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

朝堂之上,很多時候,不予置評也是一種態度。

因此,當天子越過張輗和李賢的爭執,直接問金濂關於八議的時候,其實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應該說,這一次的張輗,是真的在垂死掙扎。

搬出英國公府過往的功績,固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會引起文臣們的反感。

就像李賢所說的,雖然英國公府爲國立下過大功,但是歷代天子也深恩厚賜,以國公尊榮許之,世代相傳,寵信不衰。

何況,張軏又不是正牌的英國公,說破了大天,他不過就是一個英國公的親族而已。

要是他承襲了爵位,這件事情還有的一辯,但是他不過三房的一個旁支子弟,還想拿祖輩的功勞護身,就有點過分了。

總不能因爲祖輩立過功勞,所以後輩的所有子弟,犯了罪都處置不得?

所以,從上到下,對於張輗這次的行爲,其實心中都有所不滿。

因此,天子選擇略過此事不提,羣臣也裝聾作啞,就當什麼都被聽見。

不過,有了李賢的一番辯駁,張輗的話可以當不存在。

但是,朱謙卻的的確確是擺出了法條,搬出了大明律的,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八議之例,自古有之。

所謂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大明律首卷便記載了八議。

除十惡之罪以外,只要符合八議的條件,法司僅有審理之權,而無判罰之權,查明案情後,需上呈天子親自定奪。

天子在處置之時,也當依照大明律規定的罪行最低處罰,從輕處理。

刑部尚書掌天下刑名之事,關於案子到底該如何判決,適用何刑,是否符合八議,自然是金濂最爲權威。

事實上,當朱謙搬出八議的時候,這位老大人臉上就掛着一抹譏笑。

這件案子,雖然處理的快,但是到底也是經過了三司合議的,如果其中有不對的,他們早就提醒天子了,輪得到朱謙來說?

聞聽天子垂問,金濂拱了拱手,道。

“回陛下,大明律中確有八議之例,但是,臣和大理寺卿杜寧,左都御史陳鎰在合議此案之時,均認爲張軏並不符合八議。”

說着,金濂轉身,對着朱謙道。

“朱大人,大明律中所述議功,謂能斬將奪旗,摧鋒萬里,或率衆來歸,寧濟一時,或開拓強宇,有大勳勞,銘功太常者。”

“張軏早年率軍平定任思發之亂,既未斬將奪旗,亦非開疆拓土,況當時出戰,主帥乃定西侯蔣貴,張軏僅是副帥,無論從何處講,都不符合大明律所述議功。”

“再說議貴,大明律所述議貴,謂爵一品文武職事官凡三,即有爵者,文武官員,官至一品者,可議貴。”

“就此而言,張軏爲從一品都督同知,看似符合,但是,大明律中,既然一品文武職事官同爵位相比,當可知其所謂一品職事官,地位當與公,侯,伯等同。”

“顯然,無爵但可與公,侯,伯比肩者,當屬五軍都督府都督及三公,左右柱國之貴,從一品都督同知,不可當之。”

“故此,八議所述議貴,當是指正一品都督,三公及左右柱國之尊。”

要論對法條的理解,朱謙一個門外漢,怎麼可能和金濂這個刑部尚書比。

事實上,對於八議的條例,文臣這邊一直是有所怨言的。

不爲別的,問題就出在議貴這一條上面。

要知道,出於種種歷史原因,文臣這邊,是沒有正一品的實職的,最高的品階,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及都御史。

再往上,就是從一品的三孤和正一品的三公。

但是時至今日,文臣當中能夠得授三公的屈指可數,還大都是死後追授。

唯二活着得授三公的,一個是開國大臣李善長,另一個就是已經之時的前任吏部尚書王直。

除此之外,文臣之中再無他人。

因此,對於文臣來說,議貴這一條,基本上完全就是廢話,他們活一輩子,也不可能用得到。

但是武臣這邊就不一樣了,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皆是正一品的官階,而且還不是虛銜,是實職。

這他喵的,怎麼能讓人心理平衡?!

因此,爲了在議貴這件事情上,取得文武上的平衡,漸漸形成了一條潛規則。

那就是,五軍都督府都督,非有爵者不授。

反正,有爵位的勳貴,哪怕只是一個最低的伯爵,也天然可以適用於議貴,也就抵消了這種不平衡。

正因於此,哪怕張輔再想要讓張軏繼承他在五軍都督府的威望,張軏也不可能成爲都督,只能是都督同知。

在這一條上玩文字遊戲,根本就是在班門弄斧,挑戰整個朝堂共同形成的潛規則。

眼瞧着朱謙還想反駁,金濂繼續道。

“再則,就算退一步說,張軏之罪當用八議,也難逃一死,大明律並未規定,適用八議之人必須輕判,僅是在審問,拘查,用刑之時,俱當分別請旨,且審訊之時,案情需複覈再三,廷鞠論罪,判罰取自聖裁。”

“使團一案,錦衣衛奉天子聖旨徹查,經由廷鞠審訊,最終判罰,乃天子金口語言,法司承旨而定行刑之期,規程之上,已是依照八議進行。”

“至於判罰,大明律並未有所明言,八議可以減刑,僅是提到,當於不廢法之中而用情之厚。”

“張軏等人泄露軍機,以致沙窩遭襲,情節十分惡劣,若非大同總兵官提前察之,沙窩被攻陷,則有失地之憂,論斬一人,不禍親族,已是顧及情面,何敢再言?”

論引經據典,朱謙這等武將,哪比得過浸淫刑獄多年的金濂。

這一番話,給朱謙說的啞口無言,只得默默的退了下去。

見此情況,朱祁鈺掃了一眼底下的大臣,見不少大臣都暗自點頭,也便不再猶豫,直接道。

“豐國公及金尚書二人所言有理,英國公府固然一門忠烈,但張軏之行性質惡劣,斷不可宥,八議乃是爲忠心於國之臣所設,不應是罪臣脫罪之法。”

wωw▪тt kan▪C〇

說着,在張輗絕望的眼神當中,朱祁鈺提起硃筆,在金濂遞上來的奏本上勾畫了一番,遞給一旁的成敬,道。

“使團三人,仍判斬刑不變,準刑部所奏,七日之後行刑!”

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五十章:內閣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972章 聖旨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四百零四章:我,確定嗎?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辯寧遠侯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三百零六章:撲朔迷離的陳年舊案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你想怎樣?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七百六十三章:你們猜對了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四百三十九章:王瘋子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919章 陛辭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四百九十三章:旁若無人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襄王進宮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933章 施恩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1183章 對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
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五十章:內閣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972章 聖旨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四百零四章:我,確定嗎?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辯寧遠侯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三百零六章:撲朔迷離的陳年舊案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你想怎樣?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七百六十三章:你們猜對了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四百三十九章:王瘋子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919章 陛辭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四百九十三章:旁若無人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襄王進宮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933章 施恩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1183章 對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