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

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師,大小戰船,足足有一千艘之多,在江面上拉出了一條長長的黑線,從遠處看就如一條遊動的長龍。

南征軍水師主將楊樂和天天在水面上摸爬滾打,對此勝景早就熟悉得如自己的身體,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興奮之情,沈懷鏡是第一次看着上千艘戰船行動,他一直站在船舷邊上,神情激動地瞧着着船隊。

楊樂和便走了過去,指着那一條長龍,道:“要論水師威武,長江水師無論如何也要數第一,沈參軍以爲如何?是否又是詩興大發。”

沈懷鏡看着楊樂和一張黑臉上滿是挑釁的快樂,便笑道:“長江水師玄龍船數量多,當真威武得緊。”

沆懷鏡來到長江水師以後,楊樂和就喜歡和其較勁,較勁的內容總是在“汴河水師和長江水師誰更歷害之上”,楊樂和的觀點及情緒,實際上代表了大部分長江水師軍官的情緒。

從歷史上看,大周長江水師向來是大周朝最大最強的水上軍事力量,其實力足以笑傲江湖,只是這幾年情況發生了些許變化,侯大勇爲了利用五丈河等運河向契丹運送兵員和物資,大大地加強了汴河水師的力量,適合於狹窄水道、極有戰鬥力的玄蛟船,數量極速增長,達到了近五百艘,已經大大地超過了長江水師中玄蛟船的數量。

當然,論到玄龍船的數量,仍然是長江水師佔了絕對優勢,原因有二,一是長江水師要扼制南唐水師,必須保持強大的水師力量,才能在大周軍與北方強敵契丹作戰之時,有足夠的力量阻止南唐軍的任何冒險行爲。二是長江水面寬闊,這是黃河水系特別是五丈河等運河難以比擬的。玄龍船這種大船,在長江水面作戰時更具有威力。

長江水師玄龍船數量佔有一些優勢,汴河水師玄蛟船的數量卻極多,兩相抵銷,長江水師的實力和汴河水師也就基本接近,這就讓一向驕傲地長江水師高級軍官們覺得極爲委屈。

另外,汴河水師駐地在大梁,二萬水師官兵隨時可以通過水門進出大梁。是穩定大梁的一股重要力量,汴河水師指揮官時英又是侯大勇的親信,所以,汴河水師各級軍官升遷速度明顯快於長江水師,已有六名汴河水師的低級軍官升至長江水師擔任中級軍官,而長江水師軍官卻極少升職。

這兩個原因,讓長江水師不少中高級軍官都有說不出的情緒。

沈懷鏡十分清楚此事,因此,當楊樂和又提出這個問題之時,他便言顧左右。並不正面回答。

楊樂和常年混跡於長江水師。和大梁朝廷幾乎沒有勾結,是一個純粹的水軍將領,也是一個胸中沒有多少彎彎繞的將領。正因爲此,他才總是喜歡和沈懷鏡理論長江水師和汴河水師誰是大周第一水師,若是對朝廷大事稍有敏感的將領,絕對會迴避害此事,更不會在沈懷鏡面前去討論此事。

沈懷鏡倒着實喜歡楊樂和直爽地性格,看着楊樂和又準備和自己較勁,便道:“楊將軍,在下久在西北,你知道,西北可是幹早得緊。何嘗見過這許多戰船,我就拜楊將軍爲師傅,給我講講這些戰船的事情。”

楊樂和是從普通軍士一級一級升至長江水師副將,全靠對水戰的精熟,在朝中並無照應,他對於戰船瞭如指掌,是長江水師中有名的船癡,沈懷鏡的請求正好撓到了他的癢處,他清了清嗓子。滾豆落盤一般一口氣道出:

“戰船最初只用來運送部隊和物資,專事戰鬥的船隻出現於春秋末期的南方諸國,此時戰船已有大、中、小的區別,各地船型名目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大者用於正攻和指揮、中者用於遊擊、小者用於偵察。”楊樂和指着江上長龍,自豪地道:“長江水師以玄龍船爲主力,玄蛟船輔助其作戰,在河道較爲狹窄之時,玄蛟船也可以作爲主力戰船,另外還有專事偵察所用蛇船、用於火攻的火船、裝糧食地平船,這些船也和春秋時代一樣,按大、中、小來配置,這叫做萬變不離其宗。”

沈懷鏡看着楊樂和一張長滿了皺紋地黑臉,暗道:“古人云,術業有專攻,真是誠不欺我。”嘴上道:“這和陸地步騎的道理是一樣,一支部隊有偵騎,有主力部隊、有側翼部隊,還有運輸部隊。”

楊樂和搖頭道:“步兵是步兵,水軍是水軍,作戰方式不同,各有各的門道,不要混爲一談,你別打岔,聽我說。”

“好,好,聽楊將軍說。”

“漢朝是戰船發展的關鍵,西漢的櫓和釘,東漢的舵和硬帆,大大提高了戰船的質量和速度,櫓變槳的前後划水爲左右撥水,比槳要快得多,舵則彌補了舵槳控制航向的笨拙不便,釘能使船舶更堅固,從而將戰船造得更大,而硬帆使戰船操作靈活、航行平穩。”

楊樂和講到高興處,唾液橫飛,道:“西晉的大船好生了得,晉滅吳時,使用了“連舫”戰船,這種船長寬各達一百八十米,能裝二千餘人,上設木城,四門來往皆可騎馬。”

楊樂和突然說了一句粗話,“奶奶的,這哪裡是戰船,分明就是浮舟。老子最佩服隋將楊素,楊素滅陳時所指揮的“五牙”樓船,高達三十米,有船樓五層,可乘八百人,四面甲板還備有六架長達十五米的拍竿(注一),是玄龍船地老祖宗。”

“大唐造船技術也不錯,船身普遍使用鐵釘釘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縫,戰船的結構十分堅固。此外,唐代還出現了輪槳、水密隔艙和水羅盤,等一會我帶沈參軍一一去看看這些東西。”

楊樂和讚道:“這些都是好東西,沒有這些玩意,如何能造得起縱橫江海的玄龍船。”

沈懷鏡是真心歎服,一臉謙虛好學,問道:“大周戰船可有何高明之處。”

楊樂和嘆息一聲:“大唐亡後,到處都亂成了一鍋粥,你殺我,我殺你,誰顧得上造船,好工匠死得差不多了,如今的玄龍船沒有能夠超越大唐戰船,只是在細微處進行了改進。”

楊樂和看了沈懷鏡一眼,“我覺得侯相是真正懂水戰之人,這一年,他爲長江水師配置了投石車、西蜀連弩等犀利武器,上一次到大梁這時”他專門把長江水師的將領們留在中書門下,專門講戰船上如何使用遠程武器,還把我們帶到汴河水師去實地觀看。”

“汴河水師能有今日規模和水準,全靠了侯相,若不是侯相大力提攜,汴河水師根本不值一提,不過,當日汴河水師演示了用投石車破敵的幾艘玄龍船,手段倒真是了得,長江水師的戰船上雖然也有投石車,在使用方法上還存在許多問題。”

楊樂和突然臉上露出尊敬之色,“侯相當真了得,居然在兩年功夫,就讓汴河水師崛起到可以挑戰長江水師的地步,真是了不起。”

這些年,侯大勇時常到大梁城外的船塢,他對於制船基本上不懂,但是戰船地發展模式他卻是極爲清楚,他就如打造黑雕軍一樣,極力增加玄字號戰船的遠程攻擊能力,如今玄龍大船的攻擊能力,已經達到了大周科技水平的極限。

玄龍船船首裝着一架大型的投石機,可以投放石彈和火油彈。火油彈也經過了改進,原先的火油彈的火與油分開,先將油彈投了過去,然後再放火箭,新式的火油彈則在陶罐外面加上一層易燃並泌了猛火油的粗麻布,投石車發動之時,就將粗麻布點燃,陶罐落地而碎,裡面猛火油自然會劇烈燃燒,這樣一來,火油彈的攻擊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戰船兩側安裝了四架拍竿,用來打擊靠近戰船的敵船,同時,兩側分別佈置了十架西蜀連弩。

船尾,安裝了一架中型的投石車和兩架西蜀連弩。

經過改造的玄龍船,最大兵力也經過反覆覈定,爲了多裝置武器,最後將總人數覈定在五百人,包括了船員和乘員。

這已經成爲汴河水師和長江水師玄龍船的標準裝備。

沆懷鏡久在步軍服役,並不清楚水軍這兩年發生的變化,他第一次登上玄龍戰船,見到戰船上強大的遠程攻擊力,已經達到了普通步兵萬人以上的配置,這讓沈懷鏡大吃一驚,不禁對長江水師刮目相看。

不知不覺,兩人談了已有一個時辰,戰船前鋒已經距離武平控制區不遠了。

忽然,幾支沖天炮,在天空中炸響,在空中形成了濃濃的紅霧,隨後,沿途都有指揮船上放響了沖天炮。

楊樂和神情一振,道:“前鋒已經見到了武平戰船。”

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6章 激戰馬賊第20章 郭府壽宴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7章 黑雕軍營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5章 道士陳摶第3章 烽火熄滅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4章 西軍風波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5章 道士陳摶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章 草原生活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1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
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6章 激戰馬賊第20章 郭府壽宴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7章 黑雕軍營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7章 富貴生活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5章 道士陳摶第3章 烽火熄滅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4章 西軍風波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5章 道士陳摶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章 草原生活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38章 節度三州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1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