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

朱家的糧食迅速被吃光了,一家人開始捱餓,他的父母都餓死了,除了倒插門的哥哥和嫁出去的姐姐,家裡就只剩下他和二哥了。父母死了,卻連下葬的地方都沒有,人生最慘的境遇能慘過這樣嗎?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在好心的同鄉劉繼祖的幫助之下,他和二哥終於埋葬了自己的父母,然後二哥就扔下他分頭逃命去了,二哥可能覺得這個年紀尚小的朱元璋是個拖油瓶,帶着他誰也跑不了。

沒辦法,朱元璋只能卻皇覺寺做和尚,希望可以混口飯吃,但問題是,寺裡的和尚可不是電視上演的那些得道高僧,也都是一羣世俗之人,欺軟怕硬。

年幼的朱元璋在那裡待了一段時間,整日干粗活,沒少受他們的欺負。但他是個要強的人,是個上進的人,在皇覺寺裡的日子裡,他沒有整日混吃等死,而是利用皇覺寺的藏經閣,開始發奮讀書,自學成才,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

這個基礎,對他後來的幫助很大。

三年後,寺裡也沒有糧食了,他就只能去化緣,說白了就是去要飯。在長達三年的要飯時光裡,朱元璋走了很多地方,認識了許多英雄豪傑,說到底也是一羣要飯的。

這段經歷雖然史書上很少提及,但是筆者認爲對他將來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因爲當時白蓮教盛行,朱元璋在要飯的時候肯定是接觸過白蓮教的。

要知道,當時的白蓮教裡的頭頭腦腦,像什麼舵主,香主之類的,絕對不是電視上演的,一個個衣着光鮮,奴僕成羣,一副成功人士的樣子,說到底他們都他媽是叫花子。

有錢有勢的人誰特麼整天跟邪教混在一起,整天想着造反改變現狀啊?

所以說,朱元璋在那三年的要飯生涯中,肯定是跟這些武林泰斗們有過接觸的,今天跟陳舵主一起偷只雞,明天跟韋香主一塊摸個狗,順便再看看村東的寡婦洗澡,就此結下了身後的江湖情誼。

朱元璋這三年攢下的這些個人脈若是在太平盛世可能屁都不值,但要是放到亂世那就兩說了。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後來投奔了郭子興的部隊,根據史書上的記載,郭子興對朱元璋是一見如故,不僅提拔他當十夫長,後來還把乾女兒嫁給了他。

按照一般的觀點是郭子興的夫人一件朱元璋就感覺這人不一般,稱他爲奇人,故而對他多有栽培。

這樣的記載大多數當權者上來之後給自己增加神秘色彩用的,郭子興的老婆又不是穿越過去的,怎麼可能一見朱元璋這個乞丐就認定他可以成大事?

實際上,朱元璋之所以能迅速吸引郭子興的目光,進而依靠着他的關注成就大事,是因爲兩個很實際的原因。第一個是他識字,雖然是粗通文墨,當在當時的義軍裡面已經是鳳毛麟角了,留他當親兵最起碼可以處理文案上的事。

第二個是他要飯三年攢下的人脈,要知道,當時的反元義軍裡面,郭子興只是一個小人物,充其量是三線人物。一線人物是劉福通、徐壽輝,二線人物算是芝麻李,張士誠,彭大,趙鈞用,郭子興根本排不上號。

不管是治世還是亂世,要想快速發展自己最有效的辦法不是艱苦奮鬥,而是抱大腿。當時的郭子興就很想抱大腿,上面提到的那些大頭除了張士誠基本上都信白蓮教,所以要想跟他們攀上關係,就要先跟白蓮教攀關係了,但是郭子興本人不信白蓮教,他是大戶人家出身,沒有必要加入反政、府的邪教,故而想攀人家的高枝也攀不上。

所以此時,朱元璋要飯時攢下的人脈就起到作用了,一說我當年跟陳舵主一起偷過雞,跟韋香主一起摸過狗,那郭子興就得掂量掂量了,有了朱元璋這個熟人,他要想搭上白蓮教這條線就容易了。

所以就提拔他做親兵十夫長,後來還把乾女兒嫁個他。注意是乾女兒,乾女兒和親女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差別,有過孩子的都知道。

而朱元璋得到了這個機會之後也不負衆望,迅速憑藉着自己的出色的業務能力獲得了郭子興的賞識,具體來說就是殺人、綁票、勒索糧食、抓壯丁。

至於朱元璋是如何在郭子興的軍隊中建立自己的威望的,那其實跟現在的混黑社會的小混混差不多,就是兩點——砍人跟喝酒。

朱元璋很夠意思,或者說他很能忍,打仗的時候衝的猛,撤退的時候最後撤,打了勝仗就說是領導指揮有方,得了賞賜就分給手下的弟兄們,就這樣一點點的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跟兄弟們在一起喝酒的時候也很實在,大碗大碗的喝,漸漸地弟兄們都覺得他很夠意思,很豪爽,也就願意跟他親近。

所以說,朱元璋的威望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都是多少次死裡逃生換來的,他跟他的死黨們的交情都是一碗酒一碗酒喝出來的,都是一點一點的攢出來的。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

至於書上說的,那些人一看朱元璋就覺得他不一般,就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他幹,那純粹扯淡,那些大老粗們難道還會相面?

他們跟着朱元璋乾的時候,估計也沒想到這人將來能當皇帝,只是暫時沒有別的去處,覺得這人還不錯就留了下來,誰知道能混到大明朝的開國功臣。

這就是朱元璋的第一桶金,至於後來就順的多了,佔據金陵城後,立即施行寨糧,抓壯丁來當兵,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四處征討,憑藉着充足的補給,嚴格的軍紀,正確的戰術,不錯的運氣,逐漸削平羣雄,成就大業。

當了皇帝之後,他還是沒有休息,時刻防着別人躲了他的大明江山,爲此,他主要採取了兩個人辦法,第一是設置藩王制度,將大明的兵權從那些開國武將們的手裡,逐漸地轉移到他的兒子們手裡,爲大明朝的江山多上了一道保險。

第二個辦法就是造神,他找了一堆御用文人,讓他們挖空心思把自己塑造成無比英明的形象,好讓天下臣民頂禮膜拜,一提到他就佩服的五體投地,不敢仰視,更不敢挑戰他的權威。

具體的辦法就是寫他當年還是屌絲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大人物認定他不一般,將來肯定會有所作爲,增加他的主角光環,再者就是那個著名的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的理論,到現在都讓無數的人崇拜,這成了朱元璋料事如神的最有力的證據。

但是,他的造神運動受到了一羣人的阻撓,那就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他是怎麼起來的,他的黑底子這些人都清楚。

說不定朱元璋在前面自吹自擂造神的時候,這羣人還在後面邊喝酒邊笑話他,藍玉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朱元璋都當了皇帝了,他在人前提到他的時候還一口一個朱元璋,連皇上也不叫。

這些人是不崇拜他的,朱元璋心裡也知道,再加上他們當中有些人不老實,朱元璋就動了殺機,因爲他感覺不安全,能讓他感覺到安全的就兩類人,第一類是將他當成神崇拜的人,第二類就是老老實實給他幹活的人。

所以那些人就都被他殺乾淨了,他做了三十一年皇帝,操了一輩子心,累了,太累了,該歇歇了。

朱元璋躺在牀上,身體已經動不了了,意識也開始模糊起來,他似乎看到了他當年的很多老朋友,徐達、常遇春、似乎都來了。

迷迷糊糊之中,他似乎聽到了一聲令他無比激動,無比懷念的聲音:“父皇,兒臣來接你了。”

朱元璋瞬間老淚縱橫,帶着哭腔喃喃道:“標兒啊,你這些年過的可好嗎?”

“父皇,兒臣過的很好,現在兒臣來接你了。你看看還有誰來了。”

“重八,該回家了。你累了,該歇歇了。”

“秀英……”朱元璋最後緩緩地吐出了這兩個字,然後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嘴角上還掛着一絲笑意。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史上最傳奇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於南京紫禁城。他去世的時間跟歷史上記載的一模一樣,絲毫沒有因爲朱楧的穿越而改變,到底是歷史上真正的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命就是硬。

朱元璋起於細微,迫於生計加入義軍,從此南征北戰,在羣雄的夾縫中奮鬥求生,後來佔據了南京,在李善長的幫助之下,施行寨糧籌集軍糧,廣抓壯丁擴充軍隊,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開始有了與羣雄逐鹿的資本。

他投靠劉福通,讓他幫自己遮蔽北方元朝的政府軍,自己從容在南方搶地盤,屢屢與張士誠還有陳友諒所在的天完政權摩擦。

後來,天完政權內訌,經過一番波折,陳友諒獲得了皇位,但是此時天完政權已經分裂了,明氏集團割據了四川,將原本是天完的國土硬生生地分了一半出去。還有許多不服陳友諒的大將也離開了。

實際上陳友諒繼承的遺產連天完巔峰時期的一半都沒有,但仍然是當時最強的,憑藉着這個資本,陳友諒屢次發兵攻打朱元璋,但最終因爲戰術失誤,運氣不好敗於朱元璋。

朱元璋吞併了陳友諒後,趁着元朝的王保保和李思齊忙於內戰,迅速的滅掉了張士誠,統一江南,隨後發兵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成爲歷史上唯一一個由南向北統一全國的皇帝。

登基之後,廢除寨糧,開始休養生息,設置衛所,兵食具足,養兵一百多萬。嚴懲貪官,打擊奸黨,廢除丞相,地方分權而治,大大加強皇權,設立完善的里長甲長制度,編制完善的土地魚鱗圖冊,將全國的人口、土地等資源都控制在了手裡,國庫始終非常充足,哪裡有了災荒可以及時救濟,哪裡有了叛亂可以及時派兵鎮壓。

子孫賴此承業二百餘年,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

他這一生有很多爭議,殺功臣,開殉葬都是他人生的污點。但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絕對不是一些人說的那樣,靖難之役是他的失誤造成的。

他是那個年代最聰明的人,那些腐儒能想到的問題,他肯定能想到。

他可以被誤會,可以被黑,但是不能被低估。

“皇爺爺,皇爺爺。你醒醒啊。”朱允炆醒來之後一摸朱元璋的大手,頓時感覺到了一股冰涼和僵硬,心裡大叫不好,探了探他的鼻息,氣息全無,才知道一直以來最疼愛他的皇爺爺已經走了。

“皇爺爺,皇爺爺。”朱允炆趴在朱元璋的屍體上悲傷的嚎啕大哭,他的哭是出於真心的,因爲朱元璋對他真的是很好,不僅將皇位傳給了他,還不惜大開殺戒爲他鋪平道路,一直在敦敦教導他做皇帝的道理,是真心想着讓他好的人。

現在,對他最好的皇爺爺走了,朱允炆心中頓時有一種失去依靠的感覺,彷彿是自己背靠着的一顆參天大樹突然倒塌了,讓他感到了一絲茫然。

之前他有了什麼問題都會問他的皇爺爺,現在他有了問題能問誰呢?

“皇爺爺,皇爺爺。”朱允炆想到這裡,有十分悲痛地哭了起來。

朱允炆的哭聲驚動了殿內的太監和御醫,御醫跑過來替朱元璋把了把脈之後,十分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也跪在地上,哭道:“皇上。”

“皇上駕崩了!”“皇上駕崩了!”“皇上駕崩了!”宮內的太監們,十分機械的將這個消息從殿內一層一層地傳出去,告知所有的人。

一時之間,宮內宮外的所有人都跪了下來,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反正都嗚嗚地哭了起來。

一排宮女正在端着盤子往朱元璋的寢宮送水果,聽到朱元璋駕崩的消息之後,全都放下盤子,跪在地上,嗚嗚的哭。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後記二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訂閱啊,救命啊。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十章 張國臂掖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徵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雄遲暮朱元璋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六十二章 密室殺人(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武之師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後記二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訂閱啊,救命啊。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十章 張國臂掖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徵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雄遲暮朱元璋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六十二章 密室殺人(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武之師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