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

這一場變故頻頻的廷鞠,隨着天子的一言而決,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使團三人的結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除了少數的一撥人之外,很快就被朝臣們丟到了腦後。

他們更加關心的是,也先派人來了!

雖然說,之前也先也派過使節前來,但那是來宣戰的。

這一次,明顯是帶着求和的意味來的。

因此,廷鞠結束了之後,朝臣們雖然散了,但是負責出使的朱鑑,還有跟着回來的袁彬,卻被錦衣衛帶到了武英殿。

不過,待他們到的時候,殿中已然聚了不少人。

擡眼望去,皆是深紅色的緋袍,文臣這邊,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加上內閣大臣,一個不落。

武臣這邊,豐國公李賢,昌平侯楊洪,靖安伯範廣,忻城伯趙榮,就差一個在府中養傷的寧遠侯任禮,基本上武臣這邊,說得上話的都到了。

這些人朱鑑都認的不是太全,袁彬就更別提了,但是光看胸前的補子,就知道這些人,都是大佬。

不多時,後殿當中涌出一隊內宦,衆人連忙起身站好。

緊接着,剛換了一身便袍的天子,便出現在了御案後頭。

各自行禮,賜座之後,天子剛想開口,殿外頭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緊接着,司禮太監成敬從外頭走進來,稟道。

“陛下,上聖皇太后聽聞虜中有使前來,想要親自一見,如今已經快到武英殿外了。”

聞言,在場的大臣有些意外。

自從土木之役以後,宮中這位上聖皇太后,甚少參與朝政,唯一的一次,還是寧陽侯一案,但是到最後,也並沒有過分插手。

因此,在朝臣們的心中,對於孫太后,還算是比較敬重的,只是不知道,她老人家怎麼會來的這麼快。

廷鞠這才散了沒多久,就親自過來了。

不過,大臣們猜不出來,朱祁鈺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剛剛在廷鞠上,他沒有給英國公府和焦敬那幫外戚的面子,將使團的案子定成了鐵案,順帶着把太上皇乾的那點破事,幾乎是明着給掀了出來。

這個結果,一定是讓孫太后感到不安了。

估計她是怕,自己在這次的和談上頭,再動什麼手腳,所以聽說了消息,着急忙慌的就趕過來了。

不論如何,聖母駕臨,肯定是不能拒之不見的。

於是,朱祁鈺帶着一衆大臣起身,來到殿門處等候。

不多時,孫太后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殿外。

朱祁鈺掃了一眼,這一次,孫太后沒有穿着朝服,而是穿着常服,明顯是匆匆而來。

有看了看跟在後頭的宮女內侍,頭上都滲着薄薄的細汗,可見定是跟着肩輿,一路小跑着過來的。

“見過聖母。”

朱祁鈺躬身爲禮,身後的一衆大臣則是拜倒在地。

孫太后點了點頭,目光在人羣當中掃了一圈,最終定在了袁彬的身上。

要被召見,肯定不能還是穿着一身囚服,但是一時之間,又找不到合適的官袍,於是,無奈之下,袁彬又換回了來時的那身錦衣衛的衣袍。

即便如此,他在一羣緋袍大員當中,也顯得格外的扎眼。

輕輕的舒了口氣,孫太后疾步走到袁彬的面前,問道。

“你是袁彬,太上皇在迤北,情況如何?身子可好,也先有沒有……對太上皇不敬?”

這個時候,孫太后完全沒有一點聖母太后的風範,口氣中的憂急,就像是普通民間,擔憂兒子的母親一般。

只不過話說到最後,她到底是反應過來了,硬生生的將到了嘴邊的話,換了一種說法。

袁彬在地上叩了個頭,道。

“聖母請放心,太上皇身體康健,一切安好,也先待太上皇如奉上賓,甚至曾想嫁妹於太上皇,但被太上皇推拒。”

“臨行之前,太上皇特意囑咐臣,定要進宮給聖母及端靜皇后請安,說他一切都好,請二位不必過於惦念。”

短短的幾句話,孫太后也紅了眼眶,拿出帕子在眼上擦了擦,連聲道。

“好,好,安康就好,哀家在宮中過的很好,不必他操心,皇后,唉,先不提了……”

說起錢皇后,孫太后頓時臉色一滯,激動的心緒也漸漸平復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她才顧及到在場的其他大臣,轉過身,歉意道。

“諸位先生快快請起,哀家憂心太上皇,一時失態,叫諸位見笑了。”

一衆大臣紛紛起身,對視一眼,年紀最大的禮部尚書胡濙拱了拱手道。

“聖母舐犢情深,是天家之福,臣等何敢談見笑二字。”

朱祁鈺也開口笑道:“聖母來的剛好,朕正要和衆位大臣商議,該如何儘快將皇兄迎回,聖母不妨旁聽。”

說着,便吩咐一幫內侍,在御座的旁邊又加了一個稍小的座椅。

對於朱祁鈺這麼痛快的讓她留下,孫太后略感意外,不過也沒多說什麼,只道。

“皇帝有心了,哀家也確實對此事甚爲關切,也只能暫時拋卻後宮規矩,聽一聽了。”

於是,在內侍們急急忙忙的佈置下,很快,衆臣再次各歸其位。

先前在奉天殿中,人多眼雜,所以朱鑑對於在瓦剌的經歷,並沒有細說,此刻殿中都是重臣,時間也充裕。

在天子的示意下,朱鑑便將自己從出使到回朝的所有經過,都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當聽到早在抓捕使團的同時,天子便給朱鑑發去了密詔,要他前往瓦剌談判,伺機迎回太上皇的時候。

孫太后的臉色頗有些複雜,但是也只是一閃而逝。

待到朱鑑說自己到了京城之後,便被舒良立刻帶進了宮,不少大臣的臉上浮起一絲苦笑。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總算對剛剛殿上的發生的事情,多少抓到了一些脈絡。

但越是如此,他們便越覺得天子的心思深不可測。

與此同時,朱鑑的敘述也快到了結尾。

“這便是臣此次瓦剌之行的全部經過,以臣所見,瓦剌如今戰意不足,後勤缺乏,僅臣在瓦剌的短短數日,便見到了不少軍士因搶奪牛羊而相互鬥毆,被軍法處置。”

“由此可見,也先已經難以維持數量龐大的常備軍,再繼續下去,這個冬天,恐怕會有更多的部族倒下,所以他勢必要讓多數軍士迴歸部族。”

“故此,臣以爲,此次和談,瓦剌應當是帶着誠意而來。”

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972章 聖旨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1180章 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1001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五百三十四章:我不理解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四百五十二章:質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四百九十六章:人從何處來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893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1146章 試探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915章 決斷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十六章:僵持第945章 楊家子孫
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972章 聖旨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1180章 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1001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五百三十四章:我不理解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四百五十二章:質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四百九十六章:人從何處來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893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1146章 試探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915章 決斷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十六章:僵持第945章 楊家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