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

早在襄王還只是皇子的時候,他就曾和皇位“擦肩而過”。

當初,仁宗皇帝駕崩,尚是太子的宣宗皇帝卻因受仁宗皇帝之命,親自前往南京準備遷都事宜,未能在身邊侍奉。

於是,在張太皇太后的力主之下,國政便暫時交由襄王總攝。

當時,京中便有流言,張太皇太后有意扶立這個最小的兒子登基。

但是事實證明,一切只是流言。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宣宗皇帝從南京趕回京師之後,襄王便退守王府,謹守臣節,沒有絲毫逾越。

第二次就是不久之前,土木一役京師動盪,天子北狩,郕王攝政,朝中同樣有人提出,應該扶立宣宗兄弟襄王這樣的長君繼位。

但是,由於朱祁鈺迅速穩定了局面,這種聲音也就隨之消失,連一點浪花都沒有濺起來。

至於最後一次,則是南宮復辟之前。

當時,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病死,他一直遲遲未立太子,病勢沉重之下,朝中便有人向他諫言,立襄王爲皇太叔,避免皇位重新落回太上皇一脈。

當然,這些都顯然沒有成功。

不過,這位襄王之所以能夠在每次皇位無主的時候都被想起來,可不僅僅是因爲他是仁宗皇帝僅存的嫡子。

更重要的是,他是如今的宗室親王當中,少有的賢王。

論能力,當初仁宗駕崩之後,他曾監國長達一個月之久,當時朝廷動盪,流言四起,外有漢王,趙王虎視眈眈。

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夠安穩朝局,平平安安的等到宣宗皇帝趕回京師繼位,可不是普通的皇子能夠做到的。

後來,漢王叛亂,宣宗皇帝統兵親征,也是留的襄王居守京師,再後來襄王就藩,他也不似其他親王一般跋扈妄爲。

相反的,他約束手下,從不尋釁,但凡有敢欺壓百姓者,必嚴懲不貸,幫助地方官安撫鄉紳,約束地方宗室。

許多宗室在地方惹了事,地方官管不了,都會求到他這位襄王府上去。

正因如此,他的賢德之名,在整個朝廷當中都是有口皆碑的。

但是,唯獨朱祁鈺知道。

這位襄王,只是因爲被灌輸了太多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觀念,所以才一直安安分分。

這一點,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好事。

但是可惜的是,這位襄王不僅自己恪守倫序,更對於其他人破壞倫序的行爲深惡痛絕。

前世的時候,朱祁鈺剛一迎回朱祁鎮,襄王便以長輩的身份送來家信,要朱祁鈺謹守孝悌之道,每日早晚率羣臣向太上皇問安,務必恭順守節。

除此之外,他最擅長的就是明哲保身,需要的時候,他的手段狠辣到讓人難以想象。

對於這一點,前世的朱祁鈺,可是十分深刻的親身體驗!

那時,南宮復辟之後,石亨借之前有人上奏朱祁鈺立襄王爲皇太叔的奏本,攀誣于謙,王文密謀迎立外藩。

爲表清白,襄王親自入京,向朱祁鎮上奏,說杭氏僭越典制,乃是僞後,建議廢去杭氏的諡號,並且推倒她以皇后規格建造的陵墓。

於是,杭氏一個已經下葬一年多的人,被生生的從陵墓當中拉出梓宮,曝屍荒野,屍骨無存。

不僅如此,後來朱見深繼位,襄王擔心自己被清算,甚至曾經一度向朱見深建議,要將廢爲郕王妃的汪氏和慧姐趕出郕王府。

若非朱見深心中存了最後一點寬仁之心,汪氏和慧姐這一對孤兒寡母,便連最後的棲身之地也保不住。

如此行徑,其手段之狠辣可見一斑。

卻不曾想,如今朱祁鈺還沒空找上他,看這個樣子,他倒是要自己送上門來了。

另一頭,襄王在他幾個兄弟的催促下,也終於是硬着頭皮道。

“陛下親親之誼,我等深感皇恩,不過今日入宮之前,臣似是聽聞,清晨大朝會上,陛下頒了詔書,要在京師設立宗學,命宗室子弟一概入學?”

朱祁鈺一眼便看破了他的目的。

襄王,鄭王,荊王這幾個,都是剛剛賜封的初代親王,他們大多都剛有孫子,兒子也已成年被賜封爲郡王。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壓根不存在什麼子孫太多,會被剋扣俸祿的壓力。

相反的,宗學一開,過上沒幾年,他們的孫子就要遠離封地,到宗學就讀。

而且,按照剛剛公佈的宗學規制,這些親王,郡王子弟,要是考覈不合格,連襲封的資格也會被延後。

他們感到不滿是肯定的。

不僅如此,朱祁鈺擡眼掃了一圈,發現襄王開口之後,底下不少親王都紛紛擱下了筷子,朝着這邊望來。

襄王他們幾個,孫子大多才兩三歲,還得等上幾年。

可是在場的不少親王的兒子,正好快要滿十歲了。

按照新公佈的規制,親王位下滿十歲的子嗣,皆要入宗學,這對他們來說,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麼看來,襄王只是被他們推出來的而已,真正對這件事情有意見的,可不止那麼一個兩個。

心中大概有了數,朱祁鈺也不點透,只點了點頭,道。

“不錯,朕聽說民間的鄉紳,功成名就之後都會開辦族學,資助族中子弟讀書,於是朕和禮部的胡尚書商議之後,便打算開辦宗學,供宗室子弟入讀,研習經義,讀書明理,詳細的規程,過了年節,就會送到十王府,王叔到時可以詳看。”

這個理由,聽得襄王是哭笑不得。

轉頭一看其他幾個親王,也是同樣的表情。

是,民間的鄉紳開辦族學是好事,可人家是爲了考科舉啊!

所謂寒窗苦讀數十年,一朝聞名天下知。

民間科考,一讀書就是十幾年,花費的錢糧甚多,所以族學纔會被視爲是爲宗族做貢獻。

可是宗室們……

略一沉吟,襄王道。

“陛下愛重宗室之心,我等自當體念,但是各宗室親王,封地距離京師遙遠,來回跋涉艱難,況吾等府中亦有私塾,何敢勞動朝廷靡費錢糧開辦宗學?還請陛下準我等在封地就近延請先生,教導子嗣便可。”

對於這個理由,朱祁鈺顯然並不會買賬,他擺了擺手,直接便道。

“各家王府延請的塾師,無非是民間士子,宗學之師卻皆爲翰林清流,士林華選,二者豈可相提並論?”

“歷來求學之路,皆是艱苦,爲求一良師,民間舉家舍業亦在所不惜,王叔何以因區區路途,而耽誤子孫前途?”

眼瞧着天子說的冠冕堂皇,襄王忍不住暗自撇了撇嘴,還子孫前途?

安安分分的在封地待着,年齡夠了自然就有賜封。

可要真是入了宗學,考覈不合格還要被延遲賜封,纔是耽誤前途好嗎?

不過想是這麼想,話是不能這麼說的。

至少在大明來說,讀書明理,研習經義是正途,是好事。

總不能說我們不想讀書,就想混吃等死。

真要是敢這麼說,信不信天子拿出大圭,代表祖考抽死你這個不肖子孫。

襄王被說了一番,臉色有些不大好看,但是他也不好繼續跟天子爭辯,略一思忖,便退了下去。

不過,這次他們的質問,顯然襄王只是個領頭的,他剛一回去,一旁的伊王朱顒炔便起身道。

“陛下,宗學設立固然是好事,但是王爵襲封,歷來講究血脈純正,長幼有序,宗學考覈又是爲何?”

“臣在封地見多了族學,可還沒見過有族學是強制族中子弟必須進學,也沒見過若不進學,就不準繼承家業的?還請陛下爲臣解惑!”

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五百七十章:天子黨不打天子黨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八十九章:王文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寧陽伯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來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六十一章:震怒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風波醞釀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1146章 試探第874章 問農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988章 賞賜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1210章 好謀算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903章 抽絲剝繭第869章 出宮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壞事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
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五百七十章:天子黨不打天子黨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八十九章:王文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寧陽伯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來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六十一章:震怒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風波醞釀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1146章 試探第874章 問農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988章 賞賜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1210章 好謀算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903章 抽絲剝繭第869章 出宮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壞事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