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

集義殿中。

隨着成敬進來的三位勳貴,身着全套冕服,臉色瞧着不大好看,走到殿中,看見端坐上首的朱祁鈺,拱手拜道。

“參見王爺。”

“免禮,賜座!”

朱祁鈺打量着眼前的三位。

他們幾乎是現在的勳貴當中,能夠拿得出手的,說話最有份量的人了,都是靖難功臣的二代勳貴,剩下的要麼是資歷不足,要麼是剛剛襲爵,年齡太小。

前世在皇位上坐了那麼多年,他對於勳貴的情況,自然是瞭解的。

大明開國百年,共有開國功臣和靖難功臣兩次大規模的封爵,實授的約有百位。

但是由於太祖皇帝晚年瘋狂的除爵,再加上這些年林林總總,因爲各種原因被除爵的。

大明現存的勳貴大約有五十餘位。

其中有開國功臣僅剩九位,基本都被留在了南京。

靖難功臣有三十餘位,是如今京城勳貴的主要來源。

還剩下十餘位,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勳貴,這部分人數不少,但是大都被外派到各地,鎮守一方。

在很多文臣的刻意引導下,很多百姓都覺得,勳貴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祿,抱着世襲罔替的榮光,天天干欺壓百姓之事的朝廷蛀蟲。

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作爲武臣當中的頂級力量,勳貴在大明的武臣體系當中極爲重要。

拋開遠離政治中心的開國勳貴不談,以朱祁鈺的眼光來看,剩下的勳貴大約可以分爲兩種。

一種是資歷深的,一種是資歷淺的。

前者以靖難勳貴爲代表,資歷深厚,父祖曾斬將奪旗,爲大明立下無數軍功,在軍中實力威望很高,又因爲封爵年久,常年與其他勳貴聯姻,關係網盤根錯節,勢力頗大。

這一類勳貴,朱祁鈺更願意稱他們爲京師勳貴。

因爲他們的基本盤,就是在京師當中,他們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軍隊的管理事務,五軍都督府的大多數掌事官,都從他們當中選拔而出。

憑藉深厚的資歷和複雜的姻親關係,他們很容易擰成一股繩,因此只需要幾個代表,就可以抗衡日漸強大的文臣集團。

但是缺點是,因爲封爵的時間太久,導致他們根本沒法上戰場,有個別能打能戰的,也更願意領兵出去平叛,不會在京師當中掌事,再加上因爲選拔的範圍不夠廣,導致五軍都督府腐敗,無能,舞弊等各種問題,頻頻出現。

另一種則是資歷淺的,說白了也就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新晉勳貴。

這批人的人數不多,但是質量很高,他們當中最早封爵的也不過才二十餘年,近些的只有幾年,而且並非依仗靖難得爵,基本上都是靠實打實的軍功,一步步走上來的,所以他們的能力很強,但是缺點是資歷不夠。

這一類勳貴,朱祁鈺將他們稱爲外地勳貴。

因爲他們被封爵之後,往往會被朝廷差遣,前往各地鎮守或者領兵平叛,常年不在京師當中,也是各地領兵主將的首要人選。

這批人,可稱得上是對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祁鈺沒有仔細的算過,但是通常來說,這些外地勳貴,大多都會在鎮守之地待到年老,或者在平叛中戰死,將爵位傳到下一代的手中,纔會被召回京師,安安穩穩地待到新的一輩長成。

一般來說,如果新的一輩依舊出色,那麼就可以在京師當中站穩腳跟,進入五軍都督府,成爲京師勳貴的一員。

如果新一輩資質平平,那麼傳承個兩三代,待資歷上來了,也勉強能夠晉身武臣的最高層。

大明的武臣體系,就是依靠這種內外合作,不斷流動的模式,維持着良好的運轉。

然而現在,突然之間,這個體系被打破了。

原本京城當中共有三十餘位靖難勳貴,這其中除了英國公這個頂樑柱一樣的一代勳貴,還有七八位資歷深厚的二代勳貴以及十幾個正當壯年的三代勳貴,剩下的還有七八位,則是剛剛襲爵的四代勳貴,多是十幾歲的孩子,還不到參與政事的時候。

這次天子親征,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掌權的二代勳貴,在向已經長成的三代勳貴進行武臣的權力交接。

等到他們打贏了勝仗,身上背上一個大大的軍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進入五軍都督府掌事,足以和文臣分庭抗禮而不落下風。

但是仗打敗了!

不僅敗了,人還都死了!

這麼一來,京城的武臣體系,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出現了權力的真空期。

土木之役以後,京師當中現存的勳貴僅剩十七家,其中還有五六家是剛剛襲爵的十幾歲孩子。

本該是勳貴當中最重要,人數也最多的三代勳貴,只剩下可憐巴巴的七八家。

至於能扛起武臣大旗,和文臣抗爭的二代勳貴,劃拉來劃拉去,就只剩下眼前的這三位。

其中就只有忻城伯趙榮還算相對年輕,成安侯郭晟和豐城侯李賢,都已經年過六十,尤其是李賢,他老人家都快七十歲了……

若非如此,那一日議事的時候,勳貴也不會如此容易就讓出了京營提督大臣的提名權。

實在是沒人能夠頂上來了呀!

行禮之後,三位勳貴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

說實話,他們對於郕王這個皇親宗室,實在是沒什麼好感。

土木之役,明明損失最嚴重的是他們勳貴,但是這位郕王爺,不僅不說幫他們抵抗文臣的刀子,還反過來落井下石。

要知道,那可是京營啊!

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京師勳貴來說,京營是他們抗衡文臣的最大資本,結果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拿走了提名權。

不生氣纔怪!

昨夜郕王府來人,讓他們今天來集義殿覲見,他們來是來了,可來之前,非要先往慈寧宮跑一趟。

就差明晃晃的告訴朱祁鈺,咱們勳貴跟您這位郕王,不是一路人!

這個時候,朱祁鈺不說話,他們也懶得開口,就這麼僵着。

直到朱祁鈺擡了擡手,將手邊的幾份奏疏拿起來,示意成敬遞了過去。

三人傳閱了一番,剛看完第一本,白髮蒼蒼的豐城侯李賢就跳了起來。

“這幫混賬,簡直欺人太甚!老夫跟他們拼了!”

郭晟和趙榮倒是相對冷靜一點,但是看完之後,也是陰沉着臉色。

奏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彈劾鎮遠侯顧興祖,建平伯高遠,忠勇伯蔣信,廣寧伯劉安等四位隨駕出征的勳戚大臣。

而他們,是這次出征的大批勳貴當中,僅存的活着回來的人。

尤其是鎮遠侯顧興祖和建平伯高遠,是三代勳戚當中,原本最被看好的接班人之一!

郭晟心中忍不住嘆了口氣,文臣的反攻,未免來的太快了些……

拉了拉怒髮衝冠的李賢衣袖,郭晟開口問道。

“王爺召我等前來,是打算再給我們一個下馬威嗎?”

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1243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四百七十七章:拜見上皇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1215章 闖宮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七百六十三章:你們猜對了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團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四百八十章:談判談的是耐心第六十章:廷擊第1204章 有旨意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說服於謙第二百三十六章:讓岷王爺讓路的人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881章 衝突第九十九章:處置第905章 殺招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915章 決斷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怨懟之心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
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1243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四百七十七章:拜見上皇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1215章 闖宮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七百六十三章:你們猜對了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團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四百八十章:談判談的是耐心第六十章:廷擊第1204章 有旨意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說服於謙第二百三十六章:讓岷王爺讓路的人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881章 衝突第九十九章:處置第905章 殺招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915章 決斷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怨懟之心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