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

十八里塢隨時有失陷的可能,在白澗河東岸擇一賊營而攻之,將玉皇嶺與淮源的聯絡打通,也是宜早不宜遲的事。

淮源、北橋寨這邊都全力打造攻城拔寨的器械。

賊軍在白澗河東岸佔據村舍所建的據點都比較簡陋,其最初目的想要封鎖圍困淮源,四座營寨都建在地形平坦處以扼要津,但地勢上卻沒有什麼險要可守。

要造的器械以快速接替敵營、可攀丈餘高寨牆的登城車以及能遮蔽箭石的偏廂車爲主,這些都是拿現有的車馬進行改造,只要得其法,諸事都甚是方便。

潘成虎、郭君判、周添等寇,他們還不清楚北橋寨曾發生奪兵之變,徐氏族兵出入淮源以及整編進淮源鄉營的情形,他們還是能看到的。

鄧珪、徐武江率領整編後的鄉營主力,前往青柳溪北岸的北橋寨,他們也能看到在鄧珪的號令下,玉皇嶺以東、以南的村寨,都陸續往北橋寨集結人馬、糧秣,更能看到淮源街市之內正打造偏向進攻的戰械。

即便不是在桐柏山裡頑固生存下來的老寇,他們也能猜到淮源這是要大舉反攻了。

跳虎灘一戰,郭君判所部被徐懷屠戳四十餘衆,令他們自己也深刻意識到白澗河東岸聚集的兩千人馬,實在不足以依賴。

然而數度派人趕往淮瀆舊寨請援,陳子簫、仲長卿、高祥忠那裡都是百般推脫,沒有要增派一兵一卒的意思,甚至還有賊酋對他們派去請援的人冷嘲熱諷。

潘成虎、郭君判、周添等寇心裡對此又氣又恨。

當然,他們也不是對陳子簫等人有多大的指望,然而沒有透着卻還受一頓冷嘲熱諷,怎麼會不氣急敗壞?

最後他們三人一合計,便趕在淮源鄉營大舉反攻的前夜,毅然放棄鷹子嘴及橫塘崗的營寨,將他們手下近兩千人馬,都聚攏到跳虎灘營寨裡來。

剛入夥的新寇太多,驟然間難抵大用,與其被淮源兵馬各個擊破,還不如抱團取暖。

而他們也認爲暫時放棄鷹子嘴、橫塘崗等營寨,短時間內並不會影響大局,他們也不怕陳子簫等人知道責難,等到聯軍主力順利拿下十八里塢之後,揮師進入白澗河東,重新奪回這些據點將易於反掌,暫時放棄並沒有什麼可惜。

再不濟,他們翻臉走人就是,何苦一定要看陳子簫、仲長卿、高祥忠等人的臉色?

之所以選擇跳虎灘營寨聚集,他們也看到這裡背倚白澗河的有利地形,不虞擔心他們與聯軍主力的聯絡,會被淮源兵馬切斷。

白澗河水漲起來,還沒有沒過脖子梗的跳虎灘水勢卻急,難以泅渡,但倘若能聚集足夠多的筏舟,用巨索固定住,戰事不利,撤往白澗河西岸也方便。

潘成虎、郭君判、周添都是老寇,眼下的情形當然清楚先保全自身的重要。

…………

…………

沒有各個擊破的機會,還要不要繼續強攻兵馬倍於己方的跳虎灘賊營,北橋寨這邊也禁不住遲疑起來。

兩千賊寇再是烏合之衆,但都聚攏到一起,據營寨以守,淮源鄉營、巡檢司武卒以及玉皇嶺鄉兵卻僅有千人,兵馬規模上的劣勢太大。

而賊軍主力在玉山驛、淮瀆舊寨一線勢力極大,一旦攻陷十八里塢隨時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增援。

這令淮源兵馬如芒刺在背,戰事稍有不利,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而跳虎灘的賊軍內守營壘,外有強援,士氣及作戰意志都不會太弱。

這種情況下,徐武江以及鄧珪諸多人等都有些瞻前顧後,實屬正常。

徐武江在桐柏山裡,已經算是一流人物了,但在兩三個月前,他也僅僅是個手下有二十餘武卒管束的小兵頭。

唐盤也不過如此;仲和還僅僅是喜歡玩槍弄棒的富家子弟;殷鵬的“遠大”意向,也就是與周健雄、吳良生合夥,在淮源做一個好鐵匠;鄭屠是街市潑皮,都不敢揹着婆娘去喝花酒……

鄧珪算是頂有見識的一人,但他這些年也都在各地巡檢司輪調,做一個太平小武官。

以操練有限、整合時日尚短的千餘兵馬,去強攻人馬兩倍於己、背後還有實力更大賊軍主力支撐的賊營,事到臨頭,要說沒有擔憂、沒有猶豫,那是自欺欺人。

七月二十日,王稟在盧雄、唐天德等人的陪同下,帶來知州陳實、泌陽縣令程倫英二人的文函,趕在北橋寨來。

王稟遇刺,陳實、程倫實不願得罪蔡鋌,便希望王稟留在淮源橫死,以免他們捲入黨爭漩渦之中。

然而桐柏山匪患發展之迅猛,遠遠超乎他們的想象,也直接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令他們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也不可能再去理會匪患幕後是誰在掀風攪浪。

桐柏山匪患兇烈,州縣不能遏制,倘若淮源巡檢司被攻陷,他們最好的結局也是革職查辦;而倘若進一步發展下去到攻城拔寨、兵圍泌陽城時,他們難道能棄泌陽城而逃?

州縣兵馬孱弱不能戰,在桐柏山道西口築營紮寨,甚至都沒有多少把握能堵住賊軍西出桐柏山的通道,這時候鄧珪上稟說徐武江受誣告被迫逃軍,此時願意率五百徐族義勇與巡檢司共力殺賊,他們得多執拗,纔會抓住逃軍這事不放?

他們或許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不強,也沒有統兵治軍之能,但眼界還是遠遠高過普通人的。

有機會重創白澗河以東賊軍,遏制賊軍如火如塗之勢,以此重振白澗河以東宗族豪紳的士氣,他們多多少少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故而陳實的函文裡,非常赤裸裸的說道:“……徐武江是否蒙冤,觀其於白澗河東岸殲賊是否出力便可知之,唯願數日之內能得諸君捷報……”

除了徐武江他們沒有退路,鄧珪從陳實函文裡也能看出,短時間內他們等不到朝廷援軍趕來。

王稟叫盧雄、唐天德護送他過來,也是力主當下是扭轉惡局的良機,倘若不想讓局面更壞,就只能強攻跳虎灘賊營。

王稟雖是貶臣,但他的聲望在那裡,他對底層將卒的士氣鼓勵,卻非鄧珪所能及的。

…………

…………

“都他娘給老子記住,眼睛盯着自己前面,不要看東看西,手裡的刀,往前確、往前劈、往前刺、往前捅——太高深的道道,我也不明白,但從自己鼻眼往前看,只要不是斜眼,脖子別歪,眼睛看到的就是中線。伏蟒刀于軍陣之上,剛猛用勁,就是刺中線、砍中線、劈中線、捅中線,別他媽歪出一寸去!你們回家對着你家婆娘的褲襠懟,能歪出一寸哉?伏蟒刀是軍陣之刀,多用槍勢,說高深點叫蓄槍於刀、槍刀合一,說大白話就是拿着刀也能捅、也能刺,而且要多捅、多刺,別他媽覺得不好意思,也別他媽軟綿綿,想着左撩一刀、右撇一刀去放敵賊的血,這不是你們在軍陣之中要學的。你想想看,在敵賊身上劃出一道口子,對方死不了,痛得一激靈,又氣又惱,是不是會倍加用力跟你廝殺,就算死,也要將你揪住墊背,你說冤不冤?別人說血勇之氣太玄,我告訴你們,被紮上一刀,就算是隻兔子也會嗷嗷叫着急眼蹬腿,這就是血勇之氣。所以說,軍陣之中,別跟我講究太多,就是要往中線打去,一下子將敵賊捅死、捅穿、砍死、劈成兩半。看到鎧甲、盾牌,也別他媽往後縮,登上寨牆,他媽想往哪裡縮?什麼叫以剛克剛,就是看到甲具捅穿劈裂、看到盾牌捅穿劈穿,別他娘給我整以柔克剛那一套。我還沒有想明白以柔克剛的道道,你們一個個真就比老子聰明?別鼓弄這些有的沒的,接下來左右都要眼睛餘光看着我的肩臂行事——什麼叫餘光,就是街市上有漂亮婆娘走過去,你們想看又覺得沒臉,眼睛明明看着前面,眼角卻去瞟那腿那屁股,這就叫眼角餘光——我停,都給我停住,我進,誰他媽手腳軟了,下戰場仔細收拾你!”

兩千賊寇龜縮跳虎灘營寨之中,能不能第一時間將其意志打垮掉,在擁擠不堪的營寨之中,將敵陣鑿穿,是此戰的關鍵。

徐懷自然是責無旁貸的承擔起先登將的責任,從鄉營及巡檢司武卒裡挑選練過伏蟒刀的健銳六十人編成一隊,充當先登隊。

基本的陣列鄉兵都有操練,但登寨作戰徐懷都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在北橋寨狹小的校場上,他親自帶着六十人的先登隊,演練登城作戰的陣列,不再放手交給徐武坤、徐心庵、唐盤、殷鵬等人。

好些人都有機會旁觀徐懷如此操練兵卒。

“這莽貨操練兵卒,跟潑皮罵街一般,真可謂是狗肉不上了大席——要不是有幾分蠻力,鄧郎君怕是都不願意搭理這種貨色。”

徐武富將鄉兵指揮權全部交出去後,但也沒有說跟唾手可得的剿匪大功揮手言別,甚至還主動將糧秣輸運及聯絡諸村寨等事攬過去。

說白了,這纔是將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徐武富心裡再恨徐武江等人狼心狗肺,還能跟這過不去?

即便不能再插手鄉營指揮權,徐武富也是叫徐恆、徐武磧、周景等留在鄧珪身邊,聽候派遣;北橋寨就那麼大點地方,徐懷要演練攻城戰術,無法避開他人的目光,就能忍受徐恆這蠢貨指指點點。

卻是周景看眼前一幕神色難掩震驚,見徐武磧臉色陰凝,也猜不透他心裡在想什麼,有些不確定的低聲問道:“徐懷小小年紀,說話粗俗,但好像都說在點子上啊?”

徐武磧冷哼一聲,目不斜視的冷聲說道:“王稟教他裝腔作勢胡說幾句話有什麼難學?這些廢話都不會說,豈非連喝酒吃肉都要人幫?狗肉便是狗肉,上不得大席的……”

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三十章 探路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
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三十章 探路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