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

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

“臣儀銘,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華殿中。

朱祁鈺看着底下一身緋袍的老者一絲不苟的行禮,心中感慨萬千,親自從御階上走下來,將儀銘扶了起來。

“先生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

和其他人的客氣稱呼不同,儀銘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朱祁鈺的先生。

成敬畢竟是宦官,雖然才學出衆,但是論身份,還當不起他這個郕王的王傅。

所以,真正負責教導朱祁鈺的,恰恰就是儀銘,雖然說他並沒有王傅之名,但是,作爲郕王府的長史,儀銘卻是他實實在在的老師。

正因於此,當初朱祁鈺登基後,雖然給儀銘升了官,可並未調入中樞,在朝中還頗引起了一陣議論。

“禮不可廢!”

儀銘已經不年輕了,甚至可以說是很老了,朱祁鈺沒記錯的話,過了這個年,他老人家就七十了。

論資歷,他並不是正經的進士出身,而是舉國子監入仕,但是,要論才學,這滿朝上下,能比得上他的,恐怕不多。

儀銘的父親儀智,是朝野有名的大儒,更重要的是,他是太宗皇帝欽點的,負責教導當時的皇太孫,也就是後來宣宗皇帝的老師。

若不是因爲儀智進到太孫府時已經七十五了,年紀太大,他必然也是一代名臣。

作爲儀智的兒子,儀銘自幼家學淵源,是十分罕見的,沒有進士出身,卻被破格選入翰林院擔任修撰的官員。

除此之外,他還負責過宣宗實錄的修撰,雖然不是清流,但是,在士林當中的聲望,卻絲毫都不比清流要差。

正因如此,儀銘纔會被陳循舉薦,來做這個翰林學士。

朱祁鈺自然知道他的性格,苦笑一聲,倒是也不勉強,待得儀銘一板一眼的行過禮後,他方道。

“先生這兩年辛苦了,您如此高齡,還爲朕東奔西走,是朕之過!”

“朝廷風雨飄搖,臣身爲郕王府潛邸之臣,自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彰陛下德行,豈可藉口年邁推辭,陛下命臣等王府舊臣四散爲官,是大公無私,何談有過?”

客氣了兩句,朱祁鈺回到御座上,也命人給儀銘賜了座。

隨後,他便問道。

“先生風塵僕僕,剛到京師便來見朕,可是有何急事?”

“陛下明鑑,臣此來有二事,需稟明陛下。”

說着話,儀銘起身,開口道。

“其一,是爲遼東鎮守太監宋文毅調回京師一事,其二,則是爲了錦衣衛鎮撫使楊傑。”

聽到後頭這個名字,朱祁鈺立刻就直起了身子。

“楊傑?”

“先生有他的消息?”

儀銘似乎沒有料到,朱祁鈺的反應會這麼大。

愣了愣,他開口道。

“回稟陛下,臣接到調任旨意後,正準備離開肅州時,忽然有一名男子到了臣的府中,他聲稱是奉了鎮撫使楊傑之命,有一份密疏,要上呈陛下。”

“當時,他拿出了楊傑的令牌,並且持着陛下一份命地方官員協助楊傑便宜行事的密旨,稱事關重大,需要速速進京,並要求臣不得提前泄露消息。”

“臣覈驗過令牌和旨意後,便加快腳程,到了京師之後,立刻來見陛下,這是那名使者,命臣轉交陛下的信物,請陛下御覽。”

說着話,儀銘從袖中拿出一份封的緊緊的密信,遞了上來。

內侍將密信擺在御案上,朱祁鈺掃了一眼,上頭用小楷寫着“鎮撫使楊傑啓奏”幾個字,倒是看不出什麼來。

擡手將其拆開,快速的瀏覽了一遍,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其中的內容,卻是一份請罪疏。

這封信中,楊傑稱自己水土不服,自到宣府之後,便一病不起,耽擱了朝廷事務,特此上疏請罪。

看完之後,朱祁鈺的眉頭便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有些古怪!

楊傑不在宣府,這是肯定的。

而且,剛剛儀銘也說的很清楚了,來找他的人,持着朱祁鈺給楊傑的密旨。

這就說明,來人並沒有要向儀銘隱瞞楊傑除了遴選府軍前衛外,另有秘密差遣的事實。

但是,這封信中,寫的卻是楊傑一直都臥病‘在’宣府的事……

沉吟片刻,朱祁鈺開口問道。

“先生,將此疏交給你的人可還說了其他的什麼?”

見天子慎重的樣子,儀銘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也知道事情恐怕不小,於是,立刻答道。

“他什麼都不肯說,只說要將密疏交給陛下。”

“不過,此人沒有官身,也不是驛站的驛卒,他雖拿了密旨,臣也看過不像假的,但是,臣沒有接到朝廷命楊傑便宜行事的消息,所以恐其僞造旨意,便要求先看過密疏內容,再行上奏。”

“那名信使猶豫了一下,便將信拆開,由臣檢查過沒有問題後,這才轉呈了陛下。”

是這樣嗎?

朱祁鈺皺着眉頭,將那封信又看了一遍,但是,卻始終沒有看出什麼來。

這個時候,侍奉在一旁的舒良卻突然開口,道。

“皇爺,奴婢斗膽,可否讓奴婢瞧一瞧這封信?”

君臣奏對,突然被一個宦官打斷,底下的儀銘頓時臉色有些不好看。

但是,他雖然是儒學大家,可也不是不懂世故,倚老賣老的老古板,看着舒良身上的蟒衣,他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的內宦。

神色雖然不滿,但是,在沒弄清楚舒良身份之前,他還是沒有多說什麼。

舒良向來謹守本分,他在這個時候開口,想必也不是無的放矢。

稍稍猶豫了一下,朱祁鈺還是點了點頭,將信交給了他。

接過密信,舒良看了一遍,明顯也沒有看出什麼來,皺眉思索了片刻,舒良的目光忽然落在信紙背面淡淡的墨跡上。

躊躇了一下,舒良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將手裡的信紙交給了一旁的懷恩,自己則是拿着信封,小心翼翼的沿邊撕開。

在看到信封內頁的一瞬間,舒良的神色陡然一變,旋即,他便疾步上前,將信封輕輕攤開,放在了御案上。

“皇爺,您看……”

朱祁鈺目光落在眼前的信封上,目光一瞬間便凜然起來。

因爲,就在這信封內頁的右下角處,有一個小小的,用細細的墨筆勾勒出的,咧着一張大嘴,笑嘻嘻的鬼頭。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筆,好似是隨手塗鴉一般,但是,看的久了,卻莫名的讓人感到心中有些發寒。

孤魂!

這個朱祁鈺當初特意選出的精銳組織,一共有十個小隊,每個小隊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標誌。

這個笑臉鬼頭,正是朱祁鈺派到楊傑身邊的那支小隊的標記。

看到這隻鬼頭的一瞬間,朱祁鈺立刻擡起頭,對着儀銘問道。

“這封信,都有誰接觸過?送信之人現在何處?”

或許是因爲這個標誌太過意外,以至於,朱祁鈺一時之間,顧不上自己眼前站的是曾經教導過他的老師,一身帝王氣勢直逼而來,讓儀銘感受到一陣強大的壓迫感。

身子都不由自主的彎了彎,儀銘趕忙道。

“回陛下,這封信除了臣和那個信使外,沒有任何人接觸過,至於那個信使,現在安置在驛站當中。”

聞聽此言,朱祁鈺沉吟片刻,示意懷恩將御案上的信封送到儀銘的面前,問道。

“先生既然檢查過這封信,那麼,可注意到了,這信封內頁中的圖案?”

這話聲音平淡,但是,儀銘卻莫名的感受到,自己面前的壓迫感,比剛剛要更強了。

目光落在這狀若塗鴉的圖案上,他擰眉想了想,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

“回陛下,臣當時並沒有刻意檢查信封,但是,這枚圖案,若是有的話,臣不至於沒有注意到。”

言下之意,最初儀銘拿到這封信的時候,這上面是沒有這個圖案的。

這個時候,舒良也壓低聲音,開口道。

“皇爺,如果儀學士檢查時,這上面沒有這個標記,那麼,就只有可能,是被人後來加上的。”

“儀學士剛剛說,這封信除了他和那個信使,沒有其他人接觸過……”

這話的意思,已經不能再清楚了。

朱祁鈺看着眼前小小的圖案,沒有說話,只是看了舒良一眼,後者立刻心領神會,道。

“皇爺,奴婢這就去驛站,把人帶過來!”

說着,這位舒公公後退兩步,便疾步離開了文華殿,留下儀銘站在殿中,還沒有從剛剛天子的氣勢震懾當中回過神來。

看着舒良離去的背影,朱祁鈺收了心神,心中卻升起一絲憂慮。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這封信的內容,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內容,並沒有寫在信上。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爲了預防消息泄露。

既然除了儀銘之外,只有那個信使接觸過這封信,那就說明,這個鬼頭是他後畫上去的。

如此一來,這個信使的身份就不言自明瞭。

可問題就在於,孤魂是一支絕對忠心,只聽命於朱祁鈺的隊伍,臨行之前,朱祁鈺給孤魂下的命令,是保護楊傑的安全。

既然如此,那麼,哪怕犧牲性命,孤魂也會矢志不渝的執行這道命令。

但是現在,孤魂卻一個人回到了京師,難道說……

朱祁鈺的目光陡然一寒,眼中不由浮起一絲殺意,雖然轉瞬即逝,但是,那一瞬間,殿中降至冰點的氛圍,卻仍舊讓底下的儀銘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這一刻,儀銘終於才清楚的感受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已經不是當初他在郕王府教導的那個皇子了。

雖然看似沒什麼不同,但是,兩年的時間,這位郕王,已然成了一位真正的帝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儀銘完全不復最初進殿時的自然,壯着膽子,他開口問道。

“陛下,可是出了何事?”

這一句話,讓朱祁鈺總算是意識到,底下還有個人。

於是,他暫時將自己剛剛的想法拋到腦後,收斂了氣勢,但是,卻沒有對儀銘多說什麼,只道。

“先生不必擔心,的確出了些事,不過,具體情況如何,還要等那信使來了,才知分曉。”

“不談這個,先生剛剛說除了這封信,還有關於宋文毅的事要稟奏,是什麼事?”

這明顯是在岔開話題。

但是,儀銘也不是什麼喜歡追根究底的人,這件事情能夠讓天子如此失態,顯然不是什麼小事。

天子不願意說,還是不要多問的好。

於是,儀銘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此次進京,一路上聽到一些傳言,說陛下調宋文毅進京,是爲了接替成敬公公,負責司禮監,臣斗膽進諫陛下,宋文毅此人,雖有才能,但是喜好財貨。”

“鎮守遼東多年,他時常收受賄賂,更有甚者,還屢屢巧立名目,剋扣軍餉,此番陛下清查邊境軍屯,宋文毅雖然向朝廷獻出了不少私田,但是,也可見其平時在遼東之猖獗。”

“臣雖在甘肅,但是,之前金尚書徹查軍屯案時,便曾對臣提起過此人。”

“此輩宦官,若交由其來負責司禮監,恐有損陛下聖德,更有甚者,可能會禍亂朝綱。”

“故此,臣斗膽請陛下三思,另擇得力內宦,接替成公公。”

這番話,儀銘說的十分認真,顯然,他早就準備好了。

如果換了別的時候,朱祁鈺或許還有心情對他解釋一下,但是,剛剛出了這樣的事,此刻他的心思,早就不在一個區區的宋文毅身上了。

何況,宋文毅的事,金濂和戶部的稟奏當中,都提到過,他心中早就有底,還是那句話,調宋文毅回京,自然有朱祁鈺自己的想法。

但是,這個想法,現在既不能跟儀銘說,也沒有心情跟他說。

於是,沉吟片刻,朱祁鈺道。

“此事朕知道了,待宋文毅回京,朕會親自問他,先生不必擔心。”

儀銘怎麼也算是在官場多年,一聽這話,就知道天子在敷衍他,不由有些失望,拱了拱手,正想再度開口,卻見天子已經又繼續道。

“先生一路舟車勞頓,想必還沒來得及歇息吧,驛站簡陋,東城處有一座宅邸,雖然不大,但是勝在清淨,便賜給先生,暫時住着。”

“朕稍後會派人去驛站,將先生的行李搬過去,朝事繁忙,朕不得空親自設宴給先生接風洗塵,就先命御膳房做些吃的,先生可以在偏殿先用一些,等宅子那邊收拾好了,朕再命人送先生出宮!”

這話聽着像是商量,但是實際上,根本沒有給儀銘拒絕的機會。

想起剛剛的那件事,儀銘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拱手道。

“謝陛下體恤,陛下隆恩,臣感激莫名。”

“嗯……”

見此狀況,朱祁鈺的臉色纔好看了幾分,道。

“那先生便到偏殿暫歇吧,對了,剛剛密信的事,先生切記,莫要對任何人提起,便當此事從未發生過,明白嗎?”

話音平淡,但是,儀銘卻不由心中一凜,認真的拱手道。

“請陛下放心,臣必定守口如瓶!”

第1000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972章 聖旨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壞事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三百二十五章:奏報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935章 宋文毅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941章 被騙了……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905章 殺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代王的苦惱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四百三十九章:王瘋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人不要臉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九十四章:喜事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人要多思考第941章 被騙了……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09章 杜寧的不安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進京
第1000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972章 聖旨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壞事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三百二十五章:奏報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935章 宋文毅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941章 被騙了……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905章 殺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代王的苦惱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四百三十九章:王瘋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人不要臉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九十四章:喜事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人要多思考第941章 被騙了……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09章 杜寧的不安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