2章 神出鬼沒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5章 中元節日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8章 滄州城內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章 解救符英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9章 解救符英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