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

太史慈的母親認了呂寧做乾兒子,呂寧是真的很高興,一方面呂寧在這個世上確實無任何親人,現在能有一個孃親還是好的,不管是乾的溼的總算是有個孃親了吧;另一方面,有了義子這層關係,那太史慈可就再也跑不掉了,他會乖乖的來呂寧手下帶兵打仗唄。

後來呂寧要出發前,呂寧對太史慈的母親道:“孃親,我馬上要帶兵奉皇帝老兒的旨意去幽州消滅軻比能部的鮮卑族,我不在家時,我讓丫環燕兒,還有您未來的兒媳婦琰兒服侍你,等我回來後再親自服侍孃親,有什麼事您讓她們做就是了,您可不要再勞累啦。”

太史慈的母親道:“兒啊,你也要注意安全,做事要千萬小心。”

呂寧聽後點點頭道:“孃親我知道了。”

蔡琰聽說呂寧又要出征,就對呂寧道:“大哥哥,你真的要出征啊,現都進入冬季了,還怎麼出征啊,你過年趕得回來嗎?”

呂寧道:“是啊,大軍今天就出發了,我明天一早動身。過年嗎,估計有點困難,搞不好我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返回,不過我儘量回來吧,你們幫我照顧好我乾孃就行啦。”

蔡琰深情的看着呂寧道:“這你到放心,我和小燕會照顧好的,你自己可要小心點,不要一打仗就老朝前衝,你可是幷州刺史,你要是出什麼問題,那制下的百姓咋辦,他們都需要你啊!”

呂寧笑着道:“好了,我會小心的,再說還有你這位大美女在等我,我怎麼會輕易掛掉呢,我還未和你成親呢?我會安全回來的。”

蔡琰聽後滿臉羞澀,小嘴一咕嘟道:“大哥哥,你怎麼老不正經,常常口無遮擋,這麼多人在旁邊,你不會文雅點啊!”

呂寧微笑着道:“這可就難啦,我可是從未讀過什麼四書五經,經子史記,我現在連毛筆字都寫不好唉,很多信件都是伯達、子泰他們幫我代筆,如果是想再我引經據典的話,我可是隻有抓耳撓腮。”

蔡琰笑了起來道:“大哥哥,我真搞不董你,你說出的那些詩詞、曲子都是絕世佳作,而自己確不會寫毛筆字,還說什麼未讀過四書五經,經子史記,這到底是真還是假啊!”

靠,呂寧本來就未讀過啊,呂寧他們那個年代誰會去讀什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那是專家、教授、學者乾的活,呂寧何別去學那些東西呢,呂寧現在用的好多計謀其實都是後世的電影、電視上看到過的東西吧了。

呂寧擡頭看了看蔡琰道:“你以後就知道了,我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有才學,我真的是武不能上馬,文不能提筆之人,至於在雜學方面嗎,我應該還是非常不錯的,只是當今社會把雜學說成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真是無稽之談。”

蔡琰聽後一臉嚴肅的道:“大哥哥,你是不應該把很多時間都用在無用之事上,那樣對你的名聲不好,況且那些東西真的不要多學,還是應該多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纔是正道。”

呂寧聽後搖搖頭,看了蔡一類一眼才唉聲嘆氣的道:“琰妹啊,你們那知道,你們口中的無用之事其實是救國救民之法,也是強國富民之法,更是民族復興的關鍵。如果沒有我指導馬鈞搞這些儒林人士口中的無用之事的話,我軍那會有如此強大,我轄區內的百姓那會這麼快就擺脫饑荒,生產發展迅速,經濟持續增長,商人云集,商鋪林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唉,算了不說了,說了你也不懂,就是全天下也不會有幾人懂,我自己有時候都鬱悶,我真的和你們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所以有好多觀點有衝突,理念上有矛盾。”

蔡琰聽後,用手摸摸呂寧的腦袋道:“大哥哥,沒有發燒啊,你怎麼說胡話,什麼不和我們是同一時代的人,你瞎說啥啊!”

呂寧聽後一愣,又是口若懸河,不知輕重,呂寧趕忙道:“對不起,口誤,口誤。”

太史慈的母親道:“兒啊,你也不要難過,也不用管其他人怎麼想,你自己覺得正確的話就大膽去做,只要是對百姓好,對民族好,對國家好,何別去計較得失呢。”

呂寧一聽,是啊,普通百姓的心聲和大儒們是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們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他們的理想也不一樣,他們的想法更不一樣,百姓更現實,儒生更空洞、空想。

呂寧道:“知道了孃親,我曉得自己應該怎樣做的,我絕不會辜負百姓,我會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當晚,蔡琰來到呂寧的書房,他們坐下來後,她對呂寧道:“大哥哥,你能不能和我說說你過去的事給我聽聽。”

呂寧聽後瞧了瞧她,這能說吧,要能說的話,呂寧早說啦,如果是現在和你說,呂寧馬上會被你們給當瘋子看,說呂寧是神經病、是妖怪呢。

呂寧召召手。讓她來坐在呂寧懷裡才道:“琰妹,不是我不想說,我能說的,其實你都知道了,不都是大草原上這些事情嗎,至於再往前的事,我現在不便和你講,等有一天你真的成了我的老婆後,你對我的瞭解更深一點、更信任我的話,我可能會對你講,否則我不會向任何人講,我不想給自己惹麻煩,當然更不會去害別人。”

蔡琰聽後道:“老婆是什麼東東啊?”

呂寧哈哈大笑着道:“老婆就是夫人的意思。”

蔡琰笑嘻嘻的道:“我現在都是你的人了,你還不信任我。”

靠,什麼你是呂寧的人了,你們可是沒有深入瞭解呢。

呂寧笑呵呵道:“寶貝,我當然信任你,只是我們還需要相互瞭解,這樣到時候我說出來後,你更容易接受,更能相信我一點,也不會讓你感到吃驚,還是慢慢來吧。”

蔡琰想了想道:“好吧。”

第423章 收穫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38章 冀州名士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553章 走訪移民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511章 家書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677章 劉備求見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54章 疲兵之計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09章 返航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215章 子龍揚威第148章 加緊備戰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章 原始部落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152章 初識糜竺第417章 非常的感動第550章 屠殺第617章 崩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368章 遊荊州第210章 爲生存空間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196章 到長安第72章 名聲大損第405章 購買奴隸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320章 戲攻袁紹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321章 撞城車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128章 進攻上谷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284章 徹底解決第548章 摧毀城牆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346章 運動戰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99章 遊子吟第75章 三光政策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63章 練兵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416章 餓死第28章 給戰馬取名第91章 嫁禍於人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520章 怎麼決斷第224章 貨幣的威力第203章 被追殺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680章 南蠻叛亂第497章 擴張之舉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40章 虛心求教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195章 董卓廢帝
第423章 收穫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38章 冀州名士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553章 走訪移民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511章 家書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677章 劉備求見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54章 疲兵之計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09章 返航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215章 子龍揚威第148章 加緊備戰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章 原始部落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152章 初識糜竺第417章 非常的感動第550章 屠殺第617章 崩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368章 遊荊州第210章 爲生存空間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196章 到長安第72章 名聲大損第405章 購買奴隸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320章 戲攻袁紹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321章 撞城車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128章 進攻上谷第593章 一絲絲的憂慮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284章 徹底解決第548章 摧毀城牆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346章 運動戰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99章 遊子吟第75章 三光政策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63章 練兵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416章 餓死第28章 給戰馬取名第91章 嫁禍於人第219章 通商協議第399章 留下了機會第289章 有來無回第281章 正面撞擊第520章 怎麼決斷第224章 貨幣的威力第203章 被追殺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680章 南蠻叛亂第497章 擴張之舉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40章 虛心求教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195章 董卓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