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豐臣秀吉開始攻略朝鮮嘍……”
嶽不羣手指搓動,指間兩張信箋無聲無息化作灰燼散去,一絲青煙也無。
於不明見此,不由眼角一縮,分析道:“考慮消息所延遲的時日……目下豐臣秀吉的前鋒軍恐怕已渡臨津江,逼近朝鮮王京了!”
嶽不羣頷首,“東瀛雖小,但豐臣秀吉能夠一統戰國,才略不可小覷。
既擁百戰精兵數十萬,有吞併朝鮮、進取神州之野心也屬正常!
而且,朝鮮小國承平日久,政治*腐*敗,武備鬆弛,二百年不知兵事,任誰看來都是個軟柿子……
可慮者,大明一旦大舉出兵援朝,豐臣秀吉勝算太低啊!”
於不明也知,唯有大明官軍與東瀛軍隊在朝鮮長久膠着,纔會對全真教最爲有利。
只要朝廷開戰,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江湖幫派的天堂。
特別是對於黑白通吃的全真教來說,不僅能夠大發戰爭財,還能讓潛伏在邊軍的弟子們建功立業,升官掌權……
甚至從長遠來說,朝廷打仗勢必耗費巨量財富,使得國力衰退,一旦加徵稅賦,又會大肆助漲腐*敗,迫使小民破產,流失民心……
再加上萬歷皇帝多年不上朝,消極怠政,卻又派出衆多太監搜刮民財……
凡此種種,都會使得朝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大減弱,可就無力制衡各路江湖勢力的發展壯大。
這對幾達江湖勢力頂峰的全真教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乃是蛻繭成蝶的必經階段……
想了想,於不明低聲建議道:“要不然,到時讓甲一他們將明軍主帥……哼哼!”說着比劃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先不急……”嶽不羣沉吟着,“寧夏哱拜叛軍似乎要敗了……這可難辦!”
於不明應道:“我已傳令下屬的各支蒙古馬匪,將他們彙集在寧夏邊界,足有五六千精銳騎兵……
只消教主一聲令下,他們立時可將明軍包圍圈衝出一個缺口,引哱拜叛軍逃往蒙古,將戰事無限期的拖延下去!”
哱拜叛軍在整個寧夏肆虐大半載,劫掠銀錢財貨無數,大部分都用來跟全真教的秘密渠道購買兵器……
就連官軍的私掠之物,很大一部分也都流入全真教旗下的商會……
雖然說,全真教在哱拜叛軍身上的前期投入早就回本,而且還大賺特賺,但若是寧夏戰事繼續下去,全真教的收穫肯定更大……
嶽不羣意味莫名的深深看了一眼於不明,似笑非笑道:“於師兄果真深明我意吶……”
於不明一臉惶恐,退後躬身道:“屬下不敢逾越,一切只以教主的霸業爲本!”
嶽不羣遲疑一下,嘆了口氣道:“先等等吧……”
於不明一愣,兵貴神速,哱拜叛軍眼看就要敗亡,再晚可就沒戲了,不由勸道:“教主三思啊……”
嶽不羣正要開口,卻見甯中則進了院子,當下看着甯中則笑了笑,又對於不明道:“此事晚上再議……你先去吧!”
甯中則看了看於不明倉促離去的背影,疑惑道:“你跟於師兄在商議什麼事?”
嶽不羣嘆道:“一樁大難事……一開弓就沒有回頭箭啦!”
甯中則對諸般俗務向來是淺嘗輒止,而且她性情剛直,心地慈善,嶽不羣與於不明所做的種種骯髒事根本不敢讓她知曉。
在她的印象裡,全真教於武林分屬正道,懲惡揚善,於平民百姓,也是慈悲爲懷的玄門羽士,每逢佳節,都會對窮苦人家施醫贈藥,救苦救難,善名廣傳。
因而聽到嶽不羣之語,甯中則反倒半懂不懂,只是依常理鼓勵道:“師兄何時變得膽小怕事,畏懼艱難了?
素霓妹妹很是推崇南宋時的郭靖大俠,常言‘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只要有利於武林正道、黎民百姓之事,師兄自當義無反顧,何須遲疑?”
嶽不羣臉上尷尬之色一閃而逝,親熱的握着甯中則的玉手,笑道:“師妹所言甚是……”心下暗道:什麼郭大俠……那是郭大傻!
本教主正在遲疑要不要禍國殃民,坑害邊軍、蒙古、朝鮮、東瀛成千上萬的性命,給你這麼一說,還真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走吧……孩子們都在等你一起用午飯呢!”甯中則抽出雙手,當先轉身離去,嶽不羣緊隨其後。
到了後院廳堂,梅娘、素霓等妻妾帶着年幼的孩子坐着一桌,年長的子女們自顧自坐了三桌。
每次看到兒女們濟濟一堂,足以湊夠六七卓麻將,嶽不羣都頗有成就感。
雖然比之漢朝時劉備的老祖宗,中山靖王一口氣生了百多個兒子的光輝戰績,嶽不羣自愧不如。
但比起如今的江湖上的諸多大佬,嶽不羣的戰績着實能讓他們終生仰望。
嶽不羣坐在妻妾們那一桌的首位,又招手讓林平之坐到自己身邊。
本來儒家禮儀規定,食不言,寢不語,但孩子們一多,吃飯免不了嘀嘀咕咕,嶽不羣早就將這俗禮忘到旮旯裡了。
“平兒……昨日你去送飯,衝兒的劍法是否大有進步?”
林平之嚥下一口飯食,才答道:“是啊……
五日前,我還跟令狐師兄過了六百餘招!
可昨日,令狐師兄除了用過您和封師伯所傳的劍法,好像還用了另一種極其精妙的劍法……
我全力以赴,也沒撐過兩百招!”
嶽不羣毫不驚奇,“那劍法叫獨孤九劍,講究後發先至,擊敵破綻,乘虛而入……
你本來劍法根底就略遜於衝兒,只是憑着‘截劍術’的精妙劍理佔了些許便宜。
但現下衝兒也學了獨孤九劍這等絕世劍法,你自然很難拉近距離了……”
林平之手中碗筷一頓,猶豫一番,才問道:“‘截劍術’和獨孤九劍孰優孰劣?”
嶽不羣傲然一笑,“獨孤九劍只與‘截劍術’的上卷、中卷差不多,都是最頂尖的劍術奧義……
至於‘截劍術’的下卷,已經脫離單純的劍術範疇,遠非獨孤九劍可比!
而獨孤九劍和‘截劍術’前兩卷,相對而言,‘截劍術’的門檻更低,對悟性和資質的要求也沒有獨孤九劍那般苛刻……
在前期,‘截劍術’偏重循序漸進的修煉,因而威力稍稍遜色於偏重頓悟、一步登天的獨孤九劍……
而在後期,‘截劍術’的威力與獨孤九劍差不多,但對付真正高手的效果卻比獨孤九劍更爲明顯!
只因真正的高手很難被獨孤九劍一招擊破、一擊必殺。
與其如此,反倒不如‘截劍術’對敵徐徐圖之,猶如抽絲撥繭,積小利爲大勝!”
林平之似懂非懂,但又心切自己的劍法進境,“那怎麼才能快速修成‘截劍術’中卷三篇?”
嶽不羣不經意間掃了一眼對面的林夫人,笑了笑道:“先用飯,先用飯……”
林平之看眼色,知道此事不好當着孃親的面說。
嶽不羣拿起碗筷,開始吃飯,但心裡卻想的是之前於不明與自己商議的那兩件事。
其實,那是他多年前就部署好的計劃,但當真走到這一步……說實話,嶽不羣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猶豫。
若是之前全真教的所作所爲,只是在即將爆發的戰爭背後輕輕推了一把,加快加大戰事的爆發,算是打打擦邊球的話。
現在嶽不羣一旦做出決定,可就是將戰火不顧一切的可勁擴大,可勁延長……
而因此燒焦的土地還在其次,因此死在的戰火中的人更會成幾何倍數的增多。
這不是死個幾十上百人的江湖廝殺,而是死傷數萬人、數十萬人的大戰爭……
到時,明廷外有西北、東北邊疆戰火,若是再加上江西白蓮教和西南土司楊應龍等人趁機起兵作亂,那就……
可也正是全真教的好機會吶!
嶽不羣忽然問道:“平兒……你覺得我是好人還是壞人?”
林平之一愕,“教主領袖武林正道,行俠仗義,當然是大大的好人!”
嶽不羣眉頭一挑,滿意一笑,卻聽梅娘冷哼一聲,不客氣的鄙夷道:“你要是好人,這世上就沒壞人了……”
嶽不羣哈哈笑道:“我要是好人,那我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好事……
我若是壞人,那做壞事就更該理直氣壯……又何必遲疑不決?”
一念至此,嶽不羣心頭似是少了某種包袱,更顯清靈自然。
不知爲何,甯中則聽到此言,總覺得有些不妙,卻也一頭霧水,沒有多說什麼。
林平之同樣感覺莫名其妙,難道教主心裡不是一直認爲他自己是個好人麼?
搖了搖頭,林平之正要繼續吃飯,耳中忽然響起嶽不羣的聲音,“平兒……你不是想快速修成‘截劍術’麼?”
他向嶽不羣看去,卻見嶽不羣正藉着飯碗掩飾傳音入密之舉。
又聽嶽不羣繼續傳音道:“其實,大量的實戰就是最好的修煉方法!
今後三個月,你先隔三差五跟令狐沖切磋劍法。
三個月後,我派你去朝鮮做事……
如今東瀛大軍正在進攻朝鮮,而東瀛大軍之中就有大量的劍術高手!
只要你能跟他們一一決鬥,並戰而勝之,以‘截劍術’爲根基,必然能夠極快的劍術大成!”
林平之眼神一震,隨即若無其事的吃飯。
嶽不羣也開始吃飯,但心裡卻開始計劃在朝鮮的佈局。
靜極思動,這次很可能他自己會親自去一趟朝鮮,見識見識東瀛最頂尖劍客的水平,是否像島國吹得那麼厲害?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建議林平之去朝鮮了……
而且,若是他一直待在華山,那些圖謀令狐沖的鬼魅魍魎又怎麼敢靠近華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