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名士、名將

十月初,呂寧和郭嘉、典韋、高順回到了晉城,在呂寧的官邸中,大家見完禮後,呂寧發現了顧雍,呂寧馬上道:“元嘆,你多陣回的,這次可是辛苦了。”

顧雍向呂寧行了個禮後道:“主公,我這次沒有完成你‘交’給的任務,有負你的重託啊。”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對顧雍道:“元嘆,這本來就是非常艱難之事,就是沒有搞定也無關緊要啊,只要你能安全回來,那比什麼都重要,你何別自責呢!”

呂寧的話讓顧雍聽後,‘激’動得熱淚盈眶。想不到自己的主公首先關心的不是任務的完成情況,而是最關心自己的安全,這樣的主公何處去找啊。“主公,這次也不是什麼人都未搞到,只是周泰此人不在家,沒有找到罷了,那蔣欽和甘寧還是搞定了。”

呂寧聽後一愣,怎麼說沒有完成呢,這不是完成得很好嗎。“元嘆,你任務完成得很好啊,你已經超額完成任務,只要搞定他們中的一人那就是大功一件啦,況且你還搞定二人呢,我們海軍有希望了,只要他們二人中的任何一人都能爲我軍訓練出一隻‘精’銳的海軍。”說完呂寧高興的笑了起來。

顧雍看到呂寧發自內心的高興,也是心情舒暢。“主公,我還給你帶來了另外一名儒士,他可是有大才的啊?”

呂寧一聽,有大才,江南一帶能讓顧雍敬佩的人可是不多啊,周瑜?不可能,那是孫策的鐵哥們;蔣幹?不會吧,其才比顧雍可是差多了;那會是誰呢?難道是魯肅?“元嘆,你不會對我說是搞定了魯子敬吧?那可是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大才啊?”

顧雍一聽呆若木‘雞’,這怎麼可能?主公怎麼會知道魯肅這號人物呢?好半天,顧雍才道:“主公,你怎麼會知道是魯子敬啊?”

乖乖,這下可讓呂寧興奮啦,魯肅,魯子敬,世之名將,按照《三國演義》構築情節和塑造人物來看,歷來上的評價是三分虛七分實,但依呂寧本人的分析來看,應該是七分虛三分實才對,其中有一個人,人物‘性’格完全扭曲,小說中的形象和歷史上的原形完全找不到共同點,那就是江東的魯肅。魯肅出場,純粹爲了在諸葛亮和周瑜的鬥智、鬥勇中牽線搭橋,是個被兩方面耍得團團轉的老好人。小說中,魯肅除了爲人老實以外,根本沒有什麼優點,如果真是那樣,爲什麼周瑜臨終時要推薦魯肅代替自己做第二任大都督呢?這講不通啊?別的不說。諸葛亮還未在隆中定“三分鼎足”的戰略分析時,魯肅已留下“榻上策”的著名戰略構想。當時孫權繼位,周瑜推薦魯肅和孫權見面。魯肅勸孫權成霸王之業,他道:“汗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之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並且詳細謀劃方略:“剿除黃祖,進伐劉表。將長江防線據爲己有,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而孫權後來的走勢,正如魯肅所說,如若不是他死的太早,東吳也不會從鼎盛走向衰敗。像魯肅這樣一位絕世高才,可以算得上是“名將”和“戰略家”這兩個稱號了,他苦苦支撐孫、劉聯合這個長遠的戰略方針,而孫權不能理解,仍然在荊州問題上,和劉備大打拳腳。蜀國一跨臺,接下來東吳也就跟着覆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大悲劇。

呂寧看了顧雍一眼,道:“元嘆,真是魯子敬嗎?那我可撿到寶啦,十個周泰也趕不上一個魯子敬,魯子敬可是一位帥才啊,其才華就是全天下也找不出幾人來啊。”

呂寧手下官員聽後,都是吃了一驚,能得到呂寧如此評價的人可是很少。特別是郭嘉聽說魯肅是一名帥才時,雙眼放光,也很想見識一下呂寧評價如此之高的人。顧雍則是鬱悶死了,看樣子,主公對此人的瞭解,遠比自己還清楚哦,顧雍認真的道:“主公,是魯子敬,他是我在皖城無意中遇到的,後來我們‘交’談了好一陣,發現此人才華橫溢,不論是內政、軍事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我就向他說聘,並把我們幷州的情況向他做了介紹,魯肅聽後,也覺得新鮮,就同意隨我一起來幷州觀察一下再說,他並沒有被我搞定,我只是把他帶到了幷州。”

哦,原來是這樣,呂寧心想,怪了,魯肅那有那麼好搞定的,魯肅家境較好,在皖城中也屬於富裕人家,是皖城中的大戶,從小吃穿不愁,特別是一身所學更是無人能敵。“元嘆,那他們三人呢?”

顧雍聽後道:“主公,他們三人現在還在我家中呢!”

呂寧站起身對大家道:“那我們就去元嘆家迎接這三位大才吧。”

衆人一聽,當然只能隨呂寧一起前往顧雍家啦,他們也很想見識一下呂寧口中的大才,到底是啥樣子。到了顧雍的家中,魯肅、甘寧、蔣欽三人見顧雍帶着一大‘波’人到家中來,感到很奇怪,後聽顧雍向他們介紹後才知道是呂寧帶着手下文武官員來見他們了,這讓他們三人也非常的感動,這在古代可是沒有聽說過,一名封疆大吏親率手下文武官員,主動來看望沒有啥大名聲之人的道理。

呂寧看到甘寧、蔣欽二人身體強壯,全身都是肌‘肉’,皮膚棕紅‘色’,知道這是長期在水上的結果。顧雍向他們三人介紹後,甘寧心裡是非常的高興,他沒有想到呂寧會如此的重視他們,那像黃祖之輩啊,這讓甘寧‘激’動異常,即立向呂寧下跪磕了三個頭後道:“甘寧參見主公。”

甘寧,甘興霸,長江上有名的錦帆賊,只搶官府和大戶人家,從來不搶普通百姓,在長江上官府拿他是一點辦法沒有。

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312章 收復遼東第202章 闖出城第519章 二軍相遇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245章 各諸侯的反映第121章 再到甄府第8章 大義凜然第8章 大義凜然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92章 算計皇帝第419章 反間計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199章 王允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617章 崩潰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432章 荀彧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626章 圍困第97章 朝中有官就是好第630章 密謀第680章 南蠻叛亂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129章 收復上谷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323章 誘敵殲之第170章 打土豪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610章 腳蹬弓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193章 陪美女上街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29章 驅狼吞虎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665章 吵翻天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148章 加緊備戰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388章 趕快救人第132章 出征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548章 摧毀城牆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79章 癡心妄想第196章 到長安第227章 做秀第27章 行賄高官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209章 響應曹操第220章 天下大亂第304章 謀劃在先第180章 只想賺錢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65章 吵翻天第9章 適應環境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118章 奉旨當狼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93章 恐嚇朝庭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51章 奔赴雁門關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521章 血昭第648章 叢林戰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487章 海外立足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5章 撿到寶了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173章 謠言第60章 論狗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334章 興辦學校第630章 密謀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28章 周瑜鬱悶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43章 解圍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200章 貂蟬
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312章 收復遼東第202章 闖出城第519章 二軍相遇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245章 各諸侯的反映第121章 再到甄府第8章 大義凜然第8章 大義凜然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92章 算計皇帝第419章 反間計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199章 王允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617章 崩潰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432章 荀彧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626章 圍困第97章 朝中有官就是好第630章 密謀第680章 南蠻叛亂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129章 收復上谷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323章 誘敵殲之第170章 打土豪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610章 腳蹬弓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193章 陪美女上街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29章 驅狼吞虎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665章 吵翻天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148章 加緊備戰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388章 趕快救人第132章 出征第507章 劉備的絕招第548章 摧毀城牆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79章 癡心妄想第196章 到長安第227章 做秀第27章 行賄高官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209章 響應曹操第220章 天下大亂第304章 謀劃在先第180章 只想賺錢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65章 吵翻天第9章 適應環境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118章 奉旨當狼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93章 恐嚇朝庭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51章 奔赴雁門關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521章 血昭第648章 叢林戰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487章 海外立足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5章 撿到寶了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173章 謠言第60章 論狗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334章 興辦學校第630章 密謀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28章 周瑜鬱悶第506章 劉備搶汝南第43章 解圍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200章 貂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