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緊張,慢慢說就行。”李暮笑着安慰道。
他可不是故意“報復”。
只是覺得對方能在討論得這麼激烈的時候。
還能分出注意力發現他的到來。
要麼是喜歡走神,要麼就還是留有餘力。
而能進雷達研究所的,不可能是一個喜歡走神的人。
所以必然是後者。
聽到這話。
張廣義慢慢冷靜下來,事無鉅細地將方纔衆人討論的內容都說了一遍。
主要的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
聲吶系統的核心,是高靈敏度的水聽器。
目前夏國在精密聲學傳感器領域,幾乎完全是依靠曾經老大哥的援助纔有一定的建設。
如今的自主研發能力,還尚未成熟。
而且若非是因爲高性能計算機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進步。
他們還會面臨信號處理能力的問題。
還有水下通信和電力供應方面。
部署海底電纜,需要耐腐蝕、抗拉強度高的材料。
長距離的水下電力傳輸技術,也還有很大的不足,受到海水電導率影響巨大。
第二,是海洋環境與工程挑戰的問題。
夏國沿海海域水溫條件複雜。
水溫分層、鹽度變化和海底地形差異會顯著影響聲波傳播途徑,導致信號衰減或失真。
繁忙的漁業活動和自然噪聲,也會淹沒潛艇的信號。
如果沒有先進的噪聲抑制技術。
恐怕敵人的原子能潛艇聲波信號傳過來,他們也探測不到。
還有就是部署與維護難度巨大。
夏國目前的海洋測繪能力十分有限,缺乏精確的海底地形圖,難以選擇最佳傳感器佈設位置。
水下設備需長期耐受高壓、鹽蝕和生物附着,因此對材料學方面也提出了挑戰。
第三,也是最後一個問題。
在資金和專業人才上,他們也有着很大的問題。
雖說夏國現在依靠半導體產業和遊戲產業,在西方世界賺了不少的錢。
但十幾億M刀聽着很多。
放到國家建設之中,也就只能砸起一個稍大一些的水花而已。
而像是靠岸聲吶陣列系統這樣龐大的工程,沒有數億,甚至是數十億夏國幣的成本,是很難搞得出來的。
……
隨着張廣義的複述。
會議室內逐漸變得更加安靜了起來。
只不過不同於之前。
這份安靜之中,隱隱能夠聽得見每一個人忐忑的,“咚咚咚~”的心跳聲。
一衆研究人員看向張廣義,心中不由得暗罵:
“你那麼實誠幹啥啊!”
不止是他們。
就連彭時錄和蔣南英,此時也是擔憂不已。
畢竟這些話聽起來。
就差直接說這個靠岸聲吶陣列系統不行了。
要是李暮因此事生氣。
那對於雷達研究所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所有人都坐立難安的時候。
李暮忽然“啪啪~”鼓起掌,道:
“說得不錯,看來這幾天大家確實花了功夫討論。”
聽到他的這句話。
所有人都不由得長鬆了一口氣。
“李顧問,其實我覺得吧,這裡面有很多問題都還是值得商榷的,不一定解決不了。”彭時錄道。
一旁的蔣南英也趕忙道:
“所長說得沒錯。”
“您既然提出來,一定有所計劃。”
“別人解決不了,但您一定有辦法!”
他的語氣十分篤定。
最後的一句話,聽着甚至有點得罪人。
只不過在場的所有人,都不覺得被冒犯。
畢竟這話確實是事實。
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眼前的這位未必不能解決。
“兩位所長過獎了,我只是有個粗略的初步方案可以試試。能不能搞,要不要搞,還是要等我大家一起討論後再做決定。”李暮道。
他並沒有因爲手握資料。
就將雷達研究所變成自己的一言堂。
研究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而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他繼續道:
“先來說一說高靈敏度水聽器的問題吧。”
“作爲聲吶系統的核心組件,它是捕捉極微弱的水下聲音的關鍵。”
“目前我們的水聽器,主要是老大哥曾經援助的MG-10、MG-20等等,說先在靈敏度上……”
李暮沒有着急直入正題。
而是先分析了一下目前他們在該領域上的發展情況。
夏國在這方面,確實是依靠老大哥才建立起基礎的體系。
不過這些東西,早就已經落後於時代。
以此爲基礎慢慢摸索的話,沒有個十年打基礎,很難有追上的機會。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
只有直接去搞高靈敏度的水聽器。
他提出這個想法後。
下面的張呂千教授立刻舉手問道:
“可是李顧問,我們該怎麼去研究呢?”
“先進的壓電材料、低噪聲電路設計、多單元陣列設計、波束形成技術、噪聲抑制算法和自動濾波技術。”李暮一口氣說出6個方向。
當然,除此之外。
也還有可以在精密加工技術上做努力。
不過這一點的提升,全沒有前面6個的大。
他說完之後。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緊緊地皺着眉頭,試圖順着這6個方向,找到正確的研究道路。
只是過去半天。
也沒有人能夠很快地完全理解。
最終。
他們還是放棄了思考。
張呂千再次舉起手,道:
“李顧問,還請您詳細地給我們解釋解釋吧。”
聞言,會議室內的衆人也紛紛開口,表示聽不懂。
沒辦法。
再堅持下去,天都要黑了。
見狀,李暮道: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壓電材料,主要還是石英。它具有穩定性和低損耗的特點,適用於聲波傳感器的製造。”
“不過它也有着局信息,壓電係數較低,靈敏度有限,頻率範圍較窄,無法探測微弱聲源和覆蓋寬頻段信號。”
“所以,我的想法是使用人工合成的方式,製造出一種新的壓電材料——鋯鈦酸鉛。”
他說完後。
當即有人反映過來。
鋯鈦酸鉛和石英比起來,確實有着很大的優勢。
無論是壓電系統,還是頻率響應範圍,都遠遠超過。
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
這種材料雖然在54年就被髮明出來。
在西方國家,也被廣泛應用於製造高性能聲吶、超聲波傳感器和壓電換能器。
可還沒有聽說過,用在高靈敏度水聽器上面。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
夏國在這方面,一片空白。
“難道您已經有了生產鋯鈦酸鉛的合成工藝?”彭時錄脫口而出道。
這話一出。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暮。
除了這個理由。
他們想不出還能有什麼原因,讓李暮如此堅定地推行這個研究。
李暮微微頷首,道:
“確實有一個大概的流程,不過還需要驗證。”
“它的主要原料、是氧化鉛、二氧化鋯、二氧化鈦,”
“工序可以分爲七步,原料準備、混合與掩模、預燒、成型……”
他簡單地說了說合成工藝的步驟。
當然,更詳細的,還需要後續衆人去實驗。
比如用於優化材料性能的摻雜劑,就包括銻、錳、鐵和鈮等。
還有用於輔助的原料:粘合劑、研磨介質和去離子水等等。
缺少了任何一步。
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 шшш◆ttKan◆¢O
會議室內的張呂千等專家教授們,又回到了熟悉的模式。
每個人都迅速拿出紙筆,“唰唰~”地開始記錄。
過了半個小時。
隨着李暮的最後一句話落下。
他們才緩緩地擡起頭,重新看向李暮。
只不過在他們的眼中。
眼神已經開始變得不同。
質疑歸質疑。
那只是不想讓國家浪費幾億甚至是幾十億的資金和人力而已。
如果真的有可能。
試問又有誰不願意,建立靠岸聲吶陣列系統。
有了它之後。
夏國在近海之內,面對M帝和老大哥的原子能潛艇,都會有着極大的底氣。
這其中的戰略價值,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當然,也還是有人持不同的意見。
陳芳運舉手道:
“李顧問,有您在,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突破技術難關,達到建立靠岸聲吶系統的基礎。”
“只是我認爲,我們不用着急建設。”
“在這個階段,花費那麼多的資金去建設,有些太過浪費了。而且我們也缺少人才的支撐。”
他說完後。
部分專家和教授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這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夏國確實缺錢。
而且在近海上,他們實施近海防禦方針。
雖然不斷的面臨M帝和運輸大隊長的挑釁。
可國家之間,不能意氣用事。
杜絕了他們在近海領域地威脅,固然是好事。
可如果以其他領域的科研進度受到影響爲代價,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更何況,他們還沒人。
彭時錄看向李暮,苦笑道:
“陳教授說得不錯,先不論錢的問題,就算上面肯撥款,我們也沒人啊!”
夏國科研人員在聲吶系統方面的研究基礎,還是靠着老大哥提供的基礎理論資料建立起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
想要搞一個這樣大的聲吶陣列工程,人手肯定不夠用。
總不能李暮一個人一肩挑,啥都去幹。
就算他願意。
上面恐怕也不能同意。
面對彭時錄等人提出的問題。
李暮微微沉吟。
技術對他來說從來不是問題。
錢的方面也能想辦法解決。
不過人才這點,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
夏國的人才教育,還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
雖說有着錢五師、郭淮、胡旭華等一干頂級大佬。
但基礎人才還是處於且將長期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
他思索片刻,旋即道:
“先招一批學生,慢慢培養着。”
“資金方面,後面我會去和上面商議。”
“靠岸聲吶陣列系統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具有重要作用,是總要去搞的。”
聽到他的話。
彭時錄點了點頭,道:
“沒問題,我這就去彙報!”
其實上面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只是怕遭到李暮的反對,才讓他先來提出。
這樣一來,即便不成,也能有個緩衝。
看着彭時錄離去。
李暮也沒有耽擱,轉過頭,道:
“我們繼續。”
……
一直忙到晚上10點。
李暮才坐車離開雷達研究所。
回到家中。
他坐在沙發上,閉目小憩。
腦海中,卻在想着,該怎麼賺錢的事情。
作爲心理學專業出身。
他看得出來,彭時錄在說那些話的時候,似是有所隱瞞。
仔細想一想。
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猜。
“國家怕是又沒錢了啊!”李暮心中暗歎。
夏國這兩年確實賺了不少錢。
不過花錢的地方也多。
超算、大型氧氣頂吹轉爐、玄鳥-1通用直升機、3w噸模鍛水壓機等等,都是大工程。
雖說在他的幫助下,幾乎沒有太多技術方面的研發成本。
但哪怕研發成本再低。
最終的建設,依舊是動輒上千萬,甚至是上億的投入。
這樣一來,半導體產業和遊戲產業的那點錢,自然就有點不太夠用了。
“要不多搞幾個重型機械去開採資源?”李暮心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
只不過很快,他就果斷放棄。
爆一堆重型機械出來,確實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資源價值。
可資源這些東西,用一點少一點。
要是開採得太狠,以後沒了可就要被人卡脖子了。
M帝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出色——不用自己的,專門搶別人的。
“還是想辦法繼續擴大半導體產業吧。”李暮心道。
想要經濟發展獲得爆發式地增長。
除非是賣軍事武器纔有可能。
否則只能慢慢地來。
當然,也可以考慮考慮賣科研設備。
比如光刻機。
只要他們敢拿出來標價出價。
哪怕是開1億M刀,老大哥和M帝八成也會忍不住動心。
畢竟據他了解。
目前爲止,也就只有M帝那邊搞出了100w次每秒運算速度的計算機而已。
這個水平,集成度估計連5w都不到。
他們給個10w的,M帝和老大哥包打錢的。
……
次日,早。
洗漱鍛鍊完後。
李暮繼續研究擴大半導體產業的事情。
就在他研究得正認真的時候。
關建民在書房外輕輕地敲了敲門,小聲道:
“郭院長和喬領導來了。”
聽到這話。
李暮放下手中的鋼筆,起身將郭默和喬廣華迎進屋內。
隨後,他一邊讓關建民趕緊泡茶。
一邊道:
“兩位領導,你們過來,是芮點使團那邊有什麼動作了嗎?”
“芮點那邊確實一直要求想和你見面,不過這次卻不是因爲他們。”郭默道。
聞言,李暮微微訝然。
不過想想也對。
沒有了諾獎這個引子,對方想和自己接觸,就失去了正當理由。
當然,無論他領不領。
M帝都能借此一定程度坐實他的身份。
他繼續道:
“難道是老大哥那邊有了新的動作?”
“沒錯,他們藉口商量向我們贈送科研設備的事宜,派來了專家隊,要求和你見面。”郭默道。
他說完後,一旁的喬廣華接着道:
“老大哥我外交官雅科夫還說此事還是和您商量好的,這是真的嗎?”
這次的事情確實古怪。
以前老大哥即便援助他們技術設備。
也基本都是淘汰後的產品。
哪像這次,居然肯給最先進的科研設備。
而且還是贈送!
“是真的,不過有條件。”李暮微微頷首。
然後,他將在京工院講課的時候,遇到雅科夫的事情說了說。
和阿列克謝接觸。
在他們的計劃當中。
不過要給老大哥機械狗的操作系統,就讓郭默有些意外了。
他遲疑道:
“這個操作系統,應該不會幫助到他們吧?”
機械狗聽起來,雖沒有天基武器那麼厲害。
可一個能在戰場上能夠靈活機動,悍不畏死衝鋒的作戰單位。
其價值依舊很高。
“幫助肯定是有的。”李暮笑了笑,又道:“不過對他們的掣肘更多。”
這一句大喘氣。
差點沒把郭默和喬廣華兩人噎死。
畢竟老大哥的軍事實力太強了。
要是又掏出機械狗。
那對於毗鄰他們的夏國來說,無疑是個不好的消息。
“所以你不打算好好編寫這個操作系統,或者拖延時間?”郭默問道。
李暮微微搖頭,笑道:
“哪有送上門的好東西不要的道理。”
“一個只能看不能用的操作系統,換七八臺先進科研設備。”
“這筆買賣還是非常划算的,當然得用心才行。”
要搞機械狗,可不是有個操作系統就行。
還涉及到通信技術、電子工程和仿生學等領域。
“既然如此,那我回去就開會商量這事了。”郭默道。
說着,他便興沖沖地站起來。
七八件老大哥最先進的科研設備啊!
要說不眼饞,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有李暮的擔保。
也不用擔心技術被搶先掌握。
“不着急,郭院長,我還有一件研發項目的事情,想和您商量。”李暮叫住他。
聞言,郭默起身的動作一頓,坐回沙發,好奇道:
“什麼項目?”
現在國科院這邊,對於李暮給出的研究檔案,基本都會執行。
當然,前提是不像靠岸聲吶陣列系統那般。
成本高達十幾億,一兩個還行,多了確實有點困難。
“輥寬700毫米20輥帶鋼軋機、直徑80-200毫米鋼管冷軋機和輥寬2800毫米熱、冷軋鋁板軋機,把他們搞出來!”李暮道。
聽到他的話。
郭默和喬廣華兩人俱是愣了愣。
彷彿他們耳朵裡聽到的不是研究項目。
而是菜名似的。
研究這麼容易的嗎!
郭默深吸一口氣,道:
“一口氣建設四套大型成套設備?這會不會有些太着急了。”
“你既然提了出來,肯定知道他們早就被研製了出來。”
“只是我們的技術成熟度、產業鏈配套、工業基礎、資源和人才方面,都還不足,恐怕……”
他沒有將話說完。
但意思很明顯。
——太貴了。
四套大型成套設備,投入至少都是三四千萬起步。
“那就造一個便宜的,然後把消息放出去就行。主要還是爲了給天工造勢,他沉寂得有點太久了。”李暮道。
他知道國家的困難。
在沒有解決經濟問題前,他會盡量收着點。
聞言,郭默沉吟片刻,然後道:
“你考慮得沒錯,既然要讓天工去領獎,總得再給他一個新的成果。”
“如果是幾百萬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回頭我也會嘗試給你爭取一下,看看能不能多申請一些。”
四套一起搞,那確實辦不到。
不過一套就好很多了,至少投入就會降低許多。
而且與“星球大戰”的計劃相關。
李暮堅持堅持,上面還真可能就同意了。
只是這話可不能說出來。
“三四百萬便夠了,就先搞個直徑80-200毫米的鋼管冷軋機吧。”李暮點頭道。
這一套的成本在300-800w之間。
因爲已經完成了初步研製。
所以成本會大大降低。
主要的投入,是在材料、製造、配套和人力四個方面。
算下來可能400w左右就能搞定。
“行,那我這就去奉天重型機械廠和一重那邊調人過來配合你研究。”郭默雷厲風行道。
三四百萬和三四千萬比起來,那就容易接受許多了。
上面的標準,一般只要不超過1000w的研究項目,都不用匯報,直接就可以開始立項研究。
……
隨着郭默的離開。
李暮又和喬廣華聊起和老大哥的專家團見面的事情。
在確定了時間和地點,在後天的國賓館後。
喬廣華不忘提醒道:
“那些專家很明顯就是衝着我們的技術來的,務必要小心。”
“如果你覺得應付不了的話,可以不說話。”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到時候會有專人陪同你和他們見面。”
他擔心李暮過於年輕,被專家團繞進去。
“請您放心,我有分寸。再說適當地透露出點消息,也不是壞事。不是嗎?”李暮笑道。
聞言,喬廣華怔了怔,一想好像確實有道理。
嚴防死守固然不會讓消息泄露。
可M帝和老大哥什麼都查不到的話。
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掉到坑裡。
……
送走喬廣華後。
李暮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到正午。
想了想,他便起身準備前往車研所。
自從上次過去。
到現在也有幾天的時間。
是時候去那邊看看情況了。
其他部分他倒是不擔心。
不過對於炮射D彈,還是需要上一些的。
畢竟強大的火力,將會是玄武-1主戰重坦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