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

齊泰也知道朱楧不喜歡他,也不想在這裡跟他假客氣,累不累啊,道:“明天就走,還請殿下見諒。”

朱楧的臉上頓時露出一副惋惜的表情,嘆道:“哎,我與齊大人一見如故,本來想留你多待幾日好好討教兵法的,只可惜你有皇命在身,無法相陪。罷了,寡人也不是那種強人所難的人,那你今晚就在這王宮中休息,咱們後會有期了。”

“多謝殿下了。”齊泰面無表情的拱手道,心裡面的滋味真是難以表達。

這天晚上,齊泰就留宿在了王宮之內,他的衆位手下也都被安排妥當了。朱楧則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命懷恩將阿碧羅和昆莎兩人叫過來侍寢,這兩個西域女子精通音律,朱楧一邊聽她們彈琴,一邊看她們跳舞,內心的煩惱會少很多。

過不多久,兩位麗人便在太監的引導之下來到了朱楧的房間,見到朱楧後,一齊盈盈地跪在地上叩頭,道:“奴婢叩見大王,大王千歲,千千歲。”

朱楧擡眼看了一眼這兩個麗人,之間阿碧羅穿了一身粉色的襦裙,配上她的絕世的容貌和賢淑的氣質,十分的可人,就像詩經裡寫的那樣,靜女其姝。而昆莎則穿了一身淺綠色的衣服,頭戴精緻的銀簪,那銀簪還是朱楧賞賜給她的呢,配上她纖細傲人的身材,顯得十分輕靈,估計可以媲美西漢著名的美女趙飛燕了。

朱楧對回鶻富商阿爾泰獻給他的這兩個美女十分地滿意,微微笑着一招手,道:“過來,到寡人身邊來。”

二位女子略帶一絲訝異地互相對望了一眼,暗暗思忖着大王爲何今天不讓她們表演才藝,不過大王有令,她們誰也不敢違背,立即在地上輕輕地磕了一個頭,道:“是,奴婢遵命。”說罷,雙手撐着嬌軀,慢慢地站了起來,然後向兩隻歡快的小鳥一樣,邁着小碎步,盈盈地跑到朱楧身邊,一邊一個,跪了下去,輕聲說道:“大王,奴婢前來服侍您。”

朱楧一左一右摟住這兩塊溫香軟玉,讓他們貼住自己的身體之後,頓感一股清香侵入鼻孔之內,好不舒服,笑道:“阿爾泰真是個忠心的人,不僅送給寡人兩個人間瑰寶,今天晚上的事辦的也很漂亮。”

原來,今晚的兵變時間是朱楧早就籌劃好的,特地命令回鶻首富阿爾泰找一羣回鶻的地痞流氓來嚇唬齊泰,自古以來,凡是大商人手下都會養一羣地痞流氓,用來辦一些見不得光的事,阿爾泰也不例外,接到朱楧的命令之後,十分迅速的完成了任務,當然他所有的活動都是在朱楧的大軍的監視之下進行的。

阿碧羅聽到朱楧的誇讚,心裡十分高興,大王不僅肯定她們,還肯定她們的族長,這無論如何也是個好消息,說明今後她們姐妹二人只會在朱楧身邊更加得寵,十分嬌媚的笑道:“多謝大王誇讚,奴婢能夠服侍大王,是奴婢三生有幸,奴婢敬大王一杯。”說罷,端起桌子上的葡萄酒來,輕輕地抿了一口,然後將香脣遞到了朱楧的嘴邊。

美女主動獻吻,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再加上朱楧成功的將改封這件事搪塞了過去,心情也是十分地好,獸慾也就十分膨脹,便咬住阿碧羅的香脣開始幹壞事。

第二天,齊泰果然向朱楧辭行,朱楧有意送他一些盤纏,但他卻是執意不肯要,因爲他知道,不管怎麼說,他的差事沒有辦好,這個時候若是要了肅王的錢,難免會有徇私枉法之嫌,若是被人捅到朱允炆的耳朵裡,那肯定是要壞事的。

朱楧也知道他的心思,假意跟他客氣了幾次就不再勉強他,派人將齊泰送到了國境,自己就躲在王宮裡想着自己的下一步發展計劃了。

目前的形勢很簡單,他現在就夾在大明和帖木兒帝國這兩大帝國之間,每一個國家的實力都可以說比他要強,所以他的基本方針就是,不管這麼樣都不能兩線作戰,否則的話,絕對就會萬劫不復,看眼下的形勢朱允炆應該不會找自己的麻煩了,如果歷史沒有發生過變化的話,那接下來就該靖難了,朱允炆會和他的叔叔朱棣打的天昏地暗,無暇西顧,那自己則必須趁這個機會滅了帖木兒帝國,建立一個雄踞中亞的大帝國,真正成爲世界頂級強國,這樣以來,就算朱楧得了皇位,想要整什麼幺蛾子,他也不敢亂來。

但是,現在還不能輕舉妄動,畢竟自己經歷的許多大事都跟之前的歷史不一樣了,萬一要是不靖難呢?那自己主動去單挑帖木兒萬一朱允炆趁機在背後捅一刀怎麼辦?

朱楧繼承了老朱的基因,那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穩健,要慎重,不見兔子不撒鷹,反正現在帖木兒那個老小子正在搞西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己這段時間只要厲兵秣馬就行了。朱棣和朱允炆不打起來,他絕對不會去挑戰這麼一個強敵。

話說齊泰一路風塵僕僕的回到京城後,家都沒回,首先就來到了朱允炆所在的紫禁城謹身殿負荊請罪。一見到朱允炆後,齊泰緊走兩步,慌忙跪到地上,道:“臣齊泰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朱允炆已經收到了齊泰的報告,說實話兩件事一件也沒有達到目的,他心裡還是有些小情緒的,但是一想到齊泰一直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心腹,又是先帝留給他的顧命大臣,這次出使肅國還經歷了許多危險,好幾次差點把命都搭在那裡了,心裡就掠過一絲不忍,伸手虛扶了一下齊泰,道:“齊愛卿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謝陛下。”齊泰顫顫巍巍地從地上站起來,十分惶恐地從地上站起來,衝着朱允炆作了一揖,道:“臣無能,有負聖恩,還請陛下恕罪。”

朱允炆挪了挪坐在御座上的身子,十分客氣地微笑道:“先生不必如此,這件事不能怪先生,是肅王羽翼已豐,不再拿朝廷的命令當回事了。”

在朱允炆心裡中國曆朝歷代最完美的除了三代怕是就屬宋代了,宋太祖曾有名言:“不殺士大夫。”致使宋朝成了歷代文治最盛的年代,涌現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兩宋朝廷對文人的態度都是很寬容的,就算反了天大的事也不會殺頭,朱允炆對這個政策還是傾慕,也想做一個寬容大度的君主,因此不打算深究齊泰。

齊泰見朱允炆赦免了他,心裡感覺老大一陣輕鬆,他深感君恩深厚,朱允炆對他不錯,故而想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來報答朱允炆,繼續鼓起勇氣進言,道:“陛下,臣以爲肅王已經建國,對他的處理應該有別於其他的藩國。況且先帝曾經有明令:肅兵不得過黃河一步,也就是說,肅王造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況且,臣這次出使打聽到,西邊的撒馬爾罕對肅國可謂是虎視眈眈的,肅王自保尚且不暇,又如何會造反呢?眼下我們應該擔心內地的藩王,他們纔是對朝廷最大的威脅。”

這時的大殿內,除了齊泰之外,還有黃子澄和方孝孺兩人,二人對齊泰的鎩羽而歸也都十分不滿,但是既然皇帝都不想追究了,他們二人也不好在多說什麼,現在齊泰又將話題引到了他們所感興趣的削藩這個話題上,這就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道:“陛下,齊大人所言極是。眼下各個藩國的藩王們多行不法,先帝在世時還知道收斂,現在先帝不在了,他們便以爲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可以治得了他們了,因此更加爲所欲爲。他們在封地內欺壓百姓,強搶民女,視朝廷的官員如同奴婢,任打任罵,動不動就以皇上的叔叔自居,行事多有俞制之舉,若是再不行治理,怕是朝廷威重不行。”

朱允炆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這些藩王們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收到一堆控告他們在地方上多行不法的書信,文案早就堆積如山了,再不進行整治,怕是真的就會如同三位大人說的那樣,朝廷在地方上威重不行,這些藩王會尾大不掉,最後甚至會起來造反,威脅朝廷的地位,突然擡起了頭,眼睛裡放射出一道銳利的目光,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一臉堅定地說道:“三位愛卿所言甚是,朕也贊同你們的觀點——削藩,只是先帝所封的藩國有二十多個,我們要削藩,該從哪個下手呢?”

對於這個問題,齊泰早就思考過很多遍了,他自負他的方案最爲穩妥,最爲符合國情,於是率先站出來,向朱允炆一拱手,道:“啓稟陛下,臣以爲應該先從燕王開始,燕王在北疆勢力很大,擁有節制沿邊兵馬的特權,再加上燕王用兵不凡,若不早圖之,一旦他羽翼豐滿,就難以制服了。”

“臣反對。”朱允炆還沒有說話,站在一邊的黃子澄突然站出來大聲說道,他在削藩這個問題上跟齊泰是一致的,而且多次互相砥礪,互相支持,但是在先削誰,怎麼削這個問題上,卻是與齊泰的觀點大大相反的,聽到齊泰的意見之後,心裡冷哼一聲,嗤之以鼻,故而堅定地站出來反對道:“燕王有功無過,數次成功抵禦北虜的入侵,還活捉了他們很多重要人物,這些事天下皆知,如今我們放着一堆有問題的藩王不去削,反而要拿功勞最大的燕王下手,這讓天下的臣民怎樣看朝廷?從今往後,朝廷的威信何在?”

黃子澄說的話一點也不錯,朱棣自從就藩以來,雖然一直都想着當皇帝,但是礙於老朱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直不敢有實際行動,而是隱忍不發,只能像朱楧和迪麗娜扎那樣,關起門來意淫,過過皇帝癮。

相反,他屢次統兵出塞,立了不少功勞,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的確是有功無過的。朱棣這輩子唯一的一次犯錯就是私自接受朝鮮的貢馬,被朱元璋臭罵了一頓,從此之後便謹小慎微,不再犯錯。

齊泰不服黃子澄的這個看法,他以爲目前有實力威脅到地位的就只有這個燕王朱棣,朱棣的野心在朱標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他不相信朱棣在朱允炆登基之後野心就突然沒了,若想解除藩王對朝廷的威脅,首先要解除朱棣這個對朝廷最大的威脅,這樣以來,朱允炆的皇位纔會穩固,於是站出來,爭辯道:“射人先射馬,燕王是目前諸王當中勢力最大的,也是對皇位最有威脅的,若不先解決燕王,反而去動那些無關緊要的藩王,勢必會讓燕王心生警惕,進而有機會抗拒朝廷的政策。”

黃子澄還是不同意齊泰的觀點,毫不想讓的爭辯道:“燕王有功無過,就算是要削他,那也需要理由啊,敢問齊大人,你有什麼理由削燕王,又有什麼辦法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呢?”

齊泰臉色一紅,心裡知道他這個政策若是之前提出來或許沒什麼,但是若是現在提出來,肯定會被人反駁的一無是處,不過,現在是朝廷最爲緊要的時刻,他不能爲了自己的區區顏面而對朱允炆有所隱瞞,否則就是對不起他和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於是硬着頭皮說道:“皇上,可以將燕王改封到南昌,讓他離開自己老巢,這樣以來,他便猶如魚兒離開了水,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來了。”

果然,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黃子澄十分尖酸刻薄的駁斥,道:“齊大人也曾出使肅國,想要將肅王改封到蘇州,結果如何呢?”

齊泰老臉一紅,這件事雖然是方孝孺腦殘,出了一個十分無厘頭的餿主意,但無路如何也是他沒辦好差事,被人當衆揭傷疤,還是很尷尬的,不過他認爲肅王和燕王是不一樣的,也希望朱允炆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於是硬着頭皮說道:“啓稟陛下,燕王和肅王是不一樣的。肅王是國王,是先帝明令封的國王,國內一切文武兵馬俱受他節制,可謂是鐵板一塊,想要動他難度很大,況且先帝有令,不讓他的兵馬過黃河,這也就杜絕了他爭奪地位的野心,因此沒有必要先去動肅王。而燕王則不一樣,他勢力雖大,但還是個藩王,是朝廷可以隨意調動的藩王,而且他的封地內的大小官員,相當一部分是朝廷任命的,他現在還無法控制全部燕地的人員兵馬,自然不會貿然造反。”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九十三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七十章 話別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章 太子將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招降錦衣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六十章 風波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九十章 買通左右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六十章 風波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訂閱啊,月底了,沒錢吃飯啦。)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雄遲暮朱元璋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訂閱,要吃飯。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二十章 美人在側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景隆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 車崗的進展第八十一章 大戰西藩(十一)第二百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鑄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六十三章 密室殺人(三)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國棟第一百八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五十七章 老朱打秋風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狩獵驚魂(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戰回鶻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章 太子將死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九十三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七十章 話別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章 太子將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招降錦衣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六十章 風波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九十章 買通左右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六十章 風波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訂閱啊,月底了,沒錢吃飯啦。)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雄遲暮朱元璋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訂閱,要吃飯。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二十章 美人在側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景隆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 車崗的進展第八十一章 大戰西藩(十一)第二百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鑄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六十三章 密室殺人(三)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國棟第一百八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五十七章 老朱打秋風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狩獵驚魂(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戰回鶻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章 太子將死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