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

文華殿。

隨着成敬再度折返回來,身後便多了三位緋袍老大人。

最前頭是吏部天官王直老大人,他老人家這些日子的精神頭越發好了。

自從那兩道請致仕的奏疏一遞,也不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鬧個什麼重兵請假,身體倍棒。

據說每天在吏部,端着一個盤的發紅的紫砂壺,一壺茶能喝到下衙。

吏部一應的事務,他老人家都交給了兩個侍郎來做,過個眼就算。

平日裡,見了誰都一副笑呵呵的樣子,日子過的悠閒的很。

相對之下,內閣首輔王翱和右都御史王文倆人,都默契的落後半步。

王翱的臉色平靜,壓根不像是受了冷遇一般。

至於王文,他萬年不變的是那副不苟言笑的臉。

“臣等拜見陛下。”

朱祁鈺擺了擺手,示意旁邊的內侍去搬幾個墩子過來,待他們都各自落座,方開口道。

“不必多禮,幾位卿家聯袂而來,可是有何要事?”

老天官坐着,一臉老神在在,並不言語,王文也是一樣,只有王翱,從墩子上站了起來,拱手道。

“陛下,臣同兩位大人前來,是有一事,要啓奏陛下。”

說着,王翱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恭敬的遞了上去。

朱祁鈺接過來,打眼一瞧,封面上筆法剛硬的館閣小楷,寫着幾個字。

請增補翰林掌院學士疏!

看到天子翻開了細看,王翱拱了拱手,繼續道。

“陛下,內閣典制新設,多有不甚完備之處,先時,太宗皇帝設內閣,爲一差遣,以備不時顧問之用,以輔助政務,內閣大學士,多由翰林院掌院學士及部堂官兼任。”

“今內閣受陛下信重,準票擬之權,重定員額典制,已爲朝廷政務流轉不可或缺之一環,並非往日僅備諮詢之用,已然爲朝廷常設衙門之一。”

“我朝典制,一官不任二衙,內閣權重事忙,如今翰林院事務,仍由陳循及高谷代掌,殊爲不妥,故臣請奏,免去二人代掌院事之責,另行推選翰林院掌院學士。”

王翱說的平靜,但是成敬在一旁卻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還真讓天子料着了,這王老大人,果然不是省油的燈。

這不,前腳內閣的二位,用翰林院的人馬在經筵上孤立他,後腳老大人反手就是一道奏疏。

直接要奏請免去陳循和高谷的掌院之責。

這一手,可夠狠的!

不過很顯然,成敬還是低估了王翱的決心。

他這個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的乾脆利落,一錘定音。

王翱說完,另一邊,王文起身,開口道。

“陛下,臣以爲首輔所言甚是,內閣掌票擬之權,再掌翰林院,空有結黨之嫌,臣以爲,國子監祭酒蕭鎡,德行出衆,文采斐然,可當重任。”

朱祁鈺看完王翱的奏疏,瞥了王文一眼,心中亦是通透。

陳循和高谷,無非是欺負王翱久不在京,人脈勢力,大多都在各地,所以才這麼明目張膽的挑釁。

王翱一出手,就要砍掉他們的臂膀。

沒了翰林院,他們就只是兩個普通的閣臣而已,王翱主掌票擬,能把他們拿捏的死死的。

不過這一招,最大的難處,其實還是王翱在京中沒有人脈。

一官不任二衙,這是朝廷公認的規矩,雖然在特殊時期,也會出現例外。

但是這終歸是正當的理由。

不過,翰林院和其他的衙門不一樣,士林華選,對科舉出身要求很嚴格。

朝廷科舉出身的一甲進士,多數都直接進了翰林院,因此翰林掌院學士,大多都是從本院提拔。

但是如此一來,王翱所做也就沒有意義了。

畢竟,陳循把持翰林院多年,如今翰林院的大多數侍讀,侍講學士,都是他的學生。

提拔他們上位,和陳循自己掌翰林院事,其實沒什麼差別。

不過,王翱在京中沒有人脈,不代表別人也沒有。

譬如,即將接掌吏部尚書的王文!

雖然王文現在仍舊是右都御史的銜,但是他即將接任吏部尚書,已然是重臣當中,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這些日子,老天官主動帶着王文,在吏部的各處走動,熟悉情況,只要不瞎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苗頭。

王文和王翱不同,他在擢升右都御史之前,曾經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大理寺卿,按察刑獄。

所以,他在京城當中,是有屬於自己的人脈的。

更重要的是,內閣的崛起,對於六部的權柄,尤其是對吏部,有着天然的威脅。

王文作爲即將接掌吏部的官員,自然同樣不希望,內閣在手握票擬之權的同時,還兼掌着翰林院這個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的地方。

再加上,王翱和王文一同出使脫脫不花的大營,也算是有一段交情,聯袂而來,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也得說王翱的確是能狠得下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這個舉動,是在限制內閣的權柄,以達到將內閣徹底握在手中的目的。

果然是敢提着劍在城牆上跟敵軍對壘的文臣,做起事情來,殺伐果斷的。

將手裡的奏疏擱下,朱祁鈺沉吟片刻,轉而對着笑眯眯的王直問道。

“天官,簡齋先生舉薦國子監祭酒蕭鎡,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是何意見?”

老天官起身,拱了拱手道。

“陛下,蕭鎡老持穩重,掌管國子監數年來,備受讚譽,吏部本已打算,年後任滿,即轉調六部爲侍郎,若是陛下有意,令其調任翰林院,亦無不可。”

“不過,國子監祭酒乃是從四品,翰林學士乃是五品,雖翰林清貴,但蕭鎡政績出衆,不宜降品,故老臣之意,若要轉調,可加六部侍郎銜,兼任翰林學士。”

很顯然,老天官對於這檔子事,並不算熱衷。

一口一個“若陛下有意”,那意思就是,全聽天子您的!

朱祁鈺有些猶豫。

蕭鎡這個人,他知道,和于謙是差不多的性子,不過他比于謙少了幾分勇氣,如王直所說,他是個求穩的人。

前世的時候,朱祁鈺要改立太子,蕭鎡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爲不合禮法,會讓朝廷動盪。

但是後來,朱祁鈺真的換了太子,有忠於朱祁鎮的人聯絡他,要上本再把東宮改回來,他也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爲既然都已經換了太子,不宜再重新復位。

總而言之,這是個不愛折騰的人,總想着能夠照規矩辦事,蕭規曹隨,安安穩穩的。

翰林院交到他的手上,倒也算合適。

他求穩的性格,必然不會讓翰林院像今天一樣,鬧的這麼出格。

於是,朱祁鈺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吏部便下調令吧,免去陳循,高谷二人的翰林院學士,專心內閣事務,國子監祭酒蕭鎡,加禮部侍郎銜,兼掌翰林院。”

老天官拱了拱手,俯首領命,不過卻依舊站在原地,沒有退下去,好像在等着什麼一樣。

果不其然,下一刻,王翱繼續上前,從袖子裡又拿出一份奏本,開口道。

“陛下,內閣既已定製,當有閣臣六人,如今僅有三人,長久下去,恐影響政務運轉,實有不妥,故臣和天官商議後,上奏陛下,請增補閣臣。”

小內侍將奏疏接過來,放到御案上。

依舊是剛硬的館閣小楷,上頭工整的寫着。

吏部並內閣請廷推閣臣疏!

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二百三十九章:進城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1269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三百三十七章:身不由己第1009章 追問第1164章 查?不查?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1246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三百一十七章:王文的用處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190章 變故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千零九十八章:雙王組合再次出手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九十章:裂痕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1001章 變故第一百章:試探第956章 態度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風波醞釀
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二百三十九章:進城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1269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三百三十七章:身不由己第1009章 追問第1164章 查?不查?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1246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三百一十七章:王文的用處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190章 變故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千零九十八章:雙王組合再次出手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九十章:裂痕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1001章 變故第一百章:試探第956章 態度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風波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