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

殿中沉寂了一瞬,誰也沒有想到,朱音埑竟然會提出如此要求。

天子似乎也有些意外,半是確認的問道。

“你的意思是,要請御審?”

朱音埑重重的點了點頭。

“此等涉及宗室郡王的大事,唯有陛下親審,方能令宗室,令天下心服口服。”

這可不是小事。

雖然說皇帝是天下之主,可以過問一切事務,但是事實上,真正由皇帝親自處理的具體事務,基本是沒有的。

關於刑案的審理處置,除了三司會審之外,最正式的審理方式,就是廷鞠。

但即便是廷鞠,也是天子親自監審,有法司主審。

還從沒有過,有天子親自御審的狀況。

一方面是因爲,天子日理萬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審訊這種刑事案件。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爲,天子畢竟不能全能之人。

很多的刑案繁難複雜,審訊過程當中需要很多的技巧,如何取證,質證,各種具體程序天子都未必清楚,甚至是判罰的時候,需要顧及律法,判例,輿情等種種因素。

這些事情,沒有個幾年的刑案經驗,是很難準確的判斷的。

天子的身份又特殊,所謂出口成憲,金口玉言。

法司斷案,如果要是有誤,哪怕是廷鞠,也都還能糾劾。

但是如果天子御審,那麼一旦審錯了,爲了維護皇權的尊嚴,天家的顏面,可就萬萬是改不回來了。

出於這種種原因,大明還沒有過御審的先例,都是法司審訊結束之後,將結論和判罰建議上呈,然後由皇帝進行最後的核準。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屬於侵犯刑部和大理寺的審訊權,因此一時之間,天子似乎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大理寺自己一團亂麻,故而,天子便轉向了一旁的刑部尚書,開口問道。

“金尚書,鎮南王世子以大理寺,都察院嫌疑未清爲由,請御審此案,刑獄之事本該刑部執掌,你是何看法?”

金濂略有些爲難。

按理來說,這是不能答應的,沒有前例,而且天子到底能審成什麼樣子,也沒有人能說得準。

略一思忖,金濂謹慎開口道。

“陛下,臣以爲此案繁難,恐一時之間難以審結,陛下日理萬機,身系社稷,此案還是交由法司審理妥當。”

“若是鎮南王世子恐法司有所不公,可將此案付於廷鞠,由陛下親自監審。”

平心而論,金尚書也屬實有些無奈。

按照朱音埑的說法,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偏私的嫌疑,那麼這案子如果交給法司來審,就只能是刑部接下了。

而且,到了這個級別的案子,只能是他這個刑部尚書來親自審理。

所以如果要廷鞠,等於就是他自己來審。

但是說實話,金尚書自己,是不想趟這趟渾水的。

他在朝堂也沉浮了多年了,自然能看得出來,這樁案子背後牽連的巨大利益。

無論最終審出個什麼結果,都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但是要讓他支持御審,那麼就等於開了天子干涉具體刑案審理的先河,他同樣是不願的。

兩害相權,金尚書也只能取其輕了。

事實上,這也是在場羣臣的想法,然而天子聽完了之後,卻沒有什麼表示,而是將目光放到了朱音埑的身上。

很顯然,是在質詢他的意思。

朱音埑似是躊躇了片刻,深深的嘆了口氣,開口道。

“陛下,臣以爲不可!”

“這件案子所涉之人皆是宗室,說到底乃是皇家家事,陛下身爲族長,主審並無不妥。”

“何況,此事既是朝事,亦是家事,陛下除了考慮羣臣之意,亦當顧及宗室之心。”

朱音埑的口氣頓了頓,從袖中摸出了一份奏疏,高高的舉過頭頂,道。

“恭請陛下御審之議,非臣一人所請,乃衆宗室親王共推之,此乃臣入宮之前,衆位叔伯交予臣的聯名奏本,同請陛下爲親審此案,請陛下御覽。”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羣臣紛紛望向朱音埑手中那份看似平平無奇的奏本,一陣議論聲便響了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看似年輕的鎮南王世子,竟然手裡還捏着這麼一份大招。

事實上,天子親審不親審的,除了事關自身的三法司之外,其他的老大人們是無可無不可的。

畢竟,就算是開了這個先例,天子畢竟是日理萬機,不可能真的天天過問普通的刑案。

但是這份奏疏遞上來,意義可就不同了!

這代表着整個宗室在向朝廷施壓,即便是天子,也不可能完全不顧宗室的態度。

這其中,尤其以寧陽侯陳懋的臉色難看的很。

他比別的人更加清楚內情,因此,在看到這份奏本的一瞬間,想到的也就更多。

鎮南王一案,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朱音埑身爲鎮南王世子,心有不甘,要求重審,還能夠讓人理解。

但是這份奏本,卻讓陳懋感到了濃濃的不安。

要知道,擅自插手朝廷事務,是宗室的大忌。

這件案子雖然說是宗務,但是總歸是歸朝廷處置的事務,宗室們貿然插手,也是有些犯忌諱的。

他們如此明目張膽的聯名上奏,如果不是一起昏了頭,那就說明,他們有把握,能夠將這鐵證如山的案子真正推翻。

一時之間,陳懋的心中也有些動搖,廣通王等人所說的當年內情,真的全都是實情嗎?

鎮南王在堂上一直堅持否認那份誹謗仁廟的詩詞,真的是垂死掙扎的無用功嗎?

朝臣們各懷心思,內侍卻早已經將朱音埑手中的聯名奏本,遞到了天子的御案上。

朱祁鈺翻開快速的瀏覽了一遍,神色略有些爲難,對着底下沉吟道。

“這份奏本,乃是周王叔祖親筆所書,諸多宗室親王聯名,他們不僅要求朕親審此案,而且還要求親自上殿聽審。”

底下羣臣的議論聲更盛,衆人皆是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這還真是奇了怪了,這麼多年下來,還頭一次見宗室們這麼硬氣。

一時之間,朝臣們心中也不由得產生了疑惑。

難不成,鎮南王的案子,真的是冤案?

這個時候,陳懋心中的不安之感更盛,當下,連自己的嫌疑都顧不得,出言道。

“陛下,此案即便重審,也需耗費大量精力時日,但是宗室諸王,不可久離封地,陛下您又日理萬機,專心此事,恐耽誤朝政,因此,還是交由法司審理更爲妥當,金尚書所言甚是,若鎮南王世子懷疑朝中有人偏私,可令廷鞠便是。”

這個時間點,陳懋出言反對此事,朝臣望着他的目光當中,皆不自覺的多了幾分莫名。

對於這些理由,朱音埑早有準備,直接道。

“陛下,臣奔走多日,已尋得證據,可證明家父蒙冤,不必耽擱太多時間,只需陛下恩准,將一應涉案人等傳喚上殿,真相自明。”

朱祁鈺還沒張口說話,外頭忽然又有兩個大漢將軍入殿,拜倒在地,道。

“啓稟陛下,周王,襄王,晉王,秦王等十餘位親王,在宮外請見,聲稱鎮南王有冤,欲請陛下親審此案。”

得,這就是下了大決心了。

這麼多王爺都過來堵宮門了,誰還敢再攔着?

畢竟,說到底,這案子的確是天子家事。

文臣這邊,幾個七卿相互交換了個眼神,最終,刑部尚書金濂上前道。

“陛下,既然諸宗室親王羣情洶洶,想來此案非陛下聖裁不可,世子既然有言,已有新的證據,不妨當廷審理,還鎮南王一個清白。”

於是,這件事情總算是達成了一致。

朱祁鈺點了點頭,從御座上起身,道。

“既然如此,朕今日便親審此案。”

“傳旨,召諸親王入奉天殿候駕,錦衣衛即刻前往宗人府,將涉案人等及證人證物,盡數拿入宮中。”

“諸卿隨朕,移駕奉天殿!”

第922章 離別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八百零七章:城門送別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七十一章:窺一斑而知全豹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921章 幕僚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六十章:廷擊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三章:入宮覲見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85章 講誠信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1168章 大雪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921章 幕僚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一百七十八章:上了賊船第1147章 雪災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
第922章 離別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別裝了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八百零七章:城門送別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七十一章:窺一斑而知全豹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921章 幕僚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六十章:廷擊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三章:入宮覲見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85章 講誠信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1168章 大雪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921章 幕僚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一百七十八章:上了賊船第1147章 雪災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