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

幷州晉陽城中,呂寧和他手下的文武官員正在研究內政、軍事、法務等一系列政策。特別是現在呂寧的轄區內,其稅收來源也主要依靠於工業、商業,至於農業的稅收那僅佔很小的一部分,這也爲呂寧下決心免除農業稅提供了條件。

呂寧看了看大家,這才慢吞吞的道:“今天我們研究的首個問題是農業的賦稅,大家都暢所‘欲’言,有啥想法都說出來,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關係到我們轄區內的千家萬戶。”

顧雍聽後看了呂寧一眼道:“主公,我們轄區內雖然財稅收入很高,但我們每年的投入也非常的巨大,到目前爲止,我們的財政還是一點結餘沒有,基本上是有多少都全投入到各地的公路、水利、公益事業、教育、衛生、軍隊、科技等方面去了。現在我們轄區內的百姓生活很好,適的增加點賦稅是可行的,但我覺得應該從工、商業方面增加,這也是我們稅收的主流,而農業稅所佔比重很小,就算增加也不會有多少,不應該從農業方面增加。”

司馬朗想了下道:“大哥,其實我們只要把士兵、戰馬減少一點,那其費用會節約下來不少。現在北方基本安穩,我們沒有必要再擁有這麼多的士兵和戰馬。至於增加賦稅嗎?只要不是增加太多的話,我本人沒有啥意見,畢竟現在我們轄區內的百姓生活是有了質的變化,稍加點賦稅也是可行的。”

呂寧聽後苦笑不得,這是說些啥啊,誰要增加賦稅了,這不是牛頭不對馬嘴嗎。“元嘆、五弟,你們說錯了,我不是要增加賦稅,而是要研究免除農業稅的事情,誰說要增加稅收了。”

呂寧的話讓在座的張口結舌,有這種可能嗎?有必要嗎?歷朝歷代不都是在逐年加重農民賦稅嗎?可沒有人會主動減少賦稅,更不要說免除農業稅了,這怕是天方夜譚。

張既一聽,乖乖,免除農業稅,不是開玩笑吧,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壯舉。擡頭看了看呂寧,見不是說笑,這才道:“主公,免除農業稅可是件大事啊,關係到我們財稅的多少。況且我們轄區內的農業稅已經非常低了,怕沒有必要再減免了。如果是一旦減免,那我們每年對公路、水利、公益事業的投資也會減少,這可是個一動則發全身。”

司馬朗聽後更是大聲反對道:“大哥,我不同意減免農業稅,現在的農業稅之低,已經是亙古未有的了,那有農民不‘交’稅的道理。如果減免農業稅,那我們這麼多年來安置災民、難民不是白忙活了。況且一旦我們減免農業稅,那四周其他諸侯制下的百姓怕都會拼着命都向我們轄區內涌入呢,到那時我們沒有能力安置。”

陳羣思考了好一會也道:“主公,我們轄區內的農稅收確實是歷朝歷代最低的了,比我們四周的諸侯的賦稅更是低得太多。這點稅收對於農民來說不算什麼,這也是他們應該上的稅,也算是一種義務吧。如果減免農業稅,真的會引發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涌入我們轄區內的百姓咋辦?”

張揚道:“主公,減免農業稅怕是算了,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做啊,自古以來上稅是天經地義之事。一旦執行,那四周涌入的外州郡百姓太多了,我們無法承受,還會引起一系列社會治安問題。雖然我們現在北方有大把的土地面積,但很多地方自然條件極差,不適宜居住。”

呂寧一聽,汗,才三千萬人就無法居住,那後世每個省不都有五、六千萬人口呢,還不是照樣生存。當然後世人口是多了點,人均佔地確實是少得太多。

田疇聽了半天,也不見呂寧出聲,就道:“主公,減免農業稅,關鍵是要看農業稅佔我們總稅收的多少?一旦減免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財政收支,我們這麼多年來都是有多少錢就‘花’去多少,也沒有啥結餘。當然這些錢都是用在百姓身上,也是爲我們轄區內的安全着想。”

糜竺聽後道:“我們轄區內每年的農業稅只佔所有稅收加收入總和的一成不到,但每年農業稅收還是有幾十億。一旦取消農業稅,那我們的糧食就會出現問題,老百姓不種糧食怎麼辦?甚至會出現大片土地荒蕪現象的發生。”

司馬朗道:“土地荒廢問題到是可以解決,我們可以立法讓百姓必須規劃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例來,如果有違反的給予嚴懲,嚴重的可以沒收其荒廢的土地面積,並收歸州府衙‘門’所有。我們轄區內不允許‘私’人買賣土地,只有我們府衙才能買賣土地,這樣也不會出現土地面積向大戶集中的現象發生。況且一般百姓是不會丟掉自己的土地,他們都會想辦法留下,這他們生存的基礎和根本。”

崔琰道:“主公,我們還可以制定合理的糧食收購價格來確保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這樣只要百姓種糧食有穩定的收益,那百姓肯定是會種糧食的,他們也不會把土地給荒廢掉,關鍵是我們的政策要跟上。”

顧雍還是搖搖頭道:“主公,減免農業稅不是僅減少幾十億財政收入那麼簡單,這點稅收佔不了我們財稅收入的一成不到,就算是我們的財稅年遞增也會比這還要多。只是一旦執行,會有連鎖反映。大量的外州郡百姓的涌入、會帶來安置費用、教育費用、公益費用、衛生費用、行政費用等諸多費用的大幅度增加,這個費用可就太大了,這一進一出相差十分巨大,搞不好我們的財政會非常吃緊唉。”

呂寧聽後也是一愣,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以爲僅僅是減少了幾十億稅收,沒有想到會牽扯到如此多的部‘門’和費用。

呂寧聽後看了大家一眼又道:“那軍部的意見呢?你們也說出自己的想法來?”

趙雲道:“大哥,這些我們那懂啊,我們都聽大哥你的,你咋說我們就咋辦。”

沮授聽後只好道:“主公,此舉只會削弱我們的實力,能否等以後四周的諸侯沒有威脅後再考慮減免農業稅之事,或者是事業有成時再減免也不遲,再說我們現在實行的農業稅收政策也是最低的。”

田豐聽後道:“對啊主公,現在實行不是時候,這樣削弱了主公的實力,讓其他諸侯有發展的時間,這對於我們是非常的不利,請主公三思。”

呂寧一聽,你們這不是說讓我平定天下後再執行吧,這是什麼話啊。“我們總不能啥事都要等到天下太平時才考慮啊,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還能辦啥事呢。我們的一生那有那麼多時間,我們都只有短短的數十年,如果不在自己有生之年多辦點有益百姓的事,那不是搞成是一代等一代了,這要等到啥時候才能輸啊。”

郭嘉見呂寧用眼睛看他,馬上道:“主公,正平、元皓他們說得都很對,這確實會削弱我們的實力,也會給四周的諸侯有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但如果一旦免除了農業稅,那也有對我們有利的事啊。如:外州郡縣的百姓涌入我們轄區內,表面上我們是虧了,還要耗費大量的糧食、錢財,但同時也削弱了對手的實力,他們制下大量百姓涌入我們轄區,這對於外州郡縣的諸侯來說也不是啥好事,就如主公所說,沒有百姓的話,那四周的諸侯還有啥作爲呢。人口才是決定實力最關鍵的因素,這是主公多年執行的政策。要是其他諸侯不加以限制百姓涌入我們轄區內,那對於他們的損失更是巨大。所以我認爲不會有多少百姓能涌入到我們的轄區內。”

管寧聽了這麼多,想了想道:“子奕,如果你能真的免除農業稅,那可是亙古未有之事,其對百姓的功勳更是前無古人。當然了,這件事的實行還是要謹慎,先讓元嘆、子仲他們做個核算,看下是否有能力執行。”

呂寧思考了好長一段時間後道:“免除農業稅不管咋說都要實行的,這對於我們轄區內的百姓有好處,也能減少他們的負擔,等以後我們的財稅收入好轉後,我還想以工、以商補農呢,讓百姓有種糧的積極‘性’。當然了,糧食生產是不能放鬆的,這是我們的根本,我們絕不能大意,手中有糧心不慌。一旦手中無糧,到那時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當然了,研究院要多研究農業生產農具、機械及各種農用設備,提高勞動效率,還要組人手研究各種農作物的育種、栽培等技術問題。”

馬鈞聽後馬上道:“主公放心,我們會努力研發的,現在我們轄區內不僅是研究院在搞研發,其民間研究也很有成效。只要我們在資金上再多給點民間研究機構點支持,那會起到更大的效果。”

顧雍聽後道:“這個放心,在我們轄區內,科技研究的資金從來未打過折扣,只要是有項目、立了項的,我們都是無條件的大力支持,這麼多年來都是如此,也是主公一直倡導的。當然了,德衡他們也真不辜負主公的重託,確實在各個領域的研究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推動、促進了我們的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爲我們轄區內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呂寧說:“既然大家都統一了意見,也都同意免除農業稅,那就制定相應的法規出來,儘快實行。一旦我們實行免除農業稅後,會對其他諸侯造成非常大的壓力,這也是一種威脅手段。”

大家齊聲道:“尊主公號令。”

呂寧接着道:“德衡,你把我從海外購買回來的那些人怎樣安排啊?他們可都是些有才華的人,你可要好生使用,他們的到來會對於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馬鈞趕緊道:“主公,你放心,我根據他們的技能分別把他們給安排在不同的部‘門’和崗位。還根據主公的意見新成立了好幾個研究所,有的熟練工匠到了有關工廠,會讓他們發揮作用的。”

呂寧道:“對於海外購買回來的那些大工匠,我們不僅要把他們的工作安排好,還要讓他們住好、吃好、用好,特別是在生活上要給予照顧。最好是幫他們重新成立家庭,幫他們找個媳‘婦’,給予他們我們轄區內的身份戶籍,這很重要,這能讓他們安心工作,能和我們走到一起。當然了,禮部還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禮儀教育,告訴他們這是在大漢朝,不能再像他們羅馬、安息那樣‘亂’搞男‘女’關係。”

蔡邕聽後道:“子奕放心,這些工作由我們禮部來做好了,德衡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處理此等事務。”

陳羣看了呂寧一眼,小心翼翼的道:“主公,你說羅馬、安息等的人不講禮儀,能‘亂’‘淫’,那不‘亂’套了嗎?”

呂寧聽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道:“羅馬帝國內,他們講啥禮儀啊,國王能找大臣的妻子當情人,王后能找大臣做情人,大臣也能找其他人的妻子做情人……‘女’人找的情人越多,說明該‘女’更有魅力,更美麗,更吸引人;男人找的情人越多,說明此男人更威武、更龍馬‘精’神,戰鬥力更強。這些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榮幸,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呂寧的話,讓在座的文武官員目瞪口呆,天底下還有這類的事情發生,而且還是合法的,難道他們都沒有廉恥之心?

管寧聽後生氣的道:“子奕,你這是胡說,世間那有這樣的事,要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真是畜生不如。”

郭嘉聽後認真回答道:“大賢人,主公說的是真實的事,在羅馬國確實是如此,他們那講什麼禮儀、道德。這種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平常之事,更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羅馬國的雕塑很好作品都是祼體的男人、‘女’人,而且這些作品都是放在公共場所的;繪畫更是以繪製那些不堪場面爲榮,這種男‘女’之間的事情在羅馬沒有人理會。”

蔡邕老爺子搖搖頭道:“世間還有如此荒唐之事,而且還是國王、王后帶頭。看來我們要對購買回來的這批工匠進行認真的禮儀教育,千萬不能讓他們把羅馬國的這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帶到我們這裡來,必須讓他們遵守我們的各種律法和禮儀制度。”

呂寧想了想道:“我們在購買人才回來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只能吸收好的東西,有用的東西,對於不良的東西我們堅決不能吸收。要做到古爲今用,洋爲漢用,百家齊放。特別是對於一些**的生活方式、愚‘弄’百姓的東西要徹底拒絕。當然這裡也包括我們的傳統儒學文化,也必須是有取啥,好的儒學經典要繼承和發揚,不利於社會發展的要丟掉,不能什麼都是照本宣科,更不能盲目遵守。”

管寧聽後道:“子奕說的對,這麼多年來,我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特別是幷州的發展和各項方針政策,也讓我體會到傳統儒學確實有很多不妥當的地方;很多東西確實不利於社會的發展需要,甚至是抑制的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科技的創新。我們是要認真研究,繼承和發揚好的東西,補充正確的理論基礎,把一些不利於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東西給刪除。”

沮授聽後道:“主公,你所說的,其實在兵法、謀略和帶兵作戰時也應該如此。如果我們一味侷限於傳統兵書理論,那也是行不通,必須是結合實際來學習、運用古典兵法,更要有創新,結合我們自己的武器裝備制定相應的作戰方案這纔可行。”

呂寧聽後笑了笑道:“不論是什麼行業都要有創新,都有有選擇‘性’的繼承和發揚,不能盲目跟風,盲目遵從。要想讓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百姓安康,那推陳出新非常重要。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種學說都有好的方面,也有消極因素。學兵法不能學成趙括式的人物,學儒學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獨尊儒家;科技進步更是關鍵,更不能抑制。治理國家必須是以法治國,要建立一個法制的國家,而不是以前的人制國家。只有讓人們在律法面前做到相對人人平等,人們在各有關律法的前提下生產生活,那國家纔有希望,民族纔有希望。當然,傳統的禮儀道德、‘精’神文明、爲人準則還是要大力宣傳和鼓勵的,這是我大漢民族的優良品質。雖然有些東西不能列爲律法,但我們可以做大量的宣傳和教育,引導人們從這方面發展。”

衆從馬上回答道:“是主公,我一定盡力而爲之。”

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48章 形勢逼人第63章 練兵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12章 有血性嗎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119章 拜乾孃第342章 劉備接手徐州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1章 失足之災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426章 半邊天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423章 收穫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119章 拜乾孃第370章 黃月英第32章 義結金蘭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132章 出征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541章 徐福的後人第407章 籌建海外基地第544章 慘無人道的殺戮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70章 綁票來了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288章 營救田豐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336章 愛財不守財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186章 管寧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608章 奇兵偷襲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511章 家書第125章 敲詐勒索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404章 大戰三百回合第126章 夜襲第616章 陷阱第416章 餓死第146章 徵兵第27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529章 新型戰艦第91章 嫁禍於人第140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123章 一條船上的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182章 對策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03章 皇帝受辱第182章 對策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154章 交易婚姻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185章 搶皇室藏書第5章 仗義出手第663章 心中內疚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91章 嫁禍於人第16章 張遼投誠
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48章 形勢逼人第63章 練兵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12章 有血性嗎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119章 拜乾孃第342章 劉備接手徐州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1章 失足之災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426章 半邊天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423章 收穫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119章 拜乾孃第370章 黃月英第32章 義結金蘭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132章 出征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541章 徐福的後人第407章 籌建海外基地第544章 慘無人道的殺戮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70章 綁票來了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288章 營救田豐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336章 愛財不守財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186章 管寧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608章 奇兵偷襲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511章 家書第125章 敲詐勒索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404章 大戰三百回合第126章 夜襲第616章 陷阱第416章 餓死第146章 徵兵第27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529章 新型戰艦第91章 嫁禍於人第140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14章 華雄顯威第123章 一條船上的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182章 對策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03章 皇帝受辱第182章 對策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154章 交易婚姻第533章 牛刀小試第270章 火牛揚威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185章 搶皇室藏書第5章 仗義出手第663章 心中內疚第612章 援軍到達第91章 嫁禍於人第16章 張遼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