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

太史慈的母親認了呂寧做乾兒子,呂寧是真的很高興,一方面呂寧在這個世上確實無任何親人,現在能有一個孃親還是好的,不管是乾的溼的總算是有個孃親了吧;另一方面,有了義子這層關係,那太史慈可就再也跑不掉了,他會乖乖的來呂寧手下帶兵打仗唄。

後來呂寧要出發前,呂寧對太史慈的母親道:“孃親,我馬上要帶兵奉皇帝老兒的旨意去幽州消滅軻比能部的鮮卑族,我不在家時,我讓丫環燕兒,還有您未來的兒媳婦琰兒服侍你,等我回來後再親自服侍孃親,有什麼事您讓她們做就是了,您可不要再勞累啦。”

太史慈的母親道:“兒啊,你也要注意安全,做事要千萬小心。”

呂寧聽後點點頭道:“孃親我知道了。”

蔡琰聽說呂寧又要出征,就對呂寧道:“大哥哥,你真的要出征啊,現都進入冬季了,還怎麼出征啊,你過年趕得回來嗎?”

呂寧道:“是啊,大軍今天就出發了,我明天一早動身。過年嗎,估計有點困難,搞不好我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返回,不過我儘量回來吧,你們幫我照顧好我乾孃就行啦。”

蔡琰深情的看着呂寧道:“這你到放心,我和小燕會照顧好的,你自己可要小心點,不要一打仗就老朝前衝,你可是幷州刺史,你要是出什麼問題,那制下的百姓咋辦,他們都需要你啊!”

呂寧笑着道:“好了,我會小心的,再說還有你這位大美女在等我,我怎麼會輕易掛掉呢,我還未和你成親呢?我會安全回來的。”

蔡琰聽後滿臉羞澀,小嘴一咕嘟道:“大哥哥,你怎麼老不正經,常常口無遮擋,這麼多人在旁邊,你不會文雅點啊!”

呂寧微笑着道:“這可就難啦,我可是從未讀過什麼四書五經,經子史記,我現在連毛筆字都寫不好唉,很多信件都是伯達、子泰他們幫我代筆,如果是想再我引經據典的話,我可是隻有抓耳撓腮。”

蔡琰笑了起來道:“大哥哥,我真搞不董你,你說出的那些詩詞、曲子都是絕世佳作,而自己確不會寫毛筆字,還說什麼未讀過四書五經,經子史記,這到底是真還是假啊!”

靠,呂寧本來就未讀過啊,呂寧他們那個年代誰會去讀什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那是專家、教授、學者乾的活,呂寧何別去學那些東西呢,呂寧現在用的好多計謀其實都是後世的電影、電視上看到過的東西吧了。

呂寧擡頭看了看蔡琰道:“你以後就知道了,我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有才學,我真的是武不能上馬,文不能提筆之人,至於在雜學方面嗎,我應該還是非常不錯的,只是當今社會把雜學說成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真是無稽之談。”

蔡琰聽後一臉嚴肅的道:“大哥哥,你是不應該把很多時間都用在無用之事上,那樣對你的名聲不好,況且那些東西真的不要多學,還是應該多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纔是正道。”

呂寧聽後搖搖頭,看了蔡一類一眼才唉聲嘆氣的道:“琰妹啊,你們那知道,你們口中的無用之事其實是救國救民之法,也是強國富民之法,更是民族復興的關鍵。如果沒有我指導馬鈞搞這些儒林人士口中的無用之事的話,我軍那會有如此強大,我轄區內的百姓那會這麼快就擺脫饑荒,生產發展迅速,經濟持續增長,商人云集,商鋪林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唉,算了不說了,說了你也不懂,就是全天下也不會有幾人懂,我自己有時候都鬱悶,我真的和你們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所以有好多觀點有衝突,理念上有矛盾。”

蔡琰聽後,用手摸摸呂寧的腦袋道:“大哥哥,沒有發燒啊,你怎麼說胡話,什麼不和我們是同一時代的人,你瞎說啥啊!”

呂寧聽後一愣,又是口若懸河,不知輕重,呂寧趕忙道:“對不起,口誤,口誤。”

太史慈的母親道:“兒啊,你也不要難過,也不用管其他人怎麼想,你自己覺得正確的話就大膽去做,只要是對百姓好,對民族好,對國家好,何別去計較得失呢。”

呂寧一聽,是啊,普通百姓的心聲和大儒們是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們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他們的理想也不一樣,他們的想法更不一樣,百姓更現實,儒生更空洞、空想。

呂寧道:“知道了孃親,我曉得自己應該怎樣做的,我絕不會辜負百姓,我會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當晚,蔡琰來到呂寧的書房,他們坐下來後,她對呂寧道:“大哥哥,你能不能和我說說你過去的事給我聽聽。”

呂寧聽後瞧了瞧她,這能說吧,要能說的話,呂寧早說啦,如果是現在和你說,呂寧馬上會被你們給當瘋子看,說呂寧是神經病、是妖怪呢。

呂寧召召手。讓她來坐在呂寧懷裡才道:“琰妹,不是我不想說,我能說的,其實你都知道了,不都是大草原上這些事情嗎,至於再往前的事,我現在不便和你講,等有一天你真的成了我的老婆後,你對我的瞭解更深一點、更信任我的話,我可能會對你講,否則我不會向任何人講,我不想給自己惹麻煩,當然更不會去害別人。”

蔡琰聽後道:“老婆是什麼東東啊?”

呂寧哈哈大笑着道:“老婆就是夫人的意思。”

蔡琰笑嘻嘻的道:“我現在都是你的人了,你還不信任我。”

靠,什麼你是呂寧的人了,你們可是沒有深入瞭解呢。

呂寧笑呵呵道:“寶貝,我當然信任你,只是我們還需要相互瞭解,這樣到時候我說出來後,你更容易接受,更能相信我一點,也不會讓你感到吃驚,還是慢慢來吧。”

蔡琰想了想道:“好吧。”

第365章 沒有取勝的希望第84章 長途奔襲第668章 功勳之臣第468章 同病相連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424章 曹操謀諸侯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419章 反間計第671章 到羅馬貿易第43章 解圍第203章 被追殺第624章 困境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368章 遊荊州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409章 返航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91章 捉弄第83章 謠言之威第404章 大戰三百回合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182章 對策第586章 偷襲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327章 收復冀州第100章 蔡邕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24章 斬太守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374章 衝破封鎖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159章 搞出個樣子第62章 不學無術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133章 殺戮第126章 夜襲第78章 民族大融合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65章 兵分三路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92章 算計皇帝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230章 有幾成勝算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623章 無奈之舉第45章 撿到寶了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467章 韓遂決斷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259章 總結會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64章 左豐索賄第269章 你當之無愧第168章 進攻鹽邑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200章 貂蟬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377章 黃金珠寶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4章 困境第55章 大勝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255章 天下諸侯誰是英雄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126章 夜襲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520章 怎麼決斷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174章 顧雍第234章 深爲敬佩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232章 勝算極大第186章 管寧第27章 行賄高官
第365章 沒有取勝的希望第84章 長途奔襲第668章 功勳之臣第468章 同病相連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424章 曹操謀諸侯第307章 調運糧草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419章 反間計第671章 到羅馬貿易第43章 解圍第203章 被追殺第624章 困境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368章 遊荊州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409章 返航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91章 捉弄第83章 謠言之威第404章 大戰三百回合第390章 租馬六甲海峽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676章 增強信心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182章 對策第586章 偷襲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327章 收復冀州第100章 蔡邕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24章 斬太守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374章 衝破封鎖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159章 搞出個樣子第62章 不學無術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133章 殺戮第126章 夜襲第78章 民族大融合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65章 兵分三路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92章 算計皇帝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230章 有幾成勝算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623章 無奈之舉第45章 撿到寶了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467章 韓遂決斷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259章 總結會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64章 左豐索賄第269章 你當之無愧第168章 進攻鹽邑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200章 貂蟬第157章 籌劃河東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377章 黃金珠寶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191章 忽悠大儒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4章 困境第55章 大勝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255章 天下諸侯誰是英雄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574章 重要軍情第126章 夜襲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520章 怎麼決斷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174章 顧雍第234章 深爲敬佩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232章 勝算極大第186章 管寧第27章 行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