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

PS:回來了,但是存稿耗的差不多了,儘量下週一恢復六千字。

朱元璋心裡清楚的很,他現在若是廢了朱允炆,就無法再立朱標一系的人做皇位繼承人。

朱允熥首先可以排除,先不說他資質一般,不受朱元璋的喜歡,單說他的接班班底——藍玉一夥已經被老朱殺乾淨了,把皇位交給他,他拿什麼統治帝國?皇帝不是你坐在龍椅上就萬事大吉,你也得有自己的班底,得有人開會的時候替你說話,能忠實地執行你的命令,去懟反對你的人,甚至去跟他們幹架。

朱允熥在這一點上已經沒有優勢了,短時間內很難再組建自己的班底,更何況他的母親是常氏,他若是上臺了肯定會爲因藍玉案而受到牽連的常家翻案,說不定會連他舅老爺藍玉的案子也翻過來,那朱元璋費了半天勁炮製的藍玉黨案豈不是成了自打臉?

除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以外,朱標還有幾個小兒子,但是年紀都太小了,鼻泣都沒擦乾淨,拿什麼治國。朱元璋已經快七十歲了,他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天,他哪裡還有時間去重新培養一個娃娃做接班人。

因此,若是廢了朱允炆,就必須要立其他的藩王爲太子,那這樣以來,朱標一系的人該怎麼安置?新君繼位之後,會不會因爲忌憚他們這一系的人而痛下殺手?就算新君有良心,不對朱標的後人下手,但是朱元璋就能因此安心嗎?

他不能安心,這樣做他會覺得自己對不起朱標。前文說過,朱元璋是個偉大的父親,偉大的父親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不會做對不起孩子的事情。

朱棣也好,朱楧也罷,他們就算是再優秀,說到底還是個庶子,自己給他們封王,讓他們能有一塊自己說了算的地方,已經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

朱元璋可以拍着胸脯講,他沒有絲毫對不起他們。但是,朱標不一樣,朱標是嫡長子,按照古人的觀念,生下來就是要繼承皇位的。而現在,他把原本屬於朱標的皇位給了別人,他的心裡會覺得對不起朱標。

朱標若是不學無術,爲非作歹也就罷了,他廢了朱標心理上還能說過去,但是朱標偏偏又很仁厚,很懂事,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對兄弟們也很好,他實在是找不出理由來說服自己將原本屬於朱標的天下給了別人。

他也是個人,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出於對朱標的慈愛和愧疚,他又一次壓制住了自己易儲君的念頭。

“標兒啊,標兒。”朱元璋躺在牀上,老淚縱橫,喃喃地念道,心中又泛起對朱標無限的思念。

罷了,罷了。朕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最後弄成什麼樣子,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反正朕的責任已經盡到了,可以說對他們兄弟幾個都問心無愧了。

朱元璋又微微地嘆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閉上眼睛,沉沉地睡了過去。

朱楧已經差人去渠記貨源將他相親的事告訴渠忠信了,相信渠忠信等人不會讓他失望,他不願意告訴那家人他是肅王,因爲人家本來就是躲着皇家的,萬一知道他是皇家,那把人嚇跑了怎麼辦?上哪再去找這麼一對水靈的雙胞胎啊。

再說了,老朱馬上就要選秀了,讓他知道自己挖他的牆腳,那他還不得吃了自己?

但是,令朱楧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還是知道了,畢竟這是京城,是他統治力量最強的地方,雖然錦衣衛被廢除了,但是但他眼線還是很多,可以說是遍佈京城,這些日子以來,朱楧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向他報告。

這一天上午,朱元璋召朱楧前來覲見。朱楧穿戴整齊走到謹身殿,向他納頭便拜道:“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萬歲。”

勞模朱元璋還在批改奏摺,見到朱楧來了,將手邊的奏摺往桌子旁邊一放,道:“起來吧。這幾天玩的怎麼樣?”

朱楧緩緩地站起來,嘿嘿一笑道:“承蒙父皇關照,兒臣在京城裡玩的很開心。到底是我大明的都城,其繁華程度不是其他的地方可以比的。”

朱元璋微微一笑,斜靠在龍椅上,看着像是漫不經心,但說出去的話聽着卻很嚴肅,道:“聽說你又納了一房妾,還見了一個讀書人?”

朱楧頓感渾身一冷,老朱的眼線也太牛了吧,把自己這幾天的行蹤摸的死死地,更爲重要的是,他自己一點都沒有察覺,心下頓時有一點慌亂,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爲這樣的事雖然算不得什麼大事,但老朱要是深究起來,挨兩句罵是少不了的,定了定神後說道:“兒臣知罪。”

wWW● тт kān● CO

在朱元璋面前,強行解釋或者是裝逼肯定會死的很慘,這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好糊弄的人,沒有之一。

沒想到朱元璋沒有絲毫怪罪他的意思,面無表情地說道:“這不是什麼大事,你也用不着告罪。你上的那個關於帖木兒的摺子朕已經看了,你認爲該如何對付這個人?”

朱楧這才鬆了一口氣,他也明白了,朱元璋心裡不是不怪他,而是現在用得着他,所以不再計較這樣的小事,這便是時勢造英雄,若不是老朱需要他來擋着那個吊炸天的帖木兒,今天肯定也不會對他這麼客氣,作了一揖道:“據兒臣所知,那個帖木兒軍力強大,有數十萬衆,而且還裝備着重炮,火器不亞於我大明,十分難以對付。不過,兒臣以爲,只要兒臣憑險據守,嚴陣以待,再加上父皇的天威,他也奈何不了我大明。”

他說的也是實話,只有把西北嚴峻的形勢毫不保留的說出來,朱元璋纔會更加重視他,纔會答應他接下來的請求。

果然,朱元璋聽完後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他登基近三十年來,該打的都打了,該服的都服了,除了兩個國家以外,第一個是日本,這個島國雖然不值得他費力征討,但是要想滅掉大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他對日本很放心。

第二個就是這個帖木兒了,他不但扣押了大明的使臣郭驥,還屢次對他進行羞辱,很明顯不把他的大明朝放在眼裡,再加上聽說他又搞了個蒙古人聯盟,時刻想着推翻明朝,重建大元,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因爲這是個不小的威脅。單論此時帖木兒帝國的軍事實力來看,就算打不過明朝,也會使明朝遭受不小的創傷,萬一這個時候再有謀個野心家趁虛而入,那豈不是很麻煩?朱元璋對這個帖木兒已經是十分忌憚了。

從史料中看,以帖木兒爲代表的西域蒙古諸部對明朝和朱元璋的態度大致分爲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老朱剛剛登基,派遣使者曉瑜四方——從今天開始,中國的天變了,朝代不再是元朝,皇帝不再是元順帝,而是我朱某人的大明朝,你們要認清形勢,早早過來歸順。

這個時候,明軍對殘元勢力節節勝利,因此朱元璋發出的詔書的口吻也相當強硬,不過西部諸國並不感冒,只有很少的幾個效果派遣使者前來。

因爲這個時候,明朝雖然在長城內的統治趨於穩定,但是塞外蒙古貴族的勢力仍然很龐大,他們還時刻伺機反攻明朝,希望能恢復大元的江山。因此,雖然朱元璋表現的很強硬,但是西部蒙古諸部並不害怕他。

第二個階段是藍玉發動捕魚兒海之後,明朝一舉滅亡北元,元朝作爲一個王朝徹底終結,這場戰鬥深刻的震驚了其他的蒙古王朝,他們開始畏懼明朝的勢力,黑的兒火者和帖木兒先後嚮明朝派遣使者,表示承認明朝的大哥地位。

第三個階段是帖木兒經過一系列的戰爭,相繼打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後,勢力急劇膨脹,野心和信心也陡然增長,開始看輕明朝,不再向朱元璋朝貢,甚至還相繼扣押了朱元璋派過去的使者傅安、郭驥等人,並且屢次侮辱,對明朝的敵視態度十分明顯。

目前的帖木兒就是處於這個階段,勢力大增,風頭正健,並且敵視明朝,還搞了一個蒙古人聯盟企圖滅了朱元璋中興元朝。

一向以穩健著稱的朱元璋對這樣的一個敵人不會不重視,所以肅王朱楧在他心中的地位也就逐漸重了起來,因爲他需要朱楧來幫他打帖木兒。

朱元璋聽完朱楧雄心萬丈的報告後,沉着臉,面無表情地問道:“你現在手裡有多少兵馬?”

老朱直接問他,朱楧自然不敢不說,雖然他有意隱藏實力,但是也得說的差不多點,若是被老朱發現自己在騙他,那豈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衝着朱元璋作了一揖,道:“回稟父皇,兒臣現在有兵馬一十三萬,如果打起仗來,傾全國之力可以募兵到二十萬人左右。”

朱元璋的眉毛向上挑了挑,沒想到肅國發展的這麼快,短短地三年時間已經有這麼強的實力了。這十三萬兵馬對於大明一百二十多萬的總兵力來說雖然很少,但是朱元璋知道,他這一百二十萬大軍只是賬面上的數字,說白了是軍戶的數量,真要是打起來,他是不可能出動這麼多大軍的,光是糧草的壓力就能把他壓死。而且,他一向行事穩健,不管跟誰打,都不會把老本都壓上,因爲戰場上什麼都不好說,不是你人多就一定贏的,萬一要是像陳友諒、苻堅、曹操、袁紹這些人一樣遇到點意外,那可能就是崩盤的節奏,將來很難翻身了,道:“你的兵力也可以,不過那個什麼帖木兒真要是搞成了蒙古人聯盟,那你這些兵力是很難應付的,你還有北面的瓦剌和西面的回鶻要對付。”

朱元璋不愧是一寸一寸打下江山的皇帝,賬算得很清楚,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朱楧已經打算收拾瓦剌和苟延殘喘的回鶻了,因爲肅國的火繩槍和罐頭已經研製的差不多了。

不過這些事是肯定不能跟老朱說的,朱楧擺出了一副虛心求教地表情,道:“多謝父皇指點,有父皇在兒臣身後,賊人雖然多,但是兒臣也不怕他們。兒臣一定竭盡全力替父皇守好西北。”

朱元璋看了看這個這幾年聲名鵲起的兒子,心中略感安慰,還有什麼能比兒子能爲他分憂而使得這個老人欣慰的呢,但是他還是不放心,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那個帖木兒真的很厲害,他不敢確定自己的這個年輕的兒子是否能戰勝他,道:“你有這份孝心很好,朕辛辛苦苦爲你們打下的江山,你們兄弟叔侄幾人要精誠團結守好這份家業。帖木兒要是打過來,你的肅國是首當其衝的,朕允許你跟他交戰的時候,可以調集慶王、蜀王、秦王的軍隊。當然,這要得到皇帝的首肯。”

朱楧聽到這話心臟砰砰直跳,激動之情實在是難以抑制,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他可以和朱棣平分沿邊兵馬的控制權,對肅國的發展大大有好處,有便宜不佔王八蛋,朱楧不是傻子,立即跪下叩頭謝恩道:“多謝父皇體諒,兒臣一定盡心盡力,爲父皇和太孫守好西北。只是,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朱元璋的眼睛裡精光一閃,還有什麼要求?不過他既然話已經說出口了,也只能由着他把話說下去了,道:“你有什麼事?說吧。”

朱楧擡起頭,拱着手,不失時機地說道:“兒臣想把母親接到肅國好好奉養以盡孝道,還望父皇恩准。”

這孩子還真會找時候伸手,朱元璋的嘴角掛起一絲冷笑,將他的母親留在這裡有什麼用呢?寵幸就免了,自己早就不喜歡她了,扣爲人質要挾肅王?別傻了,朕活着的時候肅王肯定不敢造反,就算朕死後肅王造反,新皇帝還真能把他的母親殺了?那可是允炆奶奶輩的人啊,他就不怕被唾沫星子淹死?

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五十章 開戰後記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完本感言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六十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八十九章 後宮享受第二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二百四十章 瓦剌第八十七章 襲破沙洲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章 士誠之敗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五十五章 大豐收(二合一)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十三章 下鄉調研(改)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七國之亂,罪在何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狩獵驚魂(四)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七十九章 大戰西藩(九)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一百三十二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三十八章 開始播種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八十三章 大戰西藩(十三,二合一)
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五十章 開戰後記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完本感言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六十章 風波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八十九章 後宮享受第二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二百四十章 瓦剌第八十七章 襲破沙洲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章 士誠之敗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五十五章 大豐收(二合一)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十三章 下鄉調研(改)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七國之亂,罪在何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狩獵驚魂(四)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七十九章 大戰西藩(九)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一百三十二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三十八章 開始播種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八十三章 大戰西藩(十三,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