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

稀微的晨曦裡,宣武軍第三廂將卒被賦予特殊使命,最先從洞開的南城門進入。

蕭林石早就籌措放棄應州,撤走時除了窮困不堪的漢軍、漢民外,城裡的財貨幾乎在撤離開時都被清空,伐燕軍相當於得到一座空城,即便依照慣例,在完全控制應州城後縱兵大掠三日,驍勝、宣武兩軍都沒有什麼所得。

劉世中、蔡元攸迫切接受李處林的投降,是想應對朝野有可能的嚴厲責難,但對普通將卒而言,能否提前趕在赤扈人將大同城洗劫一空前進去,則關係後他們後半輩子能否無憂安渡。

宣武軍第三廂甲卒作爲第一批進城的,三千甲卒一個個如狼似虎,直接往內城方向殺去。

他們知道要將敵軍擊潰、擊滅,才能放心的縱兵大掠,卻不會去犯天雄軍當初在大同城所犯的致命錯誤,偶有兵卒試圖開小差,也被將官、軍吏嚴厲的喝止。

再說了,大同堅固高聳的內城纔是西京道契丹貴族最後的庇護所,捨棄內城,跑去貧民窟燒殺搶掠,有他娘什麼出息?

李處林親自帶人打開南城門,又帶人在前面領路,守軍差不多都已崩潰,零星的抵抗在刀斧斬劈、槍戟攢刺中,很快就被瓦解掉。

“守軍也沒有那麼難啃嘛!怎麼竟拖延七八天都打不下來?”一員握持戰戟的武將,登上城門樓看着麾下兵卒勢如破竹般往內城方向殺去,在冷冽的寒風裡縱聲大笑。

劉衍蹙着眉頭眺望北面。

這時候天光還沒有大亮,天空灰濛濛一片,看不清赤扈人在北城衝鋒陷陣,但從隱約傳來的廝殺嚎叫中,判斷北城的戰事仍烈,此時也正往北城深處延伸。

這時候郭仲熊在數名軍卒的簇擁下,從登城道走上城樓,也同樣緊皺着眉頭,朝城內看去。

“我們可以接受李處林的投降,但無視約定,如此急切殺入大同城裡,赤扈人心裡怎麼會樂意?這是要徒惹紛爭啊。”郭仲熊輕聲說道。

宣武、驍勝兩軍精銳八天都沒能將大同南城門攻陷下來,是郭仲熊他前往赤扈帥帳催促出兵——赤扈人要求在接下來的一個晝夜,由他們的兵馬負責全部的攻勢,目的很顯然就是想着在約定的時間內徹底攻下大同城,然後縱兵大掠全城。

此時距離約定時間還有六個時辰,他們不僅私下接受西京都統李處林的降伏,還趁李處林率兵打開南城門後,派宣武軍兩廂精銳進城,與李處林裡應外合搶先進攻大同內城。

郭仲熊除開感到他個人在面對赤扈人的嚴厲質問時會感到難堪外,同時更擔憂赤扈人不忍下這口氣,雙方要是發生摩擦,要如何收場?

主張提前進城的是少相蔡元攸與他的父親劉世中,劉衍卻不便在別人面前評價,只是沉默着看向城內。

“郭郎君,你太過憂慮了,”那持戟武將笑道,“我們之前只是承諾在休整一天一夜不進攻南城門,但現在是敵將主動打開南城門迎接我們進城,這怎麼能算違背約定?”

“……但願如此。”郭仲熊勉強一笑,說道。

雖然他在親眼目睹赤扈人的軍容以及勇將悍卒爭先恐後作戰的情形後,心裡就開始擔憂起來,但他始終是蔡系的一員,還被視爲中堅人物,偶爾說幾句話牢騷話就已經不應該了,又怎麼能長篇大論的在下面將領的面前,跟劉世中、蔡元攸唱反調?

之前借兵,宣武、驍勝兩軍的將領,大多數人還是感到顏面無光,一開始是持反對態度,而這次提前進城,關係到衆人的戰功、戰果,絕大多數將領又都極力贊同。

劉衍、陳淵、曲景等都指揮使們,此時所能堅持的,就是避免之前天雄軍進大同城將卒就分散開到處燒殺搶劫,猝然間爲敵所趁卻無以防備的混亂局面出現,先安排兩廂兵馬進城,爭取搶先攻下內城,其他兵馬在城外大營按兵不動。

至於赤扈人會不會有意見,諸將覺得那是都統制行轅考慮以及交涉的事情,他們無需關心這個。

…………

…………

“與降軍裡應外合,宣武軍第三將黃仕亮都指揮使奉都統制、宣撫使,率部從南城門殺入後,守軍立時就潰不成軍,目前也在降軍的配合下,攻入內城。黃將軍特命末將過來稟報都統制、宣撫使,相信不需要多久就能徹底佔領內城——目前赤扈人也從北面抵達內城前,但沒有直接進攻內城中,而是往兩翼散開,應該是往東西城掠奪戰利品……”

劉世中還是擔憂提前進城,有可能觸怒赤扈人,待聽從城中趕回來的小校稟報說赤扈人從北面迫近內城前,並沒有再直接進攻,而是往兩翼散開,便以爲赤扈人接受以內城爲界劃分這一仗戰果的現實。

他心裡的擔憂這時候也就徹底放下,與左右笑道:“大同城雖然遠不及汴京,但在北城卻是少有的富麗華華之所,那些蠻貨殺入城中,得半城財貨便已是眉飛色舞了。要不是老夫體恤將卒,又念及與赤扈人的聯兵之誼,這些哪裡甘願給他們啊?”

“老令公體恤將卒,蠻虜作戰還算出力,許他們一些好處,也是應該的。”左右諸將吏一齊說道。

“普通的赤扈兵卒有大同東西城可掠,應該是滿足了,但我們還是要防備赤扈人拿這事跟我們糾纏。”田志甄是主張借兵,但之前則不主張提前進城,這會兒也沒有完全放心下來,說道。

“赤扈人真要糾纏過來,還是要勞煩仲熊兄去應付,大不了再許他們一些好處。”蔡元攸跟郭仲熊說道,他也覺得這時候大局已定,也沒有必要跟赤扈人在細枝末節上爭執什麼。

“……”郭仲熊甕聲點頭道。

只要他之前的擔憂都不再,只要赤扈人不是獅子大張口、太過分,這邊既然迫不及待的提前進城還拿下內城,多多少少有些理虧,郭仲熊也覺得再額外許以一些好處給赤扈人,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我們是現在就進城,”蔡元攸看向劉世中,問道,“還是說等赤扈人大掠過後再進?”

“諸將看如何?”劉世中很開明的看向身邊左右將吏問道。

他與蔡元攸身爲伐燕軍的正副統帥,黃仕亮率前鋒兵馬最先殺入大同內城,相信他蒐羅到奇珍異寶,絕對會獻一份上來,但中軍大帳的諸多幕職僚吏,他們能現在進大同城,與等城中局勢徹底控制住、等赤扈人將他們份內的財貨、人口都劫走,差距就大了。

劉世中活了這歲子,當然知道利益均沾的重要性了。

“還是等黃將軍將內城肅清再說!”郭仲熊謹慎起見,說道。

“等黃將軍肅清內城,我們這時候也要準備起來了。”有將吏笑道。

衆將吏正討論劉世中、蔡元攸進城的受降儀禮,討論要不要請赤扈鎮南副都元帥那顏木赤也進內城接受契丹在西京殘族的投降,卻見一名小校驚惶走進大帳:

“……啓稟都統制,前鋒將卒與赤扈人在西城爭鬥起來!”

劉世中正與蔡元攸商議報捷奏章要怎麼寫才合適,乍然聽到兩軍在大內城內發生衝突,驀然驚出一身冷汗來,質問道:

“什麼,雙方怎麼會爭鬥起來,我不是嚴禁進城後與友軍衝突嗎?”

“黃將軍還是百般約束前鋒兵馬,赤扈人卻是氣勢洶洶,非要將我們已經進城的兵馬驅趕出來,雙方爭吵幾句,大多數人話語又不通,急了脾氣,就有人控制不住動手打了起來。”小校稟道。

“胡鬧,黃仕亮是幹什麼吃的,他約束不住麾下,還與赤扈人爭執起來,怎麼能百般剋制?”劉世中急得直跺腳,板起臉來罵道。

“雙方多少人動手爭鬥,可有死傷?”郭仲熊急切問道。

“動手爭鬥者不多,黃仕亮將軍與赤扈一名千戶及時趕過去,將雙方兵卒都控制住,但赤扈那名千戶,還是堅決要求我們撤出城外,態度極其蠻橫!還說……”小校說道。

“還說什麼?”蔡元攸問道。

“還說一個時辰內,要是我部兵馬不都從大同城內撤出去,一切後果由我們承擔!話裡的意思,好似是不惜干戈相向。”小校稟道。

“即便要撤,一個時辰哪裡又夠!這些蠻貨,真是胡糾蠻纏,他們有什麼要求,大可以提出來,但怎麼也得給我們一個商量的餘地吧!”劉世中跺腳道。

“我現在就趕進城看一下,看有沒有斡旋的餘地!”郭仲熊朝劉世中、蔡元攸拱拱手說道。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是那個赤扈千戶氣不過亂說話,還是赤扈帥帳就是這個態度,不給他們一點通容斡旋的空間。

在事態未明之前,劉世中、蔡元攸作爲正副統帥,當然不能隨便與赤扈人直接接觸,只能是郭仲熊他趕過去,爭取跟赤扈鎮南副都元帥那顏木赤直接說上話……

第六章 危急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十六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四章 望山津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八十章 軍都寨
第六章 危急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十六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四章 望山津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八十章 軍都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