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

朱芝、朱桐雖然也是宗室貴胄,但就算他們外祖父在宗室的地位,比身爲七皇子的魯國公還差着一大截呢;更何況魯國公甚得當今聖上寵愛,是當今最有實力爭奪皇位的二三人之列。

朱芝這一刻覺得天都塌了下來,見徐懷坐在遠處的石階上,竟然還一臉不在乎的樣子,氣得要跺腳,壓低聲音跟王番、朱沆說道:

“這事都怪徐懷太魯莽,上前不聞不問便打傷對方數人,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

“屁大的事情,你慌什麼慌。”朱沆瞪了長子朱芝一眼,訓斥他不要亂說話。

只要魯國公他人沒有什麼事,即便受點委屈,剩下也就是爭一個理的事情,朱沆還不會太擔心這事會有多嚴重的後果。

再說了,王稟連當今聖上都敢當面呵斥,今夜這事真要是魯國公鬧事又無故阻攔監軍使院吏卒糾察軍紀,說不定還要被王稟上前訓斥一番,朱芝這時候卻滿心想着先將責任推卸出去,在王稟眼裡成什麼樣子啦?

朱沆雖然養尊處優慣了,但人不糊塗,對長子朱芝的表現很是不滿,勒令他閉嘴。

“我也是實話實說。”朱芝不服氣的小聲嘀咕道。

“具體是怎麼起的爭執?”王番瞥了堂上坐着魯國公一眼,他也沒有什麼驚慌,但魯國公跟葛家關係親近,事情還涉及到葛伯奕的孫子、葛懷聰的兒子,他總要先將事情詢問清楚。

“我們到銀山巷,魯國公與葛鈺已率百餘甲卒將暖香樓團團圍住,我們看不到裡間的情形,便被十數人攔住,聲稱他們在銀山巷搜捕敵間阻止我們靠近,徐懷上前驅趕,雙方便動了火氣,”

鄭壽微微蹙着眉頭,他心裡也不滿當時他都沒有任何表示,徐懷就上前動手,但他還是如實將當前的情形說給王稟、王番、朱沆三人知道,

“對方有數人爲徐懷打傷,魯國公率百餘人來將我們圍住,還下令要收繳我們的兵刃,押送給郎君處置;而這時我們也能看到暖香樓裡有不少人被打傷,其他人等都跪伏在地,有一人逃出呼救,爲葛鈺從二樓縱下斬殺,之後徐懷就搶先出手將魯國公制住……”

“捕搜狗屁敵間!”朱沆低聲憤然罵一句,跟王稟、王番說道,“我去叫他老實回太原待着去,都什麼節骨眼上,還跑到嵐州來添亂,現在真是半點規矩都沒有了!”

王稟眼神冷峻的看向大堂,拄着柺杖的右手青筋暴露。

王番知道他父親是什麼性情,低聲說道:“北征伐燕在即,倘若不想動搖軍心,這事還是不宜聲張;而這事還是縣尉司稟到監軍使院的,恐怕也有蹊蹺……”

岢嵐城內捕盜緝匪等治安事都歸岢嵐縣尉司管轄,倘若遇到禁軍將卒亂紀,稟於監軍使院處置,這看似合乎規矩的。

不過,問題在於監軍使院今天才接手嵐州兵馬都監司馬步軍院立下官廳,縣尉司的役卒發現天雄軍兵卒在銀山巷鬧事,這麼快準確無誤的通稟到監軍使院來?

王番之前沒有多想,但魯國公的身份揭開,他就懷疑郭仲熊、嶽海樓二人已經早就知道魯國公人在嵐州,故意使人找上監軍使院,讓他們去碰這顆釘子。

諸多權衡下來,王番當然是希望這事能就此化了。

等了片晌見父親沒有作聲,王番便示意朱沆先去跟魯國公說些話。

朱沆畢竟也算是宗室中人,有些話只有他方便張嘴去說。

潘成虎陪徐懷坐在院牆月洞門下的矮石階上,看到朱沆一人先進官廳大堂找魯國公說話,低聲問道:“朱郎君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勸魯國公息怒不跟我們下三濫的粗莽武夫計較?”

“王番郎君要是知曉暖香樓三十餘口人都被當作敵間處決,會作何想?”蘇老常皺着眉頭問道。

“還能怎麼想?”徐懷輕嘆道。

雖然短短兩三天接觸,但他能看得出王番比王稟處理事情手段也要緩和、柔韌一些。

這也註定了王番即便不去考慮仕途上想不想面對葛家、魯國公這樣的強敵,哪怕是考慮北征伐燕在即,也不會想在這個節骨眼上跟西路軍主帥葛伯奕翻臉。

他卻更擔心整件事捅破,王稟心裡會怎麼想。

然而,這個疑惑在徐懷並沒有保持多久,就在朱沆跟魯國公說過話要請王稟、王番一起進大堂說話時,卻見葛鈺與十數名將校從外面跨步走進來。

“魯國公欲在軍中歷練,協從末將前往銀山巷搜捕敵間,與監軍使院發生些許誤會,想來誤會這時已然澄清,敢問王郎君,末將能否將魯國公接回去?”

葛鈺站在人羣裡,卻是一名中年武將走到王番跟前,要求直接將魯國公接走。

王番原本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中年武將態度如此踞傲,他冷冷問了一句:“今夜確是周將軍親自前往銀山巷搜捕敵間?”

“確是末將親往,暖香樓也確實查明就是敵間藏身處,三十一名敵間俱以伏誅,搜得兵刃、秘函、印符計數十件,已上呈到葛帥處——王郎君倘若不信,徑請去找葛帥質詢,切莫爲難末將!”那中年武將傲然說道。

“什麼!爾等膽大妄爲至斯!”王稟勃然大怒,舉起柺杖便朝那中年武將當頭砸去。

“哐鐺”一聲,中年武將偏過頭,任柺杖在肩甲上砸斷,說道:“不知末將做錯何事,王稟相公要杖罰末將?”

“你,你……”王稟氣得直哆嗦,直要暈厥過去。

徐懷見這人面熟,應該是王稟趕到州衙時站在葛伯奕身邊的將吏,但他不知道這人到底是什麼身份,低聲問盧雄:“此人是誰?”

“部署司廂都虞侯周琦……”盧雄說道。

經略使院下設部署司或鈐轄司,乃路級常設統兵機構,周琦作爲廂都虞候,從天雄軍諸將單列出來,地位也要比都指揮使略低,卻兼有斥候敵情以及宿衛司院等職。

周琦這人可以說是除葛家子侄外,天雄軍出身最爲葛伯奕所信任的心腹大將。

先殺人滅口,再使周琦陪葛鈺過來討人,說明葛伯奕對魯國公繼承皇位寄以厚望,絕不容落一點口實被外人抓住。

旁人或許爲眼前的一幕震驚不已,朱沆、王番他們卻也明白爲何會如此。

王番也是氣得額頭青筋直跳,他沒有想過拿捏今夜之事去要挾什麼,也已經想小事化了,卻不想葛伯奕卻不惜擺出撕破臉的姿態,逼迫他們退讓。

朱沆先將氣急攻心的王稟攙住,朝周琦甩袖怒道:“魯國公在那裡,你們經直帶他走便是,莫要以爲你們已經殺人滅口,就沒處申這理了!”

“末將便領魯國公告辭了!”周琦不急不惱的先拱手施過禮,才走到官廳前請魯國公跟他們離開。

徐懷手抓住破鋒刀站起來,卻見鄭壽、袁惠道等人先警惕的朝他看過來,似怕他再次闖禍,他咧嘴笑了笑,朝魯國公、葛鈺、周琦那邊啐了一口唾沫,看着唾沫在半空墜下,啐罵道:“都他娘什麼狗屁玩藝!”然後施施然轉身朝偏院班房走去。

潘成虎沒有隨徐懷轉身就走,但看着徐懷的背景,心裡也是感慨不已。

在魯國公的身份挑明之後,朱芝、朱桐、袁惠道、許忠這些慫貨都嚇得跟篩子似的;鄭壽要鎮定得多,但依舊將這事視爲莫大的危機,甚至將他們都遣開,顯然是怕再冒犯到魯國公。

王番、朱沆二人是恃理不虧,但對魯國公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的。

而即便是王稟在知道暖香樓衆被滅口後氣急攻心、勃然大怒,但第一反應也只是將怒氣撒到註定過來當受氣包的周琦頭上,這時候也沒有說要阻止周琦帶走魯國公的意思。

卻是徐懷真正的沒有將魯國公當一回事。

要說徐懷真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氣憤之餘能有這樣的態度沒什麼叫人奇怪的,但潘成虎與郭君判從糧谷事始就已經知曉徐懷真正的面目,這一刻心裡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觸動?

或許這才叫氣概吧?

人總是要在對比中才能體現出真正的高下!

“潘軍使……”

潘成虎恍惚間聽到鄭壽喚他,轉頭見周琦、葛鈺等人已簇擁魯國公而去,他往鄭壽那邊走去,問道,“鄭爺有何吩咐?”

“你去看住徐懷,這會兒莫叫他們離開;還有叫大家口風都緊些,今夜之事半個字都不得宣揚出去。你們要知道,污衊宗室的罪名,絕不是輕饒的!”鄭壽低聲吩咐道。

“好咧!”潘成虎點頭答應下來,往偏院班走來看到徐懷與徐武坤他們牽出馬正準備離開,走過去拉住繮繩說道,“鄭壽那慫貨怕你這時候出去闖禍,叫我看住你,你就裝裝樣子讓我拖住片刻再走!”

“……”

徐懷任潘成虎抓住繮繩,他眺望遠處昏黑不明的夜色。

監軍使院今日第一次開張,便遇到這狗屁破事,底層役卒沒有什麼感覺,但袁惠道、朱芝、朱桐、許忠等軍虞候以及朱沆之下的審刑諸吏,受此挫折,誰還有心氣想着代表監軍使院去約束那些驕兵悍將的軍紀?

至於什麼狗屎魯國公趙觀,還是經略使葛伯奕、武榜眼葛鈺,此時是王謝,他們能知道三四年後自己的命運嗎?

第一百章 人心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九章 馳援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十八章 奪城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二十章 舊吏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九章 信任第五章 駐與戍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四章 景王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
第一百章 人心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九章 馳援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十八章 奪城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二十章 舊吏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九章 信任第五章 駐與戍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四章 景王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