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形勢逼人

張遼道:“主公,我有個想法,等我們打退呂布他們後,我們可派兵主動進攻羌胡,他們的部落一是分散,二是兵力沒有鮮卑、匈奴那樣多;再一個就是以前主公說是派一隻流動大軍去吸引拓跋部的大部份鐵騎,好爲我們蠶食鯨吞鮮卑鐵騎做準備;至於匈奴我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是多加嚴防。”

呂寧聽後道:“主動進攻羌胡鐵騎,這個想法大膽,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但進攻的力度要掌握好,要讓羌胡不氧不痛,又取到威懾的作用,讓他們不敢輕易亂動,但也有風險,一旦處理不好,會激怒羌胡傾巢出動,那可就難辦了,這個方法要認真研究一下,特別要對羌胡的情況要清楚;流動大軍可以考慮,只是馬上冬天要來,對於士兵來說會有嚴重影響,但做爲一隻偏師還是可行的,就是會有很大的危險性,將士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至於匈奴人嗎,我們只好嚴密監視,掌握動態就行了,因爲我們雁門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們來搶,加之距離稍遠,匈奴現在要搶的地方是河東一帶比較富裕的地方,我們雁門他們現在看不上,就算要搶也要先搶丁原吧,除非是丁原私通外夷;我們今年的主要敵人還是拓跋部的鮮卑族鐵騎,我們力爭在今年消滅他幾萬鐵騎的話,明年他就不敢輕易動我們了,當然他不打我們,我還要主動消滅他呢。”

司馬朗看到將官們戰意實足,一臉嚮往,就說“主公,那呂布都還未打退的,還要對付拓跋部,我們真的打得過嗎?主公你手下沒有多少士兵啊,能戰的就是幾千人吧了。四周的敵人動不動都是上萬,現在是要想辦法打退呂布,其他的纔有機會。另外,主公,四周這麼多敵人,你心裡真的不害怕?”

呂寧擡頭望了望司馬朗,老老實實的說,害怕!

這下週圍所有人都呆了,怎麼呂寧會說出這種話來呢。

呂寧停了一下接着說,怕也沒有用,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想辦法解困。衆將官都鬆了口氣。

大家在收復雁門時其實都分析過了,情況也和我們當初分析的沒有多少出入,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呂寧還怕什麼呢?呂寧想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應付下來的,但我們真的要認真對待,不能大意,這不光是呂寧軍的生存問題,而是關係到雁門境內的百姓安危。

趙雲、張合二人一直沒有出聲,由於他二人剛到,情況一概不知,也不好發表啥意見。

張合聽完後還是問道:“我軍現有多少兵力?”

張遼笑着道:“俊義,我軍一共有一萬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五百人在雁門關,但真正能戰的真的像伯達說的一樣,只有五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新兵或新投誠的馬賊士兵。雖然新兵比不上老兵,但比一般的其他地方的士兵可是強多了,一是我們招兵的條件本來就嚴格,另一方面我們的訓練都是對抗訓練,訓練方法多樣化,如果別人要一年成軍的話,那我們只要二、三月就能成軍。加上我們招兵時都要求會騎戰馬,能射弓箭,還要求十箭上八把,五箭中紅星,所以訓練起來就快多了。”

趙去問道:“那光有兵沒有戰馬也不行啊!”

張遼等將官聽後都哈哈大笑起來“子龍不知道,我們消滅鮮卑族部落,繳獲了好多戰馬,我們現有戰馬二萬五千多匹,所以戰馬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問題,要是沒有的話,再出兵去向外夷手中搶來就是啦。”

張合聽後又道:“我軍都是騎兵嗎?真的沒有步兵?”

張遼道:“俊義,我們也是剛到雁門來,以前我們那敢要步兵啊,又不守城,都是我們主動去攻打敵人,又都是大草原上作戰,所以除騎兵外沒有其他兵種。不過主公說過要組建一隻暴熊軍。”

張合問道:“什麼暴熊軍,是什麼樣的軍隊啊?”

張遼道:“現在我們的騎兵叫飛熊兵,暴熊兵就是步兵。聽主公說是連軍旗都不一樣,雖然都是熊圖案,但是有很大區別的。”

呂寧聽到這裡道:“我們這樣好了,我們飛熊兵招收到一萬五千名,飛熊軍的訓練以文遠爲主,子龍協助訓練好騎兵;另外再招收一萬名暴熊兵,其中三千刀盾兵,三千強弓兵,三千長槍兵,一千標槍兵,暴熊軍的訓練由俊義負責。這已經是我們能負擔的最大限度的兵力了,這還是有甄氏家族的支持下呢,否則就是有再多的士兵也無法養啊!”

張合道:“標槍兵是什麼兵種啊?”

呂寧笑着道:“就是在長槍兵的基礎上,讓士兵每人背後插上五支短槍,專門用於投擲殺敵之用,所以標槍兵要求全都是大力士才行。文遠,李由現在訓練的狙擊手效果如何啊,這次讓呂布試試其在實戰中的作用如何。”

張遼聽後笑了起來,並道:“主公,如果是讓李不悔訓練的那批狙擊手一起對付某一名將軍的話,多半是立馬昇天,還手生存的機會不大,要是我不似先知道的話,我也難逃此惡運。他那批人本來就是獵戶中的神箭手,現在通過系統的訓練,殺傷力還真大哦,如果再多點時間的話,更是威力巨大。”

趙雲一臉疑惑的道:“我聽半天,狙擊手就是神箭手吧?”

張遼道:“是的子龍,狙擊手是主公先叫的,一開始我們也不懂,現在我軍都習慣這種叫法了,探馬在我們這裡叫偵察兵,還有我軍的軍制比較簡單,沒有朝庭中的複雜,張遼又向他們介紹了我軍的兵制、軍制。”

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67章 浴血奮戰第564章 暴風雨來臨第173章 謠言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235章 盧植第202章 闖出城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630章 密謀第117章 驅狼吞虎第627章 勸降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298章 猶豫不決第141章 太史慈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2章 原始部落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576章 避難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561章 臥牛山匪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349章 拼死一戰第306章 攻佔勃海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177章 找到橡膠水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29章 尋訪趙雲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455章 城門破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54章 疲兵之計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250章 給啥官合適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456章 全殲紀靈第321章 撞城車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641章 向南挺進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94章 朝中爭辯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146章 徵兵第510章 謀算劉備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2章 原始部落第562章 曹操有想法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584章 攻下陳倉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243章 曹操鬱悶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131章 戰前準備第141章 太史慈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93章 風波第518章 伏擊徐庶第503章 皇帝受辱第648章 叢林戰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133章 殺戮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100章 蔡邕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61章 有美到來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409章 返航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446章 西涼馬騰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434章 調兵遣將
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67章 浴血奮戰第564章 暴風雨來臨第173章 謠言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181章 皇帝駕崩第235章 盧植第202章 闖出城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630章 密謀第117章 驅狼吞虎第627章 勸降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298章 猶豫不決第141章 太史慈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88章 喪家之犬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430章 呂布襲徐州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2章 原始部落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211章 討伐董卓第576章 避難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561章 臥牛山匪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349章 拼死一戰第306章 攻佔勃海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177章 找到橡膠水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667章 達成共識第29章 尋訪趙雲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455章 城門破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54章 疲兵之計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63章 曹操的陰謀第412章 天下六大謀士之一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250章 給啥官合適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456章 全殲紀靈第321章 撞城車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641章 向南挺進第642章 大破象陣第94章 朝中爭辯第98章 絕世名醫華佗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146章 徵兵第510章 謀算劉備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508章 汝南城備戰第2章 原始部落第562章 曹操有想法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584章 攻下陳倉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243章 曹操鬱悶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131章 戰前準備第141章 太史慈第558章 威脅利誘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93章 風波第518章 伏擊徐庶第503章 皇帝受辱第648章 叢林戰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328章 說一不二第133章 殺戮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100章 蔡邕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61章 有美到來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292章 佔領整個兗州第409章 返航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446章 西涼馬騰第618章 潰不成軍第434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