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

“赤扈虜王駕崩了!”

“據說強擄党項王妃伺寢,被党項王妃一口咬斷命|根子一命嗚呼……”

“胡扯,好像你親眼見到似的,你從哪裡聽得命|根子被咬斷一命嗚呼的?我有本家在建鄴府衙當差,消息都沒有你靈通,只聽說虜王是強擄党項王妃伺寢遇刺身亡……”

“你得有點腦子想想啊!虜王將党項王妃抓過去玩弄,還不得像小綿羊似的剝光了再送去帳中?全身光溜溜的,裡裡外外翻看個乾淨,哪裡有讓党項王妃藏兵刃的地方?虜王雖說已然年邁,但力壯之時有搏獅縛虎之能,你說手無寸鐵的党項王妃如何才能刺殺成功?你現在想想,還會說我胡扯?”

“照你這麼說,確實有點道理啊……”

“那是當然。你想想看,手無寸鐵,可不就剩那一副牙口最爲堅硬、鋒利?而那虜王英雄一世,可不就在逍遙快活噴涌之際最放鬆警惕?要不是如此,赤扈大軍怎會羞惱成怒,將興慶府男女老少幾十萬口人都屠得一個乾淨,連稚幼小嬰都沒有放過?赤扈蠻子在河淮也大開殺戒,但到底還是會放過高不過馬鞭的幼|童……”

“這些蠻子也真是狠毒啊,老弱婦孺哪個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他們怎麼就能下得了手屠殺乾淨?”

“要不然怎麼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呢?河淮、河東、關陝、河北被屠戮的大越子民,哪裡又少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奮起反抗啊,真要叫赤扈人殺進江淮,那就是你我的妻兒老少去面對大劫啊!”

隨着秦州信騎馳抵漢中、成都、江夏、襄陽、舞陽、建鄴,赤扈汗王遇刺身亡、赤扈大軍攻陷興慶府之後就陸續撤軍的消息迅速在川峽、荊湖、江淮等地傳播開來。

秦州傳來的信報裡有關於虜王身故的猜測,建鄴城裡的大街小巷,也是第一時間被種種香豔秘聞所充塞。

建鄴城進入八月,炎熱如故,城裡就蒸籠一般。

長街上的販夫走卒在日頭下稍稍走動一番,袿子就跟淋過水一般溼透,偶爾有人牽着牲口走過,也是耷拉着耳朵,有氣無力的樣子。

鄭屠提起袍襟,邁步走進石牌巷趙記茶樓,茶樓裡卻絲毫不受大中午炎熱的妨礙,大家正津津有味的聽幾個消息靈通人士說這虜王遇刺之事。

“來壺信陽春、一碟松子、一碟桂花酥!”鄭屠乾瘦如故,其貌依舊不揚,但綢衫軟靴、青巾冠發,衣品不凡,由知情興趣的店小二領到二樓臨窗的雅座前坐下。

鄭屠點過茶水、點心,往窗外看去,見晉龍泉後腳走進茶樓裡來。

“鄭官人今日怎麼好雅緻來此飲茶?”晉龍泉走上二樓,徑直朝臨窗雅座走來。

建鄴城時就沒有多少桐柏山人,明面上各奉其主,但在茶樓里老鄉相遇,卻也無需避諱連句話都不搭理。

事實上,逢年過節鄭屠都會代表楚山給各府奉贈節禮,也不會漏掉晉莊成府上;而晉龍泉也會奉晉莊成之令攜禮回訪鄭屠,外界都會視爲兩邊虛情假意的表面功課。

赤扈汗王在興慶府遇刺身亡,也確認赤扈大軍正從興慶府分批北還,大越籍此可以大緩一口氣。

至少可以預見,在赤扈人新的汗王登基即位、穩固其內部局勢之前,赤扈人對秦嶺-淮河防線再次大舉用兵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這是大越平息內部各種矛盾、加強兵備的良機,但同樣會因爲威脅的緩解,之前一些被壓制下去的矛盾有可能就會蠢蠢欲動起來。

因此這幾日鄭屠與晉龍泉也是頻頻找各種機會碰面,以便隨時瞭解士臣間的動向。

“虜王遇刺身亡,無論對誰都是大喜之事,宮裡也是連續幾日飲宴,不過晉莊成昨日從周鶴府裡歸來就有些憂心忡忡,今日一早就被召入宮中,到這時還沒有回府,卻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晉龍泉小聲將晉莊成今日的行程說給鄭屠知道。

鄭屠代表楚山於通政院任事,負責通傳各種公函奏報,但地位到底是比此時已出任禮部侍郎的晉莊成遠遠不如。

他一時猜不透昨日什麼事叫晉莊心憂心忡忡,猜不透今日又是什麼事晉莊成一早被召入宮中。

與晉龍泉簡單寒暄幾句,鄭屠便裝作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樣子袖手而走,但他前腳還沒有邁出茶樓大門,就見一名家兵匆匆找過來,稟道:“宮中傳詔,召爺即刻進宮……”

“……”鄭屠完全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要召他進宮,抓住家兵的胳膊,忙問道,“是誰跑來傳詔?”

“通政院的陳穆郎君領着宮使過來傳詔的,他們還在院子裡候着爺呢!”

鄭屠不敢耽擱,他一邊往回趕,一邊安排家兵快步趕往朱沆府上找朱沆、王番報信——王番七月上旬交卸荊湖北路兵馬都部署的差遣後來到建鄴,新差遣一直沒有定論,他就住進朱沆府裡休養身心,此時還沒有離開建鄴城。

鄭屠心想要是有什麼突發變故,朱沆、王番應該比他更早知道消息。

然而鄭屠剛走到自家宅門前,家兵就大汗淋漓從另一條巷道疾步追趕過來,稟道:“朱沆郎君、王番郎君一早就被召入宮中,這時還沒有回府!”鄭屠心裡“咯噔”一跳,有一種大事不妙的感覺:

晉莊成一早就被召入宮中,朱沆、王番也清晨被召入宮中,現在宮使竟然還來直接召他進宮,這一定是出了大變故啊。

他作爲進奏官代表楚山常駐建鄴,平時主要跟專司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的通政院打交道;朝廷以及建繼帝有什麼諭函旨意,也都是通過通政院找到他進行傳達。

如果不是火燒眉毛的大變故,怎麼都不可能繞開這道程序,直接召他進宮。

鄭屠稍作思量,便吩咐家兵趕往鋪院,讓鑄鋒堂在建鄴的管事將人手都召集起來,同時準備好城裡城外傳信的渠道與人手,保證真要有什麼變故,還能夠第一時間傳回楚山,不受意外因素的干擾。

吩咐好這些之後,鄭屠才走進院子,見過通政院的官員與傳詔宮使往皇宮匆匆趕去。

一路上宮使口風極緊,什麼話都不說,但宮使慌急神色令鄭屠更加確定大事不妙。

進入皇宮,鄭屠被領到東南角一座廂殿裡,已經有不少人在此相候。

很顯然宮裡發生什麼變故,並不可能完全封鎖住消息,已有消息靈通者在角落裡竊竊私語:

“聽說是前夜大宴,陛下醉飲後身體就有所不適,起初太醫診冶過,還不覺得多嚴重,卻不想昨日夜裡就不能動彈,也不能言語了……”

聽到這消息,鄭屠如遭雷霆狠狠劈了一下,整個人都難以置信的傻在那裡:

赤扈汗王遇刺身亡,如此喜訊剛傳到建鄴,建繼帝就出事了?

在朝堂之上,鄭屠絕對算不上人尖子,但這一刻他也很清楚建繼帝的身體狀況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倘若不能醫治過來,對剛剛得到喘息之機的大越朝,是何等的驚天變故。

自汴梁淪陷以來,很難想象倘若不建繼帝在襄陽登基即位,大越能夠保住半壁江山。

很難想象倘若不是建繼帝夙夜操勞、運籌帷幄,很好的平衡西軍諸帥與楚山、江淮地方以及士臣、淮王府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大越能夠在江淮站穩腳,成功構建秦嶺-淮河防線。

現在大越內部依舊存在種種矛盾,洞荊湖寇還是大患未除,但只要有建繼帝在,很多矛盾都還能暫時壓制下去,也沒有誰會覺得洞荊湖寇會永遠都根除不了。

只是誰能想到,這時候會出這麼大的岔子?

而此時除了諸大臣外,還將他們這些進奏官都直接召進宮裡來,這隻能說明宮裡已經在做最壞的打算——這是準備要他們第一時間將噩耗傳稟各鎮,以防大變。

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五十章 編軍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六章 獻策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十七章 換血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四章 景王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
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五十章 編軍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六章 獻策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十七章 換血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四章 景王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一百章 死士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