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試探金英(求收藏)

對於金英這個人,朱祁鈺其實是有些拿不準的。

前世的時候,金英是力主固守京師的內臣之一,但是因爲他本就是孫太后的親信,所以朱祁鈺登基之後沒多久,就尋了個由頭,將他下獄了。

換句話說,他們並沒有太深的交集,金英究竟性情如何,他也不曾仔細瞭解過。

但是這次醒過來,金英的所作所爲,卻不得不讓他心生種種疑惑。

無論是在本仁殿中,還是在慈寧宮中。

他始終感覺,金英並不是全然倒向孫太后的。

這種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哪怕是他明知道,這次冊立太子的主意,必然是金英給孫太后出的,但是他還是感覺有哪裡不對。

冊立東宮,早已是勢不可擋的,他也從不曾在這件事情上多費什麼心思。

金英若是真的足夠老辣,他就應該能夠想到,太子冊立與否,對於朱祁鈺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畢竟一個兩歲的小娃娃,能幹得了什麼?

他需要解決的人,始終都是孫太后!

但是很顯然,孫太后這麼着急下詔立東宮,大概率是覺得,朱祁鈺會在冊立之事上從中作梗。

涉及到這種朝局之爭,國政大事,孫太后會徵詢的,恐怕也只有金英一個人。

他是真的看不出來?還是有意爲之?

朱祁鈺想了想,忽然將手裡的奏本遞過去,道。

“這是兵部剛剛呈上來,京營提督大臣的候選名單,金公公怎麼看?”

這份名單裡頭,于謙依舊是按照他之前說的,舉薦了三個人。

爲事官石亨,忻城伯趙榮,駙馬都尉焦敬。

雖然之前大略看過,但是金英還是接過來,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腦子裡卻在飛快的思考着,這位郕王爺這麼問的用意。

沉吟片刻,金英謹慎開口道。

“京營提督大臣,事涉重大,如今京中能掌事的,也就這麼幾位,兵部的名單擬定的很合理。”

當然是合理的。

這份名單,于謙擬的很有門道,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派系。

朝堂習慣將勳戚武臣合稱在一起,但是實際上,勳戚武臣和文臣一樣,內部也是分了派系的。

這一點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勳戚指的是勳貴和外戚,而武臣指的則是沒有爵位的中高階武將。

和明後期不同,至少在天順之前,大明的外戚還是很有實力的,其中的主要代表就是駙馬都尉,從太宗到現在,尚公主的駙馬領兵者屢見不鮮。

這份名單,代表的就是這三個派系。

石亨善戰,年富力強,雖然因兵敗被貶謫,但是他的軍功是實打實的,算是如今現存的中高階武將當中的代表。

這撥人大多是世職的千戶百戶,算不上顯貴,但是卻是將門世家,憑藉軍功晉升上來的。

優勢是能力強,能打能戰,但是缺點是沒有背景和資歷,除非能夠憑藉軍功邁入勳貴的門檻,纔算是完成了躍遷。

趙榮則是勳貴的代表,他的父親忻城伯趙彝,是跟隨太宗的靖難功臣,資歷深厚,在勳貴當中有一定的威望。

和文臣一樣,勳貴當中更加看重傳承和資歷,而且文臣比的是入仕的年份,勳戚看的卻是傳承的時間。

大明最早的勳貴,應該是太祖的開國功臣,不過這幫人大多都被太宗留守在南京,基本被排除到了朝局之外。

京城當中,資歷最深的勳貴,就是靖難功臣,不過初封的一代勳貴,隨着英國公張輔的逝世,已經全部凋零。

如今京中的靖難勳貴,多爲二代勳貴和三代勳貴,在同爲靖難功臣的情況下,二代勳貴的資歷,是比三代勳貴要老一些的。

這次土木之役,勳貴損失慘重,京城當中殘存的靖難勳貴當中,二代勳貴只剩下那麼兩三位,趙榮是其中較爲年輕的。

畢竟,提督京營的重責大任,若是年紀太大的勳貴,怕是力不從心。

最後的駙馬都尉焦敬,則是外戚的代表。

作爲外戚,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度依賴於皇權,和勳貴還不太一樣,至少勳貴還有一頂世襲罔替的帽子在,但是外戚的權力大小,全看宮中是否願意重用。

所以焦敬也可以看做是,孫太后的代表。

這也是金英所說的,這份名單很合理的原因。

顧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關係,十分平衡。

然而朱祁鈺想聽的,卻明顯不是這個,見金英有所敷衍,他索性直接問道。

“那金公公覺得,這三人當中,誰人來擔任此職位更加合適?”

金英擰了擰眉頭。

如果鐵了心要敷衍下去,他只需說一句話就夠了。

“此事明日廷推,自有結果,內臣不敢妄自揣測。”

但是很明顯,郕王爺想聽的不是這個……

他在試探自己!

金英隱約有一種感覺,這次的回答,對自己很重要。

這種感覺沒有理由……

但卻是他在宮中沉浮數十年來,在無數危難險境之中鍛煉出來的直覺。

沉吟良久,金英方纔回答道。

“若是廷推,大概率會是石亨出任,這是廷推的慣例,於侍郎將其放在首個,說明這是兵部最看好的人選,若是文臣,或許還有變數,但是勳戚武臣的推選,朝中大臣多不熟悉,老大人們更看重的,是經由廷推的程序,並非最終選誰,所以大概率會是石亨。”

朱祁鈺平靜的聽着,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金英回答的很對,但是依舊不是他想聽的,他問的是金英是怎麼想的,但是金英剛剛的話,卻是在客觀的分析局勢。

這讓他有些失望,他問這些話,實際上是想探一探金英的底。

如果他一直是這樣模糊不清的立場的話,那之後自己對他的態度,勢必是要變一變的。

但是從心底來說,他對金英還是有幾分期待的,這樣一個內臣大璫,如果用好了,哪怕不能成爲心腹,也必然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金英如今的態度……

就在朱祁鈺打算收回眼神的時候,卻聽金英不緊不慢的繼續道。

“不過若是叫內臣來選,內臣還是覺得,忻城伯趙榮更爲合適?”

朱祁鈺一挑眉,問道:“本王以爲,你要說的是焦敬?”

聽他這句話,金英便知,他沒有猜錯,這位郕王爺是在要他表態。

若是他真的一心爲孫太后,那麼就該支持焦敬。

想了想,金英避過這個問題,道。

“朝局之上,講究的是平衡之道,勳貴雖然衰弱,但是也不能過於打壓,否則文臣勢大,君上必然被其鉗制,何況王爺已經命兵部擬定提督大臣候選名單,他們該知足了,此刻不應對勳貴煎迫過甚。”

朱祁鈺仔細的品了品這句話,對金英的意思心中也大略有數。

金英開口兩次,談的都是國事,都是朝局,這本身就是一種表態。

他和于謙一樣,看重的是社稷朝局,而不僅僅是皇位傳承。

這就夠了!

至少對於目前的朱祁鈺來說,夠了。

金英如果真正看重的是江山社稷,那麼他就該知道,在這個時候,任由孫太后掌控大權,有害無益。

這個時候,成敬走了進來,道。

“稟王爺,成安侯郭晟,豐城侯李賢,忻城伯趙榮在外求見。”

朱祁鈺點了點頭:“叫他們進來。”

隨即便轉過頭,對金英道。

“既然如此,你即刻去傳命,準兵部所請,明日廷推京營提督大臣,候選名單爲忻城伯趙榮,爲事官石亨,駙馬都尉焦敬。”

金英立刻便領會了意思。

正常情況下,若是准奏,朱祁鈺只需說準兵部所請便是。

重點是後面那句話,雖然準了,但是順序要調換一下。

於是金英便明白,這位郕王爺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不由得心中大定,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京營提督大臣的人選,朱祁鈺心中早有打算,不管這三人是什麼順序,都沒什麼關礙。

不過看了一眼出去的成敬,金英一時也拿捏不準,這個時候郕王爺叫自己去傳命,是恰逢其會,還是故意爲之。

領了令諭,金英猶豫了一下,用極低的聲音道。

“宮中之事,王爺若想知道,不妨多進宮,問問賢妃娘娘……”

隨即便退出殿中,傳命去了。

不過他最後的一句話,卻叫朱祁鈺皺起了眉頭。

這句話內容平淡,但是分明暗有所指。

揉了揉額頭,朱祁鈺想着,看來是要抽個時間,去見見母妃了。

這個時候,成敬回來了,在他的身後,則是跟着三位勳戚大臣……

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四百零九章:門達與懷恩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1160章 老狐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二百五十七章:沈尚書面前的大餡餅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1258章 無題第1239章 犯錯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五百四十八章:小丑竟是……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1218章 代價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1011章 好自爲之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四十章:朕,不願問!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884章 救兵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1253章 落幕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968章 陷阱?第978章 翻舊賬~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1001章 變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969章 陷阱也要闖!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一百三十九章:戰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884章 救兵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
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四百零九章:門達與懷恩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1160章 老狐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二百五十七章:沈尚書面前的大餡餅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1258章 無題第1239章 犯錯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五百四十八章:小丑竟是……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1218章 代價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1011章 好自爲之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四十章:朕,不願問!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884章 救兵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1253章 落幕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968章 陷阱?第978章 翻舊賬~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1001章 變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969章 陷阱也要闖!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一百三十九章:戰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884章 救兵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